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正在浏览:首页 > 职教文章 > 教育教学 > 中等职业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措施

中等职业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措施

日期: 2014/3/3 浏览: 0 来源: 学海网收集整理 作者: 山东省电力学校 李滨

内容摘要: 文章介绍了中等职业学校素质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中职教师在进行素质教育过程中应理论联系实际,从培养目标以及实施创新教育的深刻背景入手,提出了中等职业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几点措施。
   关键词 : 中等职业学校 素质教育 措施
  
   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生产力水平的不断提高,社会对劳动者的素质要求越来越高,中等职业学校的素质教育也得到了应有的重视和发展。那么中等职业学校中如何实施好素质教育,使学校能培养出大量高素质的合格人才呢?以下谈一下个人的一些肤浅认识。
   一、中等职业学校中实施素质教育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我国正处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实现小康社会战略目标的关键时期。我国的国情和所处的历史阶段决定了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对人才的要求是多样化的,不仅需要高层次创新人才,而且需要在各行各业进行技术传播和技术应用、具有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的高素质劳动者。中等职业教育担负着培养高素质劳动者这一艰巨的历史重任,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提高国民素质,增强综合国力的重要力量。必须充分认识到中等职业教育的重要战略地位和不可替代性,认真抓好中等职业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是当务之急。在教育教学领域,职业教育观念和培养模式相对滞后,教学工作存在着片面强调学科体系和知识灌输,与生产和生活实际联系不紧密,对知识应用、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重视不够,实践和专业技能训练比较薄弱等问题,难以使学生形成熟练的职业技能和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这些问题制约了中等职业教育的健康发展,影响了高素质劳动者的培养。因此,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大力提倡和实施素质教育是中等职业教育面临的紧迫任务。
   二、中等职业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措施
   素质教育的实施是一项复杂而艰巨的系统工程,没有固定的模式和相同的措施。中等职业学校应根据各自的特点、势和条件,从客观实际出发,借鉴国内外素质教育的成功经验,采取相应的措施,积极地探索适应时代要求的素质教育。从素质教育的共性来看,可采取以下几个方面的措施。
   (一)加强硬件设施建设
   中等职业学校素质教育的直接目的是为学生的就业做准备,培养未来合格的中级技术劳动者。因此学会使用先进的生产设备和工具,提高劳动技能是中等职业学校素质教育的重点。要抓住素质教育的重点,实现其目标,必须加强硬件设施建设。目前,国家实施科教兴国的战略,高度重视职业教育,加大了中等职业学校硬件设施的财政投入,为职业学校素质教育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学校应在这一基础上加强实训课的教学,提高机器设备的利用效率,使学生能够理论联系实际,增强实际操作和动手实践的能力,确保毕业后立刻用得着。忽视硬件设施的建设,素质教育就会失去坚实的物质基础,成为毫无现实意义的空中楼阁。
   (二)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学校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机构,教师是素质教育直接的组织者和实践者,是素质教育的主导。可以说,教师自身素质的高低将直接影响学校素质教育发展水平的高低。建设一支德才兼备、结构合理的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提高中等职业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增强学校凝聚力和吸引力的关键。作为教师,应担负起素质教育的历史重任,必须具备高尚的思想道德素质,具备“为人师表”的崇高师德修养;全面掌握教育学、心理学知识,精通本学科的知识和技能;灵活运用素质教育的方法和艺术。作为学校,应大力营造教师学习和教研的良好风气,积极开展教学科研和教育实验等方面的继续教育,不断提高教师自身的素质和实施素质教育的能力,为学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提供保证。
   (三)从实际出发,采用灵活多样的教育教学方式
   可根据学生的心理和接受方式,开展演讲、爱心助残、感恩父母、感恩社会等有趣而多彩的活动,寓教于乐,提高思想道德素质教育的效果。在科学文化素质教育方面,结合学生的实际,坚持“循序渐进”和“因材施教”的原则,及时地肯定、鼓励学生的点滴进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增强学生的自信、自强,形成学生的自尊,为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使他们将来能顺利地走上工作岗位奠定基础。
   (四)转变观念,营造素质教育良好的环境
   素质教育的实施主要靠学校和各级教育行政部门,但是它又不仅仅局限于学校和教育系统内部,它是一个受家庭、社会等多种因素影响的系统工程,需要取得广大家长和社会舆论的理解和支持。学生“成才”的途径是多样化的,“人才”也是多层次的。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既需要大学本科以上学历的高水平的专家,更需要大批掌握劳动技能的熟练的劳动者。中等职业学校要发挥自己的优势和特长,挖掘自身的潜力,在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基础上,使每个学生都能适应社会的需要,真正具有“一技之长”,增强择业和就业的竞争力。这样学生将受益终生,学校素质教育也会得到家长和社会的理解和支持,素质教育就会在良好的环境中不断发展、升华。
   (五)建立健全素质教育的评价制度
   素质教育的评价,就是依据素质教育的目标,对素质教育实施的条件、过程及其结果作出的价值判断。素质教育的评价不仅包括对师生的评价和对教育过程的评价,而且包括对学校所设课程和学校管理等各种构成因素的评价。素质教育的评价要采取全方位、多角度、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建立健全素质教育的评价制度,有利于教师及时、真实地了解学生的实际发展情况,及时地查缺补漏,有效地防止学生发展过程中出现缺陷,减少素质教育过程中的失误,提高素质教育的实效性;有利于学生更全面地认识自己,积极地进行自我调节,扬长避短,从而全面提高自身的素质;有利于学校增强整体观念,在教育思想、教育质量、教育管理、社会效益方面下工夫,优化素质教育的条件,最终达到优化素质教育的结果。
   中等职业学校教师对学生不仅要进行专业教育,还要教学生“做事”、“做人”,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使每一个学生得到全面发展。教师要很好地理解专业教育与素质教育关系,要把素质教育思想融入到专业教育中,在专业教育的基础上进行素质教育。总之,中等职业学校教师要从自身出发,在努力提高自身素质、自身教研能力、自身实践能力的基础上,充分利用课堂优势,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在全面进行素质教育的新时代中发挥作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