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正在浏览:首页 > 职教文章 > 职教论文 > 项目化教学在中职PLC教学中的运用

项目化教学在中职PLC教学中的运用

日期: 2015/1/2 浏览: 3 来源: 学海网收集整理 作者: 广州市公用事业高级技工学校 黄德栋

摘 要:PLC是一门在中职电类专业中具有重要地位的课程,主要针对计算机组成原理专业知识中的可编程逻辑控制器对学生进行教学。项目化教学法是完整的实施一个项目来进行教学的教育方法。对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素质和动手能力有着积极作用。本文针对项目化教学进行了阐述,并且将项目化教学在中职PLC教学中的运用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项目化教学法;中等职业教育;PLC教学
  
   PLC教学也是机电一体化相关专业的课新课程之一,是中等职业电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旨在培养具有高度实践编程能力的时代适应型人才。项目化教学法是提高中等职业学校教学质量的重要方法,主要内容是将书本上的理论知识与动手实践相结合,由浅入深的为学生们设计项目,提供练习的环境,边讲边练,引导学生在真实的项目中应用课堂所学,进一步理解和掌握知识。
   1、PLC课程概述与中等职业学校PLC的教学现状
   1.1、针对PLC课程的概述
   PLC全称为Programmable Logic Controller,可编程逻辑控制器,是一种新型的工业控制器。PLC十分有效的将计算机与继电器二者结合到一起,具有功能齐全多样、使用灵活简单、价格低廉、抗干扰能力强等优点。作为计算机中的一个重要部分在工业控制中应用非常广泛。目前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过程控制与各种设备的研发制作中,不难得知,PLC的未来发展一定越来越光明。PLC课程作为一门理论性与实践性相结合的专业课程,在培养学生的PLC使用、自动化生产线的管理与维护等等专业技能以及理性思维方面有很重要的作用。
   1.2、中等职业学校PLC的教学现状
   在传统的中等职业学校PLC的教学课堂上,理论知识的传输通常占用绝大多数的时间,使得多数学生只是理解了皮毛,久而久之,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就好比囫囵吞枣一样不知道知识的真正“滋味”。同时,老旧、枯燥的教学方式也大大打击了学生的积极性,甚至是的部分学生对PLC的学习产生了抵触心理。导致了学生们学习兴趣不浓、自信心不足、学习动力不强、甚至人生目标不明确等现象。针对这些现象,教师们应该注重创造机会加强学生们的动手能力和职业技能的练习,针对学生的特点与现状丰富课堂教学方式方法,引导学生建立学以致用的观念。
   2、项目化教学在中职PLC教学中的优势与运用
   2.1项目化教学在中职PLC教学中的优势
   对于中等职业学校而言,对于学生的教学和培养的最终目的就是能够使得学生拥有一技之长。对于工科类专业学生的“一技之长”,指的便是动手能力。因此,利用项目化教学方法,可以更好的将书本知识与生活实践二者紧密的结合起来,为学生提供一个学会解决生活中的问题的平台,将客观、抽象的知识具体化,是学会们清晰地看到PLC课程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和对社会发展产生的影响。与此同时,丰富多样的教学方式和教学内容能够大大提高学生们对PLC课程学习的兴趣,俗话说的话,“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对PLC课程产生兴趣,才会有更大的动力去认真学习。从而充分挖掘学生们潜在的创造力,提高学生们的综合能力,为以后踏入社会提供保障。
   2.2项目化教学在中职PLC教学中的运用
   项目化教学拥有“以用促学”的教学特点,即有效的将理论知识与动手实践紧密结合,在实践中进一步理解和掌握书本知识的含义以及应用,加强学习的有效性。教学过程大体分为五个步骤:第一,项目任务分析。教师需要根据课堂内容能够以及学生的特点提出难度适中的项目任务,由学生们对其进行分析。第二,收集信息并分享。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以小组为单位,引导学生进行内部分工,从而开始查阅教材、课外图书以及教师提供的学习资料,学习计数器、定时器、I/O接口等相关知识,搜集相关信息等等自主学习活动。第三,制定实施项目名称与方案。教师组织学生们将各自收集到的相关资料与其他组员的进行整合,对项目进行集体讨论过后制定出项目方案与项目名称,绘制电路草图(确定电路元器件、确定I/O接口、电路导线接连方式、分配PLC的输入输出端口 等等),连接实物电路,编写并调试程序等等。在此过程中,教师需要帮助学生们理清思路,引导学生们准确掌握实验中的每一个步骤,着重检查学生们的操作是否规范,器件的使用是否在许可范围内,强调安全问题,然后对每个小组的进展情况进行记录并根据情况适当的提供帮助。第四,检查程序以及电路连接。教师需要强调每个小组对于自己的程序进行严格检查和调试,确保无误、可以执行。可以要求每个学生都将自己小组的实验代码输入一遍,以提高程序实施的准确性。鼓励学生细心做项目,将实验中产生的问题记录下来并与其他组员共同探讨,鼓励学生向老师询问,最后将解决办法记录下来。第五,对项目结果进行展示与评价。教师需要组织学生们将自己小组的实验结果通过ppt向其他同学进行展示,并将实验中遇到的问题一并讲出来与全班同学分享,以免此类问题再次发生。其他同学可以针对项目进行提问,最后由教师根据学生们的提问与解答对项目成果进行总结性评价。
   项目化教学方法的实施策略有很多。除此之外,也可以将课堂教学方法分为以下四个步骤进行:第一步是小组讨论。同方法一一般,将学生们分为若干小组,要求整体水平相当。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对于项目课题进行小组讨论,讨论研究如何编制一个符合课题的PLC的基本控制程序,其中需要注意避免哪些问题,怎样设计和绘制电气原理图;这个过程中,教师也需要适时的参与到讨论中来,及时为有需要的学生进行解答与引导。第二,计划和安排项目的实践策略。教师需要引导每个小组的学生们根据小组的研究结果对每个成员进行自主分工:查阅相关文献、学术论文等等相关资料、连接电线路、安全负责人员以及总结实验等等。设计和计划一个完整有效的项目实践方案,并针对项目开展中可能产生的问题进行预估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第三,各小组对本组的项目研究结果进行实施操作。实践过程中需要要按照实验计划一步一步进行、认真细致、切忌急躁、并且务必需要注意安全问题,与此同时,要求对于产生的问题能够及时有效的解决或及时向老师求助。第四,项目完成过程中的质量控制。在最后一个步骤中,主要角色由学生转变为了教师。就是需要对每个小组的每个项目进行实验全程的检测和控制,检测与考察。针对产生的不同问题和难点及时为学生们提供解决方案,使得学生们能够认识到问题产生的原因和可能会造成的结果。如果条件允许,教师也可以作为引导者,引导学生自己判断问题产生的根本原因,为学生们提供机会去自己动手解决问题,从而有效的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总结问题的习惯与能力,同时提高学生们的动手实践能力。
   下面针对以上的项目化教学方法的具体实践过程举个例子。对于课题“学校的路灯是如何控制的”的项目,教师首先需要向学生们提出项目课题,并为学生们提供相关的资料和信息,结合多媒体幻灯片技术、声频音频、仿真课件等等。例如学校路灯的分布图、光传感器和声音传感器的简单介绍、PLC的相关技术介绍与应用等等。组织学生对课题进行分析:首先需要在傍晚观察学校路灯的亮灭情况,发现学校的路灯分为声控和光控两种。其中,声控是多半存在于相对比较亮的位置,光控灯在傍晚六点左右亮起,早晨四点左右熄灭。第二,将学生们分为四人一组,引导学生们利用课下时间组队到图书馆查阅相关书籍,或者通过家用电脑,在网络(如万方数据知识平台、EI数据库文献检索、中国知网等等)上进行相关文献、期刊、学术论文等等知识、信息的检索和收集。查询PLC基本教程与项目实际案例,了解相关器件(如声音传感器、光敏传感器、PLC机电控制操作系统)的型号、用途、使用条件与使用方法。在整个项目的计划与实施过程中教师需要对操作设计、组织执行的全部过程进行监测控制、帮助服务,以免产生严重的错误。第三,教师需要根据每个小组的调查研究进展情况,指正学生实践中的错误,剔除不安全因素。帮助学生绘制路灯运行电路与控制电路的草图,并引导学生自主制定项目名称。第四步,对小组设计的PLC路灯控制与执行的程序进行调试,仔细检查电路的连接是否正确,包括,各个机械器件(电阻、压变器、二极管、电压表、电流表等)的正负极、替代路灯的小灯泡等等。最后,针对学生们的项目方案的各自特点进行评价,并例举实验中的错误,引导全班同学引以为戒。例如,有的学生在绘制电路图的时候不细致,强调在做准备工作的时候,一定要做到严谨、细心,即便是电源正负极方向等等的小问题也一定要标注清楚。否则,在做实验的时候一旦碰巧在没有标注的步骤中大意了,那么实验就会失败,甚至会产生相应的安全问题。
   3、总结
   综上所述,改革传统的、低效率的教学方法,推举高效的、适应学生的项目化教学方法在中等职业学校的PLC教学中有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赵昭探.中职《电气控制与PLC》课程项目化教学初探[J].科技创新导报,2013,(11):7-8.
   [2] 吕闻.项目教学法在PLC课程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2,(4):15-16.
   [3] 常春娇.任务驱动教学法在PLC中的应用[DB].https://www.kj009.net/paper/pp17159.html.
   [4] 陈亚婷.项目化教学在中职PLC教学中的优势与运用[J].成功之路,2012,(30):18-19.
   [5] 李国梁.PLC技术在自动化生产线中的应用探讨[DB].https://www.kj009.net/paper/pp18141.html.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