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正在浏览:首页 > 职教文章 > 职教论文 > 如何提高数控专业学生的技能水平

如何提高数控专业学生的技能水平

日期: 2015/1/13 浏览: 3 来源: 学海网收集整理 作者: 淮安生物工程高等职业学校 沈海涛

内容摘要:面对当前职场对数控技能人才需求的现状,职业学校无论从培养人才的角度还是从市场经济的角度,都没有理由不去培养数控技能人才。如何提高学生数控技能水平对于职校来说是个重要课题。通过特色的教学管理,让以失败心态步入学校的学生,以成功者的心态步入社会。
   关键词:特色教学;数控;技能
  
   一、数控专业现状分析
   职业学校数控技术应用专业主要培养在机械装备制造行业生产一线从事机械产品数控加工的中级技能型人才,但当前职业学校数控专业培养的毕业生还不能很好适应现代企业生产一线,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机械加工基础知识不够扎实,数控专业技能水平不能达到企业要求。由此可以看出,数控专业教学的当务之急是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水平。
   职业学校与普通高中有很大的区别,职校必须形成职校自己的特色。教学的地点并不一定在教室里,教学的方式并非一定教师讲学生听,教学安排并不一定以知识为顺序,重要的是设置情境,激发兴趣,用问题(项目)、讨论与对话等方式让学生参与其中。根据数控技能操作这门课的课程特点,结合培养“蓝领层”所需知识与能力结构要求,提高学生数控操作能力,主要采用“教学做合一”的教学法方法。
   二、师资队伍培养
   职校老师在于他有无专业技能或其他方面的特长,在于他能否根据企业的需要,把最有用的知识传授学生,把学生就业谋生最需要的能力训练出来。招聘高校毕业生和企业数控技术人员,是当前职校丰富数控师资队伍的两条主要途径。前者基础理论知识一般都比较扎实,但缺乏实际经验;后者理论水平往往达不到教学要求,但他们在企业里的实际生产经验是职校学生最需要的。为了提高教师的综合能力,学校采用下面的措施,激发教师学技能、提高技能的积极性。
   1、重奖技能竞赛获奖教师
   为了提高学校师生技能水平,进一步鼓励广大师生参与技能训练工作的积极性,学校要求每一位专业课教师必须参加一项技能竞赛,并出台了《技能竞赛奖励办法》,在精神方面和物质方面重奖参加技能竞赛获奖教师和指导学生比赛获奖的教师,在职称评聘方面也加大分数占有的份额,并在年终考核方面也给予体现,有一定加分,体现学校对技能水平提高的信心和决心。
   2、鼓励教师挂职进修
   学校制定了《教师进修相关规定》,采取各种措施,积极鼓励教师参加考研读研、自考、培训、函授和各种形式业务进修,努力提高文化知识和业务水平,提高学历层次。对数控专业教师,不但要求达至规定的学历,还要求加强数控技能训练,拿到技术等级证书,争取成为“双师型”教师。
   3、学校建设教学资源平台
   教师的主要任务是搞好教学。教学要创新提高,就必须对教材、教法、学法进行不断的研究。全校教师都可以通过教学资源平台来实现教学资源、教学方法共享,利用教学资源平台实现共同进步。
   三、教学方法运用
   1、 以实际操作为教学核心----突出数控技能培养
   在数控教学中如果照本宣科,把数控机床原理、金属加工等内容都讲授过,再让学生学数控机床的操作,学生可能早被这些复杂的内容吓住了,根本没有兴趣学数控技能。实际上不同系统的数控机床,所用的代码功能含义有所不同,编程方式也不一样,再加上数控机床操作面板上的按钮并非每一个都用上的,根据怎么做就怎么学的原则,在了解数控机床结构的基础上,结合数控机床实际操作情况,总结归纳出数控机床加工零件的基本步骤,即准备刀具、对刀、分析图纸、编程、加工等五个步骤。通过实际加工帮助学生更好的掌握所需要的技能水平。
   2、 以企业管理为模式------进行实际生产教学
   学生的最终学习目的是成为一名合格的数控操作工人,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套用企业的管理方法,让学生认识到一个数控车间在生产过程中要用到哪些方面的人才,又认识到自己所学的知识,能学以致用,提高了学习的积极性。
   数控车间生产管理实质上是一项系统工程,良好的组织管理是数控设备发挥作用的重要保证,在实训时,一般安排二、三个学生在同一台数控机床实习,建立建全的岗位责任制,选一个上手比较快、动手能力比较强的为小组长全面负责,当然小组长还担负教一些领悟比较慢同学的任务,以促使大家共同提高。同时必须建立各种规章制度,如《数控机床操作规程》、《数控机床保养制度》、《操作人员岗位职责》、《数控机床维修日志》等,做到管理科学化、操作规范化、保养制度化,这样避免了违章操作或盲目操作可能带来的危险,确保机床正常运行。
   3、以定岗定量为目标----尝试生产性实习
   教学地点不仅是教室、实训场所,还可以放到企业。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还尝试“生产实习”,适量接受企业的生产任务。让学生在实训过程中直接为企业生产产品,把学校的实训车间变为生产车间。另外我们与联办企业约定,在生产旺季时选派有一定基础的学生到企业“顶岗生产”既为企业解决职工不足的难题,又使学生通过实际生产使学生熟练地掌握数控车床的操作技术,迅速掌握操作技能。
   四、学生评价方法改革
   1、过程考核
   以成绩作为标尺的评价机制,已把大多数职校生送入“失败”的行列,再以这样的方法评价职校生,只能生产更多更失败的学生。职业学校的学生最终目标是成为一名合格的技工,针对这一点,我们设定了新的评价方法——将学生的整个学习过程表现作为评价的重要依据。结合数控操作培训教学方法,把数控技能知识点细化。如看懂零件图、能进行工艺分析、能正确进行数学处理、能正确编程并输入机床等等,由于把数控技能各知识点进行细化分解,学生每掌握一个知识点都可以得到分数奖励,每提高一步,都可以得到老师的肯定,大大增加了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热情,提高了学生学习数控的兴趣和信心。
   2、替代学分评价
   进入职校的学生,若按普高的评价,他连数学、英语都学不好,是个差生。但他的动手能力很强,在校期间取得了钳工中级、计算机初级、绘图员、数控车工中级等证书,实际上他获得了这多么的证书,能谋生能就业,许多企业都需要这方面的人才。我校采用替代学分制,即用钳工中级、数控车工中级、计算机初级、绘图员等证书所得的学分来代替他的数学、英语的学分,或者学生参加技能竞赛得奖的学分来替代学生成绩不好的科目的学分,只要学生能修完毕业前规定的总学分就能毕业。用学生的优势来替代学生的劣势,扬长避短,树立起他们能学好知识,能成为社会有用人才的信心,让他们以失败者的心态进入学校,以成功者的心态步入社会。
  
   参考文献
   [1]张丽华:数控技术专业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改革研究[J]. 教育与职业,2010(5):43-44.
   [2] 《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数控技术应用专业领域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培训指导方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