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正在浏览:首页 > 职教文章 > 职教论文 > 浅谈高校教师工作满意度与心理健康关系的研究

浅谈高校教师工作满意度与心理健康关系的研究

日期: 2010-7-24 16:40:32 浏览: 14 来源: 学海网收集整理 作者: 佚名

论文关键词:心理健康;高校教师;工作满意度
   论文摘要:教师工作满意度的高低,不仅影响着教师工作积极性的发挥,而且制约着教师心理建康的发展。所以,有必要对教师工作满意度与心理建康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这将有助于建立一支稳定的高素质的教师队伍,促进学校和整个社会的和谐发展。
   工作满意度(job satisfaciton)是影响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因素,并已成为教师心理与教育研究的前沿领域。教师工作满意度是教师对所从事的职业、工作条件与状况的一种总体感受与看法。而心理健康是指个体在各种环境中能保持一种良好的心理效能状态,并在与不断变化的外界环境的相互作用中,不断调整自己的内部心理结构,达到与环境的平衡与协调,并在其中渐次提高心理发展水平,完善人格特质。教师心理健康应主要表现为对工作的热情和信心,特别是情绪健康,具体包括:对教师角色的认同,热爱自己的专业;有良好的和谐的人际关系;有上进心、进取心;有同情心、宽容心、忍耐心;有感受情绪和控制情绪的能力。
   一、开展教师工作满意度与心理健康关系的研究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
   中国共产党十六届六中全会审议并通过了《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这是我们党在新的历史时期作出的重大历史决定。教育作为社会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经济社会发展中起着先导性、全局性、基础性的作用,而教师是实施教育的关键,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因此,抓好教师队伍建设对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教师队伍的和谐建设,首要问题是提高教师对工作的满意度,只有工作满意度高了,教师才能踏踏实实为实现教育理想而努力,才能切实投身教育事业。由于教师是一种特殊职业,教师的工作满意度不仅影响他们自己的工作生活质量,而且还会影响学生的健康成长。一般来说,满意度高的教师工作态度更积极,更关心教育工作,乐于献身教育事业,对学生更关心爱护,并能有效地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而满意度低的教师,工作容易缺乏积极性,效率较低,离职动机强,对学生容易缺乏耐心,甚至挫伤学生的心灵。
   同时,构建和谐社会,教师必须具有健康的心理,而教师的工作满意度与心理健康息息相关。许多学者认为,心理健康是教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心理健康的促进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也有学者认为,教师心理健康是教师综合素质的核心要素,是教师整体素质和教育教学质量提高的基础与保障。一方面,健康的心理是教师良好身体素质的必要条件,心理上的健康会有效增强身体机能进而促进生理健康;另一方面,教师心理健康与其工作积极性、创造性相联系因而与其事业成就密切相关。教师只有处于积极、健康的心理状态,才能充分发挥其主动性与创造陛,积极投入工作,充分发挥其潜能,进而取得令人满意的工作效果。
   二、当前工作满意度研究的现状
   国外关于工作满意度的研究比较早,有关工作满意度的理论可追溯到l9世纪末与20世纪初,但直到20世纪30年代中期,才有了真正的工作满意度方面的研究。Hoppoek(1935)最早对工作满意度进行研究时,选取的对象就是教师,其后对教师群体的关注却很少。
   近些年来,我国一些学者陆续对教师工作满意度进行了研究,如:陈云英、孙绍邦对教师工作满意度进行测量研究;冯伯麟对教师工作满意度的结构因素分析,提出自我实现、工作强度、领导关系、工资收入和同事关系等五维结构;张忠山的研究发现除对校长的满意一项外,教师工作满意度都有随年龄而上升的趋势。另外,徐富明、申继亮研究了我国教师工作满意状况的变化趋势。谢钢的研究发现:教师在工作性质、职业投入感及人际关系这些内在方面感受较为积极,而在薪水、福利、领导管理、进修提升等外在的方面感受比较消极。刘刚_8j的研究表明:该校大部分教师对自己的总体工作和总体生活是比较满意的;在“融洽的同事关系”方面,该校教师表现出了较一致的满意程度;对工作条件这一项,过半的教师,特别是博士身份的教师表示出不满意或不太满意;在“心理挑战性工作”方面,高级职称的以及具有博士学位的和老年的教师比较满意,但中青年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相当大比例表示不满意或不太满意;满意度最低的表现在“公平的报酬”方面。袁凌等使用一个自行编制的“教师工作满意度问卷”,对湖南省四所高校的200名教师进行测量。调查结果显示:高校教师在人际关系、领导与管理方面满意度较高,而在薪资待遇、工作性质、进修提升和工作环境条件方面满意度较低。范立国,张凡迪_1的研究发现,青年教师对工作趣味性、创造性和挑战性相对重视;业务发展机会和工作趣味性的重要性都明显随年龄增长而下降。
   纵观上述研究,目前国外关于工作满意度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工作满意度的构成及影响因素上,而我国对教师工作满意度的研究结果大多来自基础教育领域,针对高等教育领域的研究较为鲜见,但高等教育和基础教育有着很大的不同,教师工作的特点不同、管理不同、人才的流动不同,教师满意度的结构和影响因素也应有很大的不同。另外鲜有对教师工作满意度与心理健康关系的探讨研究。
   三、工作满意度与心理健康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综合国内外的研究,对教师工作满意度与其心理健康之间的关系缺乏系统和全面的探讨。主要表现如下:
   第一,对工作满意的研究,大多都集中在工作满意度结构的研究上,况且研究对象主要是公司员工,对教师工作满意度的研究较少,有必要对教师工作满意度的心理因素进行探讨,这对于建立一支稳定的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第二,教师心理健康问题没能引起足够重视,即使在为数不多的有关教师心理健康的研究中,更多的内容是投注在中小学教师身上,对高校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研究的则很少。高校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关系着学校的前途和命运,影响着学校在激烈竞争中的实力。他们作为培养社会高级专门人才的教师,其心理健康状况也关系着走向社会的新一代人才的心理健康水平,进而影响社会的整体发展。可以说,高等院校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是关乎学校发展、关乎社会进步的极为重要的问题。
   第三,目前我国对教师工作满意度的测量只是学术界的一种研究,其应用价值还远未引起学校领导的重视。国外对工作满意度的监测已成为常规性的工作,它是组织管理的一面镜子,通过对结果的分析可以帮助管理者了解教师工作满意度的状况,明确影响教师工作满意度的因素,发现不足,对症下药。这对于学校领导者提高管理水平,调动广大教师工作积极性具有重要的意义。
   第四,目前高校在面临着改革的机遇和世界新技术革命挑战的同时,必须面对师资队伍素质亟待提高和人才隐性流失这一生死攸关的问题。这与教师的“工作满意度”有着高度的相关性,所以,有必要对教师工作满意度的心理因素进行探讨,这对于建立一支稳定的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既是当务之急,又是高校自身发展的根本。
   第五,我们不甚清楚从事不同类型工作的教师对工作满意情况有没有差别。此项研究的目的就是要了解从事不同类型工作的教师整体对工作的满意状况,分析影响满意度的主要因素以及提出解决教师不满意问题的措施具有重要意义。
   第六,高等院校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是关乎学校发展、关乎社会进步的极为重要的问题。了解高校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采用相应的干预措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总之,研究高校教师的工作满意度与心理健康之间的关系,对于教育行政部门了解教师的工作满意、心理健康有重要的意义,有利于他们制定相应的政策来改变教师的工作满意度和心理健康提供实证性依据和理论支持。
   四、对开展高校教师工作满意度和心理健康关系研究的建议
   关于高校教师工作满意度与心理健康的关系研究提出如下建议:
   第一,从总体上把握高校教师工作满意度情况。工作满意度是教师对其工作与所从事职业以及工作条件与状况的一种总体的、带有情绪色彩的感受与看法。教师工作满意度影响着教师工作积极性的发挥,影响到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而且还将制约教师心理健康的发展。通过对其了解,可以为学校正确地认识教师对工作的满意状况,从而采取有针对性的激励措施提供依据。
   第二,从提高高校教师的心理健康角度,提出改善心理健康的教育措施。教师心理健康不仅影响学生的心理健康,而且还会影响教师的工作满意度,因此必须要制定改善教师心理健康的教育措施,这就需要找出导致教师心理健康问题的症结所在,是学校管理体制问题,还是教师自身问题或工作本身的问题,根据这些不同导致源制定相应的教育措施。
   第三,从教师不同自身条件(性别、年龄、任教年资、教育程度)角度,研究自身条件与工作满意度、心理健康的关系。由于教师们有不同的背景各项,会对工作满意度、心理健康有不同的影响,因此可以为高校在引进人才时提供有利的依据。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