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正在浏览:首页 > 职教文章 > 教育教学 > 采用现代信息技术促进教学现代化

采用现代信息技术促进教学现代化

日期: 2010/6/27 浏览: 6 来源: 学海网收集整理 作者: 王金如

采用现代信息技术促进教学现代化

王金如/江苏省泰兴职业教育中心校

摘要: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和网络技术的运用,迅速推动了学校教育改革,为教育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本文在当前形势下通过对各种教育资源的分析,详细阐述了学校在信息化建设实践中的一些探索和做法。最后也分析了现存的问题。

关键词:现代信息技术 教学现代化 素质教育

如今,现代信息技术产品不断涌入学校,加上网络技术的运用,给学校教育带来了一场新的革命。合理利用好这些技术手段和资源,一方面对学生的学习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另一方面也促使教师更新教育观念,改进教学方法,逐步实现由传统的“知识性教学”向现代的“发展性教学”过渡。从这个意义上说,现代信息技术加速了教学现代化的进程。

江苏省泰兴职教中心校的信息技术资源开发的基本路径是:以建设带动应用,以应用促进开发。

一、加强组织领导 确保工作正常

多年来学校领导十分重视建中管、管中建的管理工作,做到了三健全:

1、建立健全管理制度:他们将制定的“管理员职责”、“电教网络管理制度”、“电教人员管理职责”等各项规章制度编入《学校管理手册》之中,人手一册并及时上墙,督促自觉遵守。

2、 建立健全组织:一是成立了由校长担任组长的应用教育技术领导小组;二是成立了由一名主任领导的电教办公室;三是成立了系部班级管理小组。形成了校长总负责,分管校长主抓,电教办公室具体负责的三级管理网络,保证了工作顺利开展,保证了设备有效使用和及时更新。几年来,他们不失时机,做到新设备不断更新,新技术不断普及,有效地发挥了设备的功效。

3、建立健全各种台帐:近几年,由于对现代教学设施的投入大,加之设备的不断增加,使用率高,管好、用好、保证设备的有效使用关系重大。为此他们先后建立了设备进出记录、机房使用记录等十多个台帐,做到各专用教室台帐与总务处、实训中心台帐相符,与档案室留存资料相符,保证了财产的有效管理和教学工作的有效开展。此外,电教管理人员还备有报废、损坏记录台帐,大大地减少了使用过程中的损失和损坏,使学校电教工作做到忙而不乱、井然有序。

二、强化硬件建设 创设良好环境

学校抓住“新校园”和“四星”创建的契机,首先统一认识:谁能把现代信息技术运用好,谁就抓住了教学改革的主动权,使课程改革、教育信息化走在前列。其次做到两个到位:一是理念到位,把实现校园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作为学校大事来抓,树立“创建校园网络就是创建学校”的教育新理念。二是落实到位,学校在有限资金预算中优先安排,同时用足用活国家政策,多渠道筹措资金,创造条件争取社会资源。他们采用了师校共建的办法,逐步建成了有自己特色的信息教育应用体系。2003年组建校园网同年接入宽带网,2007年实现教师人手一机。到目前为止,已建成千兆为主干、百兆交换到桌面的以太结构校园网;建成了100座电子阅览室1间,多媒体教室26个,计算机房18个,多媒体会议室4个,多媒体语音室2个,校园网管中心1个,教师办公室已全部实现信息化,全校现有电脑1400多台。在抓这些硬件建设的过程中也重视软件建设,已有教育软件系统:多媒体网络教室系统、电子图书系统、VOD系统,教育资源库系统、电子备课系统、学籍管理系统、图书管理系统等。

三、合理整合资源 优化教学过程

学校从教学实际出发,以学生发展为本,大力开展多媒体和网络教学,教会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索的能力。将计算机、网络等先进技术手段积极全面地与课程内容结合,从根本上转变传统的“教和学”观念,促进课堂教学的变革与发展。近年来,学校教师结合自己课堂教学实践,研究制作的多媒体课件,为学校多媒体教学资料库的建设积累了素材,也为更好的发挥现代化教学设备的作用提供了丰富的信息资源。实践证明,这样的整合对教学质量的提高具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抓住建网契机 加快队伍建设

学校在建网过程中坚持贯彻网络、信息资源和队伍建设并重的指导思想;坚持遵循“边建设、边使用、边培训”的原则,加强对教师技术培训。

从管理入手。电教办在每学期初认真制定培训计划和考核方案。学期结束前,要求所有教师上交制作的课件,并请专家来校对课件进行评比、奖励。

从培训入手。分层次培训,把学校建设成学习型组织。一是全体教师培训。一方面利用每月业务学习、双休日和寒暑假,对教师进行校本培训。另一方面采用请进来送出去的方式培训教师如何教学生学会学习。二是计算机学科骨干教师培训。采用校内外相结合的方式,要求了解IT行业最新成果,掌握计算机市场行情信息,超前1—2步掌握目前最先进的各种制作平台工具,对校园网进行常规管理、维护,能设计开发、移植改造部分操作平台。一句话,计算机学科教师不仅要承担学校常规信息技术开发、建设、维护工作,还要承担教师校本培训任务,定期培养出信息技术教育的骨干教师,保证骨干教师队伍象滚雪球一样逐年扩大。

从实践入手。让教师利用业余时间上机,在互帮互学中掌握操作常识,提高操作能力。同时定期开展多媒体课件、网页制作竞赛等课外活动,鼓励教师将网络获取的知识应用到教学中,同时将校园网的每一个栏目和板块责任到人,由系部和个人各自想方设法及时更新网络信息。从而极大的提高了他们的应用能力。

从科研入手。学校把国家、省、市级研究课题与校本培训结合起来,制定了各项奖励政策,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五、发挥资源优势 提高教学实效

首先利用网络资源。一方面组织教师开发了一批用多种软件制作的演示课件和知识素材,组织学生开展信息科技作品竞赛、班级网页制作竞赛等课外活动,指导学生利用网络资源学会“独立探索”和“合作式”学习。另一方面组织骨干教师在“主题”教学思想指导下,开发能激发学生积极参与学习过程的合作交互式教学软件,制作鼓励学生多动手,多动脑的复合型的课件。通过实践学校先后总结出了“课堂演示助教型”、“课内交互教学型”和“网上探索求知型”等多种类型的课堂教学模式。

其次借助校园网平台。一方面实现国内外教育资源共享和远程教学环境形成,教师培训进修、学生学习可通过网络进行在线收听和观看。国内外名师专题课堂、同步作业、专家诊脉、疑难解答等应有尽有。另一方面为教师创设了一个既有压力又充满温馨的氛围。

第三发挥图书馆优势。实现图书馆资源网络化管理,最大限度地为教学服务。

综上所述:现代信息技术是江苏省泰兴职教中心校推进教学现代化的“功臣”。

在教学现代化过程中值得注意的问题

1、加强学生素质教育。信息技术无论发展到多么先进的程度,无论在教学中的应用有多么广泛,加强学校德育工作,教学生学习做人依然是学校教育的灵魂,始终是教学的第一任务。

2、切勿变相满堂灌。由于没有真正认识到多媒体在教学中的价值,没有转变教育观念,单纯从提高形象性和感官效果上去运用多媒体,表面看教学活动形象精彩了,其实变成了另一种满堂灌。

3、遵循培养发展规律。教育的对象不是物而是人,具有很强的主观性和主动性。教育技术的发展既要遵循技术发展的规律,也要遵循教育和人的技能培养发展规律。

4、建立新型现代化教材。教材的改革应与技术进步同步,编制教材应更多地考虑学生建立在现代教育技术上的学习过程,教材的形式不应局限于书本的形式。

[参考文献][1]黎加厚 .基于现代教育技术的信息教育.《中国电化教育》.1999.7

[2]乌美娜 .教学设计. 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4.10

[3]开发应用现代化教育技术推动学校教育现代化进程.《上海教育》.2000年第4期P45

本人王金如 男 1963.1月生 江苏省泰兴职业教育中心校电子信息工程系副主任,负责继续教育和培训工作.计算机应用专业本科, 计算机操作工技师,中学一级职称.?联系地址是:江苏省泰兴职业教育中心校电子信息工程系 电话是: 05237703358 13775786256。?QQ是:329288449 邮编:225400?邮箱是:wjr2008sun@sina.com ?wjr2008sun@126.com


采用现代信息技术促进教学现代化.do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