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正在浏览:首页 > 职教文章 > 职教论文 > 高职院校专业课程设置及教学中的调整

高职院校专业课程设置及教学中的调整

日期: 2009-1-2 1:50:35 浏览: 7 来源: 学海网收集整理 作者: 杨泉良

内容提要:

高职教育中课程设置与能力培养相对应的机制是高职院校区别于其他普通高校的重要特色所在,从专业设置中的社会人才需要调查,人才能力分解,以及伴随着岗位职责变化,对课程的调整等几个方面进行深层次探索,对于搞好高职院校的教育教学工作是十分必要的。

关键词:

高职教育   课程设置  能力  对应  机制  调整

 

Summary context:

Ocuppation educational course set and ability develop according for mechanism is different from the other common high school that is very important in search society’s person of ability needs of set specialized subject analyze the person of ability change the ability of the job and adjust the course and so on that search this deep levels it’s important for Ocuppation college’s education.

Key Words :

occupation education ,course set ,ability ,according ,mechanism, adjust

 

高职院校教育的培养目标是适应于企业发展需要的实用型、技能型人才,它的主要内容集中在企业岗位所需要能力培养上。因此,能力的培养尤其操作能力的培养,是高职院校进行一切工作的最终目标和任务。由于这个原因,高职院校将与能力培养最为直接的课程设置作为能力培养规划的具体操作方案,在最初进行专业设置的社会用人情况调查中,就已经把社会用人规格所必须的知识支撑与具体课程对应起来,使高职院校的课程设置,完全区别于其他普遍高校课程设置中的那种模式化倾向,而鲜明地体现出灵活性和实用性特点,当然,作为高职院校系统化教学规范,它适应着能力培养和形成的知识多元性、综合性的规律和特点,有时单纯地就某一种能力,开设具体相关知识的课程,其效果并不能让人满意,其原因就在于缺乏其他相关知识的补充,致使能力形成的基础产生缺陷。因此,在高职课程的设置中,不仅要把直接对应于能力,对于能力的形成产生最为直接意义的课程作为主干课程,还必须把能力形成所必须的相关知识的课程作为辅助。

学海网
使课程设置形成一个完整的系统,使能力的形成有一个丰富的知识背景。这种高职教育中课程设置与能力培养对应机制是高职院校办学的最鲜明个性,它突出体现了高职院校课程设置在总体上的“活”,这种“活”同时也表现在落实课程设置的三年教学过程中,职教最初的课程设置与能力培养的对应关系主要是建立在对于当时岗位的调查基础上的,在开始运行之后,时间和环境都发生了变化,岗位能力的要求也适应于经济发展状况发生了变化,同时,当初的调查即使再深入也不过是作为一个旁观者对行业状况及岗位能力要求的认识,教学环节开始之后,所遇到的问题远远要比调查的旁观者的视角更为具体、更为切实也更为深入,因此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适当调整,成为教学过程中课程设置与能力培养相适应的更深层次的内容,只有伴随情况的变化进行不断调整,才能使高职院校的课程真正起到为培养学生岗位能力服务的作用。

一、对岗位能力的分解是课程设置的前提

高职院校目前还没有一个统一的课程设置模式,由于它主要是服务于地方经济,为适应地方经济提供具有实际操作能力的人才,而地方经济各自的特色又决定了它们所需要人才能力和规格的不同,因此,即使是在将来,高职院校也不会像其他高校那样形成带有模式化的课程设置方案,各具特色的课程设置,将是整个职业学院办学中的一个特色。那么具体到每个高职院校的课程设置将如何进行才符合于高职院校的定位呢?其具有普遍性意义的原则就在于把岗位所需能力进行分解,作为课程设置的依据和前提,由于同样的岗位,在不同地区,甚至同一地区的不同类型企业都存在的不同,如果把所有不同都作为一种普遍性的东西在课程设置中进行对应落实,就会造成学校的教学资源和学生精力的浪费,因为有一些知识是它们的岗位所不需要的,对于形成他们的岗位能力是没有意义的,这也是高职院校无法像其他普通高校那样形成统一专业的课程模式的原因。因此,必须以学生直接面对的地方特点决定的岗位能力的分解作为设置课程的前提,首先将岗位能力的构成分解成为几个部分,(因为岗位能力都是综合能力,包含着方方面面的具体能力和能力因素)确定与这几个部分能力有直接关系的课程,作为培养这些能力的知识基础,从而构成粗线条的框架。其次,根据每一种能力的形成都必须具有与能力相关的知识系统的规律,把构成粗线条框架的,每门主干课程进行形成能力的辅助课程的充实,使粗线样的框架形成构成专业能力的系统。再次,将从事社会工作具有普遍意义的思想水平,人文修养方面提高的公共课程,渗透具体专业对应岗位的职业道德教育,即将公共课进行适应于专业岗位的设置和教学。第四,开设与专业内容相近或相关的其它专业的课程,作为选修课,这类课在设置中要在充分照顾本专业特点的基础上,尽量开一些带有综合性的选修课,或选某一专业的几门骨干课作为选修课。这一方面扩大专业课学习和能力培养的视野,另一方面,尽量形成一种第二专业的趋势,为学生走上社会后对岗位的选择设定基础,这样,根据岗位能力分解具体情况,进行的课程设置,既能使能力培养更适合于企业的需要,又能减少不必要的时间和精力的浪费,获得第二岗位选择的契机。

学海网

二、专业知识是岗位能力形成的基础。

我们上述所论述的内容,其中包含着一个重要的理论,那便是专业知识是岗位能力形成的基础,也就是说,我们之所以在课程设置之前,首先把同岗位能力进行分解,其原因就在于岗位能力并不是一种孤立的操作,我们所看到的企业岗位流畅的操作过程,一方面决定于长期工作中的形成的经验,另一方面则决定于对工作内容和程序的理解和把握,从表面看来,这两点都是一种经验性的东西,由此,有人认为,三年的高职只要把学生放到具体工作岗位去锻炼,比在学校学习加实训效果会更好,并以过去匠人带徒弟的方式作为例证,其实这里有个误区,能力的形成必须要有知识的参与,只是获得知识的手段和方式不同,师傅带徒弟虽然没有直接传授知识,但经验本身就是形成知识的重要因素,甚至是知识本身,师傅带徒弟也在进行知识的传授,只不过传授的方式是通过自己的具体操作,而徒弟也在学习知识,学习的途径是经验的积累,这是从相反的方面即从能力形成中的知识因素来证明能力形成离不开知识的结论,能力形成的过程是知识积累的过程,只有知识的不断积累,才能通过实际操作的提升,形成能力。这里存在着对知识理解的客观性和对知识把握的效率问题,师傅带徒弟中,师傅的经验知识总是个别的,一方面,在他个别经验中,有些是不具备普遍性特点的是不全面的,另一方面,经验与知识相比总显示出间接性,许多经验吸收后必须进行理解和消化才能提升为知识,因此,师徒之间的授受,无法以知识的形态直接对能力形成进行指导。同时,还有一个效率问题,师傅带徒弟中,徒弟必须完成师傅经验形成的全部过程,才能获得相应的经验,与知识对能力形成的直接指导意义显得太过的浪费。

三、根据岗位能力需求的变化,对课程内容甚至课程本身进行调整。

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使岗位及岗位的能力需求始终处于变化之中,学生在高职院校三年学习过程中,岗位及岗位能力结构变化是非常明显的,与这种变化相适应的高职院校课程设置的“活”性特色,也应适时地发挥其作用,对不适于社会岗位能力形成需要的课程内容,甚至课程本身进行修整调适,这里有一个大的前提,就是对岗位能力变化状况要有切实而准确的把握,要求相关部门及任课教师要与专业对应的社会岗位保持持久的密切的联系,随时掌握其动态,尤其是教学人员,在把握动态的前提,随时可对讲授的内容进行调整,在此基础上,每学期都要把岗位变化进行统计和汇总,对于有些课程(有些是骨干课程)的内容进行调整,删除失去意义的内容,强化能力变化之后对新能力形成有直接意义的内容,对属于课程设置中的内容,而在课程体系中被淡化处理而在新能力要求中有特别意义的,要增加其份量,对于某些伴随岗位职能的转变而失去意义的能力对应的课程,一方面要减少其份量,或作整体的简单介绍,或抽出几个内容进行讲座,另一方面,对于完全失去意义的课程则可以取消,同时对于伴随专业对应岗位职责变化带来的对人的能力要求的变化,无法通过具体课程对新能力要求进行知识支撑的,要通过专题讲座和专题实训的方式予以补充,对于那些在当初课程设置中,对于骨干课程起着系统知识补充作用的辅助性课程,如在岗位职能发生变化之后,成为新的能力需要的主要课程时,就将其提升为骨干课程,总而言之,适应于社会发展需要,适应于市场形势的变化,对课程进行合乎于高职教学规律的调整,使整体教育与市场需要联系更为密切。

高职教育中课程设置与能力培养相对应的机制是高职院校区别于其他普通高校的重要特色所在,这是与高职院校培养适应于地方经济发展需要的技能型人才定位一致的,这也是为广大高职院校普遍认可,并不断进行深入研究的课题,这里从专业设置中的社会人才需要调查,人才能力分解,以及伴随着岗位职责变化,对课程的调整等几个方面进行深层次探索,只是抛砖引玉,引起大家的重视获得更充分的成果。

学海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