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正在浏览:首页 > 职教文章 > 职教论文 > 浙江省中高职衔接机制及操作研究

浙江省中高职衔接机制及操作研究

日期: 2008-12-29 7:01:25 浏览: 9 来源: 学海网收集整理 作者: 芦京昌,范敏

[摘要] 本文就浙江省中、高职衔接“3+2”工作在操作层面存在的问题展开讨论。针对目前中、高职衔接工作在操作机制上的不足,从“衔接”与“选拔”入手,通过调研,集思广益,结合笔者的工作经验,提出解决问题的观点和方法。
    [关键词] 中高职衔接机制  改革思路  选拔  操作  探讨 
 
    2005年,全国职教工作会议对高职教育加速高技能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和举措。选择部分高职院校,举办五年制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坚持开通高职院校的“3+2”招生渠道,无疑是发展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一种重要模式。本文试就浙江省通过“3+2”模式举办五年制高职的情况做些探讨。

学海网

    一、浙江省中高职衔接工作现状及情况调研
    浙江省的中高职衔接“3+2”工作试点于1999年,2000年在全省铺开,至今已经实行七年,连续培养了四届毕业生,用人单位评价较好。“3+2”模式的问世,得到了中职招生市场的热烈响应,初中毕业生报考踊跃。作为高职教育的一种模式,它已经被省内大多数高职院校采用。各中职学校更是积极支持,都把它看做是自身办学品牌与实力的具体展现。省内具备“3+2”资质的中职学校竞相与高职院校挂钩,签订合作培养协议,社会与考生家长也逐渐认可了这种模式。这里需要指出的是:中高职衔接,决不是简单的“中职+高职”,而是建立共同的培养目标,按职业能力要求,进行课程重组、整体设计、统筹安排、分阶段实施教学计划。目的是充分运用中职与高职各自的教育资源,优化配置、发挥其办学优势,各自加强应承担的理论教学和实践、(实训)技能教学。浙江省七年来的工作实践证明,现行的“3+2” 模式有其合理的、科学的一面,但也有其不够完善的一面,在操作过程中常现争议。
    据不完全统计:自2000年至今的七年间,作为高等职业教育招生制度改革的一种尝试,浙江省共招收“3+2”学生七万多人,平均每年一万余人。仅2006年一年,就有35所高职院校和140余所中职学校参与了此项工作。近一年来,通过走访各中、高职院校、通过对“3+2”学生的调研反馈,各中高职院校普遍认为,目前省内中高职衔接的操作机制,存在四方面不足:①省内现行的“百分之百” 直升高职院校学习的规定,不利于调动中职学生的学习积极性;②因中高职衔接在操作机制上存在的问题,使中职学校对“3+2”学生的管理难度加大;③“3+2”直升高职的学生与考入高职的学生相比,成绩差,留退比例高,导致部分高职院校正在逐渐丧失进行此项工作的兴趣;④由于以上原因,间接造成部分“3+2”毕业生就业困难,等等。
 
    二、操作中需要探讨的关键——如何选拔与衔接
    在对省内中高职衔接进行的调研中,笔者整理出几条带有共性的意见,将“3+2”工作成功与否的关键定位于“选拔”和“衔接”两个环节,并将其归结到“如何选拔与衔接”这一问题上。
    1.要不要实行选拔的问题
    在“3+2”工作刚刚起步之时,主管部门为把好质量关,规定了选拔比例为80%。这个规定,得到大多数高职院校和中职学校的支持。但部分中职学校在以后的操作过程中认为:被淘汰的20%不好处理且淘汰比例太高,从而向有关主管部门提出不同意见。因此主管部门又对选拔比例做了修改:从2006年起,将中职学校“3+2”班对口升入高职院校的比例,由原来的80%改为100%。形成了既不选拔也无淘汰的局面。这项政策性修改,表面上确实提高了中职学校“3+2”班的升学率,实际上是放弃了选拔。对此,在调研中中高职双方一致认为不妥。高职院校认为:没有选拔就没有质量,“3+2”工作如果要上层次、上水平,应该有一定的选拔和淘汰。尤其目前“对口升学”的生源质量还没有达到“考试升学”的生源质量水平,放弃选拔会危及“3+2”工作的可持续发展及其自身的社会信誉,妨害高校招生的“公平、公正”原则。中职学校则认为:“3+2”学生100%升学,加大了中职学校对“3+2”学生的管理难度。不管成绩怎样、不论表现如何,3年后肯定可以升入高职院校,这样,学生既无学习动力也无学习压力,管理起来会非常难。中高职双方都有恢复选拔、划定合理淘汰比例的要求,希望能引起主管部门的重视。
    2.选拔及上报的时间问题
    根据主管部门的要求,中职学校必须在一年级开始,就将本校“3+2”的学生名单上报存查,三年间不能随意增加。即各中职学校在“初升高”录取结束后,就应该确定本校“3+2”学生的名单,明确其升学资格。到三年级第二学期以后,可以成建制班地输送进高职院校。这样确实解决了高职院校生源稳定的问题。但是,因为没有淘汰,继而又带来生源质量下降的新问题。因初中毕业生在填报中考志愿时,存在一定盲目性,很多学生根本不了解“3+2”,而是由家长越俎代庖。调查问卷中,有30%的学生回答:不清楚“3+2”的含义是什么,所选志愿系由家长填报。笔者认为,并非出于本人意愿的选择,是造成日后“3+2”学生流失、教学质量不高的一个重要原因。针对“3+2”这种专业性很强的招生形式,要求学生具有热爱专业的志向,这是培养合格的复合型高技能人才的基础。况且中职三年是学生变化最大的三年,一进中职学校就“定型”,不考虑学生的可塑性和潜在的发展,有失公允。虽然可以在中职学校招生时把严分数关,将最优秀的考生放进“3+2”班级,但是职业兴趣、职业能力及非智力因素等,从分数上是无法得知的。更何况一个中职学生在三年中的发展和变化呢?笔者在调研中发现:此做法目前已越来越显露其弊端,中高职学校吁请主管部门变更选拔(上报)时间的呼声很高。
   
学海网
 3.选拔的范围问题
    现在“3+2”班级的升学选拔,都是“对口”进行的。例如:某中职学校2002年共招收应用电子技术专业新生200名,其中“3+2”班级一个,新生50名,以后如果要选拔,只能在50名的小范围内进行,而不能在200人的大范围里进行。2005年以后升入高职院校的也只能是这50人中的大部分。因为规定了选拔及上报的时间是一年级,所以到了三年级,50人以外的该专业学生,即使成绩再高、技能再好,想进“3+2”班级也是不可能的。因为受上报时间限制而进行的这种小范围选拔,虽是不得已而为之,但做法确实值得商榷。
    4.高职院校“提前介入”的问题
    这是中高职衔接的重要环节。“3+2”学生进入中职以后,在培养过程中,既要考虑中职学生的特点,又要兼顾高职培养目标的实现。5年的培养过程,在理论上分为“中3高2”,在教学过程中也可能存在着知识的互相交叉和渗透。那么高职的理念和知识何时出现为好?有的高职院校索性等“3+2”新生入学以后再说,但这样做会造成时间上的浪费,也会使学生错过掌握新知识的最佳时机。在调研中,趋向比较一致的意见是:高职院校在中职三年级的上半年介入最合适。因为此时中职的内容大部分已经学完,参加中职会考的科目也进行完毕,新知识、新概念的介入,适逢其时。
    三、可行性对策建议与研究
    在调查与研究的基础上,笔者对省内中高职衔接“3+2”工作提出如下几点建议:
    1.  建议取消100%升学的规定
    在衔接操作上,既要顾及“对口升学”的生源质量,也要考虑升学率及被淘汰者的出路。建议试行中职学校与“3+2”学生和家长签订协议书的方法,明确入学目的,强调在3年中各自的义务与责任,达不到要求即被淘汰,树立明确目标以鞭策“3+2”学生;对在选拔中被淘汰者,可以鼓励他们参加单考单招或推荐就业。笔者认为选拔比例暂定在90%左右,这个划法比较宽松,省内中高职学校都能接受。可以先试行,再逐渐修改、完善。
    2.  变更选拔及上报时间
    由于“3+2”学生在进入中职校学习时就已经知道,可以不参加高考,直升到高职院校学习,因此在三年的中职学习中无任何压力,学习动力明显不足。由于这些学生缺乏学习的动力和兴趣,因此对中职学校来说,在日常教学中普遍反映这些学生不好管理。在调研中,绝大部分中职学校明确表示,要克服这个困难,需在选拔及上报的时间上稍作改变。为此笔者在经过对双方调研的前提下,认为“3+2”学生名单在二年级下半年选拔及上报比较合适。
    3.  选拔范围再扩大一些
    目前局限于“3+2”班级内的对口选拔,要想提高质量较难。因“3+2”学生进入中职学校以后,会出现各种发展和变化,应在“3+2”学生优先的基础上实行较大范围(如“大专业”范围)的选拔,从而最终确定“3+2”班级对口直升的名单,这样不但可以提高选拔的质量,而且可以解决“3+2”学生的许多实际问题。当然,要这样做,必须由主管部门统一布置,明确步骤。
    4.  对高职院校“提前介入”问题的探讨
    在省内中高职衔接工作中,尽管主管部门对高职院校的“提前介入”,并没有规定具体的时间,但是“提前介入”本身就是一种衔接。笔者认为可以从三个方面介入:
    (1)教学上的介入。从教学计划的确定到整个教学实施过程,高职院校应全程参与。可以采用去中职听课、开展教学质量检查和反馈、有选择地给“3+2”学生举行讲座等方法进行。
    (2)教师交流的介入。“3+2”学生普遍反映中职校教师的教学无法让他们体会到高校的教学氛围。这就提醒我们,应加强中高职双方教师相互交流,要经常就某一专题展开教学研究活动。
    (3)学生参与的介入。让“3+2”学生提前参与高职院校举行的活动。请“3+2”学生到对口高职院校参观、与学长们结对交流学习心得,邀请他们参加高职院校的活动(如运动会和技能比赛、艺术节和英语周等),让他们提前感受高职院校的学习、生活。这是十分必要而且是大有益处的。
    从某种意义上说,“提前介入”实际上是在为“衔接”的保质保量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杨进.中国职业教育教学改革与课程建设[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4,(15).
    [2]高原.我国中高职衔接研究综述[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4,(5).
    [3]严雪怡.论中职与高职学制的有效衔接[J].职业技术教育,2002, (2).
    [4]叶小明.新时期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方向探讨[J].教育与职业.2004,(7).
    [5]刘启娴.中职与高职衔接模式与原则初探[J].教育研究,2001, (2).
    [6]冯玉珠.烹饪中.高职教育衔接的构想[J].扬州大学烹饪学报,2003,(2).
    [7]陈永清.烹饪中.高职课程衔接研究. [J].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4).
 
学海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