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效率的几点策略
摘 要 《数学新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由此可见,在数学教学活动中,学生才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怎样让学生高效地获得新知,是摆在每个老师面前的一个必须克服的难题。
关键词 心理支持、精讲多练、煽情、锲机、榜样
数学是一门逻辑性和规律性很强的学科。用什么样的教学策略最有效呢?著名教育家赞可夫说过:教学法一旦触及学生的情绪和意志领域,触及学生的精神需求,这种教学方法就能发挥高度有效的作用。可见教师需要教学中应积极营造民主快乐的气氛,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索、实践等,选择一些有效的教学策略,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和学科特点,我认为下面几个策略有效的。
一、了解孩子的内心,给孩子以强大的心理支持,用爱心为学生搭建求知的桥梁.
罗杰斯说:“有利于创造活动的一般条件是心理的安全和心里自由。心里快乐能使人处于积极向上的状态,对一切充满希望。”所以课堂上,教师要充分重视学生所拥有的巨大潜能,创设一种平等民主的、活泼主动和谐的气氛,以此提高学生的课堂效率。那么首要的任务就是要让学生认同你,喜欢你。让学生认同的前提是要了解学生,知道他们在想什么,什么时候需帮助指导。了解学生的知识基础,了解学生的心里特征,积极给学生营造学习的氛围,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课下多与学生沟通,做学生的朋友,了解学生对数学课的看法,及时调整自己教学方法。
二、合理利用已有经验和各种教学资源,进行有效的资源整合。
所谓整合是指一个系统内各要素的整体协调,相互渗透,使系统各要素发挥最大效益。课程整合可以是减少知识体系的分割,把不同的知识体系联系起来。我认为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资源整合内容主要包括 : 多媒体的运用; 合理使用教材,利用好生活与数学的关系。
运用多媒体讲授新课,可以帮助学生较为形象直接理解学习重点,突破学习难点,最大限度创设开放性的教学情境。
教材是教学活动的中心和关键,也是教学质量生成的三要素之一。合理使用教材指教师在充分理解教材、尊重教材的基础上,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对教材进行置换、调整、或适当的删减,使教材发挥最大效应;同教师要找到教材与生活的切合点,让学生充分感知数学来源于生活,用于生活的。在教学中,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情况和当地的情况,把教材上的例题创编成数量关系不变的孩子们所熟悉的生活中事例。这样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让学生更加自然的追求愉悦而富有生活意义的数学课堂。
三、精讲多练,循序渐进,系统把握,。
精讲是要用精练和语言讲清教材知识的精华,是让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了解教学内容的中心和重点,教师要在最短时间内把知识讲明白,多练是指教师在精讲的基础上,对所学知识重点进行有梯度有目的的针对性练习,熟能生巧,最终达到系统把握,重点掌握。
精讲多练需要教师吃透教材,挖掘本质,了解编写教材编写意图,握教材重难点,根据教学目标确定详略和取舍。同时教师还要了解学生知识基础,在实际教学中尽量精简不必要的教学环节,把知识讲准,讲透、讲深,为多练做足准备。练的目的是不练。多练,要注意从易到难,从单一到综合,一次比一次提高要求,提高质量,在每次练习前,向学生提出明确的要求。练习内容,练习方法,应多样化。内容最好接近学生实际,方法最好要有竞争性。
四、用适时“煽情”,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是数学是一门逻辑性很强的学科,数学中讲“煽情”是不是言过其实,太”娘娘腔’了呢,其实不然。心理学研究表明:心里快乐能使人处于积极向上的状态,对一切充满希望。课堂上教师要充分重视学生所拥有的巨大潜能,创设一种平等民主活泼主动和谐的气氛。所以数学课也需要“煽情”,数学课中的煽情用得好,能充分的调动学生是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那么什么时候什么地方适合“煽情”,又有哪些方式呢?
1、图文结合的数学题。在完成有图又有文字的数学内容时,可以把所给的数学信息有效的串编到主题图的情境中,变成一个美丽尖端的小故事。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锻炼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2、在学生独立解决问题前的导语“煽情”,吊足学生胃口,激发他们强烈的学习动力,让学生充分体会成功的快乐。保持对学习的热情。
小学生都好表现,不服输的精神遇到想要学生 独立解决又有一定难度的题,老师呈梯度惊醒煽情可以这样说:这个题有点难,你们可能不敢独立解决,就会激发他们想要试试的心理,然后尝试解决。如果他们解决了,老师可以这样问,真的吗,有点厉害哦。然后趁胜追击,老师可以一点点加大难度让学生尝试,每次解决后教师都用不同程度的语气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如,哇,这么大的难度都解决了,真是太厉害了。这个题老师都想了半天才做出来,你们真有数学天分等等。
3、布置作业前的尝试性谈话“煽情’,能充分培养学生的责任心和认真作业的习惯
在布置作业前,老师可以尝试性询问,今天老师想布置点作业,又怕你们完不成,他们就会让老师说说看有多少?你可以先布置几个简单的计算题。学生会说,太简单了。这时老师要顺势提出严格的要求,可是老师布置的作业虽然不多,但要求很严格,不知道呢们能不能做到,学生会想要知道你有那些要求,老师就在学生的期待中一条条清清楚楚的告诉学生。比如书写清秀工整,要进行验算,正确率要百分之百等。
总之,教学的策略是多种多样的,需要根据我们自身的条件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去做决策和实施,需要我们在充分了解自己学生和吃透教材的基础上摸索积累。需要我们做到不同的内容不同的学生不同的时间采用不同的教学策略。
参考文献
[1] 刘玉和.浅谈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J],《小学数学教育》 2011年05期
[2]伏彦虎.浅谈如何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效率[J],《科教文汇(下旬刊)》 2011年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