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正在浏览:首页 > 职教文章 > 职教论文 > 略论教师的“修己育人”

略论教师的“修己育人”

日期: 2011-4-8 14:20:05 浏览: 0 来源: 学海网收集整理 作者: 佚名

实施素质教育,从根本上说就是要使全体学生得到全面发展。学生受教育过程是一种人格完善过程,这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本身人格魅力的影响,所谓“己不正焉能正人”,惟有“己正”,学生才能“亲其师,信其道”。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对教师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我认为教师要提高自己的人格修养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 修“智”——要有渊博知识
   自古以来,身为一名合格教师,首先要有深厚而广博的学识。教育学认为:“教师必须具备完善的知识结构,它包括四个方面:比较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修养、精深的专业知识、广博的基础文化知识和必备的教育科学知识。”身为一名教师,不仅要“知得深”,而且要“知得广”。进入新世纪,新知识不断涌现,新时代充满了机遇与挑战,教师要不断“充电”,更新观念,这样才能看清社会历史发展方向和特点,把握符合社会进程的教育规律和方式,增强驾驭教育教学的能力和技能,对教育过程中反映出来的问题、矛盾能够科学判断、分析,并根据其性质和特点沉着机智地应对和妥善处理。
   二、 修“志”——要立志奉献社会
   艰苦、勤俭、奉献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高尚人格的重要内容,是为人师表、垂范师德的基础。当今世界的竞争,既是知识、能力的竞争,更是意志、毅力的竞争,贪图安逸、不愿吃苦、不愿付出,只图索取的人就会在激烈竞争的社会中败下阵来。教师要明确自己的历史责任,在扩大开放和发展市场经济的大潮中增强抗腐能力,克服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个人主义等思想,以雷峰、孔繁森、郑培民、邱海波等为榜样,“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去”。
   三、 修“新”——要有创新品质
   创新精神是勇于探索,大胆开拓,锐意进取的思维品质,是高尚人格的重要标志。江泽民说:“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世界日新月异,科技突飞猛进,竞争日趋激烈,真正的强者必是抢占了科技制高点的国家和民族。没有眼界就没有境界,抢先一点招招领先,后退半步,步步落伍。创新必然是高歌猛进,守旧必然是萎靡不振。教师要走在时代前列,勇于创新、善于创新、敢于创新、大胆创新。为此,教师首先必须具备创新精神,培养自己的创新欲望、创新能力、创新品质,大胆、创造性地开展教育教学工作,要积极地把自己从过去传统的“应试教育”狭小的范围投向“素质教育”广阔空间的尝试、探索中去,敢于试验,勇于清除羁绊,不固步自封、因循守旧。身教重于言教,“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样子”,要求学生创新,教师须率先垂范,要以自己的创新目标、创新理念和创新举措去唤起学生的创新潜能。
   四、 修“情”——要有爱国情感
   “爱国主义是多年来集聚起来的对自己祖国的一种深厚的感情”,是精神文明的重要内容,是民族文化的标志,是时代的需要,社会的需要,也是教师塑造自身人格的需要。很难想象一个成天埋怨、憎恨祖国的人会培养出具有高度爱国情感和民族自尊心、自豪感的学生来。爱国主义不是高调,而应是实实在在的行动。教育学生爱国,就是要教育学生认认真真地读好书,学好本领,爱国要从爱校爱家乡开始。教师爱国就要积极投身到学校、家乡的建设和发展中去,发扬奉献、求实、创新精神,为学校、家乡的宏伟蓝图增光添彩。
   五、 修“心”——要有愉悦的心境
   心理学认为:“心境是一种使人的所有情绪体验都感染上某种色彩的较持久而且微弱的情绪状态。”心境有积极和消极作用之分,积极的心境将使人朝气蓬勃,处于欣喜状态;消极的心境则会使人消沉,处于抑郁状态。教师不是天外来客,也有七情六欲,但其职业的特点决定了教师必须以积极的心境、良好的心态去面对活生生的、正在成长中的、有个性的学生。
   另外,健全的人格还需要教师有适度的成就动机、正确的自我评价等。
   总之,只有不断“修己”,使自己的人格修养好了,具备了健全的人格力量,才能更好地去“育人”。每一位教师都必须做到“育人”先“修己”,“身正为范,学高为师”,教育者要“德教双馨”,与时俱进。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