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正在浏览:首页 > 职教文章 > 职教论文 > 高职教育如何才能实现从数量到质量的跨越

高职教育如何才能实现从数量到质量的跨越

日期: 2008-12-29 10:26:46 浏览: 10 来源: 学海网收集整理 作者: 李超任

摘  要:高等职业教育迎来了发展机遇期,这是有目共睹的事实。高等职业教育在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中必须发挥其应有的功能。作者从正确定位、练好内功、坚持创新、不断改革等方面论述了高职教育如何实现从数量到质量的跨越问题。

关键词:高职教育;实现跨越;数量;质量

 

在我国高等教育跨越式发展进程中,高等职业教育格外引人注目。高职院校如何办出特色,如何办出人民满意的高职教育,如何实现从数量到质量的跨越,这是我们必须认真思考的问题。

学海网

 

    一、正确定位是实现跨越的基础

    这里的定位主要涉及到以下问题:一是高职教育的定位二是高职教育培养目标的定位。

    高等职业教育是职业教育体系中的高等教育层次,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是《职业教育法》和《高等教育法》规定的。这一法律规定完全可以作为我国高职教育的定位,然而办好高职教育,关键还是高职教育的办学定位、目标定位和规格定位。

    高等职业教育应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坚持走产学研结合的道路;要主动为社会发展服务,特别是区域经济发展服务。这就是高职教育的办学定位。培养目标是人才培养的总原则和总方向,是开展教育教学的基本依据,高职的人才培养目标应定位于“技术型”人才。技术型人才是将设计、规划、决策等转化为产品、工程,或对社会产生直接作用的人才。为此,在制定人才培养规格时就必须关注以下变化:

    一是技术结构的变化对培养规格产生的影响。技术结构的变化,不仅影响社会职业岗位的构成,而且影响相关职业岗位的内涵变化,使社会职业岗位的内涵与外延处于发展变化之中。就当前来看,职业岗位变化的总趋势是:技术含量不断提高,要求从业者不仅要具备适应职业岗位的能力,而且还要具备创造职业岗位、发展职业岗位的能力。

    二是知识经济的发展对高职教育人才培养规格的影响。随着知识经济的来临,人们已经普遍感到传统的就业岗位已经大大减少,新的职业岗位、技术密集型的岗位在不断推出,社会职业岗位的结构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呈现多样化趋势和技术密集型趋势,这必将直接影响到高职人才培养规格的提升和变化。

三是“人世”对高职人才培养规格的影响。首先必须看到这样的事实,加入WTO后,中国市场化的速度必然加快,我国的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及技术更新的步伐都将加快,这必然对生产一线的人员的知识、能力、素质的要求都将相应地提出新的标准和要求,高职人才的培养规格也必然随之发生变化。

 

    二、练好内功是实现跨越的前提

    高职教育目前确实是取得了“量”上的突破,但人们在思考这样的问题,高职教育如何才能真正有为有位?笔者认为,惟有练好内功才能办出特色,才能构建坚实的基础,才能获得更大的发展。

    1.必须下大气力建设一支名副其实的“双师型”教师队伍。众所周知,高职教育由于其培养目标的特点,对师资队伍的相应要求也就十分自然地提了出来,那就是要有一支“双师型”教师队伍。目前,这已成为大家的共识,而这项工作的实际进展却是较为缓慢的。这里的原因也是多方面的,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双师型”教师的内涵并非十分明晰,对“双师型”教师的认证机制尚未建立。另一个原因是目前高职院校的教师教学任务繁重,很难抽出时间参加专业培训或到企业、生产一线锻炼,而各高职院校青年教师所占比例很大,这些青年教师从学校到学校,很少到现场,更谈不上具有参与应用性项目的能力和相应的本专业的技术职称。再者,我国职称评审制度也严重阻碍了“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形成。

2.必须下全力尽快提高教学管理的能力和水平。由于高职教育的发展历史不长,在管理方面,无论是宏观层面还是微观层面上都可以说是一个薄弱环节,有大量的理论问题需要探究,需要努力去实践和不断去总结。目前,各院校均采取院、系两级教学管理机构,由于高职院校大多是从原来的重点中专升格而成,整体管理水平比较差,主要表现在计划性、科学性和方法上的欠缺。再者管理人员自身的能力、水平和素质也亟待提高。在教学过程监控和教学质量的评价方面,各高职院校面对生源的特点、教学设施的特点及师资队伍的特点建立了相应的管理机制和运行机制,但这些都亟待完善,需要改进。

 

    三、坚持创新是实现跨越的关键

    1. 在教育指导思想和观念上创新。高职教育是高等教育的一种类型,是培养技术型人才的教育。因此,教育指导思想应该是使受教育者“合格+特长”,使他们成为高素质的劳动者。高职教育应该在“帮助人人都成功”的原则下去构建教学、管理、课程等模式。另一方面,应建立全新的人才评价标准和评价办法。也可以说这种观念的树立将引发全方位的改革,其意义是深远的。

    2.在人才培养模式上创新。高等职业教育如何走产学研结合的道路?这其中确有很多方面需要创新、需要探索,这也是由于高职培养目标所决定的。

    高职教育要办出特色,企业必须直接参与教学的全过程。如专业设置、专业建设、课程体系构建、教学质量评价等等方面,都应该有企业生产一线的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和工人的直接指导或参与。就拿课程改革问题来说,在课程设置、课程内容、课程实施、课程评价等方面,作为学校应该主动与企业 (特别是设备先进、管理先进的企业)联合,主动到企业去收集资料,将企业最新的科技成果,将新知识、新工艺、新技术、新方法引入课程中,使教学内容更具先进性、应用性和针对性。这方面不少学校都十分重视。

 

学海网
 3.在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和方法上创新。我们应变传统的形成性评价为发展性评价,变传统的终结性评价为过程性评价,变模拟评价为真实评价,变内部评价为内外部结合评价。要真正使这种评价成为促进学生发展、改进教学、提高质量的助推器。

就考试而言,在考试内容方面,不仅要考属于知识记忆性的知识,有关基本理论、基本概念、基本计算方面的知识,更要考应用性的知识,考技术技能方面的知识。专业课考试则更应该在内容方面进行创新,可以到生产现场去收集一些与相关专业内容关联的问题,将其与所学内容联系起来。在考试方式上也要有所创新,要打破单一的书面考试、闭卷考试的方式,而采取形式多样的考试方式。从评价主体来说,要改变过去那种任课教师“一手遮天”的局面。有些课程的考试评价要引入一线工程技术人员,现场管理人员共同评价的机制。

 

    四、不断改革是实现跨越的动力

    高职教育的改革是全方位的,但是当前,最迫切的是要以就业为导向,进行教学改革。

    (一)以就业为导向,改革专业课程

    以就业为导向,扎实推进高职高专教育的改革和建设,这是面对新形势下的新策略,是推进高职教育迈上新台阶的必由之路。

    1.专业理论课进行适当综合。这里所指课程综合不是课程内容简单的加加减减,而是将相关知识按照逻辑关系进行重组、归纳、整合,系统地形成新的课程,并引进一定的新技术、新工艺、新知识和新方法,以期达到对课程体系和知识结构的优化,使学生能真正学到有用的、实用的知识。由这样的知识转化成的能力必然对学生的就业产生直接影响。

    2.专业实践课注重培养综合应用能力。高职教育的生命力就在于其毕业生的质量,而毕业生的质量的外在表现就在于学生是否真正具有较强的实际操作能力和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如何才能充分发挥专业实践课程在这个方面的功能?我完采取了以下举措:

    一是构建专业实践课体系。我们的做法是:以培养高级技术应用性人才为依据,以能力为基础,以实现职业岗位的技术技能要求为目标。

    二是强化操作训练。为了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我们采用模块实训法,以先进技术为导向,以“会用”为突破口,以社会用人单位认可为标准。例如,我院数控技术专业共设计了五个专业实践教学模块,通过模块的教学与实训,使学生真正实现从知识到能力的转化。

    三是培养综合应用能力。在这方面,我院采取了如下做法:①重组课程设计,增强系统性、综合性和创新性,规范毕业设计,严格设计过程管理,反对照搬硬套,提倡独立思考;②进行专业综合实践能力考核;③创新实践性教学模式,采取以学生自己动手、自拟、自设实验为主,教师辅导为辅的启发式教学模式,废除了实验实训由教师包办代替、学生观察记录式的教学方式。

    (二)深化教学管理体制改革,实行学分制

    学分制是一种以学分为计量单位,并以此衡量学生学业完成状况的一种教学管理制度。它是以选课为基础和前提。学分制作为一种教学管理制度,更注重实际需要,更具运用市场机制进行资源配置的特点。它要求在更高层次上实行更加科学、有序的管理,要求更科学、更有效地进行教育教学资源的配置、组合与使用。因此,要实行学分制改革,必须深化内部管理体制改革,深化内部教学机制改革:第一,必须培养教师,使教师转变观念,因为学分制对教师的要求更高,无论是水平、能力还是责任心方面;第二,必须认真调研、分析制定一系列学分制管理的办法和运作规程;第三,必须认真制订一系列教学文件,包括学分制教学计划、教学大纲、考试大纲等;第四,必须强化考核,建立与之配套的教学考核标准和措施。另外,成功地实行学分制还需要十分注重对以下问题的认识和处理。一是要认识学分制的不足之处。不足之处主要表现在选课的自主性容易导致学生知识结构的缺陷性;培养计划的开放性容易导致教学计划执行的不完整性;在实施过程中教学质量的监控难以到位等方面。二是要处理好以下关系:学生个性发挥与全面发展的关系;规范性与灵活性的关系;目标管理与过程管理的关系;教学资源的不足与学分制要求之间的关系,以及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的关系等。

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已迎来了发展机遇期,最近教育部颁发了《关于以就业为导向深化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的若干意见》,提出了要深化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促进高等职业教育持续健康发展。《意见》的颁布对于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实现从数量到质量的跨越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措施。

 

参考文献

[1]杨金土.高等技术、技术型人才和技术教育的再认识[J].职业技术教育,2002(25).

[2]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中文科译.教育——财富蕴藏其中 [M].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

[3]葛道凯.以就业为导向推进高职教育迈上新台阶[J].中国高等教育,2003(15—16).

[4]刘太刚.高等职业教育探索?创新?实践[M].湖南人民出版社,2004.

学海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