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正在浏览:首页 > 职教文章 > 职教论文 > 论我国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论我国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日期: 2008-9-12 13:19:14 浏览: 279 来源: 学海网收集整理 作者: 梁歆梧

摘要: 据有关资料介绍, 目前生态旅游已成为我国旅游业中增长最快的一部分, 年增长率达30 %以上。本文针对“生态旅游热”日益兴盛的可持续发展态势, 分析了生态旅游业发展的特点和性质, 并对我国生态旅游业发展现状、趋势及应注意的问题提出了几点建设性的建议。
关键词: 生态旅游 环境保护 
可持续发展在地球面临环境危机的背景下, 随着人们环境意识的觉醒, 绿色运动和绿色消费席卷全球。生态旅游作为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一种实践形式, 被认为是实现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首要的、必然的选择, 因而在世界范围内得到普遍重视和迅速发展,特别是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以及很多欧洲国家非常流行, 已成为近年新兴的热点旅游项目。世界各国都根据各自的国情, 开展了各具特色的生态旅游。勿庸置疑, 生态旅游将成为21 世纪国际旅游的主流。
一、生态旅游的定义
“生态旅游”一词是世界自然保护联盟( I2UCN) 生态旅游特别顾问、墨西哥专家谢贝喀斯•
拉斯喀瑞(H•Ceballos Lascurain) 于1983 年首先提出来的, 。但是, 直到1992 年“联合国世界环境和发展大会”的召开, 在世界范围内提出并推广了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和原则之后, 生态旅游才作为旅游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形式在世界范围内被广泛的研究和实践。然而对于“生态旅游”这一新词语的真正含义, 世上至今还没有一个公认的定义。世界旅游组织将之定义为一种以生态为基础理论的旅游, 是专项自然旅游的一种形式。国际生态旅游学会则解释为: “有目的的前往自然地区去了解环境的文化和自然历史, 它不会破坏自然, 而且会使当地社区从保护自然资源中得到经济收益。”综上所述, 生态旅游的概念可以这样归纳: 生
态旅游是一种在生态学原理和可持续发展理念指导下, 以自然区域或某些特定的文化区域为对象, 以欣赏和研究自然、野生动植物以及相关文化特征为旅游目的, 以不改变生态系统的有效循环及保护自然和人文生态资源与环境为宗旨, 并使当地居民和旅游企业在经济上受益为基本原则的特殊形式的旅游行为。这种生态旅游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而与自然和谐, 并且必须使当代人享受旅游的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的机会与后代人相平等, 即不以当代人享受和牺牲旅游资源为代价, 剥夺后代人本应合理地享有同等旅游资源的机会, 甚至当代人在不破坏前人创造的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的前提下, 为后代人建设和提供新的人文景观。并且, 生态旅游的全过程中, 必须使旅游者受到生动具体的生态教育。总之, 它是一种将生态环境保护与公众环境教育同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有机结合的旅游活动。
二、生态旅游与传统旅游的区别
生态旅游是一种对环境保护负有责任的旅游方式, 根本宗旨就是贴近自然、保护自然、维护生态的平衡。它同传统旅游形式的本质区别在于生态旅游必须具有促进生态保护和旅游资源可持续利用的特点。
首先, 生态旅游和传统旅游的对象有所不同。其对象是具有独特的有相当景观价值的自然生态景观与文化景观, 这些都是某些地域在长期的大自然造化和居民生活、交往过程中形成的, 不同的地域便具有不同的地理环境外貌和生态系统类型以及独特的民族风情和文化遗产。同时, 这种旅游区域人口相对稀少, 受工业化影响程度较低, 旅游生态环境保存在相对原始自然状态。其次, 尽管生态旅游者与传统旅游者有时利用相同的自然区域, 然而其态度、兴趣明显不同。传统的旅游与观光地区的生态学及特点无关, 其目的在于消遣和娱乐。而生态旅游则是为自然区域本身所吸引, 研究和欣赏其自然特征, 并对野生生物和自然资源进行非消耗性的利用。侧重于文化特征的旅游与生态旅游密切相关, 二者经常互为补充。再者, 和传统的旅游活动相比, 现代生态旅游的最大特点就是其保护性。现代生态旅游的保护性体现在旅游业中的方方面面, 对于旅游开发规划者来说, 保护性体现在遵循自然生态规律和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旅游产品开发设计上; 对于旅游开发商来说, 保护性体现在充分认识旅游资源的经济价值, 将资源的价值纳入成本核算, 在科学的规划开发基础上谋求持续的投资效益; 对于管理者而言,保护性体现在资源环境容量范围内的旅游利用, 杜绝短期经济行为, 谋求可持续的三大效益协调发展; 对于游客, 保护性则体现在环境意识和自身的素质, 珍视自然赋予人类的物质及精神价值, 保护旅游资源及环境成为一种自觉行为。生态旅游的这种保护性, 在很大程度上避免了传统旅游因计划不周、开发不当、管理不足、意识不强所带来的环境负效应。另外, 相对于传统旅游而言, 生态旅游是一种更加低成本却高效率的新兴旅游态势。其所需条件不同于传统旅游。由于强调生态环境的自然原始性, 旅游者的交通方式、居住方式, 也应该符合生态的要求。因此与自然更加和谐相宜的休闲旅游方式如马车、徒步、帐篷等都得以大规模使用和推广, 从而其基础设施的投资费用很低, 仅相当于传统旅游1/ 4 左右。但是在完善的管理制度和系统的运作模式下, 其收益却与传统旅游不相上下。既是, 生态旅游就是在保护环境和对维护当地正常生活承担义务的同时, 仍能把商业性的旅游业与旅游地生态旅游结合起来, 以支持当地的经济发展。同时, 生态旅游融休闲和科学普及教育于一体, 与传统旅游不同, 需要依靠科学高标准进行规划和管理, 对管理者、游客、导游和经营者都有较高的要求。生态意识, 生态理念与生态道德, 是生态旅游的核心。而要实现生态的无害化, 生态旅游还必须考虑旅游区的生态容量。所有旅游点的生态承载力都是有限的, 到旅游区旅游的人数, 不能超过该地区的承载极限, 这就与传统旅游加大开发力度、大力招揽游客的行为有着根本的不同。
三、生态旅游资源的分类
按照生态旅游资源的属性, 可以把生态旅游资源分为自然生态旅游资源系统和人文生态旅游资源系统两大类型。我国生态旅游资源丰富, 各种类型皆有涉及。
(一) 自然生态旅游资源系统: 主要包括以下四类: 一是地文生态旅游资源, 包括: (1) 地质景观生态旅游资源, 如典型地质构造、岩石、矿物、古生物化石、火山、地震遗迹如长白山天池、云南腾冲火山群遗址、海南琼州海底村庄等; (2) 地貌景观生态旅游资源, 如山岳景观、岩溶景观、海岸地貌如石林、峰林、溶洞、四大名山、桂林山水等。二是水体生态旅游资源, 包括河流、湖泊、温泉、瀑布、海滨如长江山峡、福州温泉、青海湖、黄果树瀑布等。三是气候天象生态旅游资源, 包括宜人的气候、天象奇观如贵州“南山雨霁”、大理“下关风”、松花江“树挂”、林海雪原等。四是生物生态旅游资源, 包括森林生态旅游资源、草原生态旅游资源、古树名木与奇花异卉、珍稀动物及其栖息地如内蒙古大草原、大兴安岭、四川卧龙、西双版纳热带雨林等。
(二) 人文生态旅游资源系统: 主要包括两类:
一是各类历史人造遗迹旅游资源如古代伟大工程、历史文化名城、古建筑古城遗址、大型陵墓古典园林、特种博物馆和纪念地如万里长城、丽江古城、秦始皇兵马俑、烈士陵园等。二是人造文化遗产生态旅游资源, 包括民族习俗、宗教活动胜地、文学艺术、民族特种工艺如庙宇佛塔、敦煌莫高窟、傣族泼水节、碑林石刻、壁毯玉雕等。
四、我国生态旅游发展的现状及问题
我国的生态旅游是主要依托于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风景名胜区等发展起来的。其中生态旅游开发较早、开发较为成熟的地区主要有香格里拉、中甸、西双版纳、长白山、澜沧江流域、鼎湖山、广东肇庆、新疆哈纳斯等地区。1982 年, 我国第一个国家级森林公园———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建立, 将旅游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有机结合起来。至1999 年初全国已经建起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森林公园近900 处, 其中大部分已基本形成配套服务体系, 不少森林公园已成为我国新的旅游胜地, 有119 个已经开始向世界推荐开展生态旅游。从1956
年开始建立第一批自然保护区以来, 至1997 年底,共建各类自然保护区932 处, 其中国家级的有124处, 包括列入《国际湿地公约》重要湿地名录的黑龙江扎龙, 吉林向海, 青海鸟岛, 江西鄱阳湖和湖南洞庭湖等湿地, 更有14 个被正式批准加入世界生物圈保护区网络。而在2001 年对全国100 个省级以上自然保护区的调查结果显示, 已有82 个保护区正式开办旅游, 年旅游人次在10 万元以上的保护区已达12 个。我国共有512 处风景名胜区,总面积达916 万平方公里, 其中有7 个景区被收入《世界遗产名录》。另外, 99 昆明世博会和1999 年国家旅游局的“99 生态环境旅游”主题活动大幅度推进了我国的生态旅游项目发展: 当时推出的生态旅游的类型主要包括了观鸟、野生动物旅游、自行车旅游、漂流旅游、沙漠探险、保护环境、自然生态考察、滑雪旅游、登山探险、香格里拉探秘游、海洋之旅等十大类专项产品, 共193 项。同年, 四川成都借世界旅游日主会场之机推出了九寨沟、黄龙、峨眉山、
乐山大佛等景点, 开发生态旅游产品。随后, 湖南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举办国际森林保护节, 推出武陵园等生态旅游区。以湖南和四川为起点, 生态旅游逐渐在全国范围内发展起来。目前, 我国生态旅游形式已从原生的自然景观发展到半人工生态景观, 旅游对象包括海洋、山地、沙漠、草原、冰川、自然保护区、农村田园景观等, 生态旅游形式包括游览、观赏、科考、探险、狩猎、垂钓、田园采摘及生态农业主体活动等, 呈现出多样化的格局。然而由于我国的旅游业开发史较短, 现阶段还处于发展中国家旅游开发模式的初级水平, 人们对旅游与环境之间的关系, 还缺乏科学理解, 生态旅游的发展大多还停留在初级阶段, 强调到大自然中旅游, 强调对旅游资源的开发而忽视了旅游本身对环境的影响和资源的破坏, 从而形成我国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的障碍, 甚至已经给环境造成了严重的破坏。具体来讲,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 受错误思想的误导严重, 旅游生态意识
落后一是“无烟工业”的误导。认为“旅游业是无烟工业, 不象其他产业那样对环境造成污染”, 旅游作为一种产业, 也会产生各种废物。旅游业不仅排放传统工业废物, 而且生产的“旅游公害”对一个旅游区来说是致命的威胁。二是“低投入、高产出”的误导。认为“旅游业是一项投资少、见效快、高产出的产业”。他们忽视了环境资源的消耗,低估了旅游成本水平, 虚增了环境新创造价值部分。三是“旅游资源是可再生资源”的误导。认为旅游消耗只是精神消费, 不对其构成威胁。而事实上旅游活动也消耗甚至破坏或毁灭旅游和环境资
源。四是不少人对生态旅游的理解仅仅停留在走向大自然, 而忽视了生态旅游的环境教育和文化保护意义。而一些导游缺乏基本生态保护知识, 甚至一些解说词中充满封建迷信; 有些企业甚至为了自身的经济利益, 利用生态旅游概念上存在争议的机会, 在主观上有意识地曲解生态旅游含义。这种做法不仅对旅游者产生了误导, 还严重损害了当地的声誉, 造成环境的永久性破坏, 不利于当地旅游业的长远发展, 更有悖于生态旅游发展的初衷。
(二) 缺乏规划、过度开发、盲目建设问题突出许多地区的政府有关部门在开发旅游资源时,
缺乏深入的调查研究和全面的科学论证、评估与规划, 匆忙开发。特别是新旅游区的开发, 开发者往往急功近利, 在缺少必要论证与总体规划的条件下, 便盲目地进行, 粗放式的开发, 造成许多不可再生的贵重旅游资源的损害与浪费。近10 多年来,景区的人工化、商业化、城市化使我国风景名胜区, 包括已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一些自然风景区, 已越来越受到建设性的破坏。如旅游溶洞的开发利用还处于无计划状态。许多地区一旦发现溶洞就匆忙施工开发。开放后又不控制游客人数, 过多的游客加速了洞内沉淀物氧化。一些洞口开得过大, 过长, 加速了洞内外空气对流, 人们呼出二氧化碳气体破坏了溶洞环境的平衡, 加速了洞内景物的老化。如今我国许多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和森林公园, 都面临着人工设施和人工景观过多过滥的问题, 过度开发破坏了自然景区的真实性和完整性。
(三) 人造景观和设施泛滥, 景观趋同现象严重。许多生态旅游区热衷于旅店、餐厅、商店的建设, 盲目修建旅游设施。人为修建过多的模仿性极大、格调低、缺少趣味性、粗制滥造、与周边自然景观不和谐的人造景观, 造成景区在自然景观中演变出大量的城市化、商业化景观空间, 大大降低了生态景区的美学价值。更有61 %的景区存在建筑物的线条、形态、颜色和质感与生态旅游区的自然景观和人文背景极不协调的现象, 破坏了旅游区景观的整体性和协调性。
(四) 风景区缺乏必要的管理机制、生态环境系统失调随着旅游业的发展, 在旅游区内各大饭店、宾馆林立而起, 由于旅游人数逐年增加, 景区内的楼堂馆所及生活设施也随之巨增, 随即带来了生活废水、垃圾粪便和燃煤等污染, 使旅游区的环境质量下降, 观赏价值也随之贬低。而调查显示, 在已经开展旅游的保护区中, 仅有16 %定期进行环境监测工作, 有的保护区连一台必须的测量仪器也没有。根据科学监测对游客数量进行控制的保护区仅占20 % , 一些保护区已出现人满为患的现象。据中国人与生物圈国家委员会的调查资料显示, 我国有22 %的自然保护区由于旅游人数增加而造成保护对象的破坏; 11 %的自然保护区出现资源退化。
(五) 风景名胜区环境污染严重据旅游风景区提供的监测资料显示, 风景区水土、大气都有程度不同的污染。噪音、烟尘都超过了规定的标准。同时由于旅客的不良生活习惯, 造成风景区内生活污水增多, 垃圾废渣、废物剧增。驰名世界的黄山、庐山垃圾随处可见, 甚至连世界屋脊喜马拉雅山, 游客也留下了各种饮料袋、包装袋等垃圾。致使那里不得不花费巨资去清除。开办旅游的自然保护区环境污染问题也是日趋严重, 目前已有44 %存在垃圾公害, 12 %出现水污染, 11 %有噪音污染, 3 %有空气污染。
五、我国生态旅游的解决之道
2005 年, 印度洋的海啸引得举世震惊, 瞬间之内, 数以十万计的人被夺走生命, 上百万人流离失所。大自然的力量固然难以抗拒, 但是, 人类对自然规律的违背, 却在无形中加大了这次海啸的破坏力度。一些环保组织在此次灾难后经过研究指出, 如果这次印度洋海啸发生波及地区的红树林和浅海珊瑚礁没有遭到破坏的话, 它们或许可以减弱海啸的破坏力, 挽救许多人的生命。对东南亚地区珊瑚礁和红树林破坏程度最大的, 当属过度发展的旅游业。泰国的著名旅游胜地普吉岛, 就是因为旅游业过度发展, 珊瑚礁、红树林等生物遭到大幅度破坏, 从而在这次海啸中成为重灾区之一。而在印度、马来西亚和斯里兰卡等旅游业相对落后、沿海植物带保护较好的地区, 海啸造成的损失相对较小。从这个角度讲, 正是旅游产业对环境的破坏,酿成了这场环境灾难。近年来, 我国黄山、武夷山等旅游胜地环境告急的消息频频见于报端。面对如此严峻的形势, 我们的生态旅游业应当如何寻求与自然和谐相处之法, 以开拓生态环境和旅游的可持续发展之道呢?
(一) 加快环保立法, 强化法制观念
生态旅游作为旅游业新的经济增长点, 推动旅游业发展的同时, 还给一直以来发展基金匮乏的林业带来一片生机, 而生态旅游同时也是一种与教育有关的环保宣传新方式。我们要进一步加强生态旅游的法律法规体系建设, 努力使生态旅游的各项工作纳入法制化的轨道, 做到依法建设、依法经营和依法管理; 严格执法和遵守我国的《环境保护法》、《森林法》、《文物保护法》、《野生动植物保护法》等与旅游密切相关的环境保护法律和法规, 并针对旅游业对环境影响有潜在性、持续性和累计性的特点, 增加补充规定。如增加对旅游的环境保护税收, 用于修复被损环境的管理; 制定自然保护区资源开发利用和监督管理办法。地方政府有关部门应认真学习和贯彻执行有关的法律、法规, 增强法制观念, 例如对生态保护区的开发, 要根据环境法律, 规定哪些部分严禁开发, 哪些部分可以开发以及开发的规模、开放的季节和可接待的人数等等。又如规定哪些地区禁止带火种, 禁止狩猎和毁坏林木, 禁止遗弃垃圾和生活用品。对违法侵害自然资源者, 加大执法力度, 使其承担相应的民事和刑事责任。当前还要对那些如规划或不按规划要求乱开乱建并导致自然景观资源被严重破坏的森林公园及生态旅游项目进行必要的整顿, 使其尽快走上一条健康的发展道路。
(二) 加强宣传教育, 树立环保意识
发展生态旅游要求人们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并要保护自然资源和生态平衡, 要通过广泛的宣传教育来提高公众对自然资源的保护意识。针对目前生态旅游开发中普遍存在的重开发、轻宣传教育的问题, 必须加大宣传教育的力度。一方面是把生态教育和生态道德教育纳入国家教育计划, 在小学、中学和大学国情教育中增设这方面的教育内容。使我们的子孙后代从小就开始重视自然资源的持续利用, 爱护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 保护野生动物和植物, 理解大自然、热爱大自然, 使生态善恶观、生态良心、生态正义、生态义务成为青年的自觉行为和道德规范。另一方面是利用保护区的展览馆(厅) 、影象录音及宣传资料以及导游讲解对游客进行直接的宣传教育; 同时通过电视、报刊等大众传媒工具进行范围更广泛的宣传教育, 既起到对全民进行自然保护教育的作用, 同时也起到扩大生态旅游社会影响, 吸引更多的游客来自然保护区进行生态旅游的作用。另外, 生态旅游的宣传教育对象还应包括旅游景区所在地的政府官员、开发商、旅游管理人员。通过教育和培训, 提高管理人员素质和管理水平,重点培养他们从生态学的角度从事管理、开发和服务活动的能力, 以承担生态旅游开发所应开展的各项工作。
(三) 全面规划, 有序开发
做好旅游开发规划, 贯彻资源和环境保护的思想, 这不仅是使开发取得成功的保障, 也是预防资源和环境遭到破坏的重要措施。因此, 国务院有关自然保护区行政主管部门应加强部门之间的协调和合作, 组织制定全国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发展规划, 并纳入全国旅游发展规划。近期内可重点推出一批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的精品路线或游览区, 通过示范建设, 推动全国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的发展。在编制旅游区总体规划过程中要注意听取各利益主体的声音, 并在规划中得到协调。在生态旅游规划之前, 进行可行性研究, 对旅游资源价值和市场潜力以及旅游开发将会造成的环境影响等方面进行调查和评估, 制定符合生态旅游目标的土地利用规划、景观规划、水资源和能源规划、环境保护规划等各种专项规划。为保证生态旅游的环境质量的高品位, 旅游区的有关建设必须遵循适度地有序地分层次开发的原则, 坚持以保护为主、旅游开发为辅的方针。生态旅游的开发必须以生态学原理为准则, 以促进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的良性发展为目标。在保护好自然资源和自然环境的前提下, 根据自然保护区的总体规划适度开发。在开发项目的选择上, 必须坚持因地制宜, 在坚持保护第一的前提下, 选择不破坏自然资源又可重复利用资源的项目。生态旅游开发区域必须严格限制在保护区实验区范围内, 从生态角度严格控制服务设施的规模、数量、色彩、用料、造型和风格, 提倡以自然景观为主, 就地取材, 依景就势, 体现自然之美, 对那些高投入、高污染、高消费等刺激经济增长的项目坚决制止。旅游区的环境容量问题, 应加强研究,在旅游区的环境容量未确定之前, 必须控制旅游业的发展速度。对一些重点保护的景区, 必须防止太多的游人进入, 即使是一般旅游区, 也应严格控制超容量吸引游人; 要严格将旅游接待能力和实际接
待量控制在保护区的旅游生态容量之内, 真正达到保护和持续发展的双重目的。
(四) 改变观光结构, 三种效益齐发展
结在21 世纪中, 休闲度假将取代观光旅游成为旅游的主体。而让游客能亲自参与和亲身体验是休闲度假产品风靡世界的最直接原因。在考虑旅游与生态的关系时, 仅仅关注如何将生态资源利用于旅游事业是不够的, 还应该掌握生态旅游者的消费心理和兴趣倾向, 在提供优美的生态环境的同时,建立起使生态旅游者能够参与的新型观光结构, 延长其逗留时间。这既包括硬件设施, 也包括软件方面的服务和管理, 两者缺一不可。必须全方位地开发食、住、行、游、购、娱六大要素互相配合的项目, 进行综合性的开发。旅游接待设施的建设可按照“区内游, 区外住”的原则, 以减少其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追求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最大化。正如世界旅游组织秘书长弗朗加利在世界生态旅游峰会的致词中指出的“生态旅游及其可持续发展肩负着三个方面的迫在眉睫的使命: 经济方面要刺激经济活力、减少贫困; 社会方面要为最弱势人群创造就业岗位; 环境方面要为保护自然和文化资源提供必要的财力。生态旅游的所有参与者都必须为这三个重要的目标齐心协力的工作。”总起来, 即是要生态效益, 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齐发展。
(五) 强调当地社区群众的参与性和收益性。
生态旅游区的开发要带动地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就不可能在开发和经营中把当地人排除在生态旅游开发之外。吸纳当地人参加生态旅游开发和经营, 这不仅是生态旅游发展的群众基础, 也是当地就业和经济来源的替代选择, 是决定生态旅游开发成败的关键。也只有当地群众的参与, 才能把破坏资源的力量转变为保护资源的力量、建设性的力量。群众参与存在着直接性, 因为他们本身就是利益主体, 确定了利益主体, 资源的开发保护就比较容易行。同时还存在着协调性, 当地群众参与所开发的生态旅游, 是原汁原味的, 与当地的生态是协调的, 是互补的。只有当地群众参与, 让他们获得了利益, 才能让他们体会到资源的价值, 自觉地进行保护。过去许多景区乱砍乱伐, 禁而不止, 最后政府出一点资金, 把农民组织起来成立护山队,允许他们在景区划定的地点开设小店做些土特产和旅游品的生意, 结果破坏的力量转变为保护的力量, 因为他们从中得到了收益。印尼在巴厘岛的奴萨杜阿旅游度假区的开发中十分注重这一点, 获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同时我们应在当地人参与的形式上不断探索。当地人不仅要能够参与生态旅游的开发和经营, 如当地人参与住宿接待、发展特色交通、旅游购物以及参与反映当地文化特色的旅游项目等, 还要在生态旅游的开发决策时考虑当地人的意见。
(六) 建立生态旅游专家规划和指导的辅助系统
生态旅游作为专业性的旅游形式, 一方面, 应该随着环保产业的不断进步, 也不断地进行技术革新, 把环保产业的新技术不断地应用到生产中去。另一方面, 为了保证把旅游对生态的影响降低到最小, 就要求不断地进行环境的检测、研究和比较。而生态旅游科研机构作为研究机构, 也不可能长期的驻留景区进行经营, 因此, 建立生态旅游专家规划和指导的辅助系统就显得很必要。具体在做法上, 第一, 应该建立生态旅游区与生态旅游研究机构之间的良好联系。聘请这些机构和专家担任生态旅游区的顾问或者组建智囊团, 提供指导和咨询服务。从生态旅游区的规划开发前期考察开始就不断地为生态旅游的发展提供建议, 定期为生态旅游区的管理部门提供必要的环境情况报告, 并不断对现实发展中的偏差提出纠正意见。第二, 加强生态旅游管理部门同研究机构的联系。建立生态旅游主管部门通科研单位的合作机制, 加强生态旅游的理论创新研究、推动生态旅游的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制定科学的生态旅游规范和技术标准。通过两方面的合作, 充分吸收生态旅游研究的成果, 把大量的专家和学者纳入生态旅游发展的辅助系统。
参考文献
[1 ] 张建萍生态旅游———理论与实践中国旅游出版社 2001 年6 月第一版
[2 ] 卢云亭王建军合著生态旅游学旅游教育出版社2001年5 月第一版
[3 ] 蒋明康/ 吴小敏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开发与管理对策研究农村生态环境2000103
[4 ] 刘 伟、朱玉槐旅游学[M] •广东旅游出版社, 1999年9 月第一版。
[5 ] 牛亚菲可持续旅游、生态旅游及实施方案[J ] 地理研究1999 (2) : 179~184
[6 ] 唐 祺试论生态旅游的“五种趋势”蓝天园林双月刊总第22 期
[7 ] 张更生等自然保护区管理、评价指南与建设技术规范[M] 1 北京: 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1995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