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身边的诚信故事——一句话,一辈子(学生“我身边的诚信故事”征文比赛一等奖作品)
放学回到家门口,习惯性地往对面的房子瞄了瞄,她依旧坐在老地方。
她总是默默地这样坐在门前的院子中,微抬着头。眯着略有些浑浊的眼睛,似乎在回忆着过往。
不记得她什么时候入住我们家对门,似乎已经有很长时间了,但是我真正注意她是在三年前。
那天放学后,我如往常回到家,掏出钥匙打开了门。正要进门的那一刹那,对面一声“焕儿,我的焕儿”突兀地响起。我一惊,下意识回过头,一件洗得有些发白的针线衣包裹着单薄的声影就这样闯入了我的视线,她脚步有些踉跄,有些干皱的脸上着急与惊慌交错,有些浑浊的眼睛四处搜寻,不知在找什么。突然,她茫然无措的目光定格住了,偌大的惊喜绽开在了那张苍白的脸上,使得那张脸有了些许生气。只见她快速地冲出了院子,向不远处拐角的一个即将消失的背影冲了过去,但迈了几步,却停了下来,静静地看着那个背影消失不见,浑身笼罩在一片巨大的悲恸之中。看着这样的她,我的心莫名地被揪紧了。
“大妈,看,我今天买了新鲜的鱼。”一道熟悉的声音打断了我的思绪。是方叔!方叔是那个有些寂寥小院的唯一访客,每天差不多这个时候,下班的方叔骑着他那咯吱作响的老式自行车,或多或少带点蔬果鱼肉来张罗晚饭。
听到这个声音,椅子上的她微微抬起头,似乎笑了一下,但似乎又没什么反应,又转过头继续望着天,方叔也不介意,一边自顾自地和她说着日常的琐事,一边麻利地开始收拾鱼。
方叔,是她口中焕儿,也就是她儿子的战友,从方叔口中得知,她是秀美奶奶。
听方叔说,秀美奶奶有一个儿子,叫王焕,小名焕儿,是秀美奶奶拿命换的。她难产了一天一夜才换了这么一个儿子。在那个年代,子女多并不是稀罕事,但秀美奶奶却稀罕地只有一个独苗。焕儿幼时,作为一名军嫂的秀美奶奶成了烈士的遗孀,她独自一人抚养起这个苗儿,撑起这个家,焕儿成年后因崇拜作为军人的父亲,瞒着奶奶参了军。
后来,奶奶还是知道了真相,拗不过倔强的儿子,只能每天祈祷儿子的平安。命运的玩笑似乎还没有和奶奶开够,一次任务中焕儿走了。得知噩耗的奶奶当场晕了过去,之后因为思念儿子,变成了今天这般摸样。
从焕儿走了之后,方叔就开始承担起了照顾奶奶日常生活的责任,不仅如此,在奶奶病情的咨询与治疗上,方叔也是尽心尽力,虽然他转业后只是一名普通的技术工人,收入不是很丰厚,但他没有因此吝啬给奶奶治病,哪里有名医他就去咨询,带奶奶去就诊,而他自己也是尽可能节省,连部好点的自行车都舍不得掏钱。有一次,方叔在车间干活晕倒了,同事将他送到了医院,高烧烧到四十几度,都烧了好多天。医生劝他在医院留院观察,但方叔却坚持回去,领了基本的药物在同事不解的目光与埋怨中回了家。他们不知道的是,方叔担心的不仅仅是那点住院费,更是奶奶的生活没有人打点。所以他情愿被同事误认为“抠门”,却默默承担起这一份本不是他的责任的责任,这一承担就是二十年。
我问过方叔:“您这样做是为了什么?”他当时沉默了一下,望着远方似乎回忆着什么,我以为得不到答案,准备悻悻放弃这个提问时,却听到了我意想不到的三个字:“一句话。”
一句话?是的,一句话!一句当年方叔与奶奶儿子闲时聊天时的一句似真似假的玩笑话:“如果有哪一天,我们哪个先走了,剩下的人就是另一个人娘的儿子。”不幸的是玩笑变成了现实,方叔的母亲多年前病故,他照顾着另外这个“母亲”。
一句话的承诺,一辈子的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