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正在浏览:首页 > 职教文章 > 职教论文 > 论师范生课程意识的培养

论师范生课程意识的培养

日期: 2009-11-8 6:38:19 浏览: 5 来源: 学海网收集整理 作者: 未知

  摘要:随着新一轮基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具有科学的课程意识成为对新型教师的基本要求,成为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标志之一。教师的课程意识支配着教师的教学行为,而培养教师的课程意识,最好从师范生学习之初开始。
  关键词:课程意识;教育理论;教学方法;师范生;教育实践性课程
  
  意识是人的行为的先导,它对入的行为起到引领的作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理念与行为,也都或明或暗地受到一定课程意识的支配。所谓课程意识是指教师在思考和处理课程问题时,对课程价值与课程系统的基本认识,是对课程设计与课程实施的基本反映。

学海网
它包括教师在对课程目标的选择性、课程内容的整合性、课程意义的敏感性、课程过程的反思性、课程实施的自觉性、课程设计的独特性、课程生成的创造性和课程未来的发展性等方面的综合反映。作为一种特定形态的社会意识,课程意识本质上是存在于教师观念层面中的或明确或隐含的课程哲学的反映。而课程哲学作为课程意识的表现形态,它必然包括教师在教育行为过程中的课程观与课程方法论。可以说,教师的课程意识是以课程观为核心形成的,是教师落实课程方案并生成课程、完善课程、从事有效课程行为的内驱力,是课程开发、课程实施、课程再造和课程评价的源泉、前提和保证。随着社会的发展,课程意识已逐步成为教师专业成长中不可缺少的一种专业意识,成为教师成熟的重要标志之一。为此,如何培养教师的课程意识,是当今师范教育亟待研究和思考的主要问题之一。
  课程意识的生成需要一个认识、理解、体验、生成的过程。而这个过程生成的最佳时机,应该是在个体接触教师职业教育的初期——师范学习时期。因为这一时期,个体是初次系统地接受教师专业发展所必需的知识体系,这使得某些理念与知识将根深蒂固地印刻在师范生的记忆中,影响着他们日后的专业生涯。因此,师范院校的教师应该结合学科特点,改革教学,全方位地培养师范生的课程意识,使师范生具有与当前时代发展的要求相一致的合理的课程意识。
  
  一、夯实教育理论基础,树立正确的课程观
  
  课程意识的核心是课程观。课程观就是对课程系统的基本的认识,它是教师的课程哲学和课程方法论。教师的课程观不同,课程意识的明确与合理的程度就不同,教师把自己放置在课程中的地位,以及教师对预先设计的“静态课程”的态度和处理方式就不同。
  然而,合理课程观的形成又有赖于课程知识,尤其是教育理论知识的储备。它可以为师范生在未来更加复杂的教育情境和教育实践活动中寻求一种理性的基础,以增进师范生对教育实践的理性判断和反思能力,树立科学的课程观。这就要求教育类教师在进行教学时,必须改变原来单纯强调知识数量和深度的教学理念,重视知识的效用意识。教学中,教育类教师应对所教学科进行知识整合,重新梳理课本内容,通过点式跳跃、聚焦教学、专题研修等方式将利于师范生课程意识生成的有效用的内容传递给学生。让他们知道教育曾经发生了什么,已经发生了什么,正在发生什么,如何评价和解释这些现象,如何生成一种思想;更要注意所授知识在师范生那里是否被体验,是否被领悟,是否被使用,是否在使用的过程中转化为智慧和人格魅力,等等。只有这样,才能夯实教育类知识的基础,树立正确的课程观,奠定科学课程意识的基础。
  
  二、选择有效的教学方法,给师范生以思考的空间
  
  目前,高师教育类课程的教师采用的教学方式基本是传统的讲授法。课堂上教师滔滔不绝地讲授知识,师范生成了知识的“接受器”,自主学习的空间萎缩,没有反思的过程,导致学生学习的依赖性增强,讲什么就听什么,不去思考,或者思考了也没有机会发问,结果思维的火花还没来得及闪烁便熄灭了。这种状态很难使师范生生成课程意识。因此,教学时应该考虑师范生的专业特点,着重选择培养师范生研究与创造能力的教学模式去组织教学。
  1.采用研究性教学模式。所谓研究性教学模式是以研究性学习理论为依据,教师指导师范生寻找教材或身边的与教育类课程有关的实际问题,通过搜集资料,合作探究,让师范生获得对教育问题直接感知的同时,了解和掌握教育科研的一般流程和方法,培养师范生研究能力的教学模式。研究性教学模式可以为师范生构建一种开放的学习环境,促进师范生学习主动性、研究性、创新性的形成,同时,促进师范生科学课程意识的形成。具体有以下两种方式:一是采用“问题—研究”教学法,即教学时,根据教学内容,创设问题情境,唤醒学生的缄默教育知识,组织师范生讨论、研究和分析,在整合的基础上,指导学生联想生活中与此教育问题情境相似的实例,最终获得正确教学内容的一种方法。这种教学方法可使师范生大量地体验缄默性教育知识并将其升华为显性的理性知识,以此构建科学实用的教育知识结构。二是“计算机多媒体—案例”教学法,即结合教学内容广泛收集各种有代表性的案例,运用多媒体计算机,制作教育类课程的教学课件,将抽象的教育原理与收集的现实的教育问题结合起来,穿插于教学内容之中,以引导学生分析教育现实,启迪学生找出解决教育问题的途径,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的教育原理解决教育教学实际问题的能力的一种方法。两种方法都改变了教师讲学生听的方式,让学生主动地思考各种问题,产生各自的观点见解,从中获得某种经历和感悟,从问题、案例的剖析中明确教育原理,并从中发现前人研究总结的规律和方法,缩短了理论运用于实际的过程,较好地掌握了教育理论并学会了运用教育理论解决实际问题,构建合理的教育理论知识网络,为科学的课程意识奠定良好的基础。
  2.课题引领。调查中,我们也发现,很多教师不搞科研,原因有二:一是没有时间,二是不会搞。所以有很多教师忙了一辈子,虽然经验很多,却没有理论升华的成果记载。事实上,搞科研的过程就是一个思考和升华的过程,对师范生课程意识的生成有着积极的作用。可以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是课堂上体现课题研究带动教学,即选择与教学内容相关的课题,引导师范生通过课题研究获得理论课程学习的要点,提高研究能力;二是建立课题研究小组,即本着自愿原则,组建课题研究小组,并根据师范生的兴趣点实行师生对接的导师制,在导师的引导下,每生选择有助于课程意识生成的课题,进行深入调查与研究,从而培养其科研意识与能力,发展师范生的理性思维,强化其课程意识的生成。
学海网
  3.借助网络优势,搭建师范生思维碰撞、生成课程意识的平台。在信息化社会,网络具有方便、快捷、即时的优势。
  当前,利用网络,创造条件把先进的教育理念与学生的学习相互融合,呈现在学生的学习中,从而促进其课程意识的生成,已成为一种趋势。教师可以借助网络,实施有助于学生课程意识生成的研究平台。教师可以在校园网论坛中发表最新论题,让学生在此进行交流,学生注册后,通过发帖、回帖、跟帖,可以随时对自己关心的话题发表意见或展开讨论。其次,利用QQ群组网络功能,让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在线对某一课题进行交流研讨,将一对一的交流转向多对多的交流。这种方式既满足了师范生学术研究的需要,也使师范生在碰撞思维的过程中,促进了其课程意识的生成。
  
  三、培养师范生的理性判断能力
  
  师范生的理性判断是课程意识生成的基础之一,对课程意识的生成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只有经常地自觉地进行理性判断,师范生的课程意识才会逐步明确。理性判断能力的养成从两个方面入手: 1.进行反思性实践活动训练。反思是一种自觉的行为,是自我建构教育理念的过程。美国学者波斯纳认为,教师的成长=经验+反思。对于师范生来说,教学经验的积累是有限的,但反思能力却是可以训练和培养的。师范生的反思性实践活动是以自我为研究对象的一种研究活动,是把自我、教学实践活动作为意识的对象,不断地发展对自我及教学实践过程中的计划、检查、评价、反馈、控制和调节的能力。师范生在不断地自觉反思的过程中,课程意识逐步明确。
  2.运用微格教学与实践教学,提供理性判断能力训练的平台。没有体验,就没有感悟;没有感悟,就没有认同;没有认同,就没有判断;没有判断,课程意识很难形成。运用微格教学,让学生进行教学模拟情境实践,可为学生提供即时、直观、生动、全面的反馈,促进他们对自身教学的即时性反思;运用实践教学,组织师范生到小学随堂亲临教学实践,边实践边反思,使其发现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缺憾,加速课程意识的生成。
  
  四、强化教育实践性课程,在实践中培养师范生的课程意识
  
  师范生未来的职业是一个实践性很强的职业,必须具备一种“实践的智慧”,这需要一个积淀的过程。学生对教育知识“宗旨”的理解,常常需要他们的生活经验和实际经验的支撑,一旦他们将生活中的教育资源与书本知识互相融通起来,就有可能感受到书本知识学习的意义和作用。
  教育实践性课程的开设与强化是提升学生研究能力的有效途径。可以将教育实践性课程理解为培养学生具有实践性或应用性知识和能力的课程,是以发展人的实践智慧、形成人的研究能力和实践能力为任务的课程。它将课程教学延伸至小学课堂,让学生直接接触小学生,体验教师生活,了解小学生的特点,实现知识与实践的联接。教育类课程的教师应结合所教学科的特点,开设教育实践性课程,将学科知识与教育实践有机地结合起来,以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研究能力。如心理学科的教育实践性课程,可让师范生了解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形成基本的专业感知;教育学学科的教育实践性课程,让师范生了解小学教师的工作特点,通过观摩教学,直接感知从教应具备的知识结构与技能;班级管理学科的教育实践性课程,通过每周半天的班主任工作代理,将学习的教育知识切实整合与应用,同时尝试解决即发性问题,回来后进行交流、升华;教育科学研究方法学科的教育实践性课程,可让师范生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对小学的教育现象进行调查、分析,结合习得的科研知识与方法进行研究,以提升师范生的教育研究能力。
  总之,在高师教育类课程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多渠道地为师范生课程意识生成创设条件,加速实现师范生课程意识的生成,为其专业发展及专业能力的提升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郑先俐,郑大清.教师的课程意识及其生成[J].班主任,2005(2):26.
  [2]许洁英.课程意识:新课程中教师专业发展的生长点[J].课程?教材?教法,2004(10):78.
  [3]钟勇为,郝德永.课程意识:蕴涵与路径[J].当代教育科学,2005(8):23.
  [4]郝明君.现代课程的意识形态分析[J].重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5):94.
  [5]郭元祥.教师的课程意识及其生成[J].教育研究,2003(6).
学海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