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正在浏览:首页 > 职教文章 > 教育教学 > 与时俱进 贴近生活——“快乐课堂”教学内容设计

与时俱进 贴近生活——“快乐课堂”教学内容设计

日期: 2016/10/5 浏览: 3 来源: 学海网收集整理 作者: 江苏省泰州市少年宫 陈逸娟

[摘要]我们鼓舞学生喜欢学习,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学生感兴趣的东西入手,让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中。所以,我们现在必须把教学设计得是以学生为主体的过程,是一个快乐的过程,而教学内容的选择与方法运用是决定这节课是否“快乐”的主要因素。对于教学内容的选择,通常是要符合学生的生理、心理年龄层次、已有技能等等情况。现在的学生思维活跃、自我意识强、天真可爱、不容易持续、长时间地集中注意力,对“权威”反感,他们喜欢否定、怀疑,更喜欢接受简单易懂的事物,平时喜欢卡通式的交流,喜欢课程内容贴近生活,他们能够实践运用。围绕学生的这些特点,我致力研究、探索、考虑设置教学内容时应该从这些方面出发,把学生引入一个适合、有趣且实用的教学内容中,让学生在轻松、愉悦和舒畅的课堂中潜移默化,不知不觉掌握了内容,下课了还意犹未尽。
   [关键词]教学内容 兴趣 喜好 与时俱进 贴近生活
  
   在以往传统的美术教学中,我们往往是按照规定的教学计划,教学层次,按部就班地教授内容。再看看我们写的教案,大多是枯燥无味的,内容形式单一的,充满了教师的思维。现在的学生思维活跃、自我意识强、天真可爱、不容易持续、长时间地集中注意力,对“权威”反感,他们喜欢否定、怀疑,更喜欢接受简单易懂的事物,平时喜欢卡通式的交流,喜欢课程内容贴近生活,他们能够实践运用。围绕学生的这些特点,我在考虑设置教学内容时应该从这些方面出发,把学生引入一个适合、有趣且实用的教学内容中,让学生在轻松、愉悦和舒畅的课堂中潜移默化,不知不觉掌握了内容,下课了还意犹未尽,这样的课堂就是快乐、高效的课堂,也是我不断探索、研究的方向。
   就我个人在开展教学研究课时,经常将美术课定义为美术活动。因为“活动”这个词比“课”更能引起学生的兴趣,激发参与的欲望。例如:在《名人漫画大联盟》中我将素描课与动漫课做结合,因为漫画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于我们的学习、生活、工作之中,逐渐成为人们尤其是青少年特别喜爱的一种绘画形式。这样的教学题材符合学生的兴趣,通过喜闻乐见的明星漫画的欣赏、学习,学会幽默,学会化解生活中的烦恼,也顺应了现代的教育理念,注重学生人格的培养。
   在校外教育这样的大环境中,每年都会举行“津苏”校外教育交流论坛活动,这为我们校外教育机构提供了一个很好的交流平台,每次都能让我们的感受新鲜的创意,迸发思维火花。例如:本次交流活动中,江苏省妇女儿童活动中心马宏君老师的“穹顶之下——向左走,向右走”动漫创意活动案例让我眼前一亮,给我今后的教学活动开展做了很好地示范。活动是在中国梦的大背景下,以《柴静雾霾调查报告——穹顶之下》及同名美剧《穹顶之下》为契机进行创作的。就这一热点主题,她设计了一系列相关教学内容贯穿于学期教学。同时在教学活动中不仅仅只有动漫这一种绘画语言,她还融入了雕塑、手工甚至装置空间这些手法。
   我在反思,是否我的素描色彩课堂中只能学习传统的素描和色彩内容呢?或许我可以整合我身边可用的资源,除了纸上绘画外,我可以融入一些手工装置,甚至教授一些设计理念,让学生参与设计出有创意的物品,这些都是对绘画基础的综合运用。教学的形式不再局限于室内临摹或写生绘画,可以策划相关实践活动,做好前期计划、宣传让学生走出去,接触自然,更多地与学校、企业等合作,让学生参与进来。加大体验者互动力度,融合艺术的多维度创作,扩大教学活动的参与度和影响力,最后将这些整合以装置展览的形式呈现给大众,在整个过程中,让学生享受学习知识和参与活动的乐趣。
   作为一名老师,教学的最终目标就是学以致用,当学生知道或者亲身体验到他们正在学习的内容与自己的生活紧密相连的话,学生会更喜欢学习!例如:我在开展《同桌的你》美术活动时,让学生互画,身边的同学是自己熟悉的人,这样的内容设置既能让学生学习人物面部结构画法,同时熟悉的同学让学生更亲切。又如:在我的研究课《装饰绘画 美化生活》中,我选择了装饰画这一教学内容,装饰画以独特的表现形式和装饰趣味深受大众的喜爱,在当今越来越注重家居装潢和生活品位的时代,为美化家居起到了重要的点缀作用。我选择了难易适中的装饰静物画为绘画内容进行创作。在表现形式上则选择了学生容易掌握的水粉颜料涂色,容易达到不错的画面效果。同时装饰画与我们的住宅装饰息息相关,这可以激发学生的创想,绘制装饰画装点自己的房间,这对于美术学习也是一种应用途径。
   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兴趣的源泉还在于把知识加以运用,使学生体验到一种理智高于事实和现象的“权利感”。我们必须指导学生的学法,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中体会快乐,在课堂上倡导一种思想:我参与,我快乐、我展示,我成功。把讲台变为学生展示的舞台,把时间还给学生让他们尽情地发挥自我,表现自我。
  
   参考文献
   [1] (美)安奈特•布鲁肖、托德•威特克尔,《从优秀教师到卓越教师:极具影响力的日常教学策略》[M],中国青年出版社,2013-02-01。
   [2] (苏)B•A•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M],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06-01。
   [3](英)赫伯特•斯宾塞,《斯宾塞的快乐教育全书》[M],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13-11-0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