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正在浏览:首页 > 职教文章 > 职教论文 > 英文小说在英语泛读教学中的应用

英文小说在英语泛读教学中的应用

日期: 2008-12-27 6:43:01 浏览: 7 来源: 学海网收集整理 作者: 郭娜敏 伊小丽

摘 要:从小说阅读在英语泛读教学中可以实现的各种语言习得入手,介绍了教师在泛读课上可以对学生阅读过程进行指导的三个重要阶段,列举了在这三个重要阶段内可以使用的一些有效课堂、课外活动,并且明确指出把英文小说作为泛读材料的目的在于鼓励学生的阅读积极性。
  关键词: 英文小说 英语泛读 互动式阅读
  在英语阅读教学中使用小说这种文学体裁是能够让学生真正了解英语用法的一个有效途径,而且在世界范围内,使用真正的文学作品作为语言教材已经成了一个主流趋势,特别是在泛读教学中,小说占据了重要的地位。如何引导学生在课上和课下进行英语小说的阅读,成为英语教学的一个重要讨论内容。
  一、小说阅读中的习得
  1、词汇习得
  在阅读过程中,学生将会处于一种不断温习已知词汇、逐渐认识未知词汇的过程。对于已知的词汇,学生会通过重复“相遇”巩固这些词汇的拼写及使用,并且能够根据上下文的内容对该词汇的用法有一个更加深入的了解。

学海网
对于未知词汇,学生可以使用查字典或通过上下文提示来猜测未知词汇的大意。
 2、语法习得
  文章的语法结构对于阅读理解的过程有很大的影响。英语中细微的语法结构的变化,都会被用来表达不同的含义。所以学生能够通过辨认不同的语法现象,理解小说内容。反之,学生也可以通过上下文内容提示,学习某一未知的语法结构。
  3、文化习得
  小说往往具有深刻的文化背景。对这种文化背景的习得,也是进行阅读的重要目的之一。读者通过小说的描写,可以间接地了解其他文化中的人文、社会、宗教、科技等一系列的内容,从而扩大读者的知识面,并且通过对其他文化的这种间接接触,增加读者的阅读兴趣。
  4、评论性思考
  Carrell(1988)认为外语阅读是一种积极的并且互动的过程。它是互动的,是因为阅读过程是阅读者和文章之间所进行的交流(Grabe 1988)。而阅读者的背景知识是受到他所处的人文、社会环境、科技发展水平等因素影响和限定的,而且这些因素必然会影响到阅读者对其所读小说的理解,并且在其阅读过程中产生不同的心理反应。比如,当某个文学作品中所传达的某种思想和读者在现实生活中所信仰的某种思想相违背时,读者会自发地从内心反驳那些他认为不合理的说法或描述,从而产生一系列基于其阅读理解基础上的更多的想法。当前的外语阅读教学中,越来越多的教师发现:以基本的阅读理解为基础,发展学生的评论性思考能力能够帮助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其阅读内容、作者写作目的、文章结构等各方面的细节内容,从而使学生不仅可以从更深层次分析文章,而且最终对他们的写作技巧产生巨大的影响。
  二、小说阅读过程中的活动设计
  基于上述可以在小说阅读中实现的各种习得,教师可以利用课堂时间使用不同的活动对学生的阅读过程进行引导和检查。根据阅读的性质和自然过程,可以按以下不同阶段对活动进行设计:阅读前阶段活动(pre-reading activities)、阅读中阶段活动(while-reading activities)、阅读后阶段活动(after-reading activities)。
  1、阅读前阶段活动
  Collie和Slater(1987)指出,读者对阅读材料的第一印象使非常重要的,因为第一印象可以激发读者进行进一步阅读的好奇心、积极性。外语阅读研究中的图式理论(schema theroy)也表达了相同的意思。根据图式理论,阅读理解的过程就是一个基于读者的背景知识(background knowledge)和所读文章之间的互动过程(Carrell and Eisterhold 1988)。因此,调动读者的背景知识是帮助读者从思想上接近其阅读材料的一种有效方法。下面的几种活动可以被应用于阅读前阶段:
  (1)使用小说的题目和绘图设计:① 在课堂上针对小说的题目进行提问。文学作品的题目往往是对全文内容的高度总结,或者是全文基调的暗示。教师启发学生对文学作品题目的思考,可以帮助学生预测该文学作品的主题,从而调动他们的阅读积极性;②向学生展示该文学作品的封面画或相关插图,引导学生对其内容和基调进行预测。
学海网

  (2)向学生介绍该文学作品的主要人物和他们在该作品中的身份地位,让学生猜测人物之间的关系,然后由教师简单地介绍主要人物之间的关系。
  (3)让学生在课堂上阅读该小说序言部分。然后教师向学生询问该部分的作用。
  2、阅读中阶段活动
  (1)用笔记簿记录阅读中所遇到的生词: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建立自己的“生词库”,帮助学生记录那些不能从上下文中理解的单词。记录的内容可以包括:①生词②该生词出现的页码③该生词出现的上下文。当进行课堂教学的时候,学生可以通过小组互助活动学习这些被记录下来的生词。但是在进行该活动前,教师必须提醒学生只需要记录那些他们认为很重要的生词,他们有兴趣学习的生词,或者他们觉得值得记忆的生词,而不是每个不认识的单词,否则该活动会成为学生阅读过程的负担。
  (2)建立“关系树”
  (relationship tree):在阅读过程中,对小说中人物及其关系进行梳理的一个有效方式就是建立一个“关系树”。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建立该小说中人物“关系树”的主干或者部分,然后由学生通过他们的阅读理解对该“关系树”进行填充或补全。
  (3)按时间顺序进行小结:很多小说是按照一定的时间顺序进行叙述的。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每一时间段内所讲述的内容进行小结,从而帮助学生记忆长篇或中篇文学作品的内容。但Collie和Slater(1987)指出,尽管这是一项帮助学生记忆内容的有效方法,但是在整个阅读过程中频繁使用这一活动容易使学生感到乏味。他们建议教师可以使用小组讨论或课堂汇报的形式来减少这一活动的乏味性。
  3、阅读后阶段活动
  在该阶段中,教学活动的重点应放在对全文的理解和再创作方面。在这一阶段,学生已经了解了小说大意并且在此基础上产生了一些自己的想法。教师的任务主要在于加深他们的理解,并从中得到自己的看法。以下的几种活动可被应用于该阶段:
  (1)评价小说中的人物:在任何一部文学作品中,人物都是很重要的部分。通常小说的主要内容都是构建在该作品中人物的言行和思想上。因此,分析作品中人物的价值和道德可以帮助学生理解发生在人物身上的故事。教师可以用课堂讨论的形式进行该活动。
  (2)再创作:该活动以写作为重点。学生通过对所阅读的小说的理解,再创作出一些新的内容。“再创作”活动的目的在于帮助学生进行批判性思考或者创作性思考。教师可以用以下两种活动达到这一目的:① 进行“同人文”写作。学生可以在对人物理解的基础上,对某个他们感兴趣的人物进行构建于原文但超出原文内容的新的创作。例如,重新安排人物的命运,从而再创作出一种新的结局。② 如果有足够的课堂时间,教师可以鼓励学生把该小说中的某些情节改编成话剧进行表演。通过设计人物对话和场景变换,以及其后学生的表演,该活动可以加深学生对作品中人物的认识和感受,从而加深他们对内容的理解。
  总之,以上所有提及的活动仅仅是可以帮助学生从对小说的阅读中学习到知识的一些方法。把英文小说作为泛读的阅读材料的目的仍然是激发学生对英语阅读的兴趣。因此,所有活动的重点都应该集中于保持学生的阅读兴趣、阅读动力和养成一种积极思考的习惯上。
参考文献:
Carrell,P.L.1988. “Introduction: Interactive approaches to second language reading”. In Carrell, Devine and Eskey (eds.) 1988, Interactive Approaches to Second Language Reading.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Cambridge.
Carrell, P. L., Eisterhold, J. C. 1988. “Schema theory and ESL reading pedagogy”. In Carrell, Devine and Eskey (eds.) 1988, Interactive Approaches to Second Language Reading.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Cambridge.
Collie, J. and Slater, S. 1987. Literature in the Language Classroom.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Cambridge.
Grabe,W.1988.“Reassessing the term ‘interactive’”. In Carrell, Devine and Eskey (eds.) 1988, Interactive Approaches to Second Language Reading. Cambridge University
学海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