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正在浏览:首页 > 职教文章 > 职教论文 > 试论苏南高职院校基于就业导向的吴文化课程开发探索

试论苏南高职院校基于就业导向的吴文化课程开发探索

日期: 2010-10-18 23:12:31 浏览: 49 来源: 学海网收集整理 作者: 刘玉娟

论文摘要:吴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丰富而宝贵的教育资源。苏南吴地经济社会的发展与吴文化息息相关,苏南高职院校根据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以就业为导向,利用苏南吴地特有的教育资源开发素质教育课程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试从吴文化课程开发的意义、教学内容的精选、教学形式的组织、教学方法的优化等角度对吴文化课程开发进行探索,从而实现吴文化课程开发的教学效果最优化的价值取向。
  论文关键词:高职院校;吴文化课程;课程开发;教育资源
  吴文化指吴地区域文化,是吴地自有人类至今的各种物质的、精神的文化创造。吴地区域范围,一般指以太湖流域为中心的长江三角洲地区,苏南地区为吴文化的主要区域。

学海网
历史上的吴文化对苏南的政治经济、社会发展产生过重大的影响,而今,如何充分挖掘历史文化遗产,继承发扬历史文化传统,吸收利用宝贵的精神财富,将其转化为教育资源,是苏南高职院校值得关注的一个课题。苏南高职院校要有强烈的资源意识,结合高职院校的培养目标和苏南吴地区域特色,积极开发素质教育课程,让学生在历史文化与现代文化的承继、冲撞、交融、汇合中为吴地经济文化建设和社会服务注入新的精神动力。
  一、立足培养目标。放大课程意义
  高职教育是直接为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的融知识传授与技能培养为一体的教育。高职教育的目标要求知识、能力、素质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现代企业对高职学生不仅要求有必需的基础理论知识,又要有必备的专业技能,更要求有良好的素质,具有爱岗敬业、吃苦耐劳、善于沟通、团结协作的人品道德和开拓创新精神。基于高职教育的哲学和理念,以就业为导向,勘选吴文化资源,开发吴文化课程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吴文化是苏南高职院校人文素质教育不可或缺的教育资源
  人文素质教育是通过人文知识传授和人文环境熏陶,使人类优秀文化所蕴含的价值观念、审美情趣和思维方式内化为受教育者的品格、气质和修养的教育。人文素质是素质教育的重要方面,大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是当今时代的要求。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交融是当今世界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潮流。据统计,在诺贝尔科学奖获得者中,70%具有良好的人文修养。我国自1998年以来,随着第一次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教学工作会议的召开,引发《关于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若干意见》,特别是在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颁布以后,教育部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推进高校文化素质教育工作的措施。
  吴地具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和文化熏陶环境,蕴藏了宝贵而丰富的人文素质教育资源,苏南高职院校应该充分利用吴文化资源搭建培养学生人文素质的平台,挖掘吴文化资源。通过吴文化课程教育,为学生在感受吴地历史文化的基础上,加深对地方文化的了解,拓展知识面,夯实文化底蕴,有助于学生汲取吴文化的精华和养料,构建人文理念,培育人文素养,弘扬人文精神,增强审美情趣,构筑全面素质,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世界观、人生观,并内化为学生的道德情操,塑造健全的人格,使学生在情感、意志、态度、行为处事等方面有所提升,树立勇于开拓进取,敢冒风险,敢于承担责任的胆识和意识,培养吃苦耐劳的精神和坚忍不拔的顽强毅力。
  (二)吴文化课程优化了苏南高职院校的课程结构
  高职教育要求具有多元化的课程结构,以培养学生知识、能力、素质全面发展的完全人格。挖掘吴文化宝藏,开发具有地域特色的吴文化课程,形成具有本土化、校本化、个性化的课程设置,适应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和差异性,丰富学校的课程门类,架设多元动态的课程结构,使学校素质教育课程体系的建构渐趋完善,代表了高等职业教育课程范畴涉猎触角的多元化,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提升学校的课程能力水平。
  (三)吴文化课程教育为学生缩短了工作适应期
  苏南高职院校由于身处经济社会文化相对发达的地区,大量的毕业生留在了当地。培养适应地方需求的人才,需要赋予学生“地方特性”。立足所处的地域空间,开展区域文化教育,使学生对所学习、生活区域的历史、地理、经济、文化、社会等各方面有一定程度的了解,为学生走进地方、了解地方、认识地方、热爱地方、融入地方、建设地方提供空问和机遇,从而产生一种特殊的地方情结,树立正确的情感,激发起强烈的地域认同感、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开发吴文化课程,有利于学生加深对本地方的认知,提升学校所在地方对有用人才的吸引力,进一步拓展就业空间。高职学生在校期间接受吴文化的熏陶,可以为毕业后在苏南工作缩短文化适应期和磨合期,提升竞争力,为苏南经济建设和社会服务奠定知识和社会基础。

  (四)吴文化课程教育有利于吴文化的传承与发扬
  对吴文化知识的学习,是当代人掌握吴文化观念、精神的前提,是传承吴文化历史遗产的重要途径,是新的历史时期发扬光大吴文化的必要根基,有利于将吴文化的优秀精华和丰富内涵与建设和谐社会有机结合起来。继承历史文化遗产对社会发展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昨日文化,今日经济。当今苏南吴地经济的发展位于全国前列,与深厚的文化积淀息息相关,优秀文化的传承发扬又能进一步推动经济的发展。当今苏南吴地各校的大学生不久的将来是吴地社会、经济的建设者,他们对前人创造的人文资源的学习、了解亦即撒下了文化的种子,储存了文化建设者的潜在能力。
  二、把握吴文化特质,勘选资源富矿
  吴文化为苏南高职院校提供了丰富的课程资源。吴文化资源独特,弥足珍贵;吴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吴文化内涵丰富,是一座宝库。苏南高职院校有必要根据时代的要求和高职的培养目标,以吴文化特质为主线,以吴文化史料为依托有针对性地勘选吴文化富矿。也就是利用地域特有的教育资源,在把握吴文化特质的基础上,选取其中的“知识和智慧营养的精髓”,撷取吴文化蕴含着的思想品德、人格精神、高尚情操等教育资源进行课程开发,建立吴文化教育体系,培养学生文明谦让的美德和和谐、包容、开放、开拓、创新的精神,提高学生的素质。
  吴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吴文化与中华文化大家庭中各兄弟区域文化(中原文化、齐鲁文化、巴蜀文化、楚文化、越文化等)相比较,除有许多共性外还具有独特的区域文化特色。首先,吴文化是水的文化。吴地位于长江下游的太湖流域,具有丰富的水资源,水乡泽国,河网密布,从而,吴文化具有清新的气息,柔美的风格,鲜活的灵性。其次,吴文化是开放的文化。吴地地理位置滨江临海,交通便利,对中原文化和海外文化兼收并蓄,传播发扬,吴文化具有开放性、融合性。第三,吴文化是后来居上的文化。原先落后于中原的吴地顺应时代潮流,后来居上,魏晋南北朝以后,经济文化一直居于领先地位,因此,吴文化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进取性。第四,吴文化是崇教尚文的文化。吴地书院兴盛,文化繁荣,名流辈出,称冠全国。第五,吴文化是经济与文化并重的文化。发达的经济培育了璀璨的吴文化,璀璨的吴文化又助推了经济的繁荣昌盛,发达的经济基础又进一步推动了文化的繁荣。正如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论》中所说的“一定的文化(当作观念形态的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的反映,又给予伟大的影响和作用于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一最后,崇德是吴文化最显著的特质。泰伯、仲雍礼让天下、以德立国、以德治国成为吴文化的优良传统,被吴地人民世代传扬。
  吴地不仅在哲学、社会科学、文学艺术、科学技术等方面有杰出的成就,而且蕴含着崇高的民族气节、爱国精神和传统美德;不仅孕育着无数杰出的思想家、文学家、艺术家、教育家、科学家,而且留下了众多的名胜古迹、工艺珍品和世代相传的雅风美俗,这些都是宝贵的课程资源。如运用爱国民族资本家荣氏兄弟创办实业、兴办教育的事迹激发学生爱国和创业的精神;学习吴地文学家的作品了解吴地文风之盛,提高学生的文学修养;学习吴地地方戏曲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
  三、丰富教学形式,完善课程体系
  与丰富的课程资源相适应,吴文化课程教育模式应该多样化、体系化。建立起第一课堂、第二课堂,与专业教育、实训实习、社会实践、校园文化相融合,使课内教育与课外教育相结合,校内教育与校外教育相结合,必修课与选修课相结合,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相结合,共同构筑完整的吴文化课程体系。
  (一)将吴文化课程列入专业教学计划
  有两种开课形式,一种是独立开设的必修课和选修课,进行系统的吴文化教学。如在文秘专业、旅游管理专业、人力资源管理等专业中开设吴文化课程作为必修课。将吴文化课程设置为全校性公共选修课,供全校学生选择,丰富课程资源。另一种是将吴文化资源贯穿到其它课程教学中,在其它课程中有机地、自然而然地融合进吴文化内容。吴文化与思想政治课程、其它的人文社会科学课程、职业技术教育课程有机结合。如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进行事业心、进取心、敬业精神、开拓精神、协作精神、吃苦耐劳精神等教育时引用吴文化资源。
学海网
  (二)利用吴文化资源开发隐性课程
  在课程体系中,课程的表现形式有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之分。显性课程是指通过正规的课堂教育教学途径向学生传授知识、培养兴趣、掌握技能的课程。隐性课程是指通过创设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和实施一系列活动,通过间接方式利用吴文化资源所开展的教育活动,使学生潜移默化地受到吴文化的熏陶。例如,苏州市职业大学在校园内建设了“吴文化园”这一彰显吴地文化优雅风韵特质的地方文化展示区,园内设有吴文化图片和微型场景展厅,其中有以旧私塾课桌排列的开展教学及其学术活动的“石湖书院”、有苏州古典戏曲——昆曲、评弹艺术表演场所“嘉韵台”、有展现苏州古典园林雅致景色的“园林廊”等。苏州市职业大学的“吴文化园”已建设成为教育部“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
  四、优化教学方法,实现教学效果最优化
  吴文化课程的教学,根据教学内容可以运用问题讨论法、情景导入法、媒体应用法、现场教学法、检查反馈法、影视赏析法等等各种教学方法。
  (一)问题讨论法
  用设问式导入主题,引发学生兴趣,通过讨论、协作和分享,从表层的感性认识切入其内涵意义。如在学习吴文化特质时,让学生在描述吴地区域的地理环境基础上,引发与之相关联的吴文化特质的讨论,通过课堂讨论培养学生思考、分析问题,表达思想的能力。
  (二)情景导入法
  以情景式导入诠释强化学生的体验。现实的体验和感觉是一个难以忘怀的过程。如从本院教师、学生参加一年一度的中国(无锡)吴文化节开幕式暨祭祀泰伯典礼的视频导人泰伯、仲雍介绍及其吴文化起源。这样,曾经的经历与体验转换成了现实的历史,学生兴趣勃发。
  (三)媒体运用法
  地方文化课程在资料方面占有优势,史料方便收集。通过丰富的图文资料、生动的音像资料形象、直观地展示文物、史料和实境。将吴文化教学资源制作成多媒体课件,使图文并茂,音、动、画、文结合,使教学内容鲜活丰满,教学形式多样,给学生多种感官的刺激,能更好地渲染气氛,增强渗透性和感染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更容易理解和掌握所在的区域文化,开阔眼界,汲取其中的精神养料,提高教学效果。
  (四)现场教学法
  现场教学是吴文化课程的主要特色之一,史实现场就近,便于组织现场教学。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苏南吴地各市县政府都很重视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着力打造文化软实力,开展各级历史文化名城建设工作,重视人文景观、历史古迹的保护、重塑。古典园林、历史街区、历史文物、名人故居、古村、古镇得到精心保护和维修,各类博物馆、纪念馆等免费开放。
  随处可以触摸到的历史展现为地方高职院校提供了直接的教学资源和丰富的现场教学基地,在学习相关内容时可以组织学生现场教学。
  (五)检查反馈法
  充分运用作业所具有的反馈检查功能、巩固拓展功能、考核评价功能和质量保障功能,设计、编制作业。所设计的作业有一定的难度和效度,促使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运用现代科技手段收集资料、分析研究资料,锻炼学生探求、归纳、总结知}只的能力,提高学生探索和研究问题的能力。例如,可以让学生自行组织学习、研究小组,通过查阅资料、文化采风、历史追寻等方式开展吴文化小型课题的研究性学习。
  (六)影视赏析法
  现成的关于吴文化内容的影视作品很多,例如评弹、昆曲、锡剧等地方戏曲都有许多经典的影视作品,苏南古典园林都有一些宣传片,还有许多介绍苏南吴地历史文化名人的电影、电视剧等,都可以通过第二课堂播放。影视赏析教学法也需要教学设计,从教学目标出发,设计问题,播放前提出问题,引起学生的注意;播放完毕学生思考、回答问题,达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综上所述,吴文化课程的开发对苏南高职院校很有必要,意义重大。吴文化课程因其具有实效性、针对性、鲜明的个性和地方特色而受学生喜爱。吴文化蕴含在现实生活中,扎实而不务虚,富有亲切感,易于为地方高职院校学生所接受。通过明确教学目标、精选教学内容、丰富教学形式、优化教学方法,苏南高职院校能够实现吴文化课程开发的教学效果最化化的价值取向。
学海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