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正在浏览:首页 > 职教文章 > 职教论文 > 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

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

日期: 2009-1-4 8:53:38 浏览: 10 来源: 学海网收集整理 作者: 赵国权

教育是国家和民族创新的根基所在,而“问题意识”又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的切入点和关键所在。由于传统僵化的教学模式存在淡化、消弱甚至扼杀学生问题意识的现象,所以,需要突破旧的教学传统,注意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一、僵化的教学使学生变得不善思考、不善质疑、不敢发问

笔者曾对部分中小学生及大学生做过一次调查,发现从小学、初中、高中到大学,好问的及在课堂上举手回答问题的学生在逐级递减。在小学,教师课堂提问的举手率为84%,初中为53%,高中为31%,而大学生能主动站起来回答问题的则不足5%。亦有学者用图形“O”像什么为题,分别对小学生和大学生进行过一次测试。

学海网
在两分钟之内,小学生举手回答问题非常活跃,提供的答案有20多种,诸如像月亮、太阳、烧饼、汽车方向盘等。而大学一年级学生,在两分钟之内竟无一人站起来回答它像什么。难道是随着年龄、学历和知识的增长反使问题与日俱减之故?非也,事实上与他们自幼所接受的僵化的教学模式有关。

我国的教育给世人的感觉是只有考试、升学才是唯一的出路。于是,从小学一年级开始,考试、分数和升学便成为学校、教师及家长追逐的目标,凡中考、高考所设科目无不重视,非考试科目则让其“退居二线”,甚至“下岗”,从而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非应试之课不上、非应试之文不讲、非应试之书不读、非应试之事不为及一切为了考试、为了一切考试、考试为了一切等的恶性循环。在教学方式上,很多教师习惯于满堂灌、大作业量训练及各种名堂的测试和考试,使学生根本没有时间去思考或惰于思考一些问题。尤其是在课堂上,有的教师喜欢让那么几个学习好的、回答问题有把握的学生站起来作答,且答对者总是得到表扬或掌声,答错者或被罚站,或受到批评、冷落、挖苦、嘲笑,其自尊、自信也一同受到伤害,甚至因此变得不好发问,或不敢举手回答问题,或习惯于默默无闻,即便有些胆量,也要三思而后行。长此以往,学生问题意识的淡化也便是顺理成章之事,直至影响其创新意识和创造性思维的发展。

二、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需要构建新的教学模式

英国哲学家、科学家波普尔告诉我们:科学只能从问题开始。可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应该是教育教学改革的永恒主题。因此,在现行的教育评价及考试制度短期内不会有重大变化的情况下,我们应结合教育和教学实际,构建新的教学模式,以着力打造学生的问题意识。

(一)结构:小班、互动

“互动”教学是对师生角色的一种重新定位,它打破了以往学生被动接受的教学格局,强调师生的共同参与和合作,强调交流与沟通,强调知识与智力资源共享,通过“互动”以实现双方自我超越。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个性得以张扬,问题意识得到强化,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到到发展,因而是一种新的教学理念和实践。

需要指出的是,“互动”教学是以适宜的班级人数为前提和条件的,有适宜的班级人数,才能使所有的学生在短短的一节课时间内都能积极地参与进去,才能给每一个学生提供寻求发展的机会和平台,也才能有效地互动起来。如果只是一部分学生互动受益,另一部分学生没有或者失去发展的机会,将不是真正意义或完全意义上的“互动”教学。正是在这种理念支配下,西方学者自20世纪60年代就开始了小班化教学的探索和试验,所得出的结论是:缩减班级人数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缩减到20人时效果最好,有助于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开发。于是,美国、英国、法国、德国等一些发达国家开始实施小班化教学。1978年,英国初等教育的班级人数限定在29人,中等教育的班级人数为22人。美国加州通过立法,规定中小学班额为30人,1984年达到班均23.88人。1999年,克林顿总统拨款12亿美元用于基础教育改革,规定小学每班为18人,中学为31人。而我国的小班化教学起步较晚,且只是限于个别经济发展比较快的城市,诸如北京、上海、天津、杭州等的个别学校。据报道,上海市计划从2001年秋开始,用3~5年的时间全面实现小班化教学,且规定小学每班为30人,中学为40人,每班要配备2个或者2个班级配备3个教室,有专门的活动教室。[1]总之,小班化教学是今后教学改革和发展的趋势,是打造学生问题意识、发展其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之一。

(二)情境:和谐、互应

小班化结构效应或者“互动”效应能否有效地发挥出来,在一定程定上取决于“互动”情境的设置。

“互动”情境的最佳境界是和谐,但必须以平等、民主为前提,只有“平等+民主”才能达到和谐。

首先是平等。毫无疑问,如果教师总是用一种管理者、教育者、长者、命令者的语气和姿态与学生交往,使学生总是处于一种紧张、焦虑、胆怯状态,不但无法实现沟通与互动,反会使学生生厌。而事实上,这种现象是普遍存在的,因为我国的学校犹如官僚机构,学校及教师管理、教训学生是天经地义的。这无益于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因此,需要建立一种适宜的、适合师生互动的心理情境,这便要由我们常常挂在嘴边而又往往体现不出来的“平等”来做中介。教学要给学生以充分的心理自由度,彼此之间可以像朋友一样相处,像朋友一样参与学习、参与互动。

其次是民主。如果说平等构建的是心理情境的话,那么民主则是要构建一个适宜的、宽松的、自由的人际交往情境。真正的教学应该是民主的,应该将学术研究中的自由、争鸣的原则引入课堂教学,准允学生质疑教科书,让学生知道书上所讲并不完全是对的,因为一切事物都在发展变化之中。1999年,著名科学家丁肇中先生在北京大学名誉教授授予仪式上曾经告诫大学生们“不要盲从专家的结论”。湖北监利一位12岁的小学生聂利,就是因为质疑教科书中所说蜜蜂、蚊子是靠翅膀振动发声的这一定论,经过多天的观察和实验,以一篇“蜜蜂并不是靠翅膀振动发声的”的小论文而问鼎“第十八届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银奖和高士其科普基金专项奖”。[2]因此,教学要准允学生质疑教师所讲的内容,准允学生自由提问,无论学生是课内问还是课外问,无论是问教材所讲还是课外读物所及,无论是与自己专业相关还是无关,无论是问过去已经讲过的还是正在或者没有讲过的,都应视之为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及“可贵”之处。更要准允学生自由发表自己的意见,哪怕是不合逻辑,或者漏洞百出。

学海网

(三)方式:多元、互进

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需要多元的教学方式来支持,在这里我们暂且分为“教”和“学”两个层面。

1.就“教”之层面而言,教师应该从问题化去标准化、重过程化及个性化教学等方面入手。

首先是问题化教学。根据学生好奇、好问及求知欲强的特点,现代教学应该在排除旧问题的同时,还要激发学生产生新的问题,新旧问题如此地循环下去,就会使学生的知识及智慧与日俱增,这就要求学生经常带着问题进、出课堂。教师应该提前给学生布置预习课文,使其从预习中发现并提出问题,自己能够解决的自己解决,难度较大的问题可逐一记录下来,并要求学生来上课时至少带进课堂一至二个问题。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在解决学生提出的种种问题的同时,还要设置一些情境,激发学生产生更多的疑问。在课堂教学结束之前,教师应该将所讲过的知识提高一个层次,或向外扩展,或向内延伸,向学生提出一些思考性问题;或者向学生布置下一次课的预习任务;或者让学生直接去观察、去动手做事、去收集资料,看看他们会不会有什么新的发现。总之,要让每一个学生都带着问题走出课堂,让他们充分利用业余时间,通过实际努力和动手操作,学会学习,学会发现,学会探索,学会独立解决问题。如果遇到新的问题,自己无法解决,可再次带进课堂,从而形成良性循环,大有助于学生问题意识的训练。

其次是去标准化教学。标准化教学和标准化考试是束缚学生问题意识产生的重要因素。实施去标准化教学,有利于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也是当代社会和科技发展对教育改革的必然要求。事实告诉我们,任何事物都是相对的,任何问题的解决都不止一条途径或者一种答案,无论从哪个角度上讲,只要能自圆其说,只要言之有理、持之有故,都不为过,都符合学术研究的基本准则,也只有这样才能推动学术和科学的发展。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上要多给学生一点“悟”的空间,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大胆地质疑和提出问题,允许他们有不同的见解和解决问题的不同思路。

再就是重过程化教学。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让学生“知其然”,即直接接受人类科技创新与进步的结果,还要让学生“知其所以然”,使其更多地了解到某些产品生产的全过程。尤其是某些科技成就从最初发展到现在的全过程,如火车从蒸汽、内燃、电气到磁悬浮,文字的载体从甲骨、竹简、纸张到胶卷、磁带、光盘和网络,电影从无声到有声、黑白到彩色、人工制作到电脑合成,等等。每前进、发展一步,都有一个过程,都是人类不断创新的结果。让学生了解其过程,可以使其体会到人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智慧与艰辛,体会到科技创新给人们生活所带来的方便和愉悦,从而激发其强烈的问题意识和创新欲望。事实上,许多中小学生的小制作、小发明、小创造都是他们受前人的启发,也是他们善于思考、善于从生活现象中观察或捕捉问题点的结果。沈阳市沈河区文化路小学已有百余名学生获得国家知识产权局颁发的专利证书,他们的作品有新式跳棋子、新型两用防滑鞋、电热除霜玻璃、擦地拖鞋、椅垫式背包、便携式半自动发球器等。他们所发现的这些问题在教科书上是很少触及的,我们的教育目标就是要培养这样的创新人才,而不是学习的“工具”、考试的“奴隶”。

2.就“学”之层面来说,应该努力实施合作性、研究性和体验性学习。

合作性学习被誉为“近十几年来最重要和最成功的教学改革”,[3]它在调节课堂气氛、大面积提高学业成绩、形成非认知品质及发展创新能力方面效果显著,因而是目前世界上许多国家普遍采用的一种富有创意和实效的教学理论和策略。实施合作性学习首先要在教师引导下确定明确的、具体的“学习主题”,即大家一起共同研究和探讨的对象。然后根据实际情况分成多个合作学习群体,可以进行“异质”分组,将不同性别、年龄、班级以及不同兴趣爱好的学生分为一组,彼此之间可以相互观摩和取长补短;也可以进行“同质”分组,这更能培养学生的协作精神。每组以5~7人为宜。学习的时间可以在课内,也可以在课外。学习的地点可以在学校,也可以在校外。

研究性学习是在教师指导下,从学习内容、社会生活以及大自然中选择并确定研究专题,用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主动地运用知识解决问题并获取新知识的学习活动。2001年教育部颁布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课程计划》,将“研究性学习”列为必修课。此后,各地中小学纷纷进行改革实验。如天津实验中学所进行的中学生消费调查、居民小区防火现状及改进办法、沙尘暴与城市绿化等课题研究。研究性学习可以分小组进行,也可以单独进行探究,也不局限于课内课外、校内校外。但不应等同与课外活动,因为研究性学习需要大量时间与精力的投入,需要经过长时间的思考与探索,仅靠一两次活动或者一两天的努力是完成不了任务的。

体验性学习是通过接触生活、接触自然、然后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最终实现自我教育与自我超越的学习活动。这就要求学生必须走出教室、走出学校,以大自然为师,以生活为师。因为大自然是神秘的、变化无穷的,有许多不解之谜还等待着人类去探索,生活中也存在许多让人感到困惑的问题。让学生置身大自然、贴近生活,与自然及社会融为一体,在享受自然给人类带来的无穷乐趣的同时,又能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的强烈欲望及挑战、征服大自然的无穷遐想。他们会带着美好的遐想,尝试着提出各种各样的问题及设想,这是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最有效的一种途径。科学发展史证明,人类正是靠与大自然的零距离接触,才憧憬着有朝一日能像马一样日行千里、像鸟一样在空中飞翔、像鱼一样在水中潜行。这些在当时看来也许是荒诞无稽的事情,但经过数十代人的努力,而今都已变成了现实。因而,教育者应尽可能让学生多与大自然与生活进行零距离接触,切莫在学生与大自然与社会之间设置一道“柏林墙”,像闭门造车那样“闭门育人”。因为我们的教育目标,是要造就对社会有用的人,是能够认识自然、利用自然造福于人类的人。

总之,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小班互动是前提,设置和谐的情境是条件,多元的教学方式是手段,三者相互制约,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缺一不可。

参考文献:

1]《中国妇女报》,2001年9月6日。

2]《人民日报》,2003年11月20日。

3]王坦:《合作学习──原理与策略》,学苑出版社2001年版。

学海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