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端服务业经济研究
《经济师》2009 年第 3 期
高 端 服 务 业 经 济 研 究
●王 廉
摘 要:高端服务业是当代经济发展的皇冠和发动机,也是现代服
务业的龙头和话语权经济。2007 年,全球高端服务业约占 GDP 的 50%,
中国仅占 GDP 的 20%,这个差距是巨大的,同时机会也是巨大的。可以
说,未来 10 多年,无论是行业还是企业、大城市还是小城镇,谁能够发展
高水平的、专业的高端服务业,谁就拥有发展的技术能力、成长阶梯、资
源聚集平台,谁就能适应未来的发展需要。文章构建了高端服务业较为
系统的理论框架;描述了高端服务业的政策取向;阐明了其市场开发策
略。
关键词:高端服务业 政策取向 开发策略
中图分类号:F7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09)03-042-03
一、高端服务业与现代服务业
1.现代服务业的分类。现代服务业通常分为生产性和消费性,实际
上它也很难涵盖现代服务业整个领域,根据多年的研究和现实的需要,
笔者认为现代服务业可以分为以下四大类:
公共服务业:包括公共部门,如政治组织、政府部门、立法机构、治安
管理、政策研究、政府会议等的政治行政活动与相关的服务业。
经济服务业:包括总部经济、金融、展会、采购订货、批发经营、旅游、
物流运输、百货店等商业活动与商业行为等相关服务业。
文化服务业:包括文化、艺术、音乐、体育、出版、发行、印刷、版权贸
易等的服务业。
社会服务业:包括学会、协会、科研、教育、医疗卫生、保健、咨询、信
息等的服务业。
这种分法对我们理解高端服务业具有重要意义。因为它不仅涵盖
广,而且能对城市、行业、国家、企业如何发展服务业提供了怎样做好管
理与制度安排的依据,更能反映中国在未来发展中的服务业产业化和专
业化情况,可以推动服务业在各个领域的深度拓展,提高服务业的档次
和覆盖面,真正起到高端服务业拉动,可以更好地推进中国服务业的现
代化。
2.高端服务业定义。目前有一个事实是,虽然发达国家并未系统地
讲高端服务业,但他们却这么做和这么研究了,如美国的国家政策就是
科教主导行业战略、创意及交通物流等。1997 年版的《新北美产业分类》
和 2001 年版的《欧盟产业分类》新增内容实际上都是高端服务业,我们
要看到中国的服务业政策仍以商业主导,理论界在这方面却缺乏主见和
创新。
高端服务业目前没有一个准确的定义,各国统计口径大相径庭,对
高端服务业的解释是有区别的。相对统一的意见是:除了直接的工农业
的生产制造部分、产品买卖以及商品物流运输外,高端服务业已成为经
济的皇冠、发展的动力源和火车头,并且具有高智、高效、高资(本)、高收
(益)、高时(尚)“五高”的特征。
笔者认为,高端服务业通常应分为 4 大类:智力化服务业、资本化服
务业、专业化服务业和效率化服务业。其研究领域至少包括以下 17 个方
面:科研、教育、总部经济、金融、三四方物流、休闲旅游业、医疗保健、文
化娱乐、咨询信息、创意设计、节庆、展会、IT 资讯、订单采购、商务活动、
企业服务业(智力、资本、商务活动)、专业中介等。
但本文认为娱乐产业等不属高端服务业的定义可能有些争议。根据
国际上认为高端服务业已占服务业 70%的流行判断和共识,所以除了商
业产品买卖活动外,其余的我们统称为高端服务业经济。
3.高端服务业已占半壁江山。高端服务业在中国通常被定义为现代
服务业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笔者之所以把它与现代服务业分开来研
究,首先是认为高端服务业在中国人均收入超过 1000 美元的今天,它已
经成为经济发展的引擎,它对经济的带动作用比一般商业服务业高
10~30 倍;其次是根据发达国家发展的情况和统计,高端服务业占服务
业的 70%符合趋势的贡献比;第三是因为未来城市和国家的地位是由
高端服务业决定,而中国在这方面的研究都是很落后的。如果我们只是
亦步亦趋地跟在发达国家后面研究,我们将占领不了高端服务业市场。
所以,把高端服务业分离出来研究,可以更好地搞清它对其他行业的贡
献,以便有的放矢地发展。
高端服务业的发展可以划分为 3 个时期:第一个时期是二战前,以
科技、营销、职业教育、部分专业服务为主;第二个时期是二战至上世纪
80 年代末,政治、社会、经济总部发展快速,全球已有区际性政治、社会
总部 3 万个左右,代表处上十万个,而经济性总部有几十万个,其中企业
总部最多;第三个时期是 20 世纪 90 年代至今,这是高端服务业快速发
展的时期,在第一、二时期述及的各个方面此时得到全面发展。在全球
30 余万亿美元的 GDP 中,2006 年,高端服务业已占全球 GDP50%左右,
40%以上的发达国家超过这个比例。高端服务业是农业工业化、工业服
务化的产物,更是价值经济的具体表现(全球实物与价值经济之比为
0.3∶1,其中发达国家 0.2∶1,发展中国家 0.7∶1,价值经济也称非实物
经济),它的发展速度十分惊人,从 20 世纪 90 年代起,许多国家和城市
已把高端服务业作为服务经济基本的动力源泉和目标。
高端服务业发展水平,决定着一个国家或城市发展的地位和水平。
在发达国家,高端服务业已占 GDP50%左右,特大城市通常占 60%以上,
而发展中国家仅占 20%左右。
4.高端服务业与现代服务业。我们知道,服务业是相对于一、二产业
而言。可以说,除农业、工业以外的产业都可以称之为服务业。读者可以
从联合国 1997 年产业分类中获得这种信息。而在国内,政府见诸案头的
服务业表达,一般不称高端服务业,而称现代服务业。究竟叫高端服务业
好还是现代服务业好,我们先不忙作结论,看看别人是如何进行研究的。
美国知名城市专家沙森在《全球城市》一书里,把纽约、东京、伦敦的
●经济观察
42— —
《经济师》2009 年第 3 期
图 4 高端服务业的成长性
产业分类,界定为“制造业、商业、服务业”。显然,这里的服务业是指“高
端服务业”。他认为伦敦是这个“全球城市”中服务业最发达的城市。伦敦
政府也宣称就是要抓高端的服务业。
可见,西方人对概念问题并不特别重视,而是在实际上用物理拆分
方法把构成概念的元素分析得一清二楚。如欧洲人的高端服务业观,就
是创意智力活动第一,金融服务第二。美国版权产业包含了创意文化产
业智力活动,大同小异,共同点是把商业智力活动作为第一高端服务业,
教育是特殊的高端服务业。
二、高端服务业构成分析
1.农业中的高端服务业。如果把农业分解为如下环节:生产、科学研
究、订单及信息服务、采购活动、仓储运输、批发零售,那么在农业整个环
节中,约有 10%~30%属于高端服务业,这主要集中在研发、流通、订单
信息等环节。
2.工业中的高端服务业。制造 + 产品设计 + 原料采购 + 仓储运输 +
定单处理 + 批发经营 + 零售。制造是单独的 1 个环节。我再把它们分成
6 加 1。1 是制造业,是硬的生产环节,其余 6 是软的环节。
3.商业中的高端服务业。商业环节中,可分为这样几类:采购、仓储、
运输、销售、订单、信息,其高端服务业占 80%左右。而商业利润中,亦有
80%是由智慧、信息服务创造的。而金融业是高端服务业的重中之重,约
占 25%- 35%。
4.其他服务业中的高端服务业。教育:无论教育事业还是教育产业,
80%~90%以上是智力和专业性活动,理所当然是高端服务业。文化:文
化产业中的服务业占 50%以上,是名符其实的高端服务业。
展会等也一样,根据西方学者估计,高端服务业占到了整个服务业
的 70%左右,也就是说,西方国家的国内生产总值中,高端服务业约占
50%。
三、高端服务业发展的经验和教训
1.经验分析。高端服务业在西方大城市里与制造业并不对立。因各
国情况不同,高端服务业从业人员构成不同。如伦敦本是一个“工业城市
出身”,制造业从业人员在全球发达国家大都市中都是最高的。在伦敦市
区,还有上百家精工生产企业。又如钟表王国瑞士,其钟表生产也是在城
里完成的。
曼哈顿就是一个另类例子。不到 60 平方千米的曼哈顿,绝对是“世
界中心商务区”,可该区内还有几百家纺织服装类劳动密集型生产企业。
澳门半岛不到 10 平方千米,是澳门政府所在地,集中了全澳居民 80%
以上,却仍有几百家生产性企业。据我们分析,有 3 点值得借鉴:一是高
端服务业即使在最发达的城区,从业人员占的份额很大,也不轻易排斥
中低端,否则高端服务业本身就缺乏一个生态环境。二是不随意地扬此
抑彼。产业发展是十分复杂的,究竟在什么时间、区位、空间发展什么样
的产业,需要专业机构事前协助设计,无论政府还是个人,不要一知半解
地“乱点鸳鸯谱”。三是不要把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对立起来,要从环境
生产、居民就业、城市及社会生态系统研究。
2.教训分析。无论对发达国家,还是对发展中国家,教训都是深刻
的。往往城市发展到一定水平,市区就要求把“一切制造业赶出去”。如伦
敦曾一度认为,发展高级产业是伦敦责无旁贷的,对制造业的挞伐进行
了许多年。到头来,伦敦还得把制造业留下。实际上,这种对产业的认识
十分浅薄,以致把加工业当成了制造业全部,而没有从环节或链条上搞
清楚产业生产过程中的各介入主体承担什么样的责任才是最佳的生态
环境。这种理念,实际上是“空间位移”———欧洲城市功能规划理念,绝对
不是可持续的、个性化的城市经营理念,是不懂城市经营、可持续、科学
发展的落后观念的表现。
四、高端服务业的贡献
1.高端服务业的主要贡献领域。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高端服务业
在一、二产业和商业中,起到了引擎和粘合的作用。如农业科研,中国的
杂交水稻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袁隆平作为杂交水稻之父,为 6 亿人做
了金饭碗。农业科研无疑是高端服务业。现在流行的订单农业也是高端
服务业。信息服务须臾离不开它,它更粘合、推动了农业生产的发展,从
这个意义说,没有高端服务业就没有现代农业。工业领域又何尝不是如
此,工业能没有科研、信息、订货会议等等?靠科技使工业有了“工业革
命”,有了“工业革命”才有城市化。
2.高端服务业的主要贡献。高端服务业的贡献在上述分析中,我们
已经有了一个大概认识,下表便于读者进一步了解。
3.高端服务业与三次产业的关系。高端服务业无处不在,即使在一
些小镇,也是可以发展总部经济等高端服务业。如达沃斯论坛、沃尔玛总
部都在小镇上,在广大农村城镇,全球大约分布了 50 万个企业总部或分
总部。已有数据表明,发达国家农村居民收入 20%左右来自高端服务业。
据估计,全球农业龙头企业有约 20%收入来自它,而工业中则高达 70%
左右。
高端服务业与其他产业关系:高端服务业在产业链中实现的价值因
类别不同而不同,它的价值空间是核心与支持产业,占行业收入 50%左
右,而且可带动配套产业占 20%左右,衍生产业占(以制造业为主)30%。
他们的关系如下图:
经济系统是一个离散系统。高端服务业经济也是一个在离散系统上
追求极大值的经济动态现象。用牛顿式的微积分表示如下:
如果纯数 x 能够取得任何实数,而且 f(x)是一个可二次微分的函数,
则我们知道 x 产生于 f(x)之极大值的必要条件:
F(x)=0(1a)
F(x)≤0(1b)
如果式(1b)中的不等式成立,则 x 产生了一个局部的极大值,如果
我们知道 f(x)是一个凹性的函数 o:
F(mA+[1- m]B)≥mf+[1- m]f(B)
o
那是 x 产生全面极大值的充分条件
极大化 f(x)受制于—∞
x=f(x)≥f(x) (1.2)
如果 f(x)是严格地凹性的,以至于当 A 和 B 是截然不同的,式(1.1)
中的等号被排除在外,则 x 将是独一无二的极大化之数值,而且当 x≠x
时,式(1.2)的最后一个成长性将是强势的,一如农业于原始耕种,工业
于农业,商业于工业。
五、高端服务业发展的政策取向
图 3 高端服务业的带动系数与渗透力度
衍生产业
(制造业)
配套产业
(一般服务业)
支持产业
(高资高质服务业)
核心产业
(高智服务业)
20%~30%
20%~30%
10%~20%
10%~20%
●经济观察
43— —
《经济师》2009 年第 3 期
(上接第 41 页)关,而中西部地区只有市场因
素和集聚经济效应在起作用。东部省市的引
资实践表明外商在决定投资区位时,越来越看
重软环境。
参考文献:
1.魏后凯,贺灿飞,王新.外商投资区位研
究的理论前沿及最新进展[J].上海行政学院学
报,2001(4)
2.吕立才,庄丽娟,黄祖辉.FDI 我国食品产
业的决定因素分析[J].国际贸易问题,2007(3)
3.李子奈,潘文卿.计量经济学(第二版)
[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4.朱纪洪,王光辉,陈建超.我国 FDI 的计
量分析[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2006(4)
5.刘楷.西部大开发以来我国西部外商投
资的区位分布及绩效分析[J].经济纵横,2004
(11)
6.徐杰.外商在华直接投资的区位分析[J].
经济评论,2003(4)
7.潘镇.FDI 的区位选择:一般性、异质性
和有效性———对江苏省 3570 家外资企业的实
证研究[J].中国软科学,2005(7)
8.杨晓明,田澎,高园.FDI 区位选择因素
研究———对我国三大经济圈及中西部地区的
实证研究[J].财经研究,2005(11)
9.李立新,金润圭.在华外商不同来源体
FDI 区位因素比较分析[J].中国软科学,2002(7)
10.孙俊.中国 FDI 地点选择的因素分析
[J].经济学(季刊),2002(3)
(作者单位:国家海洋标准计量中心 天
津 300000; 中 国 海 洋 大 学 山 东 青 岛
266071) (责编:贾伟)
1.政策取向。2007 年,中国服务业占 GDP 比重为 40.1%,比 2001 年
的 40.7%还下降了 0.6 个百分点。高端服务业约占 GDP20%,低于发达国
家比例。根据国家计划,2010 年,服务业收入要达到 GDP 的 43%,2015
年达到 50%。我们觉得要在 3 年内使高端服务业占 GDP 比重达到 35%,
比 2007 年提高 15 个百分点,这是十分困难的,因为目前我们的高端服
务业仍以生产性和传统特色为主。如何做,这成了当前重中之重的话题。
产业之间成长的博弈,反映了人们对无限创造力的尽心呵护。发展
杠杆的弱化,在政策与时间泡沫的双重作用下,要求执行者打起精神,而
不是见好就收入囊中。政策制定利好与双刃剑需要在发展高端服务业中
断臂求生,才能打造核心竞争力,取得话语权。
中国人均收入已过 1000 美元,进入高端服务业发展的良好时机。但
目前的经济增长与税收成反比,政府应当拿出钱来发展以科技、咨询信
息、教育、文化等为主的高端服务业,如果这个观念改变不过来,中国经
济非出问题不可。如咨询业,政府应当出资给咨询公司帮企业咨询,发达
国家均走过了这个过程。又如企业发展,政府不是收企业的钱,而是出
钱,全球展会业 80%都是行业赔本的展览。中国应当将 GDP 的 0.01%用
于咨询业(发达国家为 0.12%)。
2.制度问题。高端服务业的发展,要有全球眼光,否则做不大、做不
强,这就要解决市场接口问题。政府的行政接口要为培育市场接口而开。
中国投资公司是完全官办,自然代行官方职能为主;而发达国家的投资,
政府只是一个影子,如美国海外投资一度占全球 1/3,银行家、金融投资
家成了美国服务业输出的代表,美国高端服务业居全球榜首,这是全球
战略的结果。
英、美、日等国的广告、传媒、咨询业为何可做大成为全球大企业?如
奥美广告、BBC、麦肯锡咨询等,就因为这些企业是与金融、知识资本、政
治资本结合在一起的。如兰德咨询公司有官方授权、金融家投资、大学开
设专业,有些咨询或广告公司老总还是该国议员,而中国则视干这一行
的为“另类”、“非主流”。还有一些人以“务实”作借口,为自己的落后思
想、方法、政策进行辩护,连思想、观念都不会经营的人,在“务实”路上走
得远吗?我们的观点是:不务实走不动,太务实走不远。
3.评价标准含糊。言及中国文化必谈“四大发明”及种种“国粹”。事
实上国人很清楚,中国文化辉煌的另一面是其科技含量、科学精神、现代
科技标准的欠缺。体现在中国管理学上也一样,模糊的标准及理念,是中
国企业现代管理水平的“阴影”,也正是中国与发达国家评价标准的区别
所在。第一,政治问题。通常把政治问题要么提得很高,要么含糊。第二,
经济问题。高端服务业推动究竟在一国、一省、一城如何进行?搞清楚了
没有,谁去干?第三,人才问题。把人才分成体制内外,不但不是社会主
义,连资本主义也不是,这其实是封建主义的门第、歧视、皇权观念在作
崇。第四,评价标准。对高端服务业的认识,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从工
业思维向服务业思维、生态思维转向,这是一场思想、灵魂的自我革命。
所以,制定高端服务业的发展评价标准,也成为势在必行的大事。这个标
准,先可以简单一些,但不能含糊,精致、具体才是科学的发展态度。
六、高端服务业的市场开发
1.高端服务业市场广阔。任何科研机构,也无法计算全球高端服务
业市场究竟有多大的稍微精准的数据,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服务业
的高级化,正在向纵深发展,在全球现代服务业中,约 65%- 70%属于“高
端”业态,ITO(技术外包)等服务技术化和 BPO(环节外包)环节化外包
成为基本趋势,尤其是 IT 技术的广泛运用提高了服务业的水平和导向
作用,政府更加注重对服务业的扶持,而非制造业。当前,从科研到家居
服务,从城市到农村,甚至整个国家、整个行业都是服务业,而且是高端
服务业主导。就国家和制造业或大中型其他企业而言,服务业外包正成
为基本特点,估计每年规模达到 1.2 万亿美元。
实际上,欧美企业有 25%~34%的服务外包。政府外包服务更高,达
到了 30%~50%。据联合国估计,2007 年,软件行业市场外包达 6000 亿
美元,其中美国占了 60%左右,约 3600 亿,现每年正以 30%~40%的速
度增长。
高端服务业广阔的市场,已经为众多国际集团所控制,如法国仅国
土规划与竞争力委员会规划扶持的 71 个地区竞争力集团,早已深入农
村,2007 年发展成为 376 个农村服务集团。总的来说,高端服务业市场
在几十个方面都大有作为,如以企业服务业环节外包为例:有企业设施
管理服务市场、企业咨询市场、企业新技术及开发市场、企业物流市场、
企业人力资源市场、企业金融市场、企业部分营销市场、等等。
就某个企业而言,如一家星级酒店,也有部分业务可以外包;若以政
府部分公共服务业务而言,大量业务可以外包;以一个行业而言,外包的
业务环节也不少。
2.高端服务业市场开发,有三大规律。一是服务业中 70%左右为高
端服务业的开发;二是企业通常把 3%收益以下的非核心的、尴尬的、认
为不够专业的业务外包;三是服务业市场随着科技发展,正在无限地发
展。一个观点,一个思路,可能就是一个大市场。
中国高端服务业市场约占 GDP 的 20%,以 2007 年 25 万亿 GDP
计,则为 5 万亿,以 10 万亿服务业收入计,只占服务业的 50%,与发达国
家仍有距离,表明中国传统服务业仍占主导,估计在 40%以上。
参考文献:
1.郭辉勤.创意经济学.重庆出版社,2007
2.张晓明等.中国文化产业发展报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
3.王廉.中国城市经营内参,2008
4.王廉主编.世界城镇经营年鉴.中国数字化出版社,2007
5.陆地主编.美国文化产业.外译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8
6.Pierre- Olivier Giffaro:Chèque Emploi Service Universel Eyrolles.
2007
7.Service Management Operations,Strategy and Information Technolog
y 2003.ISBN 7- 111- 11620- 8
8.Ronald C.fisher:State and Local Public finance 1995.
9.giorglo S.Questa: Fixed- Lncome Analysis for the global financial Ma
rket ISBN 7- 111- 08064- 5
10.Sustainable Development Research (2004.1.2 合刊)
11.Management consulting:Aguide to the profession fourth edition
(2002 International labour office)
(作者单位:万国智力集团 广东广州 510000)(责编:小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