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正在浏览:首页 > 职教文章 > 职教论文 > 论大学生迷恋网络问题及对策

论大学生迷恋网络问题及对策

日期: 2008-12-29 8:33:43 浏览: 8 来源: 学海网收集整理 作者: 姚剑文

 摘要:信息网络时代大学生上网是一个普遍现象,网络传递给他们更多的信息与知识,但也造成了不可忽视的负面影响。有部分大学生过度沉迷网络已经有了一种消极的心理依赖性,对其身心造成了严重的危害,甚至具有一定的社会危害性。我们必须深刻认识,加强教育和管理。
  关键词:大学生上网;沉迷网络;心理健康
  

  在信息高速发展的现代社会,上网已不是什么新鲜事,网络带给我们的美好生活毋庸置疑,网络教育也是高校现代教育技术的重要形式之一。但对于大学生上网造成的一些负面影响也值得引起学校乃至全社会的关注与深思。

学海网
有很大一部分大学生上网已不再是为获取更多的知识或信息,而是像酗酒、赌博等传统不良嗜好一样成瘾,具有一定的生理、心理依耐性,这将对他们的学习、生活,特别是身体和心理带来破坏性的影响。
  一、大学生上网现状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学生的业余生活也在改变。据调查,90%以上的大学生业余都去上网,30%以上的同学上网成瘾,想去就去。其中有59.9%的同学每周1~2次,18.2%的每周3次以上;45.6%的同学每次上网时间超过2小时,57%的同学都上过通宵,且有8%的同学几乎每周上一回通宵;学生上网费用占生活费用的很大一部分,学生平均每月生活费用为303元,平均上网费用为48元,约占生活总费用的16%。62.4%的学生上网主要在玩游戏或聊天,只有27%的学生上网偶尔查资料。学生上网花去大量的时间和金钱,这必将严重影响他们的正常学习与生活,危害健康。学生上网的动机及其在网上的活动反映了他们不健康的心理倾向。
  二、过度上网对大学生的影响
  通过调查研究,发现学生过度上网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对学生的影响较大:
  (一)学业方面
  大学生的学习主要是脑力活动,迫切需要体力性的活动来调节大脑神经,维护其身心平衡。然而大多的时间沉迷网吧,甚至到了逃课的地步,加上休息不好,平时上课也注意力分散,体力、精力不足,很大程度上影响其学业成绩。而且有部分同学是因为不喜欢学习才走向网吧的。在调查中有58%经常上网的同学认为自己在学业上是失败的。且有38%的同学有过1~2门专业课程不及格现象。有很多因旷课被学校处理的同学中,大部分都是在逃课上网或上完通宵后在宿舍睡觉。
  (二)身体健康方面
  大多数同学的大部分业余时间都在网上度过,这是一种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因为他们在网吧用去更多的时间上网,从而减少了休息时间和体育锻炼或其他业余活动时间,这必将影响他们的健康。据调查,很多经常上网的同学都有不同程度的身体不适感或存在某些疾病。由于过度上网,生活不规律,大多数同学感觉上网后头晕眼花,疲惫不堪。原有的近视更加严重,原本好的视力却近视了。没有食欲,没有运动欲望,上课无精打采,注意力不能集中。大多数学生没有额外的收入,就靠家里每月有限的生活费用,他们将很大一部分钱用于上网,就易造成不断地压缩生活费用,使其正常生活都没保障,常常饥一顿,饱一顿,甚至到了“废寝忘食”的地步。长期这样很容易使学生营养不良或得胃肠疾病;而且网络本身就有很多不利于健康的因素,如网吧空气污浊、噪音、电磁波辐射,都对身体有极大的危害;长时间静坐造成脊椎过分受压,颈、腰、背酸痛,甚至劳损;过度疲劳、青光眼、近视。关于大学生长时间上网昏迷、猝死网吧的现象也不足为奇。曾有报道因为长时间上网,有同学在走出网吧体力不支,或大脑缺氧晕倒街头,这足以说明无限制地沉迷网络对身体具有极大的伤害。

 

        (三)心理健康方面
  大学生长时间沉溺于网上主要是在聊天或互动游戏。大学生迷恋网络聊天或网络游戏,本身就是一种不健康的心理反应,而过度上网也更容易出现心理障碍。心理研究表明,过度上网容易引发心理疾病,使学生的心理或行为偏离社会公认的规范或行为方式。心理或行为上出现失常或反常、失调或无序。大学生上网易产生认知过程、情感过程、意志行为、人格等心理障碍。主要指由于长时间激烈的网上游戏、聊天等刺激而产生的幻觉;病态地对网上图片、游戏、图象等过分注意所引起的过高的警觉性;记忆力减退;思维僵化、自学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差;情感冷漠、焦虑。意志消沉,人格匮乏。

学海网
  (四)社会适应方面
  过度上网易造成学生社会适应能力低下。心理学家认为,迷恋上网的人绝大多数都有“社交恐惧症”,主要表现为在社会活动中不愿或不敢与他人交往。有人自我意识太强,怕别人发现自己的弱点;有人则属于挫折性恐惧,如考试、恋爱失败,就会对类似此类的人或事产生或多或少的恐惧,甚至逃避与此有关的场合或人。他们在网上可以尽情释放自己,与别人分享内心最深处的感情,提出最强烈的主张,而且比现实生活中更快、更开放地接近别人。同时游戏能够给游戏者创造一种模拟的角色扮演机会,这样游戏者不但能发泄现实中的不满,更能体验一种现实中不能感受到的,但却是人之本性固有的快感,如战争游戏中的征服,侠客游戏中的桃花运等等。学生长期迷恋聊天与游戏,就会在心理上产生依赖,从而使自己更加远离现实,完全生活在虚拟世界中。但这种逃避只是暂时的,当他们最终下网时,现实生活的问题又重新回来,而且他们对此更加难受、沮丧更深、孤独更甚,而且又增加了内疚感。
  大学阶段是学生人际交往能力和人际关系形成的重要时期,由于网络交往与传统的人际交往大不相同,往往难以形成真实可信和安全的人际关系。大学生一旦在网络交往中上当受骗就容易对现实产生怀疑、悲观和敌意态度。语言暴力、色情诱惑、网恋、多重角色等都将对学生心理造成极其严重的影响。使其性格更加孤僻、内向、自私、精神抑郁,社会适应能力低下,甚至具有暴力倾向。
  三、建议与对策
  网络可以说是“双刃剑”,有积极作用,也有消极作用,它只是一个工具,一个媒介,用好了可以造福人类,用不好了遗患无穷。因此,我们对大学生上网应正面引导,加强教育,规范管理。
  1.从各种途径加强教育学生。学生在校以学业为重,应将更多的时间与精力放在学习上,业余的娱乐应适度。首先应让学生树立健康意识,学会合理地安排自己的学习、生活、劳逸结合、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同时加强网络知识教育,让学生明白网络只是一个信息桥梁,一个可以获取知识的工具。
  2.学校应尽力为学生创造良好的上网学习环境,空间要宽敞明亮、通风卫生。集中开放,不能像部分网吧一样,将部分电脑分散隔离或做成包间。这样虽然很好地保护了学生的隐私,但却给他们提供了一个完全自由,有可能接触不健康东西的空间。服务要到位,收费合理。严格控制开放时间,节假日适量延长,但不应通宵达旦。这样就会减少学生到学校周边网吧去,不至于使学生完全脱离了学校的管理,放任自流。
  3.学校应尽可能多地开展体育等文化活动,吸引学生的注意,让学生的业余生活丰富起来,有事可做。加强同学间的交流,给他们提供多种表现自我的机会,提高学生的交际能力、组织能力和参与能力。同时开展健康教育讲座,心理咨询等帮助学生从不同角度去认识自我,认识社会。
  4.学校应争取政府部门的支持,协同公安部门、工商部门、卫生部门、文化部门加强对学校周边网吧的整顿、管理。提高服务质量,整顿卫生秩序,排除安全隐患。尽量杜绝24小时营业。学校加强宿舍管理,尽量避免学生在外面通宵上网。另外对网站也应加强管理,建立一些知识性较强,更能吸引学生注意的网站,坚决打击非法、不健康的网站。

【参考文献】
  [1]邓文才.大学生网络成瘾性与体育成瘾性行为比较[J].体育学刊,2003,(6).
     [2]施春华.论大学生网络性心理障碍及其调适[J].江苏高教,2003,(1).
     [3]刘佳鹏.网络对心理的影响[J].心理医生,2003,(7).

学海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