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正在浏览:首页 > 职教文章 > 教育教学 > 高职机械制造专业教学改革的模式探索

高职机械制造专业教学改革的模式探索

日期: 2015/12/12 浏览: 3 来源: 学海网收集整理 作者: 连云港工贸高等职业技术学校 储晓静

摘 要:高职作为我国职业教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高素质专业技能人才培养做出重大贡献。本文以高职机械制造专业的教学改革的模式作为主要研究对象,从课程内容、教学方式等几个方面进行阐述。
   关键词:高职;机械制造专业;教学改革;模式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各个行业对于具备过硬技能的高级人才需求越来越高。因此,提高我国学生的职业技能,对我国的教育行业进行教学改革是必然的发展趋势。对于高职机械制造专业来讲,由于专业本身具有知识点抽象性、课程强调实践等特点,如何对我国的高职机械制造专业的教学有效的进行相关的改革,从而更加适应社会的发展,培养与时俱进的高端人才,是高职教育工作者们正在积极探索的教学问题之一。
   1、优化机械制造教学内容
   我国高职院校的教学目标是提高学生们的能力培养,加强学校课程体系的职业性,将理论知识、实践能力以及综合素质三个方面有机的结合到一起。机械制造这一侧重实践的专业则主要是提高学生们在动手方面的能力。在我国高职学校的教学模式改革中,加大实践教学力度,延长操作课程时间,对理论知识的教学减少教学力度以及教学时间是最重要的改革特点,也是我国的高职机械制造专业中的一个教学课程改革的难点。因此,针对我国的高职机械制造专业的教学课程内容进行相应的改革以及优化,是探索我国的教学改革的模式的基础环节。
   针对于教材内容的改革,最主要的是将课本中的理论知识与实际的工作情况相结合,力争使得教材内容的理论知识讲解以及实践活动相辅相成,得到全方面的良好的提升。对于高职机械制造专业中的每一个知识点的学习,教师们首先需要明确教学目标:学生们需要掌握的专业理论知识有哪些、学生们需要提高的实践应用技能有哪些、学生们需要掌握的职业技能与技巧有哪些等方面,然后针对不同的专业知识,进行科学合理的优化,选择最合适的实际案例进行辅导与教学,使学生们能够完全的融入到教学中来,另外,对于课程内容的优化方向以及优化方法,需要紧密的结合当下企业的发展趋势以及对于人才的需求,以银河与满足企业的岗位序曲为主要的教学目标,对于课程的教学内容进行筛选以及重订,从而在很大程度上提高我国高职机械制造专业的教学改革的进度以及模式的探索。
   2、丰富机械制造教学方式
   在我国高职院校的传统课堂教学中,教师们所采用的教学方法大多比较单一,在课堂中很少与学生们进行互动,从而在很大程度上抑制了学生们的个人发展以及综合素质的提高,使得毕业生与社会所需要的以及企业所要求的高素质人才产生相距。因此,在我国的高职机械制造专业的教学改革中,优化课堂教学模式,改善教学方法,是相关的任课教师急需探索的重要课题。
   人才培养模式的制定以及实施需要紧密的结合当今社会中多成企业的经济发展的需要,以企业用人的需求为最基本的教学标准,在课堂中积极的引进对于实践教学的实施。尤其是对于我国的高职机械制造专业,对于学生们的职业能力、以及动手实践能力有着更高的要求,因此,教师们需要对学生们的综合素质的培养产生高度的重视,具体的实施方法可以依照以下的五个步骤进行,分别为:第一步,咨询。邀请与高职机械制造专业相关企业高管进行相应的咨询,主要询问公司的热门岗位的所需要的人才的基本要求;第二步,决策。根据对高管人员进行咨询后得到的结果,针对岗位进一步的做需求分析,结合教学的内容对教学方案进行研讨以及制定,总结出一套基本的教学方案。第三步,计划。针对高职学校的学生的学习特点以及性格特点,对新型的教学方案制定实施计划、以及相应的课堂教学应急措施。第四步,实施。该阶段为整个教学模式的最重要的阶段,也是变更性最大的一个阶段,因此,在此阶段,教师们需要时刻的结合学生们的听讲情况以及学习状态,对教学方式以及教学速度进行动态的调整,可以采取案例、项目教学法,引入案例与项目,通过实际的例子对学生们进行教学,使学生们印象深刻;也可以采用小组合作法:将学生们平均分为若干个小组,多多的为学生们制造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的学习机会,引导学生们在小组的讨论中发表自己的见解,是每一个人都参与到课堂知识的学习中来,对知识产生更深刻的理解。另外,教师们也需要遵循“以学生本文”的基本教学要求,时刻以学生为主导,进行相关的教学进程。第五步,反馈与评价。组织学生们对于新型的教学方法进行反馈,通过学生们的反馈对其作出综合性的评价,全面的推进对于我国的高职机械制造专业的课程的开发以及实施工作,使得我国的高职机械制造专业的课堂教学能够选择最适合的教学课程,合理的对理论课以及实践课的比重进行分配,制定合理的、高效的教学方式,提高教学效率。
   3、总结
   我国的高职机械制造专业的教学改革是一次具有明确的教改标准,高度的教改力度、深层次的教改目标的教学改革过程,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高我国的高职学校的高职机械制造专业的教学水平以及教学质量,大大的增强学生们对于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以及对于实践过程的深刻理解以及动手操作能力,对于专业性优秀人才的培养有着强大的积极影响。另外,教学改革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需要教学与学生们的长期的共同努力。期间,学校应该为教学改革提供强大的精神支持以及物质支持,从而培养出一批批的专业适应性人才,达到高职学校的办学目的,
  
   参考文献:
   [1] 刘楠楠. 浅谈高职机械制造专业教学改革与技能型人才的培养[J].农业与技术,2011,(6): 24-25.
   [2] 孙勇.加强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高职机械类专业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 [J].价值工程,2014,(22):11-12.
   [3] 沙兆群.机械制造工艺课教学改革初探[DB].https://www.kj009.net/paper/pp17993.html.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