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正在浏览:首页 > 职教文章 > 职教论文 > 浅谈思想政治课堂教学中三维目标的有效整合

浅谈思想政治课堂教学中三维目标的有效整合

日期: 2009-5-13 2:32:09 浏览: 326 来源: 学海网收集整理 作者: 梁巧玲

【摘要】 三维目标的整合,体现了新课程的价值追求,探讨如何把新课程的价值追求落实到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教学中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实现三维教学目标的有效整合,需要教师正确把握“三维”教学目标之间的关系,善于选择和优化教学行为策略。
【关键词】三维目标 自主探究 合作学习
《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 (实验 )》要求落实“三维”教学目标,即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这体现了素质教育的要求,反映了由传统教学过于重视“双基”的课程目标,到注重培养学生终身学习与终身发展能力的理念变迁。在具体教学实践中,实现三维目标的整合是一个难点问题,笔者就此谈谈几点粗浅的看法。
一、 “三维”目标落实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逐步推进,很多教师满怀热情走进新课程。在实施新课程标准过程中,由于对三维目标的设计和操作缺乏理论指导和实践经验,有的教师把“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位一体、缺一不可的教学目标表述为各就各位(彼此孤立)或者是不到位的状态。具体表现在:
第一, “知识与技能”目标的不到位。在教学中,只注重教学活动的形式,片面强调“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淡化“知识与技能”,忽视了“ 双基”这一学生学习的重要抓手,这样的课堂教学虽然热闹,学生却没有实实在在的认知收获。
第二, 过程、方法目标出现了“游离”的现象。教师为了方法而讲方法,教学活动游
离于教学内容和教学任务之外,华而不实,从而使过程、方法失去应有的价值。
第三,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出现了“贴标签”的现象。一些教师脱离具体内容和特定情境,像讲解知识点一样机械生硬地将情感、态度、价值观灌输给学生。
第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教学目标的虚化。由于目前的教学评价体系还有待完善,很多教师还是紧盯分数,忽略另外两个维度的教学目标。
通过对实施新课程标准的反思,笔者深刻体会到:任何割裂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者关系的教学都不能促进学生的发展,甚至连单项目标也难以实现。如何处理三维目标之间的冲突是当前新课程实施中亟待研究与解决的问题。
二、三维目标关系的正确认知
教学的三维目标是一个整体,既各有内涵,又相辅相成。知识与技能仍然是新课程的重要目标,它工具,又是载体,学生思考、解决问题能力的形成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都是在探索知识的过程中得以形成和发展的。因此,知识是是支撑全部课程目标实施的基础,服从并服务于能力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而知识与技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目标必须依托教学活动的过程来实现,没有过程就没有体验和感悟,也不可能形成技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是课堂教学的动力系统,它渗透于前两个目标之中,只有当这一目标得以实现,才能更好地促进整个教学目标的实现。综上所述,教学三维目标的关系可表述为 :“知识与技能”是实现“过程与方法”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载体,“过程与方法”是连接“知识与技能”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桥梁,“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是教学中“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的升华。
上述三维教学目标之间的统一关系,为我们在思想政治教学中有效整合三维目标明确了方向:要善于选择和优化教学行为策略,以知识为载体,以过程与方法为桥梁,把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贯穿教学过程的始终,以实现三维目标的有效整合。
三、三维教学目标有效整合的策略
1、倡导自主探究
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学习的本质源于主体自身的实践活动———主体与外界的交互行为及内部认知的加工过程,是主体自主地通过活动对体验的内化、知识意义的生成和人格精神的构建。这就要求在思想政治课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自主探究问题解决的思路、途径和方法。如学习《经济生活》中关于“股票、债券、商业保险”这一知识点时,教师可先设置生活情境,布置学习任务:经济并不宽裕的某甲购买体育彩票中了10万元大奖,请同学们帮他设计一份中奖后的理财计划。然后把学习任务细化:
①思考投资要考虑的因素。
②要求比较 “股票、债券、商业保险”等投资方式的异同。
③制定一项家庭投资的方案
④交流、讨论这个方案,引导学生养成投资理财观。
以上做法能让学生自主探索、亲历、体验学习过程,从而自己建构知识,形成一定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2、注重合作学习
合作学习是在自主探究基础上的拓展性学习环节,是小组或团队为了共同的任务,既有明确分工又有相互协作的互助性学习。它有利于学生之间的交流与沟通,有利于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团队精神和合作技能。具体做法:要求学生在课前围绕课题,共同合作搜集材料,撰写论文或讲稿;课中,教师点拨、学生分组讨论,质疑问难,并推选代表发言;要求学生相互支持、积极配合,对个人自主探究的成果进行小组集体加工完善。
提倡合作与分享等学习方式 , 除了重视学生之间的合作与分享,还要加强师生之间的互动。教师要与学生共同体验对方的知识、思想、经验、情感、人生观和世界观,从而实现共同发展,彼此成为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学习共同体”,以达成三维目标的有效整合。
3、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新课程所倡导的的自主、探究、合作等学习方式凸显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但并不否定教师的主导作用。如果削弱教师的主导作用,自主探究、合作学习可能会异化为放羊式的学习。教师能否充分发挥主导作用,直接影响制约着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荷兰著名学者弗赖登塔尔说:“学习的唯一正确方法是由学生本人把要学的东西自己去发现或创造出来,教师的任务是引导和帮助学生去进行这种再创造的工作”。那么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如何发挥这种导向作用呢?以《生活与哲学》中“世界是普遍联系的”一课的教学活动为例:
活动1:“品读诗篇,感悟哲理”,教师展示学生语文课本中体现哲学联系观点的诗句,要求思考诗句中蕴含的哲理。
活动2:展示图片(自然界、人类社会及校园中的现象),让学生讨论,帮助学生理解联系的普遍性、客观性,并造成价值冲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消费观,践行绿色消费、保护环境的消费原则,并思考如何正确理解个人与他人、与社会的关系。
活动3:展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图片,播放动漫成语故事“唇亡齿寒”,要求学生思考“联系普遍性与客观性”的方法论要求(讨论、发言)。教师点拨,归纳,引导学生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树立正确的生态价值观,在社会交往中克服短视、自私的倾向。
活动4:知识拓展,讨论“循环经济”的哲学依据,思考建设节约型社会的意义。
由本课例所得到启示: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应关注学生的需要,加强学习方法的指导,给学生提供贴近其生活实际、与其知识经验有内在联系的引导性材料,使教学过程始终贯穿知识与生活两条主线,逐层推进,相互交织,启迪思维,拓展思路,引领学生层层深入地探究。对学生的探究性结果进行指导性评价,对探究中应当涉及的而未涉及的地方加以补充,对讨论的问题进行适时点评,设置造成价值冲突的焦点问题,澄清误区,帮助学生理解、建构知识,发展能力,使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认知过程中升华,达到三维目标的的有效整合。
“三维”教学目标是对传统教学目标的拓展和超越,如何使新课程理念成为教师自觉的行为,实现“三维”教学目标的有效整合,还有待全体教师在实践中不断探索。
参考资料:
[1]孙晓天.追求三维目标的成功融合. 人民教育. 2004.5.
[2]王敏勤. 如何理解和落实三维的课程目标. 天津教育. 2006.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