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正在浏览:首页 > 职教文章 > 职教论文 > 合作学习效果不佳的原因及应对策略

合作学习效果不佳的原因及应对策略

日期: 2008-12-29 7:35:30 浏览: 8 来源: 学海网收集整理 作者: 邢世全

摘要:合作学习是目前世界上许多国家都普遍采用的富有创意和实效的教学理论与策略体系,被誉为是“近十几年来最重要和最成功的教学改革”。由此,合作学习成了我国本次课程改革积极倡导的学习方式之一,也成为每个教师在课堂上努力追求的教学方法之一。  
  关键词:合作学习;课程改革;心理环境
  
  
  合作学习是目前世界上许多国家都普遍采用的富有创意和实效的教学理论与策略体系。由于它在改善课堂内的社会心理气氛、大面积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非认知心理品质等方面实效显著,被誉为是“近十几年来最重要和最成功的教学改革”。由此,合作学习也成了我国本次课程改革积极倡导的学习方式之一。

学海网
但是,由于一些教师缺乏对合作学习精神实质的正确把握,表面化、形式化地理解其意义,在教学实践中出现了一些偏差,以至于影响了教学效果,老师们也对合作学习的价值产生了怀疑。
  一、合作学习效果不佳的原因分析
  第一,小组成员间缺乏必要的人际交流和小组合作技能,不具备合作的心向和倾向性,学生不知道怎样与他人进行有效的互动。由于缺乏必要的训练,当问题出现时,学生之间不能做到相互了解对方、信任对方,产生不同意见时,不能建设性地解决矛盾冲突。
  第二,小组合作学习前,教师缺乏必要的讲述,一有问题马上实施小组合作学习,学生没有明确合作学习的目的、步骤,学生不理解将学习什么,怎样学习。
  第三,教师为了让学生能有广泛的参与,一有问题,不管合适与否,难易如何,都要学生合作讨论,似乎只有让学生合作讨论,才能解决问题,结果造成一些没有思维容量,甚至是一些根本就不屑一论的问题充斥其中,学生没有参与讨论的兴趣,教学时间大量浪费,教学效率事半功倍。
  第四,问题一出现,教师不引导学生认真读书,深入思考,就组织小组讨论。学生没有经过深思熟虑,匆忙展开讨论,要么坐享其成,要么人云亦云,盲目随从,对小组内的不同见解根本无法提出真正意义上的赞同或反对,也无法做到吸取有效的成分修正自我观点。这样的合作学习不但解决不了疑难,反而在无意中剥夺了学生独立思考、自主学习的机会,有悖于合作学习之真谛。
  第五,学优生在小组中处于主宰地位,承担了主要的职责,学困生则处于从属或忽略地位,失去了思考、发言、表现的机会,在一定程度上被变相剥夺了学习的权利。
  第六,课堂秩序混乱,学生发言七嘴八舌,听不清究竟谁的思维不严密,谁的思维缺少条理性。教师对小组学习缺乏必要的计划、调控等组织技能。当学生和小组面临问题时,教师无法对一些问题进行辨别、分析并对学生们进行帮助。
  二、促进有效合作学习的策略
       (一)构建适合学生合作学习的环境
  1.安全的心理环境。在合作学习过程中教师要创造良好的合作学习气氛,用各种适当的方式给学生以心理上的安全感或精神上的鼓舞,把学生当作朋友和知己,多一些理解、鼓励、宽容,这样学生的思维就会更加活跃,探索热情就会更高涨,合作的欲望就会更强,课堂就会更加生气勃勃。
  2.充裕的时空环境。在平常的教学中,我们经常会看到由于学生没有按照老师事先预设的轨道上进行,或由于学生的“吞吞吐吐”,害怕不必要的枝节末叶的出现和时间的浪费,教师就毫无顾忌地打断学生的发言或活动,这些“蜻蜓点水”式、“一蹴而就”式的合作学习,只能是形式上的合作学习。因此,在学生进行合作学习时,要使学生拥有充足、宽裕的发言、补充、更正和辩论的时间和空间,让各种不同程度学生的智慧都得到尽情地发挥。
      3.热情的帮助环境。全班十多个小组中,免不了有些因组长的组织能力的偏低,尚不成熟,或因小组整体实力偏差等原因而无法顺利地展开合作,教师应因组而异,为学生提供必要的启发式帮助。教师可以以一个普通合作者的身份,自然地参与到困难的小组中去,让学生觉察不出因本组水平低而需要教师的帮助。其次,教师要有意识地给他们多创造一些表现的机会,以激发他们奋发向上的热情,为学生的成功学习创造条件。
  4.真诚的激励环境。适时适当的激励,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学中教师应掌握并运用好这个课堂杠杆,营造一种可以充分发挥学习个性、各抒己见、相互交流甚至各执己见的合作学习氛围,一句真诚的表扬、一个赞许的目光……都能使每个学生都能真切地体验到合作学习的成功与快乐,从而产生进一步合作的欲望。
  二、加强合作品质和能力的训练
  合作学习不是一种个人学习行为,而是一种集体行为,这就需要学生有足够的团队意识。因此,合作学习要想成功开展,培养学生的合作品质和能力是必不可少的。
 
学海网
 (一)要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
  合作学习是为了让每一位学生参与学习的全过程,给每一位学生提供展示的空间,使学生能够充分表达自己的观点,通过组内的交流、探讨,使学生不断完善自己的观点,不断地产生新的想法。但是,这一切成立的基础就是:学生的独立思考。学生要参与讨论,参与探究,必须要有自己的见解和前认知能力作为基础,而个体的独立思考是无法由别人或小组来替代的。只有在学生思考到达一定的程度展开讨论,才有可能出现一点即通、恍然大悟的效果;也只有在此时展开讨论,才有可能出现观点的针锋相对和正面交锋。因此教师在组织学生参与讨论或探索之前,一定要留给学生一定的独立学习思考的时机。
  (二)要培养学生正确交流的习惯
     交流是合作学习中的重要表现形式,通过交流而展现自我,探索真理。交流由于具有平等性,能更好地促进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和民主平等的精神的发展,也使得学生个体思考通过交流成为集体智慧。但如何让学生更有效的进行交流呢?
      1.学会表达自己的见解。表达自己的见解,就是“说”,就是将自己的观点通过语言准确地表达出来,让别人理解。这种“说”的能力包括:思维的逻辑性、语言的组织能力等,这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养成的,这需要教师在教学中甚至生活中不断地为学生提供练习的机会。
      2.要培养认真倾听的习惯。合作学习中除了要独立思考,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外,还应具有认真倾听他人发言的习惯。不仅要让学生肯听,更要让学生会听,能够听出别人说的重点、问题,才能重视并采纳他人意见,达到优势互补,共同提高。
      3.要培养善于肯定别人优点,也敢于质疑的习惯。善于肯定别人的优点,敢于质疑都是良好的合作品质,这两方面有利于合作学习小组成员博采众长,取长补短,也有利于深入探究问题,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
      4.要培养良好的组织纪律性。合作学习尽管是小组化学习,人数不多,但也必须在一定的组织纪律约束下进行,避免不必要的吵闹和争论。当然这里所指的纪律约束并不是把学生管死,不给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活动的自由,而是通过一定的纪律要求,让学生在“合作”中活而不乱。
  三、要设计有价值的适合小组合作学习的任务
  国外专家形象地说,“有效的合作学习任务所包含的资料、信息应该像拼图一样切成几块,给每个学生一部分,让他们共同来完成拼图。”因此设计学习任务如果只考虑教材、教参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兼顾学习内容能否使小组发挥其功能,密切组员的联系,使他们荣辱与共、同舟共济。
  因此,设计能产生多种观点的问题来进行合作学习,更能激发学生合作的激情。除此之外,合作学习的任务还要能满足兴趣需要,对学生具有适当的挑战性,既能让学生意识到困难,又能让他们感到在组员的相互帮助下能解决困难。同时在设计问题时教师应时刻扪心自问:学生是否有了与主题相关的经验,是否需要教师进一步扩充、解释?是否围绕主题为学生提供了足够的材料?
  四、讲究评价的方法
  教师通过对小组合作学习的能力、水平及运作情况,做出正面的、积极的、激励性的评价,达到强化学生的集体观念,提高小组的内聚力,从而产生合作需要的一种方法。因此,教师在对小组的集体成果进行评价和认可时,应避免使用诸如:某某同学演得最好;某个小组的组长组织的最好等赞扬个人的评价。即使某同学的确表现优秀,教师表扬时也应从小组角度来进行表扬。通常更应该多使用:某个小组演得最好;某个小组汇报的最具体;某个小组组织得最好,某个小组分工最明确等。而对小组间互评时,教师要常提醒小组推选出的代言人讲;我认为某某小组怎么样怎么样,改为我们小组认为某一小组怎么样?怎么样?“我觉得某一小组如何?”改为“我们小组觉得某一小组如何?”这样一改,就暗示学生,老师是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评价的。让学生感到为了小组的利益和为了小组的成功,不仅要关注自己怎样,更要关注自己小组所有成员怎样。从而激发了学生在小组学习中合作的需要,强化了学生合作的动机。
  总之,要提高合作学习的实效性,除了加强有关合作学习的理论学习,不断反思和总结合作学习中出现问题和取得的成绩外,还要在实际教学中不断强化训练,并有意识地经常运用。惟有如此,才能真正成为学生学习的一种习惯和品质,使学生终身受益。
学海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