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正在浏览:首页 > 职教文章 > 职教论文 > 电气自动化控制设备可靠性研究

电气自动化控制设备可靠性研究

日期: 2018/2/15 浏览: 3 来源: 学海网收集整理 作者: 江苏安全技术职业学院 周欣

摘要:在新时期人们生活和工作中,电气自动化控制设备得到了普及应用,而且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自动化和智能化逐渐成为工业生产中的主流,而对于电气自动化设备,可靠性和稳定性显得越来越重要。本文根据以往工作经验,对电气自动化控制设备可靠性现状进行分析,加强选材、加强防护、提高设计可靠性等五方面,论述了提高电气自动化控制设备可靠性的具体方案。
   关键词:电气自动化;控制设备;可靠性
  
   电气自动化在现代生产和生活中属于一种新兴专业,但却与人们生产和生活产生了不可分割的联系。电气自动化控制设备的使用,正是由于电气自动化飞速发展的结果。通过使用电气自动化控制设备,不但可以降低人工投入量,还可以进行联产操作,体现出很高的智能性特点。而电气自动化控制设备的可靠性与产品质量密切相关,这也体现出电气自动化控制设备的可靠性研究十分重要。
   1、电气自动化控制设备可靠性的研究现状
   1.1工作环境复杂,不利于维修
   首先,在电气自动化设备日常工作中,受环境因素影响十分严重,例如震动、机械力等,这些不利因素或多或少对电气自动化设备产生了破坏作用。其次是人为因素,很多工作人员在工作中往往不按照操作要求来执行操作,迫使电气自动化控制设备使用寿命缩短。尽管在目前电子自动化控制设备在工作时不需要过多的人力参与,但也存在部分复杂的人工操作程序,而且操作中涉及到的专业知识较多,如果工作人员个人素质达不到工作要求,很容易引发重大生产事故。从整体上来看,电气自动化控制设备的可靠性较高,但在工作中也曾出现过意外事故,所以说其可靠性仍需要进一步加强[1]。
   1.2零部件质量太差
   控制设备可靠性降低的另一个重要因素便是零部件的质量不过关,我国目前有很多自动化控制设备零部件生产企业,但其生产的产品质量差别却很大,导致一旦零件出现损坏现象,只能到原厂家购买,不可以通用。另外,如果购买这些零部件产品的是一些规模相对较小的企业,这些企业不具备完善的管理体系,很容易在生产过程中出现纰漏。与此同时,随着市场竞争的不断加剧,各个零部件生产厂家也会存在不良竞争局面,使得零部件价格不断被压缩,促使很多零部件厂家在产品质量上无法做到与标准相符,最终降低了控制设备的可靠性。
   1.3电磁干扰现象严重
   在电气自动化设备使用过程中,很容易受到电磁干扰影响,这对电气自动化控制设备的生产极为不利。在电气自动化控制设备中,电磁波可以出现在工作中的各个环节,如果电磁干扰过于严重,便会导致电气自动化控制设备失去稳定性,同时对设备安全造成严重影响。另外,很多企业在电气自动化控制设备管理中,并不注重对电磁波的排除,疏于管理,最终对企业生产能力造成严重影响。
   2、提高电气自动化控制设备可靠性的具体方案
   2.1加强选材
   从工业生产角度来说,需要将设备中存在的不合格元件和零件剔除出去,避免对企业整体生产能力造成严重影响。在产品或者零部件选择过程中,应将专业的生产厂家作为首选之地,之后才是对价格标准做进一步衡量,在此过程中,以高质量的国产材料选购为主。在材料选择过程中,需要对相关标准进行合理总结,并按照技术要求进行,不能出现盲目追求品牌现象,更不能轻信他人推荐而盲目选购。除此之外,还要对精度等级进行准确统计,对产品的各种性能进行仔细验证,在确保达到标准之后,可将装配过程进行适当简化,这样便可以减少选配等工作中的人力消耗,已达到自动化生产的目的[2]。
   2.2加强防护
   在日常生产过程中,电气自动化控制设备可靠性容易受到气候、电磁波等条件的影响,相关工作人员需要做好安全防护工作。如果生产厂区出现霉变、潮湿、污染等现象,电气自动化设备性能便会出现问题。此时,工作人员不单要在特殊季节中加强巡视工作,还要做好提前准备工作,依据设备不同性能和特点,在不同的工作环境中,通过密封、隔离等手段,对电气自动化控制设备进行合理保护,将设备的耐久性和可靠性进一步提升[3]。
   2.3加强培训
   首先,对设备操作人员进行强化培训,电气自动化控制设备操作具有很强的专业性,其中还涉及到很多高科技产品,如果工作人员缺乏对高科技技术的认知,便很难正确的操作这些设备。因此,在日常工作之余,企业要做好高科技知识技能的培训工作,可以通过开展培训班、聘请社会上专业人员开展专题讲座、师徒制度等多种方式,来开展培训教育工作,提高工作人员对自动化设备的理解能力,使其在日常工作中更加得心应手。其次,要对管理人员加强培训,管理人员是生产工作中的带头人,也是普通员工的模范和榜样,企业必须确保管理者们具有过硬的业务能力和管理素质,带领员工一起为企业发展做出应有贡献,只有这样,才能确保设备的安全生产。
   2.4提高设计可靠性
   电气自动化控制设备的设计对产品的质量和性能影响极为严重,想要从整体上提升沈北的可靠性,需要与控制设备特点相结合,做好产品设计。首先要对设计参数进行分析和研究,依据产品在使用中需要必备的条件,以及设备需要具备的全部性能,保证设计方案具有合理性。另外,产品的生产规模和数量与产品大小关系密切,在设计时需要根据实际空间对产品结构进行合理调整。值得注意的是,产品经济性能还会受到产品形式和种类的影响,这些都是设计过程中必须考虑的内容,否则会使设备可靠性降低。方案的合理性以及工程理念的实用价值,不但可以很好的满足技术要求,还可以降低设备的制造成本。同时,如果材料的选择正确,元器件的生产将变得更加科学,不仅方便之后维修,更增加了设备的实用性[4]。
   2.5电子元器件的合理选择
   在进行元器件选择时,需要根据企业的工作环境和技术条件以及质量需求综合考虑。在优先选择标准的元器件中,需要保证在故障发生时进行及时更换。其次,由于温度的影响,电子设备的可靠性可以直接影响到整个设备的可靠性。因此,所选择的电子元件必须具备较强的散热能力,尤其是在电气自动化控制设备中,涉及到一些功率较大的电子元件,在经过长期工作之后,如果电子元件散热性较差,很容易引发火灾等危险事故,对企业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因此,在电子元器件选择上,必须具备合理性。
   3、总结
   综上所述,我国在电气自动化研究领域上已经取得了一些成就,但在日益深入的研究过程中,必须依靠正确的研究方式,不能盲目和从众。首先,需要将国内自动化控制设备可靠性研究进行系统性整合,从众挖掘出最可靠的实验方法,随后根据总结出来的实验方法找出提升可靠性的有效措施,这样,才能达到提升自动化控制设备可靠性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宁焦阳,刘宏,胡慧. 电气自动化控制设备可靠性相关问题分析[J]. 科技展望,2017,27(06):102.
   [2]曹江. 浅谈电气自动化控制设备可靠性测试的方法[J]. 科技风,2017,(01):90.
   [3]柏劲松. 电气自动化控制设备可靠性的提升策略探索[J]. 产业与科技论坛,2015,14(16):249-250.
   [4]牛波,李强. 电气自动化控制设备可靠性的相关问题分析[J]. 科技创新与应用,2015,(03):74.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