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正在浏览:首页 > 职教文章 > 职教论文 > 新加坡职业教育特色研究-职业教育

新加坡职业教育特色研究-职业教育

日期: 2012-4-17 20:38:22 浏览: 0 来源: 学海网收集整理 作者: 徐 斌

摘 要:通过对新加坡的高等职业教育的研究不难看出,政府和社会对职业教育的高度重视和投入对高等职业教育得以高水平、快速发展至关重要;“教学工厂”的模式体现了高等职业教育本质和经济发展对高等职业教育的客观要求,指出我国可以学习借鉴。
关键词:高等职业教育;教学工厂;课程;师资
1 新加坡的教育概况
国民素质的提高是经济建设的基础,而提高国民素质的关键是要发展教育。在短短的40余年的时间,新加坡以仅有600多km2的土地面积和400万的人口,不仅从一个发展中国家快速步入发达国家行列,而且以“文明的国民、先进的体制、花园的城市、富裕的生活”而著称,现已是世界公认的品牌国家。新加坡自然资源极其贫乏,人力资源是唯一的资源,只有依靠人力资源,并不断提升人力资源的质量,才能为国家赢得生存和发展。因此,职业教育在新加坡被赋予“人才立国、人才兴国”特殊战略意义。学海网(www.xuehai.net)
2 职业教育体系健全,教学设施先进
新加坡的教育体系由低到高分为: 小学、中学(初中)、初级学院(高中)、工艺教育学院、理工学院、大学等六个等级,其中理工学院相当于中国的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学制3~4年。目前新加坡属政府公立的共5所,分别是义安理工学院、新加坡理工学院、南洋理工学院、淡马锡理工学院及共和理工学院;工艺教育学院1所,分10个校区,学制2年,相当于中国的中等职业学校。从理工学院入学情况看,生源渠道很广泛,既有来自初级学院、工艺学院及中学毕业生,也有来自社会从业与非从业人员。从毕业情况看,理工学院毕业生既可进大学继续深造,也可直接就业。从学制形式看,学院实行的是完全弹性教育的学分管理制度。
新加坡虽然是个多民族国家,但整个社会对高等职业教育的认可度很高。在理工学院的建设方面,国家和社会都相当重视,形成了以国家的投入为主和企业的资助为辅的格局。国家对学院的建设投资力度大,维修与扩建,只要审核情况属实,政府一般都批准。同时对一些更新换代较快的设备,如计算机等,政府要求3年全面更新一次,费用全由政府承担。学生就读理工学院只需缴纳成本的1/4,其余全由国家按注册人数补给学院。由于经费充足,新加坡各理工学院的教学设施设备始终保持了完备性和先进性,各项工作实行了全程现代化信息管理,教学实行了全面多媒体教学。
3 校企联系密切,教学场所齐全
在新加坡各类理工学院,教学与实训实习的场所主要有教学工厂、教学企业、讲堂与课室、校外实习基地等。
在借鉴德国教育的基础上,由原新加坡南洋理工学院院长林靖东提出了“教学工厂”的教学模式:“教学工厂不是在学校之下,教学之外,再办一个附属工厂、教学实习工厂,或在社会上划定某一个工厂学校定点实习,让学生在学校学完理论课后再到工厂学操作,而是把教学和工厂紧密结合起来,让学生通过生产,学到实际知识和技能”。这种教学模式目前已被各理工学院和工艺教育学院广泛采用,推动了新加坡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事业的发展。
“教学工厂”是学生学习与学院教学的主要场所,相当于中国的教室。每所理工学院的教学工厂相当多,设施设备非常先进,最先进的设备来自社会上的大型企业,企业免费把最先进的设备搬到学院,其合作目的是要求学院师生共同为企业开发设计新产品模具及样品。学院每个系的教学工厂所接受的企业开发项目很多,学院一方面利用企业提供的先进设备作为教学手段,同时也从中得到企业的一些赞助经费。“教学工厂”所确定的学生培养目标是多元技能之人力资源,这一培养目标正切合了新加坡国家经济的发展和人力资源发展战略的实施。为此目标,“教学工厂”的教学计划根据工业发展的需要制定,强调实用性。在课程的安排上,第一年为基础课,让学生掌握宽广的从业理论和基本知识;第二年是专业课;第三年里,半年学习应用性课程,半年企业实习,使学生毕业后能胜任工作岗位的要求。“教学工厂”这一新加坡式的双元制使其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教学改革焕然一新,学校的教学与工厂及用人单位紧密结合,几十年来,为新加坡经济发展培养了大量具有多元技能的人才。
理工学院的校外实习基地主要有三类:第一种是校办工厂或企业,占30%;第二种是非学校所属的社会工厂或企业,占60%;第三种是海外工厂或企业,占10%,这些基地与学院具有非常密切的合作关系,给学生的实习提供了充足条件。
4 以市场为导向,灵活设置课程
新加坡自1965年建国以来,随着外资的涌入、产业结构不断调整。因此,新加坡的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机构非常注重根据经济发展需要,灵活安排和设置课程。一方面,新加坡的高等职业技术学校追随产业结构的升级,及时调整教育训练的重点方向,如在信息时代时代,新加坡高等职业教育机构对原有课程进行现代化改革,让学生获得现代最新的知识以应付高科技产业改组的需求,让学生获取世界最流行的信息,增强学生对现代世界的适应能力,培养学生当今与未来最有实用价值的技能。在这种改革思想下,新加坡各理工学院瞄准世界前沿课程的研究,使教学科研与国际接轨,并奋力抢占制高点,如信息技术利用、人工智能、自动控制技术等等。如义安理工学院进行了学科更新,主要为学生提供物流管理、动画设计等学位课程。另一方面,新加坡高等职业教育机构还根据新投资的国际跨国公司先进技术的要求,超前抓好培训发展课程。
5 注重教师的企业经验,鼓励师资国际化
新加坡的全民终身教育体系比较完善,包括对理工学院教师的培训与深造。首先,学院看重教师积极参加终生学习提高的心理年龄,而不看重其实际年龄,只要教师上进心强,能主动申请进修学习或重修第二学历,不论其年龄多大,一般都给予大力支持。学院也很看重教师的新文凭,要求教师具有多个文凭,其关键原因是他们认为知识和技能更新太快,许多知识和技能的生命周期只有3~5年。其次,学院非常重视师资队伍建设,看重教师的企业经验,80%的教师都曾是企业的经理或业务骨干,大学生毕业后如果没有经过企业的锻炼,没有企业业绩,一般很难进理工学院当教师。第三,理工学院师资培训的渠道非常广阔。如新职技巧的培训、工作轮调、参与企业座谈会、参与有关工作培训项目、文凭课程学习与深造、参与企业实习项目与考察、参与实际工作项目开发、咨询服务、海外授课、参与研究工作或研讨会、于教学企业任经理或于社会企业或公司兼职、重新发展技术训练、技能重新定位、选择性的重要训练计划(如生命科学等新领域)、自我提升、个人成长等等。第四,注重教师接轨国际,鼓励并帮助教师创造机会到海外讲课,在海外企业学习或兼职,培养师资的区域化和国际化教学水平。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高等教育对人才培养中的不少传统做法值得反思,必须探索出一套能适应社会发展的新体系。只有这样,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才能以崭新的面貌迎接21世纪对人才需求的新挑战。
参考文献
1 曹云华.新加坡的精神文明[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1992
2 冯增俊,卢晓中.战后东盟教育研究[M].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l996
转贴于学海网(www.xuehai.net) https://www.xuehai.net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