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正在浏览:首页 > 职教文章 > 政策文件 > 就业流程,你了解有几分?

就业流程,你了解有几分?

日期: 2012/12/21 浏览: 5 来源: 学海网收集整理 作者: 学海网

毕业的脚步越来越近,忙于找工作的大学生们,你们对就业流程了解有几分?不要彷徨、忙乱,本刊特邀专家褚萍为你作详细解答。
   三月,和煦的东风将浓浓的春意传送至校园的每一个角落,小径边绽出嫩黄细叶的柳条随风轻舞,仿佛一双双修长的臂膀,在深情地挽留着一个个步履匆忙的毕业生。但是随着毕业时间的一天天逼近,各种毕业就业问题常常让毕业生们千头万绪,无心细品春日的柔情。就业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从学校学生到单位职员这两种角色的转换,其中所包含的环节不只是投放简历、进行面试、接受Offer这么简单的三段式,签约、派遣、报到、户口档案迁移等等流程所涉及的各种政策规章和一系列繁杂的手续都需要毕业生们认真了解,并一一办妥。为了让同学们提前做好准备,避免在炎热的6月还在因为各种就业问题而彷徨、忙乱,中央民族大学就业工作处的褚萍老师特意就就业流程中的一些关键问题为我们作了详细的解答。
   ◎就业协议VS劳动合同
   问:签署就业协议书有哪些程序?学校为什么要在最后签署?
   答:签署就业协议书的大体程序如下:
   毕业生确定取得用人单位接收意向→毕业生到所在学院领取“全国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协议书”一式三份→毕业生与用人单位签署就业协议→毕业生到所在学院签署就业协议→毕业生到就业工作处最终签署就业协议书(签完后,毕业生、用人单位、学生本人各留一份就业协议)→由毕业生负责把单位一方的就业协议书转交用人单位(学校的一份留在就业工作处作为毕业生户口转移和档案递转的依据)。学校之所以放在后面签署三方就业协议书,既是审核所签单位信息的必要程序,也可以给毕业生一个思考的时间。如果学校把盖完章的协议书交给同学们,一旦单位存在欺诈等行为,学校也是无能为力,最终受伤害的还是毕业生本人。
   问:劳动合同和就业协议书有何区别?
   答:就业协议书与劳动合同是用人单位录用毕业生时所订立的书面协议,但两者分别处于两个相互联系的不同阶段,具体表现在:
   1、主体不同:前者是指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确立劳动关系、明确双方权利与义务的协议,这些劳动者既可是高校毕业生也可是其他人;而后者专指毕业生与用人单位签订的工作协议。
   2、内容不同:前者是在明确工作关系后签订的关于双方权利与义务的协议;而后者是双方相互选择的关系的确定。
   3、处理纠纷的部门不同:前者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处理,也可向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或劳动仲裁机构报送;而后者由毕业生与用人单位在协商取得一致的基础上订立,报学校毕业生主管部门审查认可后,报上级主管部门审批。值得注意的是,就业协议不能代替劳动合同。学生毕业到就业单位报到后,应尽快与用人单位签订劳动合同。
   问:如果只与用人单位签劳动合同,而不签就业协议书,会有什么影响?
   答:就业协议书是学校派遣毕业生的依据。毕业生如果没有签署就业协议书,而只是与单位签了劳动合同,那么毕业生的档案、户口等人事关系都无法直接从学校转到用人单位,毕业生只能算是在单位打工,实习期鉴定、转正、工龄计算、保险等凡是与户口、档案相关的事情都无法办理。按照我们国家目前管理规定,毕业生签署就业协议书后,会发放“就业报到证”正式派遣,毕业生持就业报到证到用人单位报到后即具备干部身份,否则属于社会人员流动,不具备干部身份。按照目前的人事管理制度,毕业生报到后由用人单位负责对毕业生进行实习期鉴定、专业技术职务定级。本科生实习期为一年,研究生为三个月。毕业生参加工作后的第一年对毕业生来说是非常重要的时期,还是找到一个能正式接收毕业生的单位为好。
   ◎改签VS改派
   问:什么是就业协议的改签手续?毕业生可不可以办理改签手续?
   答:就业协议书具有法律约束力,签署时毕业生要慎重考虑。但确实因为各种因素而要改签,则需要与原签约单位协商解决,并妥善处理由于违约带来的纠纷。毕业生与原签约单位协商一致以后,由本人向学校就业工作处提出申请,待批准后才能与新单位签约。办理改签手续需要提交以下材料:
   1、原来的协议书(即本人、单位的两份协议书);
   2、原单位同意与毕业生解除原就业协议书的书面函;
   3、本人的改签申请书;
   4、新单位的接收函。改签与改派两个概念,改签在学校统一就业派遣之前,改派在学校统一就业派遣之后。
   问:什么是改派?毕业生如何办理改派手续?
   答:改派是在学校上报就业方案并经政府主管部门核发报到证后,毕业生正式到用人单位报到前,所进行单位调整的一种做法。改派程序比较繁琐,申材料应为:
   1、原来的报到证(上下联均要,含蓝色的报到证和白色的就业通知书);
   2、原户口迁移证;
   3、原工作单位的退函(即原单位的书面同意函,需要说明违约原因、表明协议作废并同意毕业生改派);
   4、新单位的三方协议书(或者是接收证明);
   5、毕业生本人到就业中心填写改派审批表。毕业生改派,档案应先转回学校。如不转回学校,学校不再负责解决档案迁转问题而由本人负责。
   ◎户口档案VS
   人事代理问:毕业生的户口如何迁转?
   答:毕业生的户口在毕业时必须迁出。北京生源毕业生户口的习惯做法是不迁至学校,如已迁至学校,也需要迁出。京外生源毕业生,如与用人单位正式签约(解决户档关系),毕业时户口按协议书的有关约定转至相应单位;如考取研究生,户口迁至录取院校;取得国外院校的Offer并办理好签证的,可将户口迁至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如果毕业时只取得Offer的,户口迁至生源地。
   问:毕业生可否自己将档案带到单位报到?
   答:毕业生的档案原则上由学校负责递转。凡是就业、考研、出国、回省“二分”的毕业生的档案均要发送到相关单位。毕业生在签就业协议书、考研录取通知书、出国申请、二次分配时,要提供详细的档案寄送名称、地址、邮编、联系人等。在毕业生毕业离校后,学校把其档案通过北京市机要局统一寄送到相关单位。档案寄送地址要填写规范。如果毕业
   生要求由自己将档案带到单位报到,需要出具单位的调档函,并进行明确说明。
   问:毕业时还没有落实就业单位的毕业生该怎么办?
   答:每年的六七月,是为毕业生大批办理就业手续的时间,届时未落实单位的毕业生,分以下情况说明:
   1、未经学校批准的户档关系保留在学校的毕业生,一律介绍回其生源地区的毕业生就业主管部门,由当地的毕业生就业主管部门负责安排办理有关就业手续;
   2、经学校批准的户档关系保留在学校的毕业生,可在规定时间内,由学校继续推荐就业,落实工作单位后,由学校为其办理就业手续。
   问:户口档案能在学校保留多长时间?
   答:根据教育部的有关规定,毕业生的户口档案最多可留存学校两年。期满后,学校报北京市教委批准,将该毕业生的户口档案派遣回原籍就业。
   问:什么是“人事代理”?
   答:人事代理是政府人事部门所属人才交流机构,接受用人单位或个人的委托,为其提供系列的人事管理服务。既负责保管人事关系档案,办理转正定级,考评技术职称、调整档案工资,核定工龄,认证身份,考研、出国(境)政审,接转党团组织关系,也负责办理养老保险、五大毕业生录(聘)用手续等。
   问:毕业生如何进行人事代理:
   答:1、各省市地区有自己的人事代理机构,一般大中专毕业生的人事代理机构多挂靠在各省市地区负责毕业生接收的机构。
   2、每年毕业统一派遣前,对拟继续考研、出国、从事自由职业、灵活就业的毕业生,或者未就业而拟继续就业的毕业生,就要及时和生源所在省市就业主管部门的人事代理机构联系,由人事代理机构指定挂靠单位或自行联系挂靠单位,签定协议书,学校按协议书直接派遣。
   问:“人事代理”的好处有哪些?
   答:对于毕业生统一派遣时,仍未就业的毕业生,采取人事代理的方式来挂靠档案和户口,是很好的选择。这样学校可以派遣,发报到证和户口迁移证,毕业生属于国家干部身份。
   和户口档案留存学校相比,其好处有:
   1、可以解除继续找工作的后顾之忧。如果拟继续就业、从事自由职业或者灵活就业,做人事代理可以解决转正定级,考评技术职称、核定工龄等问题,而户口档案暂存学校不能解决这些问题。
   2、可以提供考研、出国等相关材料。对拟考研出国的学生,人事代理可以为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而户口、档案件留存学校则不能提供。
   3、可以增加就业机会。每年毕业生统一派遣后,社会用人单位招聘应届毕业生的重点就放在这些人事代理机构因为用人单位已知道学校已经统一派遣到学校招聘的用人单位就大大减少。
   ◎报到证VS户口迁移证
   问:什么是“就业报到证”?报到证有什么用处?
   答:就业报到证是由教育主管部门根据就业协议书等材料核发的毕业生就业报到的凭证,是毕业生就业时的重要凭据。其作用至少有以下六点:
   1、报到证是教育主管部门正式派遣毕业生的凭证;
   2、报到证是毕业生到用人单位报到的凭证;
   3、报到证是用人单位接收毕业生的重要文字证明;
   4、报到证是任何一个合法的人才中心、档案管理机构接收毕业生档案的证明;
   5、报到证是用人单位给毕业生落户、接管档案的重要凭证和依据;
   6、报到证是毕业生的干部身份证明。
   问:报到时应注意什么问题?
   答:1、应该在规定时间内报到,一般为毕业后的一个月之内。比如7月1日毕业,则报到期限为7月1日到8月1日;
   2、按照报到证上的地址报到;
   3、报到后要核实自己的档案是否已经寄到。如果9月底仍没有寄到,请马上与学校联系,学校帮助查询档案的机要号,由报到单位协助查实档案寄转情况。如果毕业生不按时回省报到,可委托他人办理,否则会造成户口、档案关系无法正常转接。比如,某毕业生户口已经从学校迁出,如果不按时报到,生源省区的户口记录上没有添加毕业生本人的数据,学校的户口上又已经将数据删除,那么这个毕业生就失去了户口,也就成了俗称的“黑户”,会给以后的升学、结婚、出国、买房等带来无穷的麻烦。在此提醒毕业生一定要慎重对待档案和户口。
   问:什么是户口迁移证?如果户口迁移证丢失怎么办?
   答:户口迁移证是公民的户口所在地变动时,由原户口所在地迁往新落户地址的凭证。由户口迁出地的公安机关开具。持证人到达迁入地后,须在有效期内将户口迁移证交给户口登记机关申报入户。户口迁移证是公民在户口迁移过程中的重要凭证,因此公民在户口迁出后要妥善保管好户口迁移证,不得遗失、涂改以及转借,若因不慎将户口迁移证遗失,应立即报告学校保卫部户籍科提出申请,否则,用人单位有权拒绝接收。这里特别提醒同学注意,如果不及时持户口迁移证到相应单位报到,户口没有进行迁入登记,就是我们俗称的“黑户”。
   毕业生要慎重保管自己的户口迁移证,如果不慎丢失,要迅速与学校联系,写出补办申请,并提供由单位出具的说明和户口迁往地派出所出具的未落户的户籍证明,及时补办。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