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正在浏览:首页 > 职教文章 > 职教论文 > 注射模浇口位置与塑件质量关系浅析

注射模浇口位置与塑件质量关系浅析

日期: 2014/5/11 浏览: 3 来源: 学海网收集整理 作者: 学海网

注射模浇口位置与塑件质量关系浅析

【摘 要】 注射模浇口位置对塑料制件质量十分关键。本文主要分析浇口位置选择和各种制件质量缺陷的关系;对注射模结构的影响;对熔接痕和熔接强度的影响;对熔融塑料的充模能力的影响;对制件的性能,外观的影响,从而得出注射模浇口位置优化的一般规律。

【关键词】注射模;浇口;位置;塑件;质量

注射模浇注系统是指模具中从浇口套到型腔入口前的那一段流道,而浇口是指将各分流道末端熔体引入到各个型腔的小尺寸通道。浇注系统的主要作用是将熔融的塑料平稳,顺利的充模、压实和保压,对制件的质量影响很大。

浇注系统设计包括:流道布置形式,流道断面尺寸,浇口数量与位置的优化等。本文主要讨论浇口位置对塑料制件质量的影响。

一、浇口的位置与注塑制品质量的关系

浇口的形状、截面尺寸和位置等对制件质量影响很大,制件的质量缺陷,如缩孔、充填不足、流痕、熔接痕、塑料降解和翘曲等等往往跟浇口设计的不合理有关,因此浇口的正确设计是提高制件质量的重要环节。

浇口设计与塑料物化性能、制件形状和尺寸、模具的结构及注射工艺参数设置等因素有关。总的来说,熔融塑料应以较快的速度进入并充满型腔,充满后适时冷却封闭,因此浇口截面要小,长度要短,以增大料流速度,能够快速冷却并封闭,防止回流,同时便于制件与浇口凝料分离,不留下明显的浇口痕迹,不影响制件的外观质量。

二、浇口位置对塑料制品质量的影响

1.浇口尺寸及位置选择对避免熔体破裂的影响

如果浇口的截面尺寸较小,且又正对着宽度和厚度较大的型腔,那么高速,高压的熔体流经浇口时,会受到强烈的剪切应力作用,产生喷射或蠕动等熔体破裂现象,最终会在制件上形成波纹状痕迹。熔体在高速下喷射出高度定向的细丝或断裂物,充填过程中很难改变方向,它们会很快冷却变硬,与后来的塑料不能熔合彻底,造成制件的缺陷或表面瑕疵。喷射还会使型腔中的空气难以顺序,充分排出,最终形成焦痕和气泡。熔体断裂的引起的缺陷不仅使制品表观质量变差,更重要的是降低了制件的机械性能和化学性能,对制件的质量影响是全方面的。

此时浇口应布置成冲击型浇口,即让进入浇口后的塑料熔体冲击到阻挡物,如型芯、型腔等结构,塑料熔体容易稳定,大大降低喷射的可能性。

2.浇口位置对熔体流动、型腔排气和补料的影响

如果制件的壁厚之间的差距较大,在避免熔体断裂的前提下,为了减少流动阻力,保证压力能传递到制件厚度较大的部位以减少缩孔,应把浇口设置在制件截面最厚处,利于填充补料。如果有加强筋,则可利用加强筋作为流动通道,从而改善流动条件。

如图1所示,选择图a)的浇口位置,制件会因严重收缩而出现缩孔和凹痕;图b)选在制件厚壁处,可克服上述缺陷;图c)选用直接浇口(大水口)则大大改善了填充条件,提高了制件质量,但是制件表面会留下较大的去浇口痕迹。

a) b) c)

图1 浇口位置对收缩的影响

同时为了有利于排气,通常浇口位置应远离排气部位,否则进入型腔的熔融塑料会过早封闭排气结构,致使型腔内气体不能顺利,彻底排出,影响制件成型质量。如图2(a)所示浇口的位置放置在分型面上,充模时,熔体立即封闭模具分型面处的排气间隙,使型腔内气体无法排出,在制件顶部形成气泡,改用图(b)所示位置,则克服了型腔排气问题。



a) b) a) b) c)

图2 浇口位置对填充的影响 图3 改变进料位置防止型芯变形

3.浇口位置应使熔体流程最短,料流变向最少,并防止冲击型芯引起变形

在保证良好填充条件的情况下,为减少流动能量的损失,应使熔融塑料流程最短,料流变向最少。图2(a)所示浇口位置,塑料流程长,流道曲折多,流动能量损失大,填充条件差,容易形成充填不足。改用图(b)所示形式和位置则可克服充填问题。图3(a)所示为单侧进料,细长型芯受冲击易产生变形,(b)、(c)所示改变进料位置,防止型芯变形、错位和折断,延长模具寿命。

4.浇口位置及数量对熔接痕和熔接强度的影响

熔接痕是熔体在型腔中汇合时产生的接逢,如图4(a)所示。熔接强度直接影响制件的使用性能,在流程不太长且无特殊需要时,一般不设多个浇口,避免增加熔接痕的数量,降低制件的强度。但是底面积大而浅的壳体制件,为减少内应力和翘曲变形应采用多点进料,如图4(b)所示。轮辐式浇口可在熔接处外侧开冷料穴,使前锋料溢出,消除熔接痕。同时,应注意熔接痕的位置,如图5(a)所示为带圆孔的平板制件,左侧设置较为合理,熔接痕短且在边上,右侧设置熔接痕与小孔连成一线,致使制件强度大大削弱。图5(b)所示为大型框架制件,左侧由于流程过长,使熔接处的料温过低而熔接强度低,且容易形成明显的熔接痕,而右侧设计中增加过渡浇口,虽然熔接痕数量有所增加,但缩短了流程,增加了熔接强度,且易于充满型腔。



图4 浇口数量与熔接痕的关系 图5 熔接痕位置与过渡浇口

5.浇口位置应满足熔体流动比

确定大型塑料制件的浇口位置时,还应考虑塑料所允许的最大流动距离比,简称流动比,以保证熔体能充满型腔。最大流动距离比是指熔体在型腔内流动的最大长度L与流道厚度t之比。流动比的允许值随熔体性质、温度、注射压力等不同而变化,若计算出的流动比值大于允许值,则需要增加制品厚度或改变浇口位置,或采用多浇口方式来减小流动比。

6.浇口位置对制件外观的影响

浇口位置总会留下去浇口痕迹,故浇口位置应尽量开在不影响制件外观的部位,如制件的边缘、底部和内侧,特别是对外观质量要求高的制件。

7.浇口位置对制件性能的影响

图6(a)所示为带有金属嵌件的聚苯乙烯(PS)制件,由于制件收缩使嵌件周围塑料层有很大周向应力,当浇口开在A处时,其定向方位与周向应力方向垂直,制件几个月后即开裂;浇口开在B处,定向作用顺着周向应力方向,使应力开裂现象大为减少。



a)定位方向对应力开裂的影响 b)聚丙烯铰链盒铰链处的塑料定向

图6 浇口位置与塑料取向

某些情况下,可利用分子高度定向作用改善制件的某些性能。如为使聚丙烯(PP)铰链几万次弯折而不断裂,需在铰链处高度定向。因此,将两点浇口开设在A的位置,如图6(b)所示,脱模后立即弯曲,以获得拉伸定向。

结束语:

由本文分析可知,注射模浇口位置与制件质量关系密切,合适的浇口位置可以带来较好的制件质量。通过以上分析内容,可以得出注射模浇口位置优化的一般规律,不断提高制件的质量。

参考文献:

[1]宋满仓.注射模具设计[M].电子工业出版社.2010.01

[2]张维合.注射模具设计实用教程[M].化学工业出版社.2007.09

[3]王永平.注射模具设计经验点评[M].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07


注射模浇口位置与塑件质量关系浅析.do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