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正在浏览:首页 > 职教文章 > 职教论文 > 职高生人际交往障碍的成因分析与解决对策

职高生人际交往障碍的成因分析与解决对策

日期: 2009-11-8 8:29:44 浏览: 6 来源: 学海网收集整理 作者: 李晓红

摘要:本文分析了职高生人际交往障碍的心理倾向及产生的原因,提出了解决的对策,包括重视与职高生的情感沟通,培养职高生健康的心理品质、正确的人际交往意识、基本的人际交往技巧以及良好的人际交往心理等。
  关键词:职高生;人际交往;障碍
  
  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不仅是职高生学习生活的需要,更是他们将来走向社会、走向职业的需要,是职高生适应社会能力的综合体现。但在现实中,有相当一部分职高生会出现各种各样的人际交往障碍,严重的甚至会出现社交恐惧症。因此,为帮助职高生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培养出高素质的劳动者,职业学校的教师应该分析职高生人际交往障碍产生的原因,并设法加以排除。
  
  职高生人际交往障碍的心理倾向
  
  孤僻自卑的心理倾向职高生多是在初中时学习成绩较差,因此经常受到老师和同学的轻视,他们中有一些具有强烈的自卑心理,总认为自己什么都不行,害怕自己不被别人接纳,对人际交往多采取回避的态度。

学海网
他们一般很少参与集体活动,也很少结交朋友,过多地约束自己的言行,无法充分表达自己的愿望和情感,造成交往双方的不理解或误解,妨碍了良好人际关系的形成。
  猜疑嫉妒的心理倾向有些职高生往往会对他人的言行过于敏感、多疑和不信任,常常会无缘无故地认为别人是在讽刺和笑话他,甚至表现出攻击性行为。他们对他人的长处、成绩心怀不满,报以嫉恨,乃至行为上冷嘲热讽,甚至做出不道德行为。这种心理倾向是导致职高生经常发生暴力行为和人际关系紧张的原因之一。
  逆反敌视的心理倾向职高生在初中时由于学习成绩不好,经常被老师当众批评,这导致他们对老师的教育产生抵触情绪和逆反心理,对成绩较好的同学或者是班干部甚至是新同学产生不信任感和敌视心理。他们往往表现为讨厌他人,乃至仇视他人,他们热衷于自己的小团体,甚至在自己的小团体里也不互相信任,从而逃避与他人交往。
  精神恐惧的心理倾向有些职高生有交往的欲望,但无交往的勇气。常常表现为与他人交往时(尤其是在公众场合下),会不由自主地感到紧张害怕以至手足无措、语无伦次,严重的甚至害怕见人,尤其害怕与比自己水平高、能力强及有所成就的人进行交往,怕他人瞧不起自己。这些恐惧心理使他们感到不愉快,且产生一系列不良的心理反应,形成人际交往的障碍。
  自私狂妄的心理倾向现在的职高生中独生子女占多数,在溺爱中形成了较强的自我中心性格,只关心自我而无视他人,凡事首先考虑到自己,习惯于从“我”的角度去看问题,不会设身处地地为别人着想,因此很难理解他人。他们不切实际地高估自己,在他人面前盛气凌人,自以为是,常常指责、轻视、鄙视别人,使交往对方感到难堪、紧张、窘迫,因而影响到彼此的交往。
  
  职高生人际交往障碍产生的原因
  
  职高生的主体性因素学生是教育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当然也是同学间人际交往的主体,职高生人际交往障碍的产生主要与职高生的个人性格因素和道德品质有关。开朗乐观的性格对形成职高生良好的人际交往能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而性格不良的学生,往往对周围环境的刺激难以作出恰如其分的反应,斤斤计较于个人的得失,害怕困难或猜疑妒忌甚至敌视别人,无法正确处理人际关系。品德高尚的学生,可以克服自身性格上的缺陷,善于体谅别人,不怕吃亏,从而能够赢得别人的尊重和喜爱,最终促进良好人际关系的建立。道德品质较差的学生,不能理解和宽容别人,时时处处只想到自己,因而也不会受到别人欢迎,当然也使自己的人际交往产生障碍。
  家庭环境因素(1)良好的家庭教育对职高生建立积极健康的人际关系是有益的,但不当的教育方法,则会影响职高生人际交往的正常发展。由于初中学习成绩不好中考失败,职高生普遍感受到来自家长的压力和对自己的失望,产生诸如失败感、挫折感、焦虑感、负疚感等心理。(2)家庭的收入也会影响职高生的人际交往。现在的职高生往往爱相互攀比,追求高消费。但有的学生来自工薪家庭,有的父母一方下岗或双双下岗,有的来自农村,他们如果受攀比心理的影响,但家庭又无力承担高额消费,就会形成诸如羞耻感、自卑感、挫折感、嫉妒等负性情感。而家庭条件相对较好的职高生,则可能形成自傲的心理。(3)家庭结构和教育态度对职高生人际交往产生影响。不正常的家庭结构,比如单亲家庭、有继父(母)或是收养关系的家庭、寄养在祖父(母)和外祖父(母)的家庭,对职高生人际交往容易产生不良的影响。
  学校和社会因素职高生多是初中时长期受到老师的批评、同学的排斥和家长的白眼的一类群体,得不到应有的关怀和爱护,不能进行正常的人际交往,有话没处说,有苦无处诉,情感交流严重受阻,于是对人际交往产生恐惧和厌烦。他们往往表现为对他人敬而远之,想接近别人又怕遭到拒绝和嘲笑。久而久之,就形成了孤僻冷漠的性格,表现为对集体和他人漠不关心,对受欢迎的人嫉妒和仇视等。有的甚至发生人际交往转移,把它转移到低级庸俗的活动上去,如迷恋网吧聊天和游戏,看黄色书刊、影视等。有的职高生在渴望获得同学的友谊受挫后,转向与社会上的闲杂人员交朋友,以获取尊严和愉快等。不良的社会风气和书刊、影视,也使一些职高生对别人产生猜疑、妒忌、甚至敌视。
学海网

  职高生人际交往障碍的解决对策
  
  教师应重视与职高生的情感沟通(1)要培养职高生的主人翁意识。学校和教师应该把原来“管学生”转变为“服务学生”,增强教师和学校的服务意识,缩短教师与学生的心理距离,消除学生与教师之间的对立情绪,增强学生人际交往的信心。(2)要经常性地与职高生沟通。教师在教育和教学中应讲究民主和科学,经常开展“师生民主对话”,利用书信、周记、网上聊天或留言、家访等方式,倾听学生的心声,以此来帮助学生解决人际交往中的困难。(3)要注意给予职高生引导和宽容。教师要尊重学生的感情和意愿,倾听学生的心声,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对待犯错误的学生要宽容。教师以宽容之心对待学生,也会把这种智慧和美德潜移默化到学生身上,使学生学会一种人际交往的基本能力。
  培养职高生健康的心理品质社会心理学的研究表明,那些在人际交往中颇受好评,很得“人缘”的人一般有以下特点:乐观、聪明、坦诚、自信、诚实、热情、有个性、独立性强、富有幽默感、能为他人着想、充满活力和有责任感等,而那些在人际交往中不太受欢迎的人也具有以下特点:自私、心眼小、斤斤计较、孤傲、依赖性强、以自我为中心、虚伪自卑等。人际交往在心理上总是以彼此喜欢或是讨厌、满意或是不满意等情绪反应为特征的,所以,培养职高生的人际交往情感是培养人际交往品质的第一步。职业学校的教师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信感、信任感、忠诚感,教育学生理解人、尊重人,帮助学生树立人际交往的信心,鼓励学生积极与人交往、相互忠诚、彼此尊重,从而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奠定基础。
  培养职高生正确的人际交往意识尽管职高生每天都处在各种各样的人际交往环境中,但不少职高生由于对外界的观察和思考不成熟,内在的自我反省能力也没有发展起来,因而在人际交往中往往表现出只顾自己、不顾他人的一厢情愿倾向。他们的人际交往意识很弱,往往只是被动地与他人交往,有的甚至远离人群,自我封闭。所以职业学校的教师应该培养职高生良好的人际交往意识,引导职高生积极地与他人交往,努力改善人际交往手段,勇于交往,善于交往,让别人了解自己,同时也要主动地去了解别人。通过交往,了解自己的长处和短处,并不断地完善自己,这样就能减少封闭性,有效地排除人际交往障碍,从而更坦然地走向他人,更自信地与他人交往。
  培养职高生基本的人际交往技巧(1)教师要引导职高生学会尊重他人、接纳他人,学会赞美他人、鼓励他人、理解他人。人都需要别人的尊重和理解,一句由衷的赞美可以使对方的内心充满阳光,从而也使对方愉快地接纳自己。(2)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倾听、接受别人善意的批评。倾听可使自己从他人那里得到许多有益的启示,从而使自己在人际交往中做到有的放矢。许多时候,冷静的倾听可以化解许多人际交往中的误解和危机。(3)教师要引导职高生真诚地批评他人、鞭策别人。批评是人际交往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当然,批评的难度比赞扬大得多。所以教师要引导学生讲究批评艺术,要有正确的批评动机,注意场合,不能在大庭广众下批评别人,要设身处地地为被批评者着想。(4)教师要引导职高生选择正确的交往对象。一般来说,选择那些品性好、上进心强的同龄人作朋友,也可根据自己的个性特点,选择性格与自己相对的做朋友。比如某个学生纪律性不强,做事又冲动,可以教育他选择一些平时做事踏实、守纪、头脑冷静的人作朋友。再有职高生阅历浅、社会经验不足,可以适当选择自己的父母、老师或自己熟悉、了解的年龄比自己大的人作朋友。教育学生在与人(特别是不太熟悉的人)交往时要提高自身的保护意识,防止上当受骗等等。
  培养职高生良好的人际交往心理心理因素在人际交往过程中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来看,人与人交往的过程就是彼此认知、情感交流和相互影响的过程。培养职高生良好的人际交往心理有助于排除职高生的人际交往障碍。(1)培养职高生良好的人际认知和人际情感。人际交往是从彼此的认知开始,因此第一印象鲜明、强烈、影响深远,第一印象在以后的交往中起到心理定势的作用。人际交往还需要情感的交流,教师应该引导学生积极地发现对方的优点,从而增进彼此间的好感与吸引力,缩短双方的心理距离。教师要教育学生即使面对最亲密的朋友,也应该尊重对方的隐私,保持一定的社交距离。(2)教师要引导职高生善于理解他人。在感知、觉察他人情绪、想法和感受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理解他人情绪的能力,使学生能够设身处地地为他人着想,体会他人投射给自己的情绪并产生共鸣。(3)教师要指导职高生学会关心他人。人际关系是人际彼此相互作用的结果。若希望得到别人的关心,首先就应关心他人。教师应注意培养学生对他人感兴趣,乐于了解他人,乐于帮助他人,使学生在助人的过程中获得愉快的情感体验,获得自我肯定后的自信和成就感,从而产生人际交往的乐趣。(4)教师要指导职高生学会宽容待人。当他们发现朋友的缺点而产生矛盾心理时,教师应帮助他们分析朋友的特点和自身的优缺点,使他们懂得金无足赤,人无完人的道理,还应让他们懂得友情的可贵,使他们珍惜已培养起来的友情,在不违反做人原则的基础上接受对方的缺点,伸出友谊之手帮助对方改掉缺点。
  
  参考文献:
  [1]钟启泉.差生心理与教育[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8.
  [2]张大钧.教育心理学[M].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2000.
  [3]余胜华.当代社会心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
  [4]朱小蔓.情感教育论纲[M].南京:南京出版社,1993.
  [5]郭波.略论中学生情感的调控[J].中国教育学刊,1999,(4).
  [6]郭庆科,周晶.论中学生情感能力的培养[J].当代教育科学,2003,(3).
学海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