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正在浏览:首页 > 职教文章 > 职教论文 > 你叫我这样,我偏那样——职高生逆反心理初探

你叫我这样,我偏那样——职高生逆反心理初探

日期: 2011-8-29 21:15:08 浏览: 0 来源: 学海网收集整理 作者: 刘敏华

【摘要】职高生群体是一个特殊的青少年群体。相对于普高生来说,他们是一个学业失败,自尊挫伤,形成消极自我观念和受挫型逆反心理的群体。作为教育者,特别是职校的教育者,一定要正确认识学生的逆反心理,了解其成因,并能采取恰当方法来排除这种消极心理。
   【关键词】职高生 逆反心理 成因 消除对策
   职高生群体是一个特殊的青少年群体。相对于普高生来说,他们是一个学业失败,自尊挫伤,形成消极自我观念和受挫型逆反心理的群体。逆反心理是指人们对某种事物或结论所产生的逆向反应情绪。形象地说,就是“你叫我这样我偏那样”。据《心理科学》杂志的一项调查显示,目前职高学生中经常存在逆反心理的达32.6%,偶尔存在逆反心理的达89.4%。有关专家将职高学生的逆反心理归纳为“五性”:即冲动性、盲目性、从众性、执拗性和攻击性等。作为教育者,特别是职校的教育者,一定要正确认识职高学生的逆反心理,了解其成因,并能采取恰当方法来排除这种消极心理。
   一、逆反心理产生的原因。
   1、学生逆反心理的生理和心理原因
   职高学生年龄一般在17—20岁,处于青年初期,这时智力的发展已初步成熟,自我意识日益增强。他们觉察到自己的身高、体重和体力等正在迅速地增长,也意识到自己的知识和技能明显地提高,从而感到自己已长大了,于是一切都向成人看齐,力争取得成人所具有的权利。在主观上,他们感到自己已是成人,能独立思考,因此对事、对人、对己都有了自己的看法,要求自己的事自己作主、自己来做、自己负责。喜欢提意见,喜欢辨论,喜欢探索问题,有些人还喜欢寻找一些和公论相矛盾的事实,渴望被人理解。正是由于这一生理上和心理上成熟的不同步,因而造成易于产生逆反心理的心理环境。
   2、教育方法失当导致逆反心理的产生
   如果说年龄特征是职高生产生逆反心理的基本原因,那么教师教育方法的失当则是他们产生逆反心理的最直接的客观原因之一。
   (1)教师忽视职高生强烈的自我意识这一心理特征,不够尊重他们的意识和行为,特别是班主任事无巨细,都要亲自过问,把学生管束得过死。他们对“统、管、卡”的保姆式教育很不满意,以致使他们产生厌倦、不满乃至对立抗拒的情绪。
   这可以说是笔者本人的切身体会,我现在所带的班级的学生正处于这个阶段,平时班级管理中,我对学生的要求是遵守学校出勤纪律,做好自己的班级值日工作,做好任课老师布置的课堂作业。但是部分自我意识强的学生觉得我管得太多,迟到就迟到,作业也不想做,所以有时候在我找他们谈话的时候,他们的抵触情绪就比较强,甚至话都谈不下去,这也是让我比较难堪的时候。
   (2)教师对职高生缺少爱心和尊重,一味运用权力进行管理,特别是在教育犯有过失的学生时,或冷嘲热讽,或滥用权威,或搞告状式的家访,过分地求全责备,甚至体罚和侮辱学生人格等等。这些做法极易伤害学生的自尊心。其结果,轻者,会使这些学生失去自信,产生自卑,从而不求上进;重者,则会使这些学生对教师产生怨恨和抵触情绪。
   (3)教师过分强调“师道尊严”,处处以教育者身份出现,动辄教训学生,甚至事情处理错了,还要坚持“按我说的去做”,不允许学生有丝毫的异议。这样,学生会觉得老师高高在上,不通情达理。如果学生总处于被动受教育的地位,自然就会产生压抑感与约束感,无形之中成了师生心际交流的障碍。
   二、消除逆反心理的对策
   逆反心理是后天产生的一种病态心理,防治这种病态心理主要靠疏导、靠说服教育,即我们通常所讲的“心病须用心药医”。结合我从事职高教育工作十几年的实践,我认为,如果能够切实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那将会有利于消除职高生的逆反心理。
   1、了解学生,真心爱护学生。
   教师应该积极主动地去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尊重学生的合理要求,不能把自己的意见强加给学生。教师要站在学生的立场,设身处地想一想:假如我是学生,我希望老师对某个问题如何处理?如果教师能够经常做到“心理换位”,就能理解学生,就能永远保持一颗“童心”,一颗理解学生的心,就能体会学生的苦恼,更深刻地了解学生的需要。教师只有与学生同乐、同忧、同悲,学生才会感到教师是“自己人”,乐意与其亲近,乐意听从教导,这样教育效果就会倍增。一般来说,师生之间思想上的反差越大越容易使学生产生逆反心理。 “相近的思想相吸,相反的思想相斥”,因此,教师要了解学生思想水平,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提出对他们的标准,减少反差,以提高教育效果。
   笔者在本学期的班级管理中就有过这样一次事情:一个星期五的下午,我在自己班上有两节课,上课铃响后,我拿了书走到教室门口,却发现班上只有几个人,其他人,包括班长和团支书都不在教室,这种情况让我感到比较奇怪,我问了其他学生,他们也都推说不知道怎么回事。然后等我站到讲台上时,回头时发现“班级园地”上张贴的班级考核表被撕掉了,这个时候,我心里有了一点数,隐约知道大概是怎么回事了。因为我刚刚在班上宣布了新的考核制度,针对平时管理中学生反复出现的迟到、作业不做的现象,我加大了扣分的力度,而且针对打架、溜出学校上网的现象,甚至是要扣掉学期考核分的一半,这可能让有的同学觉得受不了了,因为他们经常犯这些错误,所以就煽动了一些同学,准备罢我的课,结果是有些同学本身不是太反对这个制度,但是碍于面子,不迎合罢课太掉价了,然后总共就有十几位学生全部跑到操场上去了。
   我在了解了这个情况后,先找了参加罢课的班委谈话,他们提出来制度太严厉了,觉得太压抑了。我跟他们说,如果你们平时都做得很好,这个扣分制度就是空的,只不过是为了约束和规范你们的行为。他们又说我是不相信他们,把他们当犯人一样管理,我就反问他们,你们如果觉得扣分制度严厉,那你们希望我怎样进行班级管理呢,因为不是每个同学都这么自觉的?他们跟班上同学讨论了之后,又来跟我谈,认为可以暂时先不实行扣分制度,他们会在平时注意自己的行为,班委也会帮助我去管理班级,让我以观后效,如果效果不行,那再实行扣分制度。听到他们这样说,我感到很高兴,至少他们主动提出来自己应该怎么去做,我也就不坚持我的观点,也是给他们一个机会,同意了他们的要求,然后在班上宣布了班级之后的管理办法。学生们也表示理解,一个个都说会好好去做的。
   接下来的几个月里,他们也确实做到了,学校的班级常规管理分也一直居于前列,让我感到非常高兴。心想:如果当时一味坚持自己的观点,不去考虑学生的感受,那样的结果只会把我跟学生的关系弄僵,起到的是反作用。我深深地体会到了这一点,只要去了解学生,知道他们的想法,并适当地作些让步,师生之间的关系也必定会越来越融洽的。
   2、 注重事实,耐心劝导学生改正错误
   家长和教师在批评和纠正学生的错误时,要注意摆事实讲道理,让学生认识到错误很害怕,等着挨批,可教师并未这么做,而是表示理解,等待学生自己认识错误,自己改正,这样一来,最终的教育效果可能会更好。同时教师还应宽容学生,允许他们出现反复。学生的进步不是一帆风顺的,有反复是正常现象。教师应当允许学生反复,并抓住反复的机会进一步教育,促其继续进步,绝不能见学生进步过程中有反复就全盘否定。教师“揪辫子”,“揭疮疤”的做法是最令学生反感的,易使学生产生逆反心理、对抗行为或自暴自弃。 遇到学生违反纪律或和教师“顶牛”时,教师要冷静,出现僵局时更要先冷一下,拖一拖,这样有利于使双方都冷静,防止把话说过头,伤了感情。另外,教师还要做一些思考和调查工作,当过后再处理时就容易心平气和,且更客观一些。教师要学会控制自己的感情,这样可以减少不必要的冲突,减少学生的逆反心理和顶撞行为。
   对于中学生不同程度的逆反心理要做具体的分析,在某种意义上说,学生的逆反心理是对学校不切实际的教育内容与教育方式的一种反叛惩罚。学生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发展的,过去有效的教育内容与教育方式,今天未必可行。学生不满意“老一套”的东西,与成年人相比,更少有传统的习惯思维与保守思想,更不会固步自封,因此比较容易发现成年人思想中习以为常的问题;相反,对新鲜事物与新鲜思想的吸收能力又比成年人强。就这点来说,中学生身上的逆反心理是有一定积极性与合理性的。教育工作者往往可以从学生逆反心理反应中,找到自己工作上的弊病与缺陷,及时加以调节与改善。
   当然我们也必须看到,逆反心理的发展,会导致学生固执与偏见的做法,会妨碍他们接受正常的教育。逆反心理有的有一定的道理,有的则不一定有道理,因此需要做具体分析。而且,一旦逆反心理形成为一种心理习惯,就会显得固执、怪僻,凡不合自己心意的,明明是对的,硬说是错的,明明是好的,硬说是坏的,丧失了认识真理的客观标准,丢掉了实事求是的应有态度。所以,及时纠正逆反心理是很必要的。
   3、家长、教师尊重学生。
   消除逆反心理,尊重是最好的良方。尊重学生,意味着我们要认真地听学生的意见,大人有大人的想法,学生也有学生的想法,由于所处的地位不同,这两种想法有时并不一致甚至冲突。为此,我们要给孩子充分发表意见的机会。学生的意见并不都是荒谬可笑的,替学生想想,吸收其中合理的成分,你会赢得学生的信赖与拥戴,尊重孩子,也意味着给学生一定的自主权。学生终归要摆脱对成人的依附,走向独立的生活。给学生的自主权不仅有助于消除逆反心理,而且助于培养学生的独立自主,可谓一举两得。当然学生的自主不等于随心所欲,是在我们的监护之下有限度的自主。重要的事件,关键的时刻还是需要家长、教师把好关,帮助学生度过逆反期。
  
   参考文献:
   1、《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刘维良 齐建芳 华文出版社
   2、《青少年心理健康指南》杨智 中国戏剧出版社
   3、《班主任之友》(第48页)(98年第7期)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