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正在浏览:首页 > 职教文章 > 职教论文 > 基于学分制管理的“双师型”教师培养

基于学分制管理的“双师型”教师培养

日期: 2009-1-6 4:40:35 浏览: 8 来源: 学海网收集整理 作者: 杨敏恒

   【摘要】“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是高职教师队伍建设的重点。文章从“双师型”教师的内涵、作用、培养方法和途径等方面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论述,以期为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的培养提供借鉴。

    【关键词】学分制;“双师型”教师;培养


  “双师型”教师,是指同一名专业教师既能从事理论教学,又具有指导专业技能训练的资格或能力的新型教师。他是具有“‘经师’能力(经典专业知识,让学生学会认知)+‘技师’能力(精湛专业技术,让学生学会做事)+‘人师’能力(价值引导,让学生学会共同生活)+‘事师’能力(职业引导,让学生学会发展)”的教师。当前,高职院校开展以学分为计量单位的衡量学生学业完成状况的学分制教学管理考核制度的改革,是为了适应科学技术飞速发展及社会进步的需要,是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高等教育大众化、国际化的必然要求。

学海网
高等职业教育担负着培养数以千万计的面向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第一线高技能人才的重要使命,人才培养质量的高低不仅关系到学校的生存与发展,也关系到国家建设的全局。如何根据高职学校的特点,优质高效地利用好学分制,提高人才培养的绩效,“双师型”教师的培养已成为关键。
  一、学分制管理下“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性
  教育部要求高职学院充分认识全面提高师资队伍整体素质的重要性和迫切性,切实加大师资队伍建设工作的力度,要通过支持教师参与“产学研”和专业实践能力培训等措施,提高现有教师的“双师”素质,要抓好“双师型”教师的培养。因此,推行学分制,我们要把“双师型”教师的培养、“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放到重要位置,大力宣传建立“双师型”教师队伍的重大意义和必要性。通过学分制选“教师”的程序,使他们感到要提高实践教学水平的压力,转变轻实践的陈旧观念,提高教师向双师素质方向发展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学校要制定双素质师资队伍建设规划,提出明确的培养双师素质教师、建立双师素质师资队伍的目标、任务、实施方案和措施。只有这样,才能实现高职培养目标、发展教师个体专业、促进毕业生就业、加快高职教育的发展。
  二、学分制管理下“双师型”教师培养的途径和方法
  学分制管理下如何培养“双师型”教师,尽管各校都可联系自己的实际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方案,但一些基本的途径和方法却是共通的。
  (一)加强对专业理论知识的培养
  要求教师以充分满足专业所面向的职业或职业群的实际需要为度,在实际教学中对专业理论知识进行有针对性和实用性的裁剪、筛选和再加工,向学生传授走向工作岗位后必须具备的专业理论知识。专业理论知识的进修应是职教师资培训的重要方面,职教师资在理论知识上的要求并不比普教师资低,只是二者侧重点不同,职教师资理论知识上的要求不在深度,而在广度,在于理论联系实际,理论联系职业和岗位工作的能力。特别是,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各专业领域新理论、新发现层出不穷,职教师资必须及时掌握本专业理论知识发展的新动向、新趋势,才能在具体教学中向学生及时传递新信传授新知识,避免学生所学与实际工作需要严重脱节。
  (二)延伸“双师型”教师培养对象
  造就一支政治素质高、业务能力强、结构合理、特色鲜明、相对稳定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应是高职院校加强专任教师队伍建设的目标。实施学分制改革,要加快双师教师队伍建设的步伐。而目前,我们培养的重点是学校在职教师。对兼职教师培养的力度不够(这里所称的兼职教师是指不在学校正式人员编制之内学校正式聘任的,已独立承担一门专业课教学或实践教学任务的校外企业及社会中实践经验丰富的名师专家、高级技术人员和能工巧匠),这类问题有一定的普遍性。兼职教师是“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实践表明,引入兼职教师对密切职业教育与企业的关系,促进校企结合是十分有利的。但同时也存在着不容忽视的问题,他们虽然具有丰富的实践经历、经验和专业技能,又有较高理论水平、专业知识和一定的讲授能力,但他们的教育学、心理学、教材教法等教育理论不足,教师基本技能包括教态、板书、普通话及现代教育技术有所欠缺。缺乏高职教育系统理论,对培养人才方向把握不准,理论和实践教学把握分寸时常发生错位。对授课教材钻研不深,理解不够,教与学相脱节,教学效果不太理想等。因此,对他们的培训更多的是着重于教育教学理论的培训,重点加强兼职教师“高等职业教育教学”、“高等职业教育心理学”、“高等职业学校职业道德修养”的培训,定期举办 “教育创新”、“现代教育技术”、“教育科学研究方法”、“教师形象”、“教学艺术”、“CAI课件制作”等专题讲座。要组织他们参加学院有关的教学会议、教学教研活动和实习、实训基地建设工作。通过培训使他们具有教师的基本素质,促使他们向“双师型”教师转化。

学海网
  (三)着眼于实践技能的培养
  实施学分制改革时,我们发现当前多数专业教师职业技能水平过低,许多教师只掌握本专业入门的专业技能,缺乏真正的实际经验。因此,对专业职业技能的培训,首先,要求其应当掌握与所授理论课程相当的专业职业技能,仅仅掌握本专业起点和基本专业技能并不能满足实践教学的需要。其次,专业技能的内涵,不仅指具体的技术、技能,也包括在实践工作中获得的工作经验和工作阅历,即教师的知识结构中应有经验性知识和实践工作经历,例如:电信工程类专业的教师要有电子技术、电工技术等方面的专业技能和工作经验;机械工程类专业的教师应懂得模具加工、金属工艺等方面的实际操作和程序的实践经验和资历。另外,近年来,新技术、新工艺大量运用于生产工艺流程和生产岗位,在专业职业技能上引发了突破性的革新和革命,职教师资应关注本专业领域的前沿信息,及时学习和掌握各种在实际操作中应用的新技术。因此,培训计划中应注重培养从业师资具备与其专业相符的专业技能和能力,强调让教师通过参加实践技能培训、生产实践、“产学研”合作教学等各种形式的实践性工作和培训,不断更新、补充和提高职教师资的专业职业技能水准。
  (四)重视教育科研能力的培养
  高职教师还要掌握职业教育的理论与方法、心理学的相关知识,这不仅只是关系到教师能否顺利地进行教育教学和科研工作,而且还将影响所有高职教育过程的存在价值和社会效益。为此,高职教师应加强职业教育和心理学理论知识学习和研究,不仅学习研究职业教育学、职业心理学、教材教法,还应学习研究教育技术学、教育测量与评估等课程。同时,教育科研能力是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师学术水平的需要,是由“经验型”教师向“学者型”教师转化的必由之路,它能够使教师逐渐进入一种新角色,同时也能提高教师的业务能力。因此,鼓励教师参加科技成果转化、技术改造,为企业服务,这样既可掌握最新科技动态,提高科技开发动力和创新能力,更新知识,又能使理论联系实践,从物质上、精神上,对取得科研成果的青年教师给予一定奖励,增强从事科研的动力。
  (五)拓宽“双师型”教师培养的途径
  加强“双师型”教师的培训有多种途径:一是校本培训。它是一种由学校自行策划、自行组织、自行实施、自行考核的教师培训模式。其核心是培训的自主化和培训的个性化,即培训完全服务于本校的实际需要,培训内容和形式完全根据本校及本校教师的特点来编制设定,培训者基本由本校的教师来担任。校本培训目标非常明确具体,培训工作与日常工作密切结合,培训成果及时体现在教师的工作之中;培训地点在本校,培训时间与工作不冲突。由于目前高职学院专业种类繁多,经济紧张,师资短缺,教师很难抽出时间参加校外培训,因此校本培训不失为高职在职教师培训的一种好的方式。但校本培训的缺点是组织起来有一定难度,培训的面较窄,对师资条件不太理想的学校来说,培训质量也很难得到保证,再有就是这种培训往往与学历联系不起来,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教师学习的积极性。二是校外培训。目前全国现有44个全国重点建设职教师资培训基地。高职教师资培训基地覆盖了大部分应用型专业和应用型学科。依托普通高等学校和职业师范学院建立起的职教师资培训基地来解决高职教师的培养培训问题,是一个既能发挥现有教育资源的优势,又能够适应高职教师特点和需要的一种有效途径和形式。三是加强同企业的广泛联系,建立稳定的校外实习和培训基地。我们知道,校企合作办学是促使教师深入生产第一线的最佳途径,是培养双师素质的突破口。通过合作办学,能使专业课教师更好地掌握专业技能。与企业合作过程中必然要了解和掌握技术生产过程,掌握企业劳动组织过程。这样将提高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的实践能力,逐步成为双师素质教师,教学水平也相应有所提高。四是自主培训。自主培训没有特定的形式,主要是教师根据自身的情况阅读材料,请教他人,记下学习所获。自主培训的优点是不拘形式,教师自己可以灵活掌握,对自己的长处和短处也最了解;缺点是教师要有较高的自觉性和悟性,否则就难以达到理想的培训效果。
  学分制的改革,涉及到学校的教学管理、教学条件等多个方面。但是作为职业院校,要有效地推行学分制和提高教学质量,抓好“双师型”教师的培养,努力提教师的技术应用能力和实践能力是关键。

【参考文献】
  [1]唐贵伍.高职高专“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难点与对策[J].高教论坛,2003,(6).
  [2]陶书中.“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探索与实践[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6,(1).
  [3]冯向东.推行学分制与教学制度与观念的深刻变[J].高等教育研究,2003,(11).
  [4]杨德广,王锡林.中国学分制[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99.
  [5]马宝林.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J].中国成人教育,2005,(9).
  [6]宋小平.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培养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4.

学海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