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正在浏览:首页 > 职教文章 > 教育教学 > 教育信息化研究下学分制教学管理模式对策研究

教育信息化研究下学分制教学管理模式对策研究

日期: 2015/12/13 浏览: 2 来源: 学海网收集整理 作者: 福建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佟一璇

摘要:信息化下的学分制教学管理给学校的教学体系和管理模式带来了一系列的影响。本片文章主要从学分制教学管理模式方面进行研究,对当前的教育管理模式、教学方式等作出全面剖析。
   关键词:教育信息化;学分制;管理模式
  
   随着学校教学方式的改变,在当前的教育背景下,我国的很多高校都实行“学分制”教学方式。“学分制”并不完全是学分制,它主要是与教育教学进行结合的“学年学分制”。在信息化教学的影响下,为了更近一步的使学分制教学得到改善,降低学生对学年学分的依赖性,学分制教学的管理成为当前学校改革的主要任务。
   一、信息化教育下学分教学管理的意义
   随着信息化教育程度的提升,学分制教学管理模式成为教学的核心。学分制教学主要是以选课作为主导,通过计算学分的方式将学生的学业情况进行衡量。在教学的过程中,学生自主的选修课程,利用课程分的比例进行课程的学习,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主要把学分作为自我学习水平的衡量,作为毕业的收获。
   我国的学分制教学早在20世纪八九十年代就开始在部分的高校中实行,截至现在为止,我国的大多数院校都实行学分制教学。在学分制中,大多数学校采用的模式都是学分制,按照年末进行学分的汇总。学分制在教学的过程中具有一定的意义。
   1、学分制可以促进教学水平
   学分制的主要核心就是使学生可以自主的进行课程的选择,通过学期末的考试衡量本学期学生的学习水平。通过自主的进行课程的选择,使得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增加,学习的压力逐渐减少。
   2、学分制实现教育资源的统一
   之前的学校在进行课程知识的学习时,总会出现重复现象,在不同的年级,学习资源经常会会出现雷同想象,在一定程度上浪费了资源,学分制的改革,可以使学生进行自主的选择课程,使学生获得更加全面的知识,节约教学的资源。
   3、使学生的学习更加的轻松
   在以往的“课课考试”中,学生需要把大量的时间花在学习上,即使是自己不喜欢学的课程,也要为了考试死记硬背的完成考试。其实在保障“样样精通”的时候,就会造成“样样稀松”的结果,学生的学习就不会取得优异的成绩,教学的水平也不能得到提升。
   4、学分制教学可以锻炼学生的自主能力
   学分制可以锻炼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使得学生可以在步入社会前,锻炼好自己的自主学习、自主生活的习惯。在学分制的作用下,学生可以单独的进行自我事情的处理,为学生今后的发展鉴定基础。
   5、学分制可以缓解家庭的压力
   学分制是一种自我学习的过程,与传统的学习方式相比较,学分制在一定的程度上减轻了家庭的负担,在受教育的时候,每个同学都来自不同的家庭,有的学生家庭背景不太好,通过学分制可以使家长不需要支付较大金额的学费,使家庭的支出减少,减少了资金压力。
   学分制的管理对于学生具有很重要的影响,引导学生不断地进行自我知识的学习与掌握,给学生提供一定的学习空间,但是在实际的教育过程中,依然存在很多的问题。
   二、教学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随着信息化程度的增加。在进行学分制教学的过程中存在着一系列的问题,目前很多的高校正在积极的探索,由于一些不规范的制度安排,学分的实施方法不正确等,使得教育的问题不能取得理想的结果。
   (1)在进行学分制教学过程中,教师不能在一定的学习中给予学会足够的教材,不能满足学生学习的课程。在高校中进行学分制的时候,学校不能进行学科间知识的整合,使得学生的学习处于盲目状态。
   (2) 由于学分制的进展,在高校的课堂中,教师需要针对不同年级、不同专业的学生进行课程的讲述。在严格的学分教学中,对教师的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对学生进行考核的过程中,会经常出现考核错误等情况出现。使教学过程中,存在着一定的矛盾。
   (3) 学分制的教学使学生的转班转系效果比较常见。在很多的学校中,学生对自己的班级和系别不喜欢。由于学分制的影响,对课程的影响力比较小,使学生的转班率增大,不利于教学的管理。
   三、教育模式的改革与完善
   1、健全教学体系
   在学分制的带动下,课程的体系主要转变为必修课、选修课和任选修课组成。必修课是根据学生的专业,使学生必须掌握的专业基础知识,与学生专业知识联系密切的专业,也是学生必须具备的专业水平。选修课是根据本专业的特点加一些帮助学生更深层次了解知识的学科。任选修课主要就是让学生根据自我的兴趣与学习的习惯进行一些兴趣的学习。只有充分的将这三门学科有效的联系起来,学生的自我成长才会得到很大的进步,才能达到高等院校育人的目的。
   2、评估系统的完善
   实行学分制管理模式,对于教师的课堂质量和高等院校的管理具有关键的作用,是现代教育体系中的核心力量。只有充分的建立健全评估系统的完善,才能保障教育教学的顺利进展。
   (1)以学生为主,让学生通过综合的表决意见综合的评判课程的质量。
   (2)专家评估,在进行学生的学习中,应该不定期的让资深的专家或者教师进行学生学习的督促,在教学的过程中,随时对教师的授课情况和学生的学习状况进行检查,确保教学的质量。根据具体的评估结果,制定合适的上课内容和课时的安排。不断地进行教学的完善,在相应的阶段还可以实行一定的奖罚制度,使教师认真的履行自我的职责。
   结束语:
   在信息化的教育背景下,学分制已经成为高校教学管理中的主要模式,作为教育者应该认清学分制的特点与要求,完善学分制教学管理的优势与弊端。逐渐的认清教育的形态,加强管理的规范性,使学分制管理实现科学性管理模式。
  
   参考文献:
   [1]祗新生.高校学分制教学管理的问题及对策[DB].https://www.kj009.net.
   [2]陈智勇.论高校学分制下教学运行模式与管理模式的构建[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13,(2).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