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正在浏览:首页 > 职教文章 > 职教论文 > 任务驱动教学法在《建筑工程预算》课程中的应用

任务驱动教学法在《建筑工程预算》课程中的应用

日期: 2014/3/21 浏览: 2 来源: 学海网收集整理 作者: 湖南省涟源市工贸职业中专 李献忠

[内容摘要]《建筑工程预算》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专业课程,它不仅要求学生能初步掌握定额编制原则、方法,而且要求学生能利用目前定额及其软件,编制单位工程施工图预算。 针对《建筑工程预算》课程的特点,结合中职学生的实际情况和社会对学生的就业需求,积极尝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程教学质量,使学生能主动学习,学有所成,适应社会需求。
   [关键词] 建筑工程 预算 任务驱动教学 学习兴趣 就业
  
   近年来,随着“普高热”的不断升温,导致中职生源质量急剧下降,学习基础不理想的学生比例逐年增加。可以说,现在的学生是应试教育的淘汰者,进校后学生普遍无升学潜力。学习无压力,无目的,加上社会各方面的影响,厌学情绪较为严重。作为教师应正视学生的现状,把握学生刚入校的新鲜感,好奇性,抓住机遇,组织好专业宣传,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教材内容的调整、补充要与现在的学生现状相适应、要与现在的行业发展相适应,真正掌握学生的学业及思想动态的客观情况,对症下药。只有这样才能有助于因材施教,有助于提高教学质量,有助于学生学有所长、学有所用。作为中职建筑工程专业的学生毕业后不仅要懂施工会管理,而且要在工程预决算方面有较强的实际操作能力。因此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主动参与到预算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来;真正提高预算课堂的教学实效;这是值得我们中职教师应积极探讨的问题。本人为此进行了一些探索,供同行参考。
   一、处理教材与学生的关系,编制校本教材。
   中职《建筑工程预算》教材普遍采用的是高等教育出版社袁建新主编的教育部规划教材,它是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组织修订的全国中等职业学校建筑施工专业系列教材之一。现用教材内容繁多,面面俱到,要在大纲规定的68学时授课时间内完成教学,有一定难度。如果对每一章节内容通讲一遍,势必使这门课的教学成为一锅“夹生饭”。若对教材内容不作调整,照本宣教,就不能很好体现教材的理论知识与江苏建筑市场相结合,势必会影响教学效果,影响学生在工程预算方面就业的实用性。为使教学更贴近实际,我对教学内容加以调整,大胆删繁就简,根据目前学生生源现状及教学时数,结合本地区湖南省定额:即湖南省建筑工程2006消耗量标准,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法,把教材中的内容融入到任务中,细化到做任务的过程中,编制既适合湖南建筑市场需求又符合学生现状的校本教材。
   比如,针对“楼地面工程量”任务,把任务中涉及到的地面垫层、找平层、整体面层、块料面层等的工程量计算规则融入到第一模块。考虑到时间与学生实际的学习能力,楼梯面层、台阶面层、踢脚线以及其他等工程量放入第二模块,这样学生循序渐进,能够更好的掌握新知,建立自信,提高学习兴趣。
   二、以任务引领,提高学习兴趣。
   中职学生学习《建筑工程预算》的兴趣主要不是来源于预算课程本身,更多的是来自于预算课程教学活动的形式。教师所设计的教学形式应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心理特征,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中掌握新知。这就要求我必须从任务设计着手:任务设计符合学生学习兴趣;设计内容贴近学生实际生活;设计关键促进学生互相协作;设计目标解决工程实际问题。
   如楼地面工程量计算,这部分内容在整个预算课程中虽然并不复杂,但是内容相对比较枯燥,对于各结构层计算规则中的扣除与不扣除内容,学生经常会混淆,历来学生掌握程度并不理想,课堂教学效果也一般。在确定教学法时,我想到了任务教学法,以任务引领、启发式教学,激发学生兴趣。既符合了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也解决了当前学生缺乏学习兴趣的问题。于是我确立了本节课的教学思路即:引出任务——分析任务——解决任务——评价任务——任务拓展——布置作业。整节课围绕任务:请同学们帮忙算一算周程同学设计的一室一厅的楼地面的装修需要多少材料的用量?在课上把学生分成四个组,分别模拟业主、鸿鑫、光达、大红装饰公司。每组同学互相帮助计算相应工程量,合作完成任务,并组织学生对任务的过程和结果进行评价。最后提出问题,拓展思路,从任务中我们计算的楼地面工程量;以及装修时需要采购的材料用量引出材料消耗量和损耗量;从找平层工程量计算规则引出整体面层、地板及快料面层工程量计算规则。整个课堂教学过程中注重营造和谐的课堂活动气氛,创造一个宽松的课内环境和融洽的师生关系,并及时捕捉到学生在课堂上的各种反应,及时设疑,解疑。 通过这样的一个做任务的过程,学生在课堂上气氛活跃,反应积极,学习兴趣浓厚,很好地完成了任务达到了教学目标的要求。学生通过模拟业主与装饰公司解决工程实际问题,掌握了楼面工程量计算规则、提高了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加了对预算课程的兴趣,从而激发了学生的学习欲望,并提高了学生的职业道德意识。甚至有同学在课下说今天上课的内容真简单。我相信,通过这样的一课他们不仅仅学会了楼地面工程量的计算,而且也收获了学习的自信心。
   三、增加课堂实训内容,提高专业技能。
   目前中职部分教师的教学仍然侧重于课堂传授知识,这与我们的教学目标-----培养技能型应用人才是不相符合的。若预算内容全部放在课堂上讲解,缺乏实体支撑,教师讲得乏味,学生听来枯燥,特别讲到各种建筑工程量计算规则时,建筑结构类型比较复杂,课堂讲解花时间很多,而且并不能达到预期效果。为了让学生能学以致用,我在预算课程中进行教学改革。加大了工程量实际计算的内容、预算书的编制内容、应用工程造价软件编制工程预算书、计算工程造价等内容,把教学内容与工程实际内容相结合,最终确定采用“任务引领”、“启发式”等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导思、导算。配合多媒体设备进行教学,通过图示,充分调动学生的感观认识,丰富空间想象能力,在看懂图纸的基础上将复杂的内容清晰化,让学生在观察、思考中互相协助完成任务,从而掌握新知。
   例如,在楼地面工程量计算任务中,把同学分成四组进行实训练习,要求每组正确列项,并计算出各种工程量,这使学生的学习热情高涨。平时在教学过程中我也尽量要求学生多看图、多算量、多用软件,并在相关知识点中,穿插我在工程实践中所遇到的问题、如何分析问题、如何解决问题,分散难点,突出重点,以练带讲,讲练结合,把知识变为能力,把“寓教于乐”、“循序渐进”、“潜移默化”融入自己的教学实践中。我们还可以通过课堂模拟练习,预结算、审价现场对帐来强化学生的感性知识,并通过学生亲自动手上机操作,来掌握编制预算的技巧与技能,真正成为用人单位所欢迎的合格预算员。
   四、运用现代手段,优化教学过程。
   在预算教学中,要克服“一支粉笔,一块黑板,一讲到底”的传统模式的弊端,要充分体现以能力为本位的课改精神,利用现场教学、实物教学、电化教学等形式,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若讲解到建筑工程分项工程计算时,书上基本没有图形,如果就此开始讲工程量计算规则,用语言表述很难表达清楚,很难得到很好的效果,学生也不容易进入学习状态。这时,教师可以运用现代教学技术通过网上下载建筑效果图和相关的施工图,若没有配套施工图,可通过建筑CAD软件自画,再用多媒体形式展示,形象、直观、感染力强,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所以,掌握现代教学技术,应用现代教学方法,采用新的教学模式,不断优化教学过程,才能使预算课程教学事半功倍,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总之,中职教育是最贴近经济建设,是与行业、企业关系最直接、最密切的教育。教学质量直接关系着社会各行业、各企业的发展,直接关系着社会经济发展的素质。为了我们的教学更适应学生,更符合建筑业需要,为地区经济服务,预算课程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法是个很好的方法,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提高了课堂的教学实效,使学生在“做”中学。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