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正在浏览:首页 > 职教文章 > 职教论文 > 全球一体化背景下我国高校学分互换探究

全球一体化背景下我国高校学分互换探究

日期: 2008-12-27 9:03:47 浏览: 9 来源: 学海网收集整理 作者: 李联明

摘 要:文章以学分互换为视点,对照国内外高校现状进行阐述后提出了具有前瞻性的观点,即在我国入世的新形势下,高校相互之间的藩篱必须打破,构建一个现代化的学分互换体系已势在必行。

  关键词:学分互换、 东道学校、身体流动、指标体系

  所谓高校学分互换,是指学生除了学习原来学校课程之外,还可以学习其它院校(东道学校)的相关课程,所修得学分可以转换作本校学分,同时本校学分也为其它院校所承认。学分的顺利互换可使学生在校与校之间的“身体流动”(即转学)成为可能。

  一、 国内高校学分互换现状

  长期以来,我国绝大部分的高校与高校之间基本上处于自然的隔绝和封闭状态,相互各自画地为牢,艰于沟通。有时即使存在合作,也非常有限。

学海网
对于彼此的了解也基本上停留在表层面。只是在近几年来,才出现了一些新的现象,在诸如教学等领域产生了一些合作趋势。其主要表现为在相邻的学校间或“大学城”内开展合作,以实现资源优势互补。如下表所示:

序号

地点

合 作

形 式

目前组成学校

教学合作内容

1

北京

教学共同体

北师、北林、北语、北航、北邮等17所高校

教务联席会议领导下实行

互相选课,互认学分

2

天津

开放选课

南开大学、天津大学

选修课开放,任意选修,互认学分,教师互动;联合举办研究院①

3

南京

南京仙林大学城

南师大、南京经济学院、南中医大、南邮等

学分互认、课程互听、教师互聘

4

上海

校际协议

复旦大学、上海交大、同济大学等

互选课程,学分互认,符合要求可转学

5

杭州

5座大学城

杭州大学、浙江中医学院、浙江工程学院、等高校37所

资源共享,已有5万以上师生享受图书馆跨校阅览待遇;②已入驻下沙高教园区的各高校开出14门选修课,供各校学生选修、学分互认

  以上合作大都局限于某个地域,其它相距较远的高校间教学内容或课程设置等的交流,往往是通过签定合作办学意向书的形式来进行。例如,南医大与南师大携手培养高级医学人才。根据协议,南师大生命科学院每年为南医大录取的七年制学生提供一年级开设的大学通修课程、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教学。在此期间,南京医科大学学生享有与南师大学生选修各类课程的同等机会。再如,在西部开发过程中,上海财大与新疆财院、贵州财院、兰州商院和云南财院等4所院校签定合作办学意向书;厦大与宁夏回族自治区多所高等院校达成多项合作协议。

  除了上述两种形式有限的学分互认之外,高校相互之间基本上还是“老死不相往来”。西安外事学院董事长兼院长黄藤认为我国高校“各校之间的学分互认基本上无法进行,学校之间学分不能沟通。”这一点,从规格迥异的学分制教学管理上也可见一斑。有的高校实行学年制,有的是学年学分制、有的正朝完全学分制过度;从学分设置看,有的把17课时定为1学分,有的把16学时或15课时定为1学分。清华大学规定学生每学期至少需修15学分,最多不可超过30学分,而北京大学最少为12学分,最多为25学分。类似千差万别的规格和要求由于缺乏整合和通达,使得高校各自为阵,既导致教学水平产生差距,又容易助长“校本位”思想,在校与校之间划出了一条难以逾越的“鸿沟”。

  其直接后果之一是我国高校间的学生流动成为“一潭死水”。例如,《清华大学本科学分制学籍管理暂行条例》第5条规定:“本校一般不接收转学生。个别具有正当理由要求转入本校的学生,经我校审查合格后进行转学考试。”这里,首先是“一般不接受”,其次是“进行转学考试”。有了这两条,即使是非常优秀的学生要想从外校转入清华其可行性也成为“蜀道难”;而后者恰恰体现了对转入生原先所在高校教学质量的“信任危机”或“质量歧视”。再如,广东外贸大学也规定有下列情况之一者,不予考虑转专业、转学: (1)由专科转入本科者;(2)由一般院校转入重点院校者;(3)师范专业转入非师范专业者。以上两例情况还算好,更多的高校对于转学干脆就避而不谈。

  其后果之二是国内外高校相互之间实质性的教学合作难以有效地全面展开。虽然也有不少大学对外界的交往频繁,例如,南开大学与美、日、英、法、德、俄等国家的一百多所大学和国际学术机构建立了合作与交流关系。但相对于我国2000所左右的高校而言,这些只能算是“风景一边独好”。

  其后果之三是国际间学生流动呈现出盲目性。盲目性是指由于对本国与东道国学校在课程设置、学分等值等方面的可比性不甚了解,留学生有可能仅仅流向某几所重点高校。例如,在对外汉语教学方面,国外留学生主要集中在北大、北语、复旦等少数高校,而对一些语言教学实力较强的师范类高校,流学生却无人问津。

  以内涵发展为主、强调学校内部的发展是计划经济的产物,但这种格局若不改变就足以使我国高校在“教育一体化”的滚滚浪潮中裹足不前和无所适从。实践表明,惟有那些知己知彼、视野开阔、定位准确的高校才能在这场全球竞争中争取到“狮子”那份儿“蛋糕”。封闭与低质的教育是无法在竞争中取胜的。我国高校所面临的形势是严峻的,对于社会和国家所承担的责任可谓任重而道远。

  二、 国外高校学分互换现状

  当我们首先把目光瞄向欧洲时,那里的学分互换市场早已是车水马龙、川流不息了。这种反差很容易让人浮想联翩,18世纪当欧洲工业革命正如火如荼的时候,中华大地还在静静的梦香之中。反差之大,催人深思。学分之间容易流通的世界级典范当首推“欧洲学分转换系统”,它不仅打破了校与校之间的藩篱,更消除了国与国之间的障碍,其运行景象可谓“盛况空前”。

  “欧洲学分转换系统”译自英文名字European Credit Transfer System,缩写形式为ECTS,最早可追溯到1953年在巴黎召开的“关于进入别国大学学习时文凭等值的欧洲大会”。大会制定并通过了依照派出国家大学颁发的证书,接受(东道)国家大学可以根据合约吸纳学生入学的原则。参与国家有32个:奥地利、比利时、波塞哥维那、克罗地亚、塞莆路斯、捷克、丹麦、法国、芬兰、德国、英国、北爱尔兰、希腊、冰岛、爱尔兰、以色列、意大利、列支敦士登、卢森堡、马其顿、马耳他、荷兰、新西兰、挪威、波兰、葡萄牙、斯洛伐克、斯洛文尼亚、西班牙、瑞典、瑞士、土尔其。

  “欧洲学分转换系统”隶属于欧洲委员会,创立于1988-1995年间,后纳入高等教育“伊拉斯莫”计划。它通过采取灵活的学分制度来确保学分的可转让性和累积性,在本科和研究生教育的基础上,创立一种简化的、易读的、可比较的学位系统。从1987-1988学年截止到1999-2000学年近10年左右的时间里,大约有75万的大学生参加了“伊拉斯莫”国外学习计划,涉及到的高等教育机构有1800所。正在准备或考虑引入ECTS的国家又有即阿尔巴尼亚、波塞—哥维纳、克罗地亚、捷克、罗马尼亚、南斯拉夫等6个。其规模之大,令人叹为观止。

  “把学生带到欧洲,把欧洲带给学生”是其主要精神。“系统”通过更新“信息包裹”,记录学生出国学习前后的成绩、课程、学位申请、学校管理程序、教学日历、评估模式等相关事宜。一目了然课程和成绩,使学生在国外进一步学习很容易。学校负责为学生准备和交换记录副本,复印件由学生保管,在原学校和东道学校之间进行交换。学习结束后,学生也可选择留留下来继续攻读学位或再转校,由校方决定证书获取和转换注册的条件。

  为了确保“系统”的推广,1997年在里斯本召开的“关于欧洲高等教育资格承认的大会”规定:“除非接受国家发现差别太大,否则即使存在差异也应予以承认。” 本着确保“系统”有效运作和质量保证,1997年9月--1998年1月间,委员会开办了48个讲习班。1998年初,一个网络式的“服务专线”开通。条款规定,系统内学校需接受专家的视察,以确保系统运行和发展的协调性。

  如果说欧洲的学分转换与学生流动是轰轰烈烈的话,那么其他发达国家类似活动的开展也正如火如荼。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巴黎于1998年10月5日—9日召开了世界高等教育会议,发表的《二十一世纪的高等教育:展望和行动》称:“开展双边和多边合作计划的会员国,应进一步促进国际学术交流,实现未来全球知识社会的大团结,包括通过大力支持六个政府间委员会的联合工作计划(1999—2005年)和制定学分转换制度。”

  北美自由贸易区(含美、加、墨三国)l994年以来,先后五次举行高层次会议,通过了校际学分转换协议。③在美国国内, 学生转学是非常普遍的。学分可以自由转入和转出,包括从社区学院先学 1-2 年, 然后转入四年制大学拿学士学位。麻省理工学院明确规定:“学生在国外高校成功获取的正规课程学分可纳入MIT学位课程总学分。”当然,转学之前的学科内容需与新学校相关课程相类似,否则新学校就无法保证先前学分全部被采认。正缘如此,一般美国大学部要124个学分就能拿到学士学位。但外国转入生,到毕业时可能已累计150以上,而且比原来预计的修业年限也更久。学校会向转入生提供一份评估报告,包括已有的学分情况和争取到学位还将完成的内容。这些资料可使学生了解完成学位所需要的时间。④不少企业与普通高等院校联合开办“企业大学”,成绩可转换成大学课程学分,与大学之间的学分转换相同。内容达研究生水平的课程,也可以转换成硕士学分。⑤

学海网

  1994年3月,日本京都地区28所私立、短期大学在京都签署了“学分互换一揽子协定”。1998年10月份,日本大学委员会发表了题为“二十一世纪转型期的大学:改革计划”,号召对高等教育机制进行彻底改革,其中之一便是学分转换体制。提议称:“要使学生易于选修其它学院的课程或转到其它学院学习。学生将可以在其它大学修60学分,而目前只可修30学分。”⑥

  三、进入WTO加剧我国高校间学分互换的紧迫性

  从2001年11月10日开始,我国正式成为世贸成员。WTO作为统领世界经济活动的重要组织,对我国产生的影响首先在经济领域。然而,一方面,经济活动的变革迟早会折射到教育活动中来;另一方面,就教育领域本身而言,我国与国外的交流都将在入世所承诺的条款下进行。按照WTO总协议,教育是一种服务产品,受到《服务贸易总协定(General Agreement on Trade in Services, GATS)》中若干条款的约束。目前,在135个WTO成员中,有111个已明确把本国教育不同程度地向世界开放。虽然中国首次公布的向外资开放的行业中暂时还没有包括教育,但不容置疑的是,一个世界性开放的教育大市场正在悄然快速成长。我国多年来一直相对稳定的高等教育正面临着极为严峻的挑战:跨国公司大肆进高校“抢人”,发达国家每年吸纳走数十万中国留学生,外资进来办校成为可能等。上海师大校长杨德广称:“高等教育国际化是抵挡不了的世界潮流,我们必须主动去适应它、利用它,而不可游离其外,不可消极抵制。早主动早适应,早介入早得益。”

  在国内,开放性主要表现为高校相互间交流的畅通。随着知识经济的来临,尤其是受入世的直接推动,学生流动必将大大增加,学分的转换工作必将被提上日程。“一个学校的课程相对于其他学校的课程也应是开放的,即相互之间有可转化性。进入WTO后,我们与国外学校的生源流动更频繁,其中课程认定或学分认可是关键问题,它要求我们课程体系必须健全、规范,以加快与国际接轨的步伐。”⑦根据国情,本着“它石攻玉”的精神,引进发达国家的成功模式是我国实现教育现代化的捷径之一。全国人大代表夏秀蓉认为,入世影响最大的将是怎样发展各种层次类型的中外合作办学。

  与我国各大学“固如金汤”形成对照,一方面,国外大学在疯狂抢夺我国生源时大打“学分转换”牌,

  使得我国学生市场出现愈加严重的“水土流失”现象。例如,澳洲维多利亚大学称,在中国国内完成该校8门课程经学分转换成120学分后,可获得该校MBA证书。今年年初,新西兰梅西大学(Massey University)在北京、深圳等地招徕学生时也称:“学习成绩经审核,可转换作梅大一年学分。”学生是趋之若骛,一月之内报名学生就超过400人。据相关资料显示,仅2000年我国流失海外的资金就达50亿人民币。而另据英国报纸披露,2000年我国在英国读高中的学生数超过500人,首次超过了日本和韩国。在我国2001年高等教育国际论坛上,川大校长卢铁城说:“许多家庭的子女在国内进不了大学,就千方百计花几十万元钱送子女到国外留学。新的留学潮、出国热又将兴起。” 可见,构建一个现代化的学分互认和转换体系已势在必行。

  四、我国高校学分互换的最新动态、实现途径及实施意义

  如果缺乏一个有效的机制和手段来推动和促成,仅依赖各高校自发地去沟通和交流,其广度和深度就会很有限。拉塞克认为,阻碍学校对外界更加开放的的原因之一是“学校原有结构和规划过于僵化,以致于难于同其他机构的活动协调一致;而在外界,促进这种协调化的主动性尚不够。”⑧

  “欧洲学分转换系统”是在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产生、发展和壮大起来的,目前我国入世后的背景与其有相类似的地方。较之于国际间高校学分的相互承认,国内高校间的学分转换当更加容易。欣喜的是,我国一些高校已经在这方面做了有益的尝试。从2001-2002年第二学期开始,南昌市所在高校本科专业将试行高校学分互认、学生跨校选课制度,并于三年内逐步在江西全省高校本、专科专业中推行。⑨另外,教育部正在规划依托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实现异地学分互认制度。第一批将规划10所学校,上海交大与西安交大将被列入首批试点。⑩教育部在批准的25所新增高校开展现代远程教育试点工作的文件中也要求参加试点各校,积极开发网络课程,推动校际间的课程互选和学分互认。江苏省目前也在逐步推行高校间学分互认。

  朝着“东方哈佛”努力的西安翻译学院似已捷足先登。2001年9月,美国20所社区大学的45位大学校长与教授和英国3所著名大学校长专程访问了该校。宾主就双边学分转换的有效合作进行了充分的论证,分别与美、英两国23所大学集中签约。

  作为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要完成国内外高校之间的学分转换,至少需在以下几方面努力:

  一、逐级建立国家专门机构负责相关课程学分指标体系的制定、验证、协调和实施。

  二、全面考察和研究国内外重点或特色高校的课程和学分设置,构建国际化的课程结构。

  三、统筹计算研究结果,找出可流通“货币”,制定操作规范,在高校中分步骤、分批次试行。

  四、实施动态监控,确保指标体系的国际性、更新的及时性和针对不同学校的相对公平性。

  对我国来说,形成高校间学分转换机制的意义是显而易见的:

  一、学校相互间有了可参照的课程指标体系,一些笼统、模糊的要素得以量化,克服了合作领域中的盲目性和偶然性,同时也增强了学生流动的目的性、准确性和分布的均匀性。持久的运作机制和一目了然的课程优劣势,还有助于减免高校相互间为争夺生源而发起的季节性“广告战”。

  二、远程教育打破了校际地域性障碍,将实现最大程度的优势互补,避免了重复投资。 按标准模式进行课程设置并在成员间发展广泛的学分转换等合作关系,整个系统运行会更有效率。

  三、学生在原校修得经过“打折”可纳入更高层次东道校的学分,再进一步学习最终可获取后者的学位证书;反之亦然。如此,便有望实现不同层次高校间学生合理的纵向流动,给广大学生创造了包括到名牌大学在内的学校听课的机会,进而可能缓解名牌大学入学考试的竞争,从而弥补了“一次高考定终身”的缺憾。

  四、有利于增强高校间的竞争,有助于提高教学水平。经过学分互换这杆“秤”的衡量,学校的课程优势与劣势昭然若揭。学校要想在市场中处于有利地位,必须采取有力措施来提升自己。

  Abstract: By contrasting the opposite phenomena in terms of credits exchange happening in colleges at home and abroad the dissertation put forward the idea that the systematic construction of credits transfer is fashionable and inevitable among Chinese colleges, particularly after the entry of WTO.

  作者:李联明,Email:llmlwk2001@yahoo.com.cn 或者 wsyllmg@163.com

参考文献:

  ①、《中国教育报》,2001年12月19日

  ②、《中国教育报》,2001年3月24日

  ③、王留栓,《墨西哥高等教育评估概述》,《中国高等教育评估》1997.No.1

  ④、成寒著,《留学美国求生术》,上海文艺出版社,2001年11月,第117页。

  ⑤、陈凯摘编,《厦门科普》,第七期

  ⑥、陈兵译,《International Higher Education》,1998年总第13期

  ⑦、薛天祥等著,《WTO与中国教育》,中国青年出版社,2001年7月,第96页

  ⑧、S.拉塞克等著,《教育内容发展的全球展望》(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育丛书),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年4月,第107页。

  ⑨ 《光明日报》,2001年12月16日

  ⑩ 《扬子晚报》,2002年1月2日

学海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