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正在浏览:首页 > 职教文章 > 职教论文 > 车工专业一体化教学的实践和体会

车工专业一体化教学的实践和体会

日期: 2014/5/9 浏览: 2 来源: 学海网收集整理 作者: 学海网

摘要:目前,在车工专业学习的学生面临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校企脱节严重等诸多问题,我校在车工专业积极推广一体化教学模式,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教学过程中创新多种评价模式,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同时在实施的过程中也面临一些新的问题,有待进一步探讨论证。本文以一体化的在车工专业的实施过程和实施效果为中心,讲述了一体化教学的综合优势和一些工作体会。
   关键词:一体化 数控 教学 实施
  
   当今社会,职业教育已经成为国家和社会共同关注的最大教育领域之一,职业教育的振兴已经深深影响到我国制造业的发展和未来,是我们职业教师面临的最大的任务和挑战。而现代的职业教育面临许多的核心问题,生源的水平参差不齐,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较差,主观能动性不足,动手能力不强,学校学习的知识和企业的实际需求严重脱节等诸多问题都严重制约了职业教育的发展。
   而解决这一问题最好、最有效的方式就是在职业教育领域推行一体化教学模式。一体化教学是以职业成长规律中的提取典型工作任务为学习与工作过程的教育基本理念,以问题、项目、任务、活动、游戏为中心,以各种形式和方法展开互动式的教学过程,以教与学的互动交流、沟通和讨论等,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达到相应教学目标的一个完整的教学模式(见图1)。
   图1 一体化教学模式
   一、教学实施
   车工专业实施一体化教学宗旨是一个“动”字,主要让学生“动脑、动口、动眼、动手”。在教师提出任务目标后,让学生“动脑”思考;在学生分组讨论的过程中,练习了学生的方法能力和知识运用能力,突显主动参与学习过程;在确定总体方案过程中,以“动口、动脑”为主,突显教与学的互动性;在零件的在机床上加工的过程中,以“动手、动眼”为主,突显技能的训练动手能力;在检查评价过程中,以“动口、动脑”为主,突显学生为主的教学方法。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自始至终都以学生为中心,有效构建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自我管理的教学模式和评价模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见图2)。
   任务提出 分组讨论确定方案 零件加工与检测 验收
   图1 一体化教学实施过程
   二、教学考核与评价
   为了建立与一体化课程教学改革相衔接的教学评价体系,我们做了一些有益的尝试,具体做法如下:
   一是构建多元评价主体,将学生自评、组员互评、教师评价、企业人员评价、鉴定机构评价认定相结合。同时拓宽多维评价内容,包括社会能力、方法能力、专业能力。
   二是转变传统评价方式,教师除了把学生完成任务的成果纳入到学生的考核体系中外,还要严把学习的过程关,用过程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将过程考核与终结考核相结合,以过程考核为主,终结考核为辅,采用笔试、口试、实操、展示汇报等多种方式进行评价。
   三是通过过程评价检验教学效果。过程考核和评价,可以通过多渠道、多角度,全面考核学生的学习、成长、进步和发展。过程评价在强调学生学习全过程的同时,给学生传递一个信息:平时不好好学习、到期末考试搞突击、混个及格的做法是行不通的。只有每个工作任务都一步步独立或合作完成,才能取得好成绩。
   三、实施效果
   1.学习课堂氛围好,学习热情度较高
   车工专业一体化教学的学习任务来源于实际工作任务,都是在车床进行,真实度高,学生的学习热情也高。比起以往课堂,睡觉的现象少了,车工专业的班级教学评议满意度达到了98%,远远高于的其他班级。
   2.集体观念增强,学生逐渐学会发挥团队的力量
   教师在实施一体化教学的过程中,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方法,学生会主动团结起来,发挥各自的优势,共同完成任务实现团队合作,学生的团队合作的意识得到了培养。
   3.学生能在组织、分配、工作等环节发挥各自的优势
   学生在完成任务过程中,会根据组员的不同特点分配实习任务,学生之间能相互配合;在不同的学习任务中,学生扮演不同的角色,认识了不同工作岗位所应具备的能力。通过完成学习任务,不仅使学生学会了合作,也使他们的自主性得到了提高。
   4.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有较大的提高
   学生在完成学习任务过程中,遇到困难时,能主动与同学互相学习或向老师请教,主动去解决困难。学生是在工作、活动中完成了学习,教学方式的不同,大大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从而使得试点班的学生大都具有较强的综合职业能力。
   5.教师业务水平不断增强
   学校抽调了综合能力较强的教师担任车工专业一体化教学任务,并通过校内研讨、企业调研、典型工作任务研究等措施,有目的地进行一体化师资队伍建设。学校建立健全以教师自评为主,校长、教学研究部、教学督导室、车工教研室、教师、学生共同参与的评价制度,对教师的教学水平不以学生的学习成绩作为唯一评价内容和评价标准,而是从课程对教师自身素养和专业水平发展的要求,提出符合一体化课程要求的、能促进教师不断发展的新的评价体系,着重强调教师对自己教学和教研的分析和反思,从而达到不断提高教学水平的目的。
   四、实施建议
   1.一体化课程评价体系建设有待进一步完善
   在目前的工作页中对于一体化教学的评价体系,多数是采用学生自评、小组互评、教师总评的三级评价方式进行。这种方式有其明显的优势和合理性,但也应重点考虑以下几个问题:
   (1)学生自我评价时会不会认真评价?小组成员之间会不会有所区别,拉开档次?
   (2)教师的评价能否公正、正确?那么多的学生,要认清每个人并给出恰如其分的评价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3)工作页中这种三级评价的频度较高,如果一味追求评价的完整性,不能灵活掌握容易导致学生专业理论和技能训练时间减少的现象。
   2.如何提高一体化教学设备利用率问题还需深入研究
   目前,在已经开发完成的工作页中各学习任务基本按照资讯、计划、决策、实施、检查、评估即完整的工作过程六步骤展开,而在前三个阶段(即资讯、计划、决策阶段)需要一体化授课教师以课堂引导和讲授为主,在此期间各活动大多在教室完成,此时车间机床的空机率较高,为了不影响该班正常的一体化教学,也不易插入其他班级进入车间实习,故一体化教学占用资源较大,设备利用率不高。因此,如何科学合理地统筹一体化教学和设备设施还需深入研究。
   3.学生理论知识的系统性不足
   理论课程主要针对任务来展开,需要什么知识就对什么知识进行引导,而且学生还要进行资料的收集。这种教学的好处是学生能够更加熟悉实际工作的要求,但是存在的不足就是学生理论知识的系统性不足,有些任务在实施的过程中存在很大的难度。
   五、结语
   总之,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进一步总结经验,不断完善一体化教学资料,不断配备、调整教学实训设备,努力提高学生综合职业能力。一体化教学是一种机遇,更是一次挑战,我们将在以后的教学实践中认真研究,在研究中不断提升对一体化内涵理解,将继续策马扬鞭,努力拼搏,让一体化教学推动我校教学质量再上一个新的台阶。
  
   参考文献:
   [1] 钟启泉,张华.课程与教学论[M].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
   [2] 谢一风 高职教育教学改革与实践 [M] 北京: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2006 (1)
   [3] 贺应根,夏金星.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内涵研究综述
   [4] 姜大源.关于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理性思考[J].职业技术教育
   [5] 陈家颐 社会转型视角下的高等职业教育 [M] 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6 (10)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