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正在浏览:首页 > 职教文章 > 职教论文 > 高职院校课堂教学结构的优化和模式化

高职院校课堂教学结构的优化和模式化

日期: 2012-1-13 23:34:35 浏览: 0 来源: 学海网收集整理 作者: 武秋俊

摘要:针对当前高职院校课堂教学结构存在的问题,分析了当前教学中存在陈腐的教学观念,以及制约教学模式的原因,提出了对高职院校课堂教学结构的优化和模式化。
   关键词:教学结构;优化;模式化
   为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探索一条能使高职学生熟练掌握专业基础知识,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发展学生个性及创新思维,全面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新路子,以达到加强基础、注重素质、整体优化、面向实践。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际需要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培养目标。经过近几年的课堂教学实践研究和探索,形成了一套具有特色的以目标教学为中心、以优化课堂教学结构为突破口、以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为目的的教学新思路。从而推动课堂教学的改革,促进高职院校教学质量的提高。
   1.课堂教学结构当前状况
   课的结构是作为一种有益的组织知识,作为一种指示和标准理论而被人们理解和运用的。然而由于人们过多地强调“教无定法”而忽视了教学应当有“法”的一面,忽视了对这种“组织知识”和“标准理论”的研究,并没有真正建立起科学的课堂教学结构体系,课堂教学的随意性很大。有些教师对四十五分钟缺乏通盘考虑,导致课堂结构松散,教学指标不能落到实处。在学习研究优秀教师的教学经验时,也往往偏重于他们的教学艺术而忽视了对他们的教学模式的研究,因而不能从整体上把握优秀教师教学经验的科学内涵,只重视局部的、形式上的学习模仿。只有重视课堂教学结构的研究,才能充分揭示课堂教学的一般程序、课堂教学诸因素的内在联系和课堂教学的普遍规律;只有优化课堂教学结构,才能实现依靠普通教师教好普通学生的愿望,达到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2.优化教学结构
   首先,一堂课的效果如何,取决于课堂结构是否合理,系统论告诉我们,整体大于各孤立部分的总和,总体功能都不是组合的各个要素的简单相加,而是一种新的特定功能。因此,在研究课堂教学的时候,不能只重视局部的优化,而应当着眼于整体的优化,从整体目标出发,研究课的各个组成部分的相互联系、相互结合和相互制约的规律,使课的各个要素相互协调,相得益彰。而形成这样一个“整体”的关键便是结构:或知识渊博,旁证引博;或擅长表达,口若悬河;或教风严谨,精雕细刻;或精于启发,循循善诱,但这些都是“局部”的优势,要想上出高效率的课,必须依靠课堂结构的整体优化,许多优秀教师的课,总是结构合理,板眼清晰,重点突出,详略得当,衔接自然,起伏和谐,技巧娴熟,语言精湛,使人如坐春风,如临大海,美不胜收,乐而忘返,使课堂教学进入理想境界。虽然他们的课千姿百态,具有鲜明的个性,但是他们的课总有个“谱”,有个“模式”,即遵循教学目标结合规律的要求,包括教学原则、形式、方法等在内的一种教学结构格式。他们成功的关键就在于课堂结构的合理和教学艺术的精湛。
   其次,优化的课堂结构是培养全面发展的新人的重要条件。完善的智育的一个非常重要条件,就是教学方法、课的结构以及课的所有组织因素和教育因素,都应当与教材的教学目的和教育相适应,与学生的全面发展的任务项适应。事实上,系统的结构决定着系统的性质和功能,结构和功能总是相互制约的,只有当教学处于合理的课堂结构之中,才能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条件。有些同志一味强调“发挥讲的优势”,课上一讲到底的课堂结构不合理,学生处于被动、消极、受压抑的境地,在这种单调沉闷的课堂结构的禁锢之下,不要很多时间,一个生气勃勃的班级就会变得死气沉沉,学生的智能得不到充分的发展;有些老师则不然,他们认真备课,精心设计教案,注重课堂结构的优化,引导得法,点拨有方,大大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甚至原来死气沉沉的班级在这合理的课堂结构中也变得生气勃勃,学生的智能也在“活”的教学环境中得到发展。
   再次,抓住了课堂教学结构的优化,也就抓住了教学改革的“牛鼻子”。改革的目的是为了“自我完善”,优化课堂教学结构本身就是一项重大的改革,同时,它必然会带动其它方面的改革。因为,整体的课堂教学结构是系统的空间结构和过程的时间结构的统一。它不是线型的而是立体的;它不是单一的“环节”或“过程”,而是内涵及其丰富、涉及到许多教育教学因素的复杂结构。任何课堂结构都可以把教育思想、教学原则、教学方法、教学手段以及教师、学生、设备、环境统统组装起来,形成一个综合体,课堂结构的优化必须以先进的教育思想、科学的教学原则、正确的教学方法为前提的。因此,优化课堂结构必然会推动教育思想、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等各个教学因素的变革。
   由此可见,优化课堂教学结构,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益的需要,是革除陈腐的教育观念,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的需要,也是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全面发展的新人的需要。
   3.制约教学模式的主要因素
   依据教学模式的形成、发展、完善、应用过程的规律,制约教学模式的主要因素可分为浅层因素和深层因素两部分。
   3.1浅层因素
   浅层因素是制约教学模式的形成、发展、完善、应用的教学理论。教学模式是教学理论的一种表现形式。教学理论的发展推动了教学模式的发展,而教学模式的发展又促进人们提出新的教学理论。
   3.2深层因素
   深层因素是指教学模式的发明者或倡导者的世界观。教学模式的发明者或倡导者在设计、推广教学模式时,除受某种教学理论指导外,还受发明者或倡导者的世界观制约。
   4.课堂教学结构模式建立的四步骤
   第一步,确定目标
   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所要达到的标准,是教学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确定教学目标,其意义在于能使教学工作明确方向,有所遵循,避免出现脱轨和失误,有利于教师克服盲目性,增强自觉性,按目标要求调控自己的认识倾向,意志活动和情绪反应。能使教学质量要求有标准,便于正确评价教学工作,不致于造成检查评价教学各取所需,混乱不清。能使教师加强责任感,焕发工作热情。教师对目标的期望程度愈高,干劲就愈大,效益就愈好。
   第二步,过程优化
   教学过程优化时在遵循教学规律和贯彻教学原则的基础上,教师有意识地、科学地对教学理论、教学内容和方法以及所设计的教学方案的一种最佳选择,以期达到省时高效的目的。具体为:
   1选用先进的教学理论指导
   任何教学过程及其活动,历来都受传统或现代教学论的影响,从事教学的人们谁也不能视而不见,无动于衷,都有一个比较、鉴别直到先用哪种理论的问题。
   2内容将练精当适度
   一是要驾驭好教材,能够准确地毫不含糊地把握住知识点、能力点,同时注重弄清知识间的联系。联系的方式,有承前联系,即根据已学过的知识进行新课教学;有同步联系,即联系各科正在学习的知识吗,达到互相渗透、增强迁移能力;有超前联系,即联系将要学到的知识,起知识的孕伏作用。
   二要学会突出重点
   在单位时间里要处理好教材内容,必须在几个教学任务中选取一、二个重点,以抓基础知识带动其他,切忌贪多求全,偏深偏难。练习做题,要注意有梯度,先做基本题,再做综合题。
   3方法措施灵活有效
   为了实现教学目标,必须采取恰当的教学方法。方法对头,事半功倍,方法不当,收效难以想象。选择的依据:一是从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的难易程度来考虑;二是从学生实际知识水平的差异来考虑;三是从教学情境的可变性来考虑。
   第三步,单元检查
   为了及时了解教学效果,不断调节教学进程,在教学过程中,要进行形成性检查。检查形式,可以课节为单位进行。通过学生的态度、神情、答问、演练、做题灯即时反馈,调节教学。通过单元检查,及时发现问题,进行矫正。
   第四步,定量评价
   评价标准有5条
   1目标体现度
   教学目标是否明确、全面落实?讲授的内容是否正确、科学?重点、难点的处理是否合理?
   2主体确保度
   教学活动是否坚持启发、诱导、给学生充分表现机会?学生学习是否态度认真、思维活跃、气氛热烈?
   3方法措施有效度
   课堂程度设计是否严密、科学?应用的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情境是否灵活多样,有针对性和教育力?
   4教师行为规范度
   对学生是否热爱、尊重、信任?教态语言、板书如何?思德、仪表、举止是否起表率作用?
   5教学效果达成度
   教学是否既重过程又重结果?全班同学受益面大小?对知识的理解、掌握、应用程度怎样?智能是否得到训练和发展?
   通过对课堂教学结构的优化,近几年来,我科课堂教学改革取得了很大成绩,在努力实现素质教育的目标下,强调课堂教学要以教学目标为中心,以优化课堂结构为突破口,以课堂评价为策略。在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中及时反馈信息、及时矫正调控,使得教与学同步,使9 0 %以上学生都能达到教学目标的要求,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 王承龙.浅谈课堂教学改革与素质教育[J]. 长沙市:中国耳鼻咽喉颅底外科杂志2009,15(6):467-472
   [2] 邢伟; 杨丽敏.关于高职教学的创新思维基本原则的思考[J].北京: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0,12:16-18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