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正在浏览:首页 > 职教文章 > 职教论文 > 对机械制造与控制专业课程改革的探索与实践

对机械制造与控制专业课程改革的探索与实践

日期: 2008-9-25 9:28:48 浏览: 187 来源: 学海网收集整理 作者: 江苏省楚州职业教育中心校

对机械制造与控制专业课程改革的探索与实践
江苏省楚州职业教育中心校
为贯彻落实全省职业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和《省政府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学校以《江苏省职业教育课程改革行动计划》为指导,积极开展教学改革,确定合理的专业培养目标,对课程结构、内容、教学模式和方法、考核评价方式等进行规划和设计,并逐步实施,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一、主要做法
新课程改革是一项全新的工作,没有现成的模式可以照搬,只有在实践中边摸索、边总结,边前进。为使课改实验工作规范有序地进行,我们成立了课改领导小组,成立了课改专家指导委员会、教材选用委员会。专家指导委员会抽调精干人员,深入学校调研,在广泛深入调研的基础上,研究制定了《江苏省楚州职教中心机械制造与控制专业课程改革实验方案》、《课程改革教师培训方案》,对课改进行整体规划、具体安排,对课程实验教师培训提出具体要求。我们还根据教师整体素质不高的问题,加强对教师教学、培训、考核等方面的措施,加大检查、考核力度,研究制定了《江苏省楚州职教中心职业教育课程改革实验班工作制度》等配套文件,确保了新课改实施、教师培训和新课程改革评估工作的扎实推进,克服了课改工作的随意性和盲目性。
(一)、狠抓宣传,营造课程改革氛围。
课程改革涉及到千家万户和社会方方面面,课程改革没有全社会的支持是不可能取得成功的。为了使课程改革深入人心,争取各级领导和社会方方面面的支持,我们采用多种形式、多种渠道向社会、家长宣传新课程。我们充分利用《校报》撰写专题文章宣传课改;充分利用网站等媒体,报导课改工作。学校通过墙报、宣传标语、宣传栏等形式,向学生、教职员工,向社会广泛宣传课程改革的意义、特点,让课改家喻户晓,让全社会对课改工作由了解到接受、到支持。
(二)、改革教学管理体制,形成课程改革的策略。
课程改革是个系统工程,学校决定以四星级学校创建与发展为契机,以示范专业课程改革为切入点,创新德育教育新模式,创建耳目一新的校园文化,加强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建立适应新的课程体系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和评价方式,建设一支高素质、高水平的“双师型”教师队伍。
随着学校规模的不断扩大,学校专业建设在创建江苏省级示范专业过程中,积累了宝贵的经验,为适应课程建设与改革工作,学校首先进行教学管理机构的改革,形成分管教学副校长、教务处、各专业部科、教科室、实训中心、及教研组三级管理网络,将教学研究、实验实习、教学方案实施进行分类管理,集中精力搞教学改革工作。
推进课程改革,需理念先行,重在实践。学校形成专家指导,校本行动研究、校际交流、阶段总结的策略。
(三)、专家指导与理论学习相结合,理清课程改革的思路。
培训是搞好课程改革的关键环节,新的理念、新的教学思路、教学方法都要通过培训来让教师接受、领悟,从而变成自觉的行动。自《江苏省职业教育课程改革行动计划》发布后,学校组织中层干部与部主任聆听了江苏省职社处、江苏省教科所领导所作关于《课程改革》的专题报告,认识到课程改革的重要意义,明确课程改革的内容。此外,学校还请教育评估院专家作专题讲座,为学校教学改革理清了思路,指明了方向。通过培训使教师明白了课程改革的意义、内涵、目标、任务和实施的途径。
充分发挥学校学科带头人、教学能手、教学新秀等骨干教师的作用,每学期结合任教学科,面对全体教师,开出关于教学模式、教学方法、考核评价等方面的专题讲座,使课程改革深入人心,统一了教师的思想,确立“以学生为中心,以能力为本位,努力实现“五个转变”的课程改革思路。“五个转变”是指中职专业培养目标的定位由中等应用型人才向中等技能人才转变,高职培养目标定位为培养相关职业岗位的高技能人才;课程结构由学科体系向职业分析导向或工作过程导向的模块化结构转变;教学模式从传统的理论与实践两张皮向“理实一体化”、“课程综合化”、“项目课程”转变;教师角色从“知识传授者”向“学习者导师”转变;评价标准由理论考评转向注重综合职业素质的多元评价转变。
(四)、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保障课程改革的顺利进行。
课程改革工作涉及到各个专业和各门课程,专业性强,特别是专业培养方案的制定、教学模式改革,更需要经验丰富的教师参与。学校除了把课改重任落实到各专业带头人、教研组长等骨干教师身上外,还重视后备力量的培养。通过“三说”工程,即三年未达标的新教师“说课堂教学”,青年教师“说课程”,骨干教师“说专业”的活动,逐步锻炼一批精通教学业务的教师能手。通过专业教师每年下企业调研一次,每年轮流派专业教师下厂锻炼及鼓励教师承接企业项目,参与企业项目实践等途径,造就一批实践能力强的“双师型”教师队伍。
为了将课改工作落到实处,我校任命专业负责人为各专业课程改革的负责人,公共基础课的改革由学科教研组长牵头落实。
(五)、完善奖励制度,激励教师参与改革的热情。
学校本着培养科研型教师,营造学校教研氛围,提升教师水平的原则,修订了《目标管理奖制度》,对参与教学改革取得一定成果(论文发表、评奖,自编教材,教学比赛等)的教师,给予比例较高的奖励。
为提升教师学历水平与技能水平,提高高技能“双师型”教师比例,学校就在职研究生学习、教师高级工考证、教师下企业锻炼等方面出台一系列相关政策,激励教师主动进取,把学校的要求化为自己前进的动力。
(六)、深化校企合作的深度与广度。
学校积极参加江苏省教育厅、淮安市教育局主办的示范性职业学校、省级示范专业、省级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基地等专项评审活动与技能竞赛活动,通过迎评创建工作,学校专业建设、课程改革有了明确的方向与标准,上级领导与专家对我校课改中面临的困惑给予热情指导,促使学校教学改革工作稳步推进,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七)、以教科研为抓手,推进课程改革。
坚持以科研为先导,以推进课改策略研究为重点,边研究、边实践、边总结。学校何忠老师是江苏省中职语文课改中心组成员,学校还积极参与淮安市机电专业课程改革活动,以行动研究法结合职业学校特点与本校实际,研究确定各专业培养目标与课程结构。学校还对机电部开出“任务驱动式教学法”公开课,受到与会教师的一致好评。
科研兴校,开展校本教研意义深远,学校教科所以校本教研课题申报工作,鼓励教师从现实问题出发,围绕课改目标,形成校内课题;以学生能力为本位,开发选修课模块项目
二、以点带面,逐步推进,课程改革初显成效。
(一)、以市场为导向设置专业,以能力为本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依据国务委员陈至立在全国职教会上提出的“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面向社会,面向市场办学”的职业教育发展指导思想,学校依托各专业咨询委员会及专业教师下企业调研信息,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与专业岗位要求,发展骨干专业机械制造与控制专业,培养“一专多能”的应用型、复合型中、高级人才。学校与多家企业签订“订单式”培养协议,对理工科专业实施“2+1”人才培养模式,即中职二年在学校训练职业基础能力,最后一年在企业顶岗实训综合职业能力。并按“学分制”修订了专业教学计划。
(二)、优化课程结构,完善课程文件。
课程是构建体现职业教育思想和观念,反映人才培养目标,制约学校教育教学行为,直接影响着教学质量和学生的身心发展。
学校的中职示范专业形成了“公共基础模块+专业基础模块+专业发展方向及能力训练模块+选修模块”的课程结构,突出专业实践与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
1、公共基础课改革
公共基础课改革重点在中职。经过分析学生入学基础,发现学生文化课基础较薄弱,学习能力参差不齐,本着必须够用的原则,本着以学生为主体,发展其身心的要求,学校对公共基础课做如下改革:
------改革德育课内容,学生入学初期渗透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学生进行人生规划,明确学习目标。整个专业学习过程中,设置劳动值周制,并进行专项考核,将其成绩纳入个人德育评分体系;在德育课程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企业文化、企业行为、日常行为礼仪、诚信教育等内容,编写了校本教材,实施案例教学。学校通过安排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专家、优秀毕业生回校讲座,组织学生下企业参观,到就业招聘会观摩等多种途径,强化就业指导工作。
-------文化课程中物理、数学学科根据职业岗位人才所需基础知识与关键知识,减少了课时,形成必修与专业选修的课程标准。语文课程以基础知识为主,本着发展学生人际交流能力与应用文写作能力,在课程标准中补充社交礼仪、演讲、应用文写作等知识。英语教学形成基础英语加专业英语选修的模式,并实行基础英语教学与全国公共英语等级考试(PEST—1级)相结合的模式,侧重学生日常会话的训练。
目前,学校已编写完成《数学》、《语文》、《应用文写作教程》、《计算机应用基础》、《实用英语会话》、《钳工技术》、《车工技术》、《数控机床与编程》等校本教材。
2、构建以能力为本位,以职业实践为主线,以项目课程为主体的模块化专业课程体系,推行“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改革课堂教学方法。
从职业岗位能力分析出发,设计专业理论模块与实践项目。对部分课程进行整合。专业基础课与专业课教学采用“理实一体化”的教学模式,以任务驱动法、项目教学法、案例教学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做中学,做到做学合一,愉快学习。
实训课程以项目课程模式为主体,自编教材,制定课程标准与实验、实习指导书,采用单项技能至综合能力循序渐进的教学安排,据教学资源现状,灵活地安排实训时间,确保实训质量与实验、实习的利用率。实训课程教学能与职业技能考证有机结合,并且做到每专业学生毕业前至少获得两张证书。将学历教育与职业技能考证有机结合起来,提高学生就业能力。
(三)、校企合作,推进学校实训基地建设与实训课程评价制度。
1、校企合作,创新校内实训基地管理模式。
学校江苏省惠德隆汽车配件有限公司与学校在机械制造与控制专业开展“订单式”培养,学校不仅按企业要求设计课程,开展教学,做到课程内容的“四新”,还引入企业文化,将企业管理的“整理、整顿、清扫、清洁、素养”的“5S”理念落实到校内数控实训中心的实践性教学过程中,强化学生安全意识、质量管理意识和经济意识。校内实训设备的摆放、宣传标语布置、橱窗、黑板报、校园广播等成为企业文化的宣传阵地,强化了学生即员工的理念。
2、校企合作,建设省级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基地。
通过与企业合作,学校了解了企业工作流程及专业设备的先进性,近三年投资670余万元建设数控实训中心,确保设备在淮安市同类学校中的先进性,为课程改革创造了物质基础。
3、校企合作,全面实行“双证制”,改革实践教学的评价制度。
学校与行业部门、考证机关合作,学校是淮安市职业技能鉴定站,国家计算机等级考试、信息技术NIT考证、国家公共英语等级考试等各类专业技能证书的考试中心或培训点。对校内采用本专业学生课程学习与考级考证相结合模式,非专业学生选修学习与考证相结合模式,学习时间安排符合学生实际,为学生个人特长发展创造机会,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拓宽了学生就业、择业的范围,提高了学生的就业能力。
借鉴“NIT”、“NIIT”等考证项目先进的评价制度的优点,改革实践性教学考评制度。重视过程考核,体现终极考核与过程考核相结合的原则,增加考核环节与次数,细化考核内容为:知识、技能和情感态度。如,学校在数控专业实训教学中,每天据实训目标,从学生运用知识、技能水平和工作态度、执行规范等方面进行自评、生生互评、教师评价,大大促进了学生的工作热情,提高了实训教学的质量。
(四)、新的教育理念走进了师生内心。
课程改革是职业教育领域的一场关于教育观念、教学方法与教学内容的深刻革命,对教育工作者、对广大教师来说,是一次全新的洗礼。进行课程改革以来,广大教师对课程改革经历了一个从困惑、到接受、到自觉的过程。课改之初,大家对课程改革不以为然,在实践中采取应付甚至抵触的态度。经过反复培训、深入实践,新课程的主要精神、新的教育理念和方法正在被广大教师所接受,广大教师能够自觉地用新理念、新思路和新方法进行教育教学,初步改善了以往的传统观念和传统方法。受惠于新课程的广大学生,改变了对学校的看法、对教师的看法、对书本的看法、对学习的态度。有这么一句话形象地描述道:“教师的讲越来越少,学生的练越来越多。”这是课程实施以来所取得的令人欣慰的成效。
(五)、学生的自主发展得到实现。
由于新课程改革重视学生的自我学习和主动发展,使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实践、创新能力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实施新课程的学生与以往同年级学生相比,与高年级学生相比,其自主发展能力明显增强。一是学生对学习的兴趣浓了,实验年级的学生厌学情绪明显减少。二是学生学习自主性增强了,很多学生勤于思考、乐于探究,课堂发言积极。三是动手实验能力明显提高,新课程注重培养学生动脑动手能力,学生课堂气氛活跃,积极参与师生互动,一改过去只是死读书、读死书的被动局面。四是学生的心理素质和社会适应能力明显提高。自主发展、主动学习较好地激发了学生的热情,大多数学生表现出积极、乐观向上的精神面貌,问题学生明显减少。
(六)、教师的专业成长迈开了步伐。
新课程的实施,在很大程度上激发了广大教师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学校为教师的专业成长也提供了越来越多的条件,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一是通过新课程的实施,广大教师丰富了理论知识。多元智能理论,构建主义理论已被大多数教师所接受,对现代教育理念也有了一定的研究和理解。二是教育观念发生了较大转变。很多老师已不再把知识传授作为教学的唯一目的,而是用新的课程观、新的教学观、新的学生观、新的发展观来看待学生。三是教学方法发生了较大变化。多数教师不同程度实现了角色的转换,改变了传统的陈旧的教学方法。由较单一的知识传授开始转为引导学生主动地进行合作学习、探究性学习。课堂教学开始注重学生的自主合作和探究的学习方式的培养。四是教师的教研意识增强了。过去很多教师备课依靠现成的“教案”,现在不少教师都能根据教学实际情况,不断地进行探索、研究、反思,探索出适应新课程教学的新路子,很多研究成果在全校新课程实施中得到了应用。
三、问题与思考
实施课程改革以来,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我们所面临的困难依然不少。
一是新课程实施效果离目标还有差距。表现之一是对新课改认识不够,观念转变不彻底,巩固不牢,有畏难情绪,教师的心理准备与知识更新仍存缺憾,工作只停留在表面上,甚至是被动地进行;少数教师仍然存在穿新鞋走老路问题,难以改变多年形成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表现之二教育资源的严重不足,束缚了学校的手脚,限制了师生的发展空间,教育工作的领导者和广大教师的眼界不够开阔,实施课改的手段比较单一,思路有些狭窄。表现之三是新的评价体系尚在探索之中,教师既有的教学价值观难以扬弃。
二是教师队伍整体素质不高。他们大多年龄偏大,观念陈旧,知识老化,技能不高,难以胜任新课程教学。这是制约我我校课程改革的最大一个瓶颈。
三是经费困难。课程培训、教研工作、添置必要的教学仪器等都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
这些问题的存在,需要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努力加以解决。
四、打算与安排
(一)、创新机制,创造条件让骨干教师腾出时间搞课程改革,参与专业实践,提高实训能力。推进学校教师和企业一线专业人员的双向柔性流动。
(二)、建设主干课程标准。制定课程标准要围绕能力本位,真正反映岗位职业能力的实际要求,力求培养目标和质量与用人单位的岗位需求、用人标准和规格要求相衔接、相对应。
(三)、开发多种形式的校本教材。改革教学内容,体现以过程性知识和实际应用经验的习得为主,教材在内容设置上主要解决“如何做”和“如何更好地做”的问题。在没有较成功经验可借鉴的情况下,要大力提倡、鼓励教师根据岗位能力的要求,积极主动地编写校本教材、项目模块、学习包等适用的教材。
(四)、考试、考核过程化。对考试、考核不是一考定终身,在各学科推广理论考试、阶段性技能考核、考级考证等有机结合起来的评价模式。
(五)、 努力建设一支适应新课程的师资队伍。推进新课程改革,首先要抓好教师队伍建设,加强培训、考核,努力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其次是加大培训力度。以课改培训、教科研活动为载体,强化校本培训和校本教研,引导教师积极投身于课改,不断提高业务水平。同时,深化人事制度改革,促进教师队伍的素质整体提高,调动广大教师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
(六)、提高课改的内涵质量。一是加强调查研究,总结实验经验,吸收外地好的做法,进一步推进课程改革。二是强化督查和指导。根据省教育厅制定的对省级课改实验点评估要求,制定新的课程改革工作方案,集中时间对课改情况进行全面评估。三是抓住关键环节。首先抓好评价改革研究,努力做好职高生综合素质评价改革工作,为今后毕业生综合素质评价和招生制度改革探索新路。四是开设好职高综合活动课程,探索开发校本课程。综合实践活动和校本课程是新课程改革的重要亮点,同时也是难点,我们将组织力量,加强攻关,力争在较短时间内取得突破。
通过课程改革的实践与受益,我们深深地认识到,推进课程改革并不难,只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的发展观为指导,求真务实,扎实工作。随着课改实践的逐渐深入,随着教育环境的进一步改善,随着社会各界和家长对课改的认同,我们有理由相信,课改必将成为提高办学质量和效益的有力抓手,必将成为提升教师素质的载体,必将成为学生自我完善的空间,必将成为教育事业腾飞的平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