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届全国数控技能大赛江苏选拔赛技术文件(草案)
根据《关于举办2014年中国技能大赛——第六届全国数控技能大赛江苏选拔赛的通知》(苏人社发〔2014〕213号)精神,参考“人社部函〔2014〕106号”通知中公布的第六届全国数控技能大赛技术文件,第六届全国数控技能大赛江苏选拔赛技术工作组特制定本技术文件。
一、比赛技术平台
(一)各项目设备配备情况
1.数控车工、数控铣工、加工中心操作工(四轴、五轴)项目设备情况
设备类型 数控系统配置 设备品牌及型号 数量(台) 设备统计(台)
小计 总计
数控车床 发那科 0iMateTC 大连CKA6136 8 8 16
西门子 828D 南京德西CKY400B 6 8
802D 2
数控铣床 发那科 0iMateMD 常州创胜
TOM-L6645 6 8 8
西门子 828D 2
加工中心
(四轴) 发那科 0iMateMD 南通科技VCL-850 1 8 18
南京德西MCV850-4 1
常州创胜TOM-850A 6
西门子 828D 南通科技VCL-850 4 10
南京德西MCV850-4 4
常州创胜TOM-850A 2
加工中心
(五轴) 海德汉 iTNC530 常州创胜TOM-LI062BBL5X 1 2 2
法国优容N03775 1
各市同赛项同组别的2名选手,必须一人报发那科,一人报西门子,两种系统的不同型号不再区分。
2.数控机床装调维修工项目设备情况
功能部件及设备名称 数控系统配置 设备品牌及型号 数量(套) 备注
加工中心装调维修实验实训台 发那科0iMateMD 南京德西DS-RMF-AE 7
(三)刀具、量具、工具
1.比赛用的刀具、量具、工具由选手自带,清单见附件1;赛场提供的附件、工具等见附件2。
2.测量评分用三坐标测量机型号为:海克斯康603,2台,。
(四)CAD/CAM及仿真软件
1.CAXA数控车2013(大赛专用版)、CAXA制造工程师2013(大赛专用版),由北京数码大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提供。
2.MasterCAMX7,由美国CNCsoftware,inc.提供。3.DelcamPowerSHAPE2014、DelcamFeatureCAM2014、DelcamPowerMILL2014,由英国Delcam公司中国总部提供。
注:允许选手自带其他正版软件(需要提供相关证明),但需在报名时向大赛办公室申请。
二、比赛内容
本届比赛以考核学生、教师和职工的综合职业能力为核心,注重零件精度、加工细节和工艺过程的考核。
(一)理论比赛内容与题型
1.数控车工、数控铣工、加工中心操作工(四轴、五轴)项目。
(1)数控机床及工作原理(组成结构、插补原理、控制原理、伺服系统)。
(2)数控加工工艺(加工工艺规范、工件装夹与夹具应用、刀具选用及切削参数选择与应用、材料及热处理、零件检测)。
(3)编程技术(程序格式、常用指令、子程序、固定循环、变量编程)。
(4)数控机床操作与功能调整技术。
(5)现代制造技术:高速加工、多轴加工、复合加工、微细加工。
(6)考试题型:选择题(单选、多选)、判断题。
2.数控机床装调维修工项目。
(1)数控机床及工作原理(组成结构、插补原理、控制原理、伺服系统)。
(2)数控机床基本操作与功能调整技术。
(3)现代制造技术:高速加工、多轴加工、复合加工、微细加工。
(4)数控机床电气电路原理,数控机床气、液、仪工作原理。
(5)数控机床几何精度、定位精度的定义、检测和判断。
(6)数控机床故障诊断与维修。
(7)考试题型:选择题(单选、多选)、、判断题。
(二)实操比赛内容
1.数控车工项目。
(1)轴类、盘类、环类和异型结构零件加工。
(2)平面、圆柱面、圆锥面、沟槽和螺纹等要素加工。
(3)单件及组合件加工。
(4)尺寸和位置精度不高于IT6级,表面粗糙度不高于Ra0.8。
2.数控铣工项目。
(1)平面、圆弧面、曲面、凸台、腔槽及螺纹加工。
(2)钻、扩、铰、镗加工。
(3)单件及组合件加工。
(4)尺寸和位置精度不高于IT6级,表面粗糙度不高于Ra0.8。
3.加工中心操作工(四轴)项目。
(1)零件圆周部位孔形、槽型和异型结构加工。
(2)零件连接、配合部位加工。
(3)需要第四轴参与插补的加工部位。
(4)单件及组合件加工。
(5)尺寸和位置精度不高于IT6级,表面粗糙度不高于Ra0.8。
4.加工中心操作工(五轴)项目考核要点。
(1)典型、特殊角度部位加工,孔形、槽形、特殊型面加工。
(2)需要五轴联动的特征要素加工。
(3)具备特定功能的组合件加工。
(4)尺寸和位置精度不高于IT6级,表面粗糙度不高于Ra0.8。
5.数控机床装调维修工项目。
(1)加工中心控制电路图识读、补图,以及接线。
(2)加工中心PLC程序识读、编写、修改、验证。
(3)数控系统参数设置、功能设定,及其调试与验证。
(4)加工中心故障诊断与排除。
(5)立式加工中心主要几何精度检测、定位精度的补偿。
(6)基本功能部件的调整。
三、比赛规则
(一)理论比赛
1.理论知识比赛以答卷(闭卷)方式进行。同一个项目的各组别采用相同试卷;数控铣工、加工中心(四轴、五轴)采用相同试卷。比赛时间为90分钟。满分100分,占总成绩的20%。
2.提前20天公布一定数量的题库,70%的赛题将从公布题目中抽取,30%的赛题组织专家命题。
3.参赛选手凭本人身份证和参赛证进入考场,在比赛试卷上规定位置填写姓名、准考证号。试卷其他位置不得有任何暗示参赛选手身份的记号或符号,否则成绩无效。
4.试题答案须在答题纸上填写,草稿纸由现场人员统一提供。参赛选手自带黑色签字笔、手工绘图相关工具和只有计算功能的计算器,其他任何资料和电子产品禁止带入考场,否则成绩无效。
(二)实操比赛
1.数控车工、数控铣工、加工中心操作工(四轴、五轴)项目。
(1)数控车工、数控铣工、加工中心操作工(四轴、五轴)实操比赛采用现场实际操作方式,按图纸要求完成试件加工,比赛时间300分钟,实操比赛占总成绩的80%。由单件加工和组合件加工两部分组成。单件加工占15%;组合件加工占85%。实操比赛样题在赛前15天公布,正式赛题在此基础上修改不超过30%。
(2)鉴于五轴加工中心只有2台设备,加工中心(五轴)比赛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1~2小时,选手人手一台计算机进行建模和编程,第二阶段3~4小时,将第一阶段完成的工作拷贝到一台计算机上继续建模和编程,另一选手操作机床加工。两个阶段的时间比例根据参赛人数确定。
(3)为方便参赛选手熟悉比赛环境和设备,正常发挥水平,赛前安排选手熟悉赛场和机床,连续4小时,可以加工,并对机床存在的问题提出书面的意见。
(4)因设备故障原因导致参赛选手中断或终止比赛,由大赛裁判长视具体情况做出处理决定。
(5)比赛过程中,参赛选手若需休息、饮水或去洗手间,一律计算在比赛时间内,食品和饮水由赛场统一提供。
(6)比赛过程中,因参赛选手违规操作和工艺制定不当,对机床、夹具造成损坏,经裁判员判定,视情节轻重,做扣分直至终止比赛的处理,并由参赛选手承担相应的赔偿。
(7)如果参赛选手提前结束比赛,应举手向裁判员示意提前结束加工。比赛终止时间由裁判员记录在案,参赛选手提前结束比赛后不得再进行任何加工。
(8)参赛选手在提交试件时应进行必要的清理,提交后裁判员在零件的指定位置做好标记并经参赛选手在登记簿上签字确认,以便检验和评分。
2.数控机床装调维修工项目。
(1)比赛时间300分钟,实操比赛占总成绩的80%。比赛具体内容和要求在赛前20天公布。
(2)为方便参赛选手熟悉比赛环境和设备,正常发挥水平,赛前安排选手熟悉赛场和设备,连续4小时,可以操作设备,但不得拆装设备的电缆、机构。
(3)因设备故障原因导致参赛选手中断或终止比赛,由大赛裁判长视具体情况做出处理决定。
(4)比赛过程中,参赛选手若需休息、饮水或去洗手间,一律计算在比赛时间内,食品和饮水由赛场统一提供。
(5)比赛过程中,因参赛选手违规操作和工艺制定不当,对设备及检具造成损坏,经裁判员判定,视情节轻重,做扣分直至终止比赛的处理,并由参赛选手承担相应的赔偿。
(6)如果参赛选手提前结束比赛,应举手向裁判员示意提前结束操作。比赛终止时间由裁判员记录在案,参赛选手提前结束比赛后不得再进行任何操作。
(7)参赛选手在提交试件时应进行必要的清理,提交后裁判员在零件的指定位置做好标记并经参赛选手在登记簿上签字确认,以便检验和评分。
(8)数控机床装调维修工项目实操比赛由多环节组成。在比赛过程中,如参赛选手无法完成某环节,为保证后续比赛的进行,参赛选手可主动向裁判员申请协助,由赛场指定人员协助完成,但须扣除相应得分。比赛中参赛选手申请协助次数不得超过5次。
四、评判规则
(一)理论比赛评判
成绩评定由读卡器自动评分。
(二)实操比赛评判
1.零件精度检测由专职检测人员应用检测设备和手工检具完成。
2.成绩评定由专家组组织裁判根据检测结果和评分表完成。
五、成绩组成
总成绩由理论比赛、实操比赛两部分组成。其中,理论成绩占总成绩的20%,实操成绩占总成绩的80%。
六、组队方式
1.以市为单位组队参赛。
2.数控车工、加工中心操作工(四轴)项目为个人赛项,本次比赛只设教师组,每个参赛队每个项目最多可报2名选手参赛。
2.数控铣工项目为个人赛项,每个参赛队每项目最多可报10名选手参赛。其中:职工组2名、教师组2名、学生组6名(高等职业院校、中等职业学校、高级技校或技师学院3个小组各2名)。
3.加工中心操作工(五轴)项目为团队赛项(2人组成1队),每个参赛队最多派8名(4队)选手参赛。其中:职工组2名(1队)、院校组6名(3队,高等职业院校学生/教师、中等职业学校学生/教师、高级技校或技师学院学生/教师3个小组各组成1队)。
4.数控机床装调维修工项目为团队赛项(2人组成1队),每个参赛队最多派8名(4队)选手参赛。其中:职工组2名(1队),院校组6名(3队,高等职业院校学生/教师、中等职业学校学生/教师、高级技校或技师学院学生/教师3个小组各组成1队)。
5.每个参赛队最多报30名选手参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