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正在浏览:首页 > 职教文章 > 职教论文 > 如何促进大学生充分就业

如何促进大学生充分就业

日期: 2008-12-29 14:35:08 浏览: 12 来源: 学海网收集整理 作者: 田照军

  【摘要】大学生就业难已经成为学生、家长、社会和国家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在新的形势下,加强对学生的择业观教育、加强对大学生的就业指导、转变大学生不良的择业心态已成为提高大学生充分就业的重要工作。
  【关键词】大学生;择业观;就业指导;职业生涯指导

  大学生就业难已经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究其原因是多方面,既有社会发展和人口结构的原因,也有高等学校在发展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也有大学生择业观有待改变的原因。如何在严峻的形势下加强大学生的就业,关系到人才培养、教育发展和社会稳定。为了了解目前高校毕业生的择业观念和择业方向,我们对我校2004级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专业涉及文、理、工、农和管理等各专业学生500人,收回有效调查问卷468份,现将调查结果分析如下。

学海网

      一、择业观调查的结果与分析
  (一)择业标准理性化
  调查结果表明,43%的大学生认为择业的首要条件是“好的发展前途”。30%的大学生把“收入和福利待遇好”作为择业标准,符合个人的爱好和兴趣、专业对口的占22%,而只有5%的同学想回到父母的身边。但由于用人单位对高学历的要求,26%的同学希望继续提高学历。因此,可以看出大学生对未来的前途充满了期待,可以看出当代的大学生更加注重个人的发展。
  (二)就业心态不容乐观
  调查中,65.5%的大学生对未来的就业前景持乐观态度,57.8%的大学生表示如在求职中遭遇挫折将重新再来,60%的大学生表示在未来的工作中每天都会很努力。而有39%的同学认为知识欠缺、能力不强、怕胜任不了工作,33%的同学认为不善于和他人交往,怕处理不好人际关系。54%的同学面对毕业存在紧张、焦虑的心理。可以看出当代大学生在校期间对就业缺少足够的心理准备,仍然存在紧张、焦虑和胆怯的心理。
  (三)择业地点呈现多元化
  但43%的大学生仍希望自己的工作地点是在经济发达的京津沪及沿海城市,有15%的学生愿意到人才匮乏的西北地区发展。有87%的同学希望留在城市。这也说明薪水仍是决定选择工作地点和性质的重要因素之一。在实际求职中,大学毕业生的月薪通常不高于1000元,而在调查中,75%的同学对个人月薪估计值为1000~3000元。可以看出当代大学生仍然追求东南沿海等发达城市,认为这些地方就业和成才的机会更多,待遇更好。但也可以看出大学生对自己的估计值偏高,相当一部分大学生仍然没有转变就业观念。
  (四)择业中求稳和官本位倾向明显
  在调查中想当公务员的毕业生占首位,依次是事业单位、企业管理的工作,占被调查学生的62%,而从事一线工人、服务人员的占被调查人数的17%,而自主创业的占9%。这说明,随着社会竞争越来越激烈,求稳、职业地位和声望的心理仍然是当代大学生择业的重要原因。
  二、促进大学生充分就业的几点思考
  双向选择、自主择业、鼓励创业给毕业生留下了广阔的就业空间,符合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竞争观念,但通过调查问卷和多年的就业工作来看,加强大学生的择业观教育才是提高大学生就业的关键,是内在因素,应从以下几个方面作好大学生的就业工作:
  (一)帮助和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择业观
  大学生承担着国家发展、社会稳定的重要使命,掌握着较高的科学文化知识和技能。因此,加强对这一群体的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因此,高校应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作用,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可行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同时,大学生应根据就业形式和自身的能力、素质进行权衡,避免理想化,树立先就业后择业的观念,充分就业。
  1.大学生对职业理想要有一个合理的定位。无论是企业的发展还是市场竞争都需要的上人才,但是,现在的大学生有的对自己的大学规划不够,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不足,有的更是重理论而轻技能。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这种大学生已不会获得社会的青睐。因此,在大学期间应作好职业生涯规划,明确自己的职业理想,更要对自己有一个合理的市场定位,随着改革的深入和市场经济的完善,在国有经济、集体经济、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外资、合资等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格局下,大学生应从看单位性质转变为看单位需求,从看单位大小转变为看单位发展的就业观念。迅速发展的非公有制经济和经济欠发达的中西部地区为大学生提供了空前的发展机遇,才是大学生就业的广阔空间。
  2.大学生要树立先就业后择业的就业观念。大学生在求职择业的过程中要破除一次就业定终身的观念。在选择职业时,挑肥拣瘦、怕苦怕累,期望工作环境好、福利待遇好的原因是导致相当一部分大学生不能顺利就业的重要原因。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对职业岗位的挑选要适度,要形成迟就业不如早就业,不求一步到位,应先就业积累工作经验,把提高自己的工作能力放在首要选择,再根据自己的实际状况重新选择更理想的工作岗位。
  (二)摒弃不良心态,做好就业的心理准备
  通过调查我们发现决大多数的大学生都或多或少的存在就业心理的恐慌、焦虑、自卑、虚荣、依赖等心理问题,因此帮助大学生克服不良心理也成为促进就业的一个重要方面。因此,应帮助大学生正确的评价自我,了解自己的性格、特长、自己的能力及技能等等,以便发挥自己的优势,增强自身的竞争力。

学海网
  1.积极参与竞争,坦然面对挫折。现代社会,竞争是其内在强大的推动力,它促进社会发展的同时也提高了对大学生的要求,在择业竞争中,成功与失败并存,遇到挫折后,要保持冷静和坦然的心态,要认真分析失败的原因,总结经验和不足,调整好心态。双向选择的就业制度在加强竞争的同时也为每个人提供了机遇。大学生要积极参与竞争,不怕挫折,在竞争中寻找自己的位置,靠真才实学,在竞争中认识社会、适应社会、发展自我、实现自己的职业理想。
  2.调整心态、完善人格。人的心态有积极和消极之分,积极的心态能提高人的心理品质。在求职中偶尔出现不健康的心态也是正常的,成功的人总能够积极思考、保持乐观精神和坚强的意志控制自己,大学生求职择业的过程也是一个认识社会、接触社会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要调整好自己的心态,锻炼和健全自己的人格,了解自己人格的不足和缺陷,使自己的人格更加成熟和完善。也可以寻求必要的心理咨询帮助,目前,国内大多数高校已设置了心理咨询中心,大学生可以在自己无法调整的时候去寻求心理老师的帮助。
  (三)高校应探索对大学生进行培养模式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方式和途径
  职业生涯规划就是具体设计及实现个人合理的职业生涯计划。开展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和指导,帮助大学生树立主体意识,开拓美好前程,是新形势下作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帮助大学生充分就业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和途径。
  1.高校应深入探索人才培养模式,构建适合社会需求的专业和教学体系。目前,仍然有一部分高校的专业设置还是沿用以前的模式,有的专业社会需求已经明显减少、有的课程设置不能突出对学生的实践技能的培养,在这种形式下必然会导致学生毕业后在社会当中很难找到适合自己的岗位。因此,在这种形式下,高校应适时调整专业设置,淘汰一批社会需求大、人才紧缺的专业,同时,应深入探索人才培养模式,转变过去重理论轻实践的做法,应深化产学研结合、行校结合、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积极探索学业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融合的有效途径,构建由基本能力、综合素质和职业能力为一身的综合性人才。
  2.加强对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的教育。有调查表明,我国的大学生中,只有5%的人接受过系统的职业生涯规划服务;仅有12%的人了解自己的个性、兴趣和能力;18%的人清楚自己职业发展面临的优势与劣势;清楚地知道自己喜欢和不喜欢的职业是什么的人只占16%;50%的大学生选择的工作一年内会更换。可以看出我国相当多的大学生没有接受过比较系统的职业生涯培训,不清楚如何制定适合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因此,高校应有针对性的开设职业生涯规划的教育与指导,在课程设置中利用选修课或讲座的形式对大学生进行教育,同时,在负责就业的部门应有专人负责对学生进行咨询和指导,使大学生树立明确的职业动机,建立或改进自己的职业规划意识,指导其以后的学习和就业。
  (四)加强对大学生进行创业指导和教育甚至必要的政策扶持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产业结构的调整,会有大批的高校毕业生很难寻找到就业的岗位,而且这个比例还会在近几年逐步提高。因此,加强对大学生进行创业教育与指导也是大学生充分就业的一种有效途径。虽然,我们并不主张大学生都走自主创业的道路,但是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这就给大学生的创业提供了广阔的舞台。
  1.大学生应具备一定的创业意识和技能。创业者尤其要对企业的设立和运营过程等相关专业知识要有一定的了解。另外,像市场调查、市场分析、市场定位和企业策划知识;资金的使用和理财;申办证件的知识;相关的法律常识;企业形象;广告的宣传与公关知识都要有一定的了解,作为学经济类的创业者这些比较容易,那么对于其他学生来说就需要在平时通过自学等方式来了解。另外,做为高校也应该在就业指导课当中渗透相关内容便于大学生有必要的知识储备来进行创业。
  2.国家和社会应为大学生创业提供必要的帮助和扶持。大学生创业良好的社会环境至关重要,社会要确实在资金筹措、市场管理、政策倾斜和权益保障等方面为大学生创业者提供条件。国家或者相关部门可以设立大学生创业基金,专门为有技术成果的大学生创业提供资助,并鼓励相关组织向创业的大学生提供投资。国家还应该在创业大学生的户籍、档案、职称等方面建立相关政策为大学生解除后顾之忧。

参考文献
       [1]王凌峰.大学生职业规划与就业指导[M].中国经济时代出版社,2005.
       [2]徐家庆. 由“自主择业”到“自主创业”[J].扬州大学学报,2000(1).
       [3]赵居礼. 大学生就业与创业指导教程[M].机械工业出版社,2001.
       [4]赵云芳,李荣华.大学生就业与创业指导[M].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04.
       [5]张玲玲,张芝萍.大学生就业指导[M].科学出版社,2004.

学海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