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正在浏览:首页 > 职教文章 > 职教论文 > 浅谈中职数学课“情感教学法”的探索

浅谈中职数学课“情感教学法”的探索

日期: 2008-11-12 21:32:24 浏览: 231 来源: 学海网收集整理 作者: 未知

摘要:通过对职业学校数学教学现状的反思,明确“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改革方向,探索“情感教学法”,以达到学生“乐于学、能学好、想再学”的目的。“情感教学法”以师生情感交融、创建教学互动时空为基点,以让学生获得快乐、成功体验为手段,着眼于学生的未来发展,促进学生的专业生成,从而实现职业学校数学教学为专业服务的宗旨。
关键词:情感教学 专业生成 快乐 成功 发展

对大多数职校生来说,“数学成绩”是他们各科成绩中的重灾区,双基薄弱、兴趣淡化等现象普遍存在。而中职教师大多承袭着上世纪的教学模式,教育理念的更新跟不上职教改革的步伐,“教师与学生平等、互动和双赢”的课堂教学理想成了心中难言的“伤痛”。要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构建数学与专业学科间互相融合的综合教育体系,就必须在教学过程中进行新的探索和尝试。
“情感教学法”的应运而生,始于“以学生为本”教育理念的指引,基于对中职生认知水平、学习能力和心理特征的深入分析,源于教师对发挥个人特长的自觉、自醒和形成独特的教学风格的向往。“情感教学法”以“快乐、成功、发展”为关键词,将学生课堂情感需要划分为三个层次,并针对不同阶段特点采用不同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来达到课堂教学目标。经过几年的实践探索,效果显著。
1、情感沟通,使学生乐于学
1.1“快乐需要”的观念提出
对中职生的心理特征、认知水平和学习环境等因素进行深入细致地调研分析是实施“情感教学法”的基础。中职生被分数压得呼吸不畅、对前途理想失去信心。我们要让他们卸下包袱,品尝快乐的滋味才能改变现状。
心理学研究表明:人们对自己感兴趣的事物会特别关注,进而产生敏锐的感知、活跃的思维和丰富的想象,乃至执着的追求。教师要想学生不惧怕数学,喜欢数学,就要使出浑身解数,吸引学生眼球,满足他们的“快乐需要”。这是“情感教学法”的起点,也是有别于“经验传授型教学”的标志。
1.2“快乐”教学的策略与方法
1.2.1交流真情实感,构建互动平台
多次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在数学成绩差的学生中,多达65%的学生对数学教师不感兴趣,与数学教师没有课后交流甚至有抵触情绪。其结果令人震惊!看来,与教师的快乐相处是快乐学习数学的前提。任课教师想法设法让学生喜欢自己,成为“情感教学法”的一块基石。
第一:注意第一印象,交流经常进行。教师不可板着面孔,急于宣布各种要求,应以平等的观念、亲切的语调、自信的笑脸、宽容的胸襟和广博的知识来征服学生,将美好的第一印象深深映入学生的脑海。然后经常与学生交流,适当地与学生聊聊时政风云、社会新闻、校园佚事、个人经历,既是课堂里的德育渗透,也能营造氛围。课后谈心要注意因地制宜、因人而异。久而久之,学生就会与你分享快乐、共担烦忧。
第二:投其所好,沟通需要共同语言。师生之间面临着时代不同,年龄差距大,流行元素变更等问题,难免有距离。但是学生不可能回到教师成长的年代,教师却能感受到知识经济、网络文化的鲜活存在。教师应主动了解学生关心的时尚资讯,看看偶像剧、听听流行歌曲、网上冲冲浪……花点时间、留点心思,就有了更多的“谈资”,拥有更多的发言权。学生甚至会把你当成“偶像”。
第三:面向全体,兼顾个性差异。教师往往会对优生、差生特别关照,可怜的“中间层”常常被遗忘。“情感教学法”强调情感互融,是把课堂变成大家庭,每一个学生都是教师关注的对象,教师要给每个学生一片阳光。由于遗传、环境、教育等各种因素的影响,学生的差异客观存在,教师要承认差异,尊重个性,掌握交流艺术,开发每一个学生的潜能。
1.2.2模拟生活情境,吸引关注目光
有了情感交流,学生对教师要呈现的知识产生了关注可能,课堂教学的空气不再凝固,教育环境不再是灰色的。但这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要想学生喜欢上数学课必然要在新知识的呈现方式上动脑筋。模拟生活情境的教学方法对中职生是最适宜的,具有形象、生动、感性、直接、趣味等特点。它以波利亚“问题解决”理论为指导,注重学生“自我概念”的形成,强调教学内容与学生日常生活的联系,把问题置于现实场景中,赋予教学内容一定的实际意义。这是“情感教学法”的切入口。教师在操作中定位要准确,材质要厚实,可采用挂图、点击屏幕、小品表演、课外采风、做游戏等多种形式调动学生积极性。
片段一:集合概念的教学。教师以“游戏”带入课题,让学生动起来、乐起来。在教室地面上画出几个圈,代表不同对象的不同归属。在游戏中,学习集合元素的确定性、互异性和无序性。
片段二:解斜三角形(正弦、余弦公式)的教学。教师以台风问题引出学习的内容,让学生明白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我们要学“有价值的数学”。并以“泰坦尼克”与冰川相撞事件进一步引出所学知识在航海领域的实际应用。
片段三:复利问题的教学。教师先布置好“把压岁钱存入银行”的假期作业,并分发人手一册的理财帐本,在上课之前由学生进行结算汇报。“先用后学”的方法能使得学生对课本知识有完整的认识。并且开展“金算盘”评比活动,极大地调动学生积极性。
片段四:三角函数倍角公式的教学。对于缺少直观生活应用实例的内容,教师要充分利用学生的好奇心,虚拟情境。如:采用“由一个角的三角函数值表示一个密码,请学生破译倍角所表示的密码”的方式,激起学生的求知欲望。
1.2.3烹制教学佐料,快乐无处不在
中职生无意注意力强,学习意志不够,光靠精彩的片头没有跌宕起伏的过程,就只是“闻到花香却食之无味”,不能长久地吸引学生注意力。针对学生喜欢新奇事物的心理特征,教师要出其不意地展示与教学内容相关联的其它知识,唤起学生对原因、人物和应用效果等天生的好奇,发展数学应用意识,使学生体验数学家的严谨态度和思维方式,增进对数学系统的结构化理解,促进知识的有效迁移。教师要避免“贴标签”似的讲授,应该自然、贴切、激情地引入,要像名厨那样有绝活、亮绝招,给学生的课堂教学大餐特意烹制可口的小点和美味的佐料。
片段一:双曲线的定义及标准方程的教学。教师可引出双曲线在军事上的应用。如:抗美援朝战争中,我炮兵向美军阵地炮击不久,敌军就会把炮弹比较准确地打到我军阵地,迫使我军不断转移,你知道原因在哪里吗?引发学生思考并将爱国主义教育融入课堂。
片段二:数列前n项求和公式的教学。教师声情并茂地讲述“古印度国王褒奖宰相达依尔(国际象棋发明者)”的故事,让学生在轻松、有趣的故事情节中感受等比数列求和的奇妙,惊叹达依尔的智慧。
片段三:著名数学家的事迹介绍。采用让学生上课的办法。如:班上有同学喜欢集邮,教师鼓励他广泛收集资料,请结合自己收藏的邮票,介绍我国曾发行过的邮票上的数学家祖冲之、徐光启、沈括、华罗庚等及他们对数学发展所做的贡献,效果良好。
2、 目标分层,助学生能学好
2.1“成功需要”的观念提出
学生的行为参与是教学成功的基础,而要使学生积极参与就必须让学生体会到成功的愉悦。中职生长期处在“挫败”的阴影中,缺乏肯定和鼓励。如果在课堂习得过程中得不到成功体验,那么快乐就转瞬即逝。“情感教学法”就是要让学生感受到:我能行。
教师首先要考虑到学生实际,切忌自己讲得津津有味,学生听得昏昏欲睡,也要不断强化学生课堂参与的内驱力,要创设良好的学习、交流、讨论的氛围,保持学生注意力的持久性,培养他们的钻研精神。还要注意“成功需要”对自卑情绪严重的学生而言是需要不断肯定、不断重复和强化的,因此,教师要细分课堂学习目标,针对个体差异,分层落实。
2.2“成功”教学的措施和手段
2.2.1重组教学内容
目前很多学校都实行了分层教学,一般根据成绩把学生分成A、B两个层次。中职生的数学基础很不平衡,成绩断层现象特别严重,他们的知识链是断点式的,即便分在同一层次也参差不齐。于是,教师要实行一定意义上的“班内复式教学”,根据大纲要求,重新调整和组合内容,研发校本教材,实施“弹性教材”,满足多样化需求。使得教学内容的出现更符合学生的认知逻辑,尽可能做到量适宜、难度适中,要使学生从张口就吃,到伸手可及,再到跳跃能得。着力打造“最近发展区”,帮助学生感受新、旧知识的联系,错落有致、层次分明地安排教学内容,有利于学生知识建构。
2.2.2分层落实目标
教师要针对个体差异,提出不同的教学目标,因材施教。在组织课堂学习形式的时候,可以经常采用“分配小组,集体讨论”的方法。教师首先进行学情分析,然后把学生分成几个小组,在学习要求和学习进度上相对保持一致,能使学生产生“小集体归属感”,摆脱“总是掉队”的心理影射。
“情感教学法”要求教师布置阶梯作业,不能全班通吃一锅菜,可以引入“自助餐”的概念,让学生自由选择不同的任务指标。诸如:巩固题+提高题、任务题+挑战题等复式习题选择模式。
要贯彻“低起点,小台阶,精讲勤练”的原则,帮助学生认清自我,欣赏学习途中的风景。学生学习的自觉性有赖于他们的自我效能感,光靠教师翘翘大拇指,送上一句“好样的”是远远不够的,关键是在学习过程中确实能够解决问题,看到进步、体会成功,不断地自我肯定。
2.2.3突出主体地位
现代数学教学论强调建立“师生共作”的交互式的教学理念,教师是学生数学建构活动的组织者、参与者和促进者。“情感教学法”正是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
采取的方法有:试卷讲评交给学生,实现学生自我教育,培养自我评价能力,发展学生创造力。学生上台讲评,变被动为主动,针对普遍性错误可以充分暴露思维过程,面对知识漏洞主动查阅资料和复习教材。在群体思想交流过程中,能力较低学生可以受到能力较高学生的思想和策略的激发,从中受益并互补。
方法二:帮教结对形成合力,激发学生创造才情。一方面优生巩固所学,增强数学表达能力,另一方面差生随时求救,保证困难及时解决,还能促进班级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如:记忆“对于两个正数,当和为定值,则积有最大值;当积为定值,则和有最小值”的结论。在帮教中学生提出了巧记方法,即:积比和笔画多,多就是大,所以积有最大值。经推广实验,效果显著。
在“情感教学法”的实施过程中,还经常融合头脑风暴教学、悬念教学、课堂对话教学等具体的课堂组织方法,避免死记硬背,机械训练,大大激发了学生潜能,促进了对知识的有效理解和探究。教师也从“技术熟练工”转变成了“反思实践者”。
3、 专业结合,让学生想再学
3.1“发展需要”的观念提出
数学教学的表层特性是符号、语言、图形的表现,深层本质则是为学生的人生、就业、发展、存在奠基。“情感教学法”着眼于学生的未来发展,为终身学习提供有效的借鉴方法,尊重学生的,教师也要注意课堂教学的延展性,重视学生课后的行为参与,逐步形成良性循环。满足学生“发展需要”,为终身学习奠定基础,正是“情感教学法”要达到的最终目标。
中等职业学校数学教学大纲(试行)中明确指出:数学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各类学生必修的主要文化基础课,并有很强的工具功能。因此,中职生的数学学习在发挥培养理性思维、发展智力作用的同时,更要注重与专业的结合,要为学生后继学习专业基础知识和专业技能奠定基础,为学生的就业和人生发展提供最初的保障。
3.2“发展”教学的方法和措施
3.2.1培养探究能力
中职教师对研究性学习跃跃欲试,却又担心学生能力达不到预期目标。通过教学实践发现:职业学校同样可以开展研究性学习,关键是找准课题,落实方法。如:“手机话费的优化选择”课题,既满足学生实用性的兴趣要求,也融合了函数知识。研究性学习充分培养了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创新能力,是真正意义上的方法和思维的学习。
3.2.2建设数码课堂
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是教学改革的方向之一。现代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对数学课程内容、数学教学、数学学习方法等产生了深刻影响。“情感教学法”就将信息技术、信息资源、信息方法和课程内容有机结合,构建数码课堂。教师让学生充分利用网络资源,查找资料,使预习变成了“行动研究法”指导下的数学实验。教师也在课堂上展现教学软件的魅力,利用信息技术促进数学交流由传统的二元(教师、学生)转变成三元(教师、学生、计算机),跨越了时空限制。比如:二次曲线的综合复习、正弦型三角函数的变换等课题都能借助教学软件得到直观、形象、动态的再现,引导着学生用运动的思维去观察世界,用整体的视角去分析问题。
3.2.3促进专业生成
“情感教学法”是数学综合性学习在职业教学中的运用,是把数学的基本运算能力、计算工具使用能力、空间想象能力、数形结合能力、思维能力和简单实际应用能力等的训练与专业紧密结合在一起,注重学生的参与和体验,充分利用专业课的教育资源,优化数学学习环境,加强学生综合职业能力培养,实现数学教学为专业服务的宗旨。
片段一:音美艺术专业的数学教学。教师利用数学史上“数学本身就被视为一门艺术”的事例,说明数学和艺术之间的相互渗透和促进。如:古时候,琴弦之间长度的比例关系就是依靠数学方法来确定的;毕达哥拉斯学派从研究数学与声学的实践中概括出“美是和谐的比例”;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家布鲁内利希研读了欧几里德等许多古希腊数学家的著作,还研究光学,从而利用几何学和光学去研究透视法,把数学运用于绘画;达•芬奇创作的世界名画《蒙娜丽莎》正是成功地运用了数学的透视方法和黄金分割法等。
片段二:建筑专业的数学教学。教师可以把抛物线方程与拱形门的设计联系起来。利用测量面积的具体公式和近似方法,计算和解决专业学科中设计到的相关问题,可以通过让学生目测建筑物的高度,将三角知识融入课堂。
片段三:机电专业的数学教学。教师可以根据专业学习的需要,及时调整教材内容的编排。可以将三角函数里振幅、周期、相位变换等知识与专业知识结合起来,将切割机里常用的切割原则等同三垂线定理等立体几何的知识联系起来。
3.2.4追求诗意人生
数学培养学生理性思维的功能勿庸质疑,但它同样承担着一定的人文、艺术教育的责任。通过教学实践,要实现智慧的传承、文化的关怀和精神的超越,为学生的诗意人生奠基,这才是真正兴人、立人、成人的教育。
可见,立足于“快乐、成功、发展”的“情感教学法”的实施,使教学过程成为创造主体(教师、学生)间的交往,才能构建民主、平等、愉悦、和谐的课堂。中职数学教学任重道远。在探索实践的基础上形成的“情感教学法”还有许多不成熟的地方,有待改进和革新。教师要采取多元的视角和整合的观点,为学生的终身学习打下扎实基础,让职业学校的数学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参考文献:
1、郑毓信.数学课程改革2005:审视与展望.课程•教材•教法.2005,9.
2、叶澜.让课堂焕发出生命活力——论中小学教学改革的深化 .教育研究.1997,9.
3、刘吉存.试卷讲评不应是教师的“专利”.中学数学教学参考.2004,3.
4、徐利治,王前.数学哲学、数学史与数学教育的结合——数学教育改革的一个重要方向.数学教育学报.1994,5.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