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正在浏览:首页 > 职教文章 > 职教论文 > 论高职院校学生的评价与考核

论高职院校学生的评价与考核

日期: 2008-12-29 7:28:14 浏览: 12 来源: 学海网收集整理 作者: 黄亚妮

摘要:高职生的评价与考核已成为目前制约我国高职教育发展的瓶颈之一。不能简单地对应学历与资格并重的社会砝码而仅用学科成绩和证书等级来评价高职生,而要在以高职教育的终极培养目标为最根本评价标准的基础上,实现评价与考核手段和标准的多元化,强调高职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切实达到高职生“低进高出”和高职教育健康发展的目标。
    关键词:高职生;评价;学历;职业资格
   
 
    在高职院校改革与发展过程中,对高职院校学生(以下简称高职生)的评价显然是对学校评价的重要依据之一,而且标准应当是客观、公正的。然而,由于高等教育体制的制约,对高职生的评价却往往同这一基本原则相悖。
    一、学历+资格≠社会评价高职生的全部砝码
    以学历证书与资格证书并重来衡量高职生的质量,在高职教育领域已成为共识。

学海网
然而,社会评价高职生的具体砝码实际上最终还是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行业智慧以及团队精神等。
    问题在于:关于学历——我国高等教育缺少第二条通道,没有为高职生打通进一步深造的渠道;关于资格——一些资格证书的含金量较低,资格认证渠道和机构不完善,一定程度上流于形式。而当强调一种东西成为流行品时,它的“水货”形式也就会很快浮出水面。为防止职业教育资格证书出现这种状况,必须加强质量认证。所以,不能简单地认为“学历+资格”等于社会评价高职生的全部砝码。
    基于高职院校生源的现状,在现实的高职教育实践中,对高职生评价的关键在于处理好以下矛盾:高职院校的生源问题——低进(现实困难)和高职院校的培养目标问题——高出(社会和企业需要)所形成的现实矛盾是我国高职院校目前普遍存在的问题。在一次对深圳职业技术学院(简称深职院)的评估中,专家们在充分肯定深职院取得成绩的同时,也认为学院对在快速发展中出现的问题应有清醒的认识,为此提出意见和建议:“要重视由于生源质量的变化以及不同生源面临提高教学质量困难的问题,加强这方面的研究。采取有效措施,实行因材施教、因人施教,加大课程改革力度;在探索和实施理论知识学习、职业能力培养、综合素质提高的一体化教育中有所突破。”
    深职院在全国首次提出“低进高出”的高目标,要实现它,是相当艰巨的。
    这里的“高出”,是指要使高职生的技术应用能力达到社会和企业的需求水准,而不是要使高职生达到与普通高等院校学生相同的文化科学水平水准。同时,高职生“低进”的现状也不可能使他们达到文化科学理论水平上的“高出”。笔者认为,实现目前高职生这种“低进高出”矛盾,目标涉及的主要问题有:
    其一,学生、社会的观念更新问题。在我国,鄙弃职业教育、轻视职校生的传统观念根深蒂固,目前的高等教育体制在很大程度上助长了这种观念。虽然许多有眼光的企业家已经开始注意到我国综合型、应用性技能人才的缺乏,但人事部门在人才标准上仍存在着严重的普通高等教育优于高职教育的偏见,没有打通第二条高等教育的通道去解决高职生的继续深造问题。有人认为,学校里许多优秀学生都想继续读本科深造,高职生具备了较强的动手能力,部分优秀学生如果能进对口专业的本科院校进行严格的系统理论学习,将使他们“如虎添翼”。但由于高职教育以应用为目的,在理论学习上以“够用”为度,而普通本科教育重在培养学生的理论体系,专升本考试的教材和内容对高职院校里的学生来说很陌生,一些有着特殊技术专长的学生很难考上。目前,一些想继续读书的高职生大多选择了去国外读书,几年来,深职院到英国胡佛汉顿大学读本科的学生就达500多人。为使更多的有专业、专才的高职生能够继续深造,为使我国的高级应用性人才不大量外流,完善高等教育体制,提升高职教育层次,使高职教育成为高等教育的第二条通道迫在眉睫。应建立一个全国布局的、两年制和三年制及四年制或研究生层次都涉及的完善的高职教育体系。
    其二,高校自主招生问题。2003年3月,教育部发文,从2003年开始,允许包括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等22所著名高校自主录取5%的新生。各学校依据各自的特色,制定自己独特的选人标准。以北京大学为例,该校将自主招生的生源分为五类,其中包括“具有超常的创新和实践能力,在科技创新方面有优异成绩者,以及其他特殊才能者”。对于高职生的自主招生力度以及一般高校的自主招生权等,都应该另行建立一套特殊规定和办法。因为对人才的珍惜,不能仅停留在呼吁上,更重要的是尽快制定、研究、完善特别人才遴选的办法。
    其三,高职生的考核问题。有人认为,实践能力卓越的人才通不过单纯的以学科知识为中心的考试,这说明这种考试没有考核出学生的能力。由于人才行为能力的呈现形式是多样化的,选拔人才的方式也应该多样化,可以借鉴国外著名大学的选拔方式,笔试和面试相结合,增设如演示行为呈现等面试,加大面试的比例。选拔手段多样化是今后考试招生的一个趋势。在认同以上看法的基础上,笔者认为,对于高职生的考核应以高职教育的终极目标或者说高职教育的本质作为衡量的最根本标准,即考核高职生应该以其技术应用能力的高低为根本准则,注意对学生职业能力的测量。华东师大教科所刘德恩博士在其《职业能力评价的3种模式》一文中,在参考国外职业能力评价的基础上提出了行为样本、工作现场观察和已有绩效的3种评价模式,并指出了它们存在的一些问题和改进措施,值得借鉴和应用。另外,高职高专的教育质量指标评价体系必须考虑高职教育的独特规律、学术规范、就业市场需求以及学习者多样化要求等因素,加强对教育教学中过程管理,弱化结果评价;遵循评价内容的实用性、实践性、技术性,评价方法的先进性、多样性、灵活性和客观性,评价结果的科学性、客观性、公正性等原则。还要注意到,现代社会中学生学习成果不单是指人的博学,更应强调包括态度、能力、情趣、理想、习惯和社会适应等在内的各种“行为变化”,用工作现场考核代替传统的考场考试,用学生的实际工作成果代替传统的试卷试题,用对学生的全面评估代替抽样检验等。
 
学海网
   二、各科成绩+等级证书≠高职院校对高职生的全部考核标准
    以社会评价高职生的学历和资格并重为导向,高职院校是否就可以简单对应地用高职生的各科成绩加上各种等级证书作为标准来衡量高职生呢?
    笔者以为,对高职生的考核仍然要以学生的高级应用能力培养为终极培养目标进行设计和衡量。各科成绩和技能等级证书的形式是要有的,但是,要更加重视其内涵,要注重学生各科成绩和等级证书获取的过程而非只是其结果。高职院校不这样做,就会和社会评价标准形成实际上的不一致性。
    (一)高职院校的终极培养目标
    高职院校终极培养目标(学生实际高级应用能力的培养)的实现是一个过程而非一个简单的结果。在信息社会,学校不会消亡的根本原因正在于不管有多少简便的渠道可以使人获取知识,都会因缺少学校活生生的人格氛围而给人造成巨大而根本性的影响。高职教育最终要培养的是生产建设第一线的高级管理技术人才而非仅仅是技术工人,基于此,对于高职生的评价也不能只是一个简单的考试成绩和结果的评价。
    (二)等级证书
    目前,我国大力推进双(多)证书制度,必须正确看待等级证书。获取各种证书要以实际的应用能力体现为准,要考虑各种证书的“水分”,看其是否适合用来衡量高职生。在高职院校的教学计划上,简单地列出对学生的要求是要拿到某某中级或高级证书、要过英语几级考试,而不去强调、重视学生实际的运用能力,势必导致师生努力方向的偏差,并给一些投机取巧的人造成可乘之机,使得技能等级证书的价值降低。
    (三)各科考核
    对高职生学习结果的评价更应采取以建构主义理论和多元智力理论为理论基础的多元化评价。所谓多元化评价,即不单纯采用标准化测验,而是采用多种途径,在非结构化的情景中评价学生学习结果的一系列方法,其中主要是“另类评量”。
    “另类评量”的主要方法可以概括为:没有固定答案的构答反应题(有标准答案学生也容易舞弊)——要求学生写出问题答案,而不像标准化测验那样从多种可能答案中加以选择,其形式包括填空、解数字题、填写图表、写出几何证明步骤等;短文——要求学生用一两段文字进行描绘、分析、解释、总结;写作;口头演说;展示——要求学生在课堂上或其他观众面前进行演示或生动地表演,一般要求学生具备广泛的能力,经常是跨学科的,并要求学生表现出主动性和创造性;实验——要求学生进行一系列的探究活动,如提出假设、拟定计划和进行实验、写出研究报告、应用测量和预见的技巧、应用科学事实和理性概念的知识等;作品选——收集学生自认为能代表自己水平的平时作业,包括草稿、修改稿和最后的作品,要求学生在完成作品后进行自我评价,并说明选择该作品的理由,等等。
    这些评价方法以观察、记录、让学生完成作品或任务、团体合作计划、实验、表演、展示、口头演说、检核表等多种方式进行,从广泛的背景(从教室到家庭到社会生活)中收集语言、数理逻辑、视觉空间、身体动作、音乐、人际和自我显示出来的各方面信息。多元化评价方式不仅可以通过学生对大量非结构化的情景的反应,来了解其掌握的知识和形成的能力,而且还可以考查学生在动态的、真实的背景中会如何应用知识。这正是高职教育目标对学生评价所需要的。
可以预计,多元化评价运用到高职教育学生评价中,将会彻底改变对高职生评价单一而错漏百出的现状。所以,在今后一段时间探索如何具体应用多元化学生评价是高职教育领域的一大课题。例如,是否可以设计出一个具有中国高职特色的外语考核模式?以英语科目考试为例,笔者认为没有必要强求高职生通过全国公共英语四、六级考试。多年来,我国虽然强调操作型的、具有大学文化层次的高级技术与管理应用性人才的培养,但在英语教学目标上仍然没有跳出四、六级考试的框架限制,而学生听、说、读、写、译(主要是听和说)等应用能力的开发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事实上,企业在选择人才时,基本上都要求学生能够开口说、动笔写,而不仅仅是能看懂资料。尤其在外企,对人才的语言要求就更高一些,能开口交流沟通是必备素质。笔者认为,在高职院校各个专业的教学大纲上列出四级、六级英语证书来的做法有待商议,同时更应创建不同于普通高校的高职院校学生英语考核模式,使高职院校的教学真正地把提高学生应用能力作为第一要务。
 
[参考文献]
[1]蔡永红.对多元化学生评价的理论基础的思考[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1,(5).
[2]李建平.评价的跟进[J].新华文摘,2003,(8).
[3]张尧学.坚持就业导向推进高等职业教育健康发展[A].教育部高等教育司.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资料汇编[C].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3.
学海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