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正在浏览:首页 > 职教文章 > 职教论文 > 浅谈如何提高《工厂电气控制设备》的教学效果

浅谈如何提高《工厂电气控制设备》的教学效果

日期: 2009-2-11 2:27:39 浏览: 240 来源: 学海网收集整理 作者: 未知

摘要:结合学生实际基础,确定合理的教学目标及教学计划,结合生活实际,利用各种媒体,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提高《工厂电气控制设备》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电力拖动 教学方法与效果 兴趣
《工厂电气控制设备》是电工专业基础与工艺实习为两条主线的专业课程。该课程涉及许多相关的知识,如电工学、电机学、机械传动等,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不能单纯的进行理论讲授,也不能只注重技能训练而忽视理论,这样学生永远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因此,理论与技能两者必须很好的结合,否则难以达到教学目标。所以,在教学的过程中,我们必须理论联系实际操作技能,并以技能来验证理论。结合学生实际基础,确定合理的教学目标及教学计划。
《工厂电气控制设备》这门课第一部分主要讲述的是各种电器的构造和工作原理外、还讲述使用注意事项及维护方法,第二部分讲述电动机的各种基本控制线路、第三部分讲述常用机床电气控制线路及在生产中的运用最后一部分讲述晶闸管-电动机自动调速线路以及可编程控制器。
中职学生的基础及接受能力不同,同时考虑到教学时间及其委培单位的侧重点,对部分内容进行删减。在制定计划时,对本书中相关章节进行删减。如晶闸管-电动机自动调速线路以及可编程控制器这些内容可删减,难度较大,而这些内容删减去也并不影响知识的连贯性。
学生接受知识的能力水平不一,在制定计划时对教学顺序做出相应的调整。如低压元器件是基础,内容多而枯燥,教学时间长,可通过实物进行讲解,以结构、作用、工作原理、电器符号、型号、选用为主,结合实物元件把各部分剖析给学生看,在学生对所学知识有一个清晰的认识时。讲第二章基本电动机控制线路中点动控制至顺序控制、多地控制。学生把这部分内容扎实的掌握之后,直接进实验室进行操作。理论联系实际并结合具体的实际应用,等到学生把原理及其操作技能掌握熟练以后,再讲解复杂的控制线路。这样的教学效果比按照教材章节进行讲解效果好的多。
按照模块化教学的方法制定教学教学计划。每一模块注重理论与技能互相结合,相互渗透。教师要对每一个课题教学做到心中有数,在课时的安排中能突出重点,解决难点,由浅入深,循序渐进。让学生掌握每一个模块知识点的工作原理,掌握使用、维护的方法。介绍完一个就安排一次技能训练,让学生动手拆装一遍,达到理论与技能相结合,提高了教学质量。
工厂电器控制设备应用于企业里的种种设备,但也无外乎是各类电机的启动、制动、反转、调速等。而这些电气控制线路都是由一些基本控制线路组成的,如点动控制、自锁控制、正反转控制、顺序控制、多地控制、星角降压启动控制、双速控制等线路。因此,我们将该门课主要教学目标放在掌握这些基本控制线路的结构、工作原理上。
通过各种渠道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
“兴趣是认识事物和探求知识的心理倾向,是求知的先导。”良好的兴趣和情感能使人点燃智慧的火花,兴趣是学习的动力,强制性的学习是不可能持续的,兴趣的培养取决于教师的教学方法和艺术。
工厂电气控制设备,理论内容枯燥,有一定学习难度,因此,学生对于理论学习提不起兴趣,;对于技能的训练,部分学生由于害怕电而不敢轻易动手,从而对技能训练操作失去兴趣;部分掌握较好学生,在基本控制线路反复训练过程中,也会产生厌烦的情绪,久而久之,也就影响技能训练的效果。因此,如何才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在这门课程学习中显得至关重要。
(1)、通过实例激发兴趣,应明确告诉学生本门课程是维修电工考级的主要内容。掌握很好的毕业学生的工作状况及其待遇会很好,社会上对具有一定操作技能的维修电工的需求也有很大的时常。结合发生在身边的一些具体例子,让学生对这门课有了足够的认识,对该门技能有了一定的兴趣。并产生学习的欲望。
(2)、多利用多媒体课件、实物进行教学,增加学生感性认识,提高学习兴趣。如在介绍低压电器时,利用多媒体课件及其彩色图片不仅可以清楚看到各电器的内部结构,也让学生在脑海中对电器有了一个形象的图形,同时,也可以在课堂上利用实物进行边拆边讲,引发学生学习的好奇心,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在介绍基本控制线路时,可以利用多媒体课件显示线路工作过程中的动态效果,既可帮助学生理解线路原理,又将枯燥的线路分析变得有趣,学生也乐学。
(3)、多利用操作完以后现场打成绩。青年好胜心强,渴望成功,利用这一特点,我们组织个人之间、小组之间的竞赛。在竞赛中发现人才,培养人才,形成一个你追我赶的良好氛围。同时,通过这一活动,也促进了理论课的学习,形成了理论与实践教学的良性循环,进一步激发了学生要做和做好的积极性,提高了实习效果。
结合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工厂电器控制设备是一门综合性课程,因此,在授课的过程中注意理论与技能的紧密结合,这在安排教学计划时就应体现出来,而在上课的过程中,理论课与技能课都应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在理论课教学中,运用讲授法,演示法、电化教学法、练习法等来提高课堂教学效果。讲授时,条理清晰,重难点明确;演示时,动作规范,过程清晰;电化教学,形象生动,易于理解。练习,有的放矢,引导学生思考。
在技能课教学中,将实习与讲授相结合;并且将单纯操作实物与图上对应部分结合;再将学生分组好差结合。
(1)实习与讲授相结合。在工厂电气控制设备的安装及故障排除的实习中,学生对线路的构成及功能原理一般在短时间内很难理解。实际上控制电路的主要电器是各类接触器,继电器、开关等,了解这些电器的结构,掌握各部分的功能是学生正确使用和操作的前提。因此,在详细介绍这些原件的结构基础上,我们先初步介绍线路的工作原理,然后让学生对照原理图进行初步连接,在操作的过程中,再来思考遇到的问题,教师发现问题后再讲解,再分析,这比单纯的讲完理论再动手操作,要节省时间,效果也更佳。这种“看看讲讲,讲讲练练,边看边讲,边讲边练”,“大课堂”与“小课堂”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法,使学生理解准确,记忆扎实,技能操作规范,既培养了学生的兴趣,又提高了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使学生技能的进一步提高有了保证。
(2)单纯操作与纸上练习相结合。对一些元器件较多、线路安装复杂的电路我们采用“纸上练兵”法。所谓“纸上练兵”是指学生在理解电路原理和掌握电路接法的基础上,在作业纸上练习布线的做法。通过这种练习,学生对理论知识进一步消化和理解,逐步熟悉其原理对安装工艺做到心中有数。实践证明这样做不仅节约了大量时间,而且节省了材料,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特别是对技能操作方面落后的学生,他们可以通过在纸上反复练习,从而逐步提高自己的技能水平。教师也能有更多的时间进行个别辅导。
(3)学生分组好差结合,“传帮带”解决学生技能水平差异问题。
人的身心发展在一定阶段表现出一定的共性,但同时也存在着个体差异。这一个体差异决定了学生个体掌握知识技能的熟练程度和快慢程度的差异。在维修电工技能教学中,我采取了分组结对的形式,让技能好的同学帮助落后的同学,形成互帮互助的良好学习氛围,也解决了教师一个人辅导忙不过来的现象。同时教师也有足够的时间,发现学生存在的共性问题,进行总体讲评示范,也可进行巡回指导,及时发现问题,纠正学生个体的错误操作,做到总分结合,及时查漏补缺,使学生整体技能得以提高和完善。
总之,提高电拖课教学效果的各种方法,需要结合学生的实际,不断的进行摸索,试验,反馈,调整,才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思维。随着电拖知识的不断更新,各种教学媒体的日趋丰富,教学设备的逐步完善,我们的教学思路、教学方法也应做出相应的调整,以适应时代的发展,真正培养出社会所需要的初级专业技能人才。
参考文献:
1、韩利平《电力拖动与自动控制》的生产实习教学探索职业教育研究04.3
2、刘玉文《谈维修电工专业学生故障排除能力的培养》职业教育研究06.11
3、《工厂电气控制设备》高等教育出版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