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正在浏览:首页 > 职教文章 > 职教论文 > 谈职业生涯规划教学对中职学生的导向作用

谈职业生涯规划教学对中职学生的导向作用

日期: 2009-2-13 1:48:58 浏览: 279 来源: 学海网收集整理 作者: 张岩

摘要:职业生涯规划是职业指导的重要内容,中等职业学校职业生涯规划教学对学生具有强烈的导向作用。通过教学,能够引导学生认识自我、认识职业、认识社会,从而树立职业理想、规划职业人生、自觉提高综合素质,顺利完成角色转换。
关键词:职业生涯规划;教学;导向

2008年12月,国家教育部在《关于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课程设置与教学安排的意见》(教职成[2008]6号)中,把职业生涯规划、职业道德与法律、经济政治与社会、哲学与人生等四门课程作为必修课列入了中职学校德育课程体系,这一方面是德育课教学遵循“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的原则,进行改革的需要;另一方面,也说明了《职业生涯规划》在实现中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的过程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笔者在教学实践中感到,《职业生涯规划》教学对学生有着强烈的导向作用,主要表现在五个方面。
一、引导学生认识自我
人有自我意识,能够内向地意识到自己的存在。人又是可塑的,并且越是往后发展,越是意识到自己的可塑性。因此,人认识自我,不仅要认识自己作为人是何以存在、已经是一种什么样的存在和怎样存在的,而且要探索自己作为人在未来的发展中应当是一种什么样的存在和应当怎样存在。对于中职学生来说,正确地认识自我,不仅有助于在校时的学习与生活,而且有利于今后的择业与事业发展。合格的中职学生应该能正确地认识自我、发展自我,并接纳自己,对自己有合理的期望,善于利用每个成长机会改进自己、完善自己,这样,学生在学校的生活就会快乐、充实、有意义。反之如果他未能建立良好的自我形象,就会产生一种角色混淆的感觉,他会不知道自己是谁,不知道自己属于谁,与人相处也困难。
高中阶段是一个人从青春期向成年期转变过渡的重要时期,也是人的自我意识发展、完善的重要时期。正确地认识自我、评价自我、悦纳自我,有效地控制自我、科学地发展、完善自我,有助于增强自信心,健康地生活。目前,中职学校的很多学生存在着对自我认识不足的问题,特别是在职业领域,不了解自己,不知道“人职匹配”,对未来没有信心、没有目标。而职业生涯规划建立在对自我的分析基础上,它要求在设计自己的职业生涯时,首先要对个体的内在心理特征进行分析、测评,这就引导学生学会科学的认识自己,包括自己的职业兴趣、职业性格、职业能力和职业价值观。笔者曾做过一个调查,在一个教学班里,通过职业生涯规划教学,几乎所有的学生都认为对自己的了解“清楚了”或“加深了”;有38%的学生表示出对测评软件的兴趣,想更细致、全面的测评自己。
二、引导学生认识职业和社会
教学中发现,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对职业的认识比较模糊,原因是他们在义务教育阶段所接受的教育很少有面向职业的内容。笔者曾对220名中职学生作过调查,结果显示:有90%以上的学生进入中等职业学校不是由于“对就业的需要”,而是由于“想升入高一级学校”或“无奈的选择”;有95%以上的学生对自己所学专业所对应的职业、岗位群不清楚、不了解。这种状况容易造成学生没有学习目标,缺乏学习意志品质,甚至所学非所爱,毕业后不愿从事与自己专业对口的工作,造成人才培养的浪费。
职业生涯规划教学则要求学生在设计自己的职业人生时,对自己的理想目标作全面的分析,包括社会环境、经济环境、行业环境,从中找到优势与劣势、机遇与挑战。在教学人员的指导下,学生要完成对自己职业生涯的设计,必须深入社会,了解自己所处的社会、经济环境,了解自己所想从事职业的发展历程、现状、前景,这样根据自己的个性特点去选择职业,根据自己的选择确定行动计划和实施步骤,利于职业意识的形成。
三、引导学生树立职业理想、规划职业人生
哈佛大学有一个著名的关于目标对人生影响的跟踪调查,调查结果表明,一个人能不能树立理想、目标并一直朝着同一个方向不懈地努力,是事业成功的重要因素。职业目标(理想)是个人对未来职业的向往和追求,学生的职业理想从远处说,关系他们今后的人生道路;从近处说,直接指导他们的择业行为。职业理想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它有利于确定人生发展的目标,有利于增强人生前进的动力,有利于激励人生价值的实现。由于中职学生的政治思想觉悟,道德修养水准,知识、能力水平,性格、气质、情感等非智力因素各不相同,因此,他们的职业理想有着很大的差异。
职业理想是通过职业实践活动实现的。职业生涯规划是人生的职业设计,是中职学生——未来的从业者根据个人的兴趣、能力、性格以及相应的就业环境制订的利于自己发展的计划和相应的发展策略。通过教学与实践,能引导学生将个人的职业理想具体地融会到日常生活、学习中,把远大的理想化为阶段行动,使学生自己的活动具有目的性、计划性、可执行性和现实性,从而有助于职业理想的实现。
四、引导学生提高综合素质、养成良好行为习惯
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企业对劳动者的知识水平和劳动技能要求越来越高。懂理论、会操作、会做人、能办事的技能型专业人才日益受到企业的普遍欢迎。而职业理想和自我价值的实现也成为个人强烈追求的目标。因此,职业学校只有加强专业教育并努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才能使学生的专业能力、学习能力、创业能力等综合能力满足职业要求。
职业生涯规划可以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意识、职业道德、职业态度和职业理念,以更好地适应变革中的社会职业环境。通过规划教学引导学生评估个人目标与现实之间的差距,有助于促使学生的才能得到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会如何运用科学的方法、采取可行的步骤与措施管理自己的同时,学会了反思,把理想与行动结合起来,在日常学习生活中养成了良好的行为习惯,利于职业素质的培养和养成。
五、引导学生调整心理状态、适时转换角色
学生从学校到工作岗位,在思想上、心理上、身体上需要有一个适应期。环境变了,接触的人变了,学生一切感到很陌生。现在的中职学生在家大都是父母的掌上明珠,依赖父母、依赖老师,很少经受过生活的磨难。他们充满幻想,对工作期望较高,而踏上工作岗位后,发觉现实环境与预想的相差甚远,还会遇到许多意想不到的困难:有的企业工作任务重、工作时间长;有的福利待遇低;有些学生缺乏独立生活能力,难以承受绪多困难和挫折;有的此山看着那山高,产生不稳定情绪甚至擅自离开岗位;有的不会、不懂与师傅、同事沟通,有傲气,易得罪人,引起误会,引起纠纷等等,因此,要引导学生学会如何调整自己的心态,早日完成从“学生角色”到“社会人角色”的转变,这样才会过好人生道路上紧要的一关。
一般来说,学生角色转换不可避免的要经历三个阶段:拒绝阶段、适应阶段和内化阶段。如果早一点对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教学,引导学生树立职业理想和明确的职业目标,让学生在规划过程中了解职业特点、要求和规范,有助于学生产生对职业的认同,从而缩短拒绝阶段,早日从心理上进入适应阶段。教学人员可有意识的引导学生进行角色领悟、角色认知,让学生的学习、实习过程变为实现自己职业理想的奋斗过程,这样会利于学生毕业工作后尽快适应社会。
总之,一个人的职业生涯发展受到职业指导这个因素的影响。职业生涯规划教学是职业学校职业指导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充分发挥它的导向作用,帮助学生提高职业素质、职业能力,顺利实现就业,为学生个人的职业生涯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是学校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

参考文献:
(1) 田光哲等.创新职业指导——新理念.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5,第1版.
(2) 詹万华.职业道德与职业指导.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第1版.
(3) 丁振国等.就业指导教程.北京: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2002,第1版.
(4) 张大志等.知道你为什么找不到好工作吗.汕头:汕头大学出版社,2008,第1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