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正在浏览:首页 > 职教文章 > 职教论文 > 保罗·朗多尔米笔下的柴可夫斯基——从保罗·朗多尔米著《西方音乐史》有关柴可夫斯基的论述谈起

保罗·朗多尔米笔下的柴可夫斯基——从保罗·朗多尔米著《西方音乐史》有关柴可夫斯基的论述谈起

日期: 2011-2-8 16:07:38 浏览: 0 来源: 学海网收集整理 作者: 杨琛

保罗·朗多尔米笔下的柴可夫斯基——从保罗·朗多尔米著《西方音乐史》有关柴可夫斯基的论述谈起摘 要:文章针对保罗·朗多尔米著的《西方音乐史》中有关柴可夫斯基的论述,根据有关材料对其中的内容进行了分析,并且试图根据朗多尔米的生平,揭示其尖锐批评柴可夫斯基的内在原因,以期对柴可夫斯基的研究提供有益的参考。
   关键词:柴可夫斯基; 保罗·朗多尔米《; 西方音乐史》“; 五人团”; 批评
   中图分类号:J6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O3325 (2006) 01O0047O03
   一、引 言
   法国音乐学家保罗·朗多尔米的《西方音乐史》在20 世纪下半叶的中国是一部颇有影响的史学著作,但其对俄罗斯伟大作曲家柴可夫斯基的论述仅有很小的篇幅,而且言语刻薄,字里行间渗透着作者对这位作曲家的鄙视:
   (1) 在“五人团”的同时代人中,还必须提及二位较为平凡的音乐家:鲁宾斯坦(1830 - 1894) 和柴可夫斯基(1840 - 1893) 。⑵他们生前可能声望很高,因为他俩当时都很受欢迎。⑶他们的作品冗长嗦,音乐往往有一种令人生厌之感,而且表现出的特点与其说是俄罗斯的,还不如说是德意志的。⑷恺撒·居伊说:“如果把鲁宾斯坦看作是俄罗斯作曲家,那就大错特错了,他只是一个会作曲的俄国人罢了。他对我们民族歌曲中的诗意、深情、宁静、
   恬美始终是陌生的。”⑸柴可夫斯基的民族性可能较强一些,但他没有足够有力的个性来打破日耳曼艺术的束缚,它很早就受到这种艺术的影响,而且以后又热衷于追求平庸浅薄的成功。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