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正在浏览:首页 > 职教文章 > 职教论文 > 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日期: 2008-7-3 6:24:40 浏览: 134 来源: 学海网收集整理 作者: 未知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及对外开放步伐的加快,中小企业得到了迅速的发展,成为了国民经济的主力军。中国加入WTO后,面临着更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小企业为了生存,保持竞争优势,必须依靠技术创新来提高企业竞争实力,因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中小企业的健康发展对我国经济建设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发展中小企业及研究其技术创新问题就具有了很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发展中小企业的重要意义
改革开放二十多年以来,由于国家政策的放宽及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中小企业应环境的变化蓬勃发展起来。中小企业的健康发展,有效地缓解了当前的就业压力,满足了劳动力就业需求的需要。据悉二十多年间,我国非农业共创造了约2.48亿个就业岗位,这一巨大成就主要取决于中小企业。目前,工业部门就业数为1.5亿左右,其中中小企业就业人数为1.1亿人,占了73%;以中小企业为主的乡镇企业吸纳了将近1.3亿农村剩余劳动力。我国正处于产业结构调整期,劳动力从农村向非农业转移,资源性产业、纺织业以及军转民工业的结构调整,更增加了就业压力。面对这样的就业压力,毫无疑问要发展中小企业。
二、中小企业发展的必由之路——技术创新

一些专家把技术创新定义为以获取商业利益为目标的,新(改进)产品的营销或新(改进)制造工艺或设备的第一次商业使用,它是包括科技、组织、商业和金融等一系列活动的综合过程。而通俗的说技术创新就是指企业应用创新的知识和新技术、新工艺,采用新的生产方式和经营管理模式,提高产品质量,开发生产新的产品,提供新的服务,占据市场并实现产品市场价值的过程。
三、我国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现状与问题分析
(一) 我国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现状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以及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近几年我国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活动有了一定程度的发展,中小企业依靠技术进步获得市场信息,通过应用创新的知识和新技术、新工艺、新的生产方式和经营管理模式,提高产品质量,开发生产新产品,提供新的服务,占据市场并实现市场价值这些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就。我国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水平仍然不高,无论从创新意识、创新能力、还是从创新投入、创新成果及创新效益来看,都还处于较低的水平。根据我国当前的形式显示,国有中小企业的生产经营陷于困境,设备老化,冗员过多,大多处于亏损状态。非国有中小企业以乡镇企业为主体,高科技企业比重较小,中小企业总体技术水平仍然落后。
(二)我国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问题分析
目前我国中小企业在技术创新方面主要存在以下几个大问题:
1.资金问题
资金问题是当前我国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过程中所面临的最现实的问题。我国中小企业资金来源严重不足,融资环境较差,科技创新资金投入不足。技术创新是一项长期性战略任务,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据有关资料显示:发达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研究开发费用占年销售收人的5%以上,一般企业应在2%以上,而我国的中小企业每年研究与开发费用一般只有1%的低水平投入,不可避免地导致企业技术创新举步维艰,使技术创新活动无法开展。我国中小企业普遍存在规模较小、抗风险能力低、资信程度不高等弱点,而银行从降低贷款的风险出发,不愿过多经营中小企业贷款业务。另一方面,受传统体制制约,政府资助项目主要作用于大型国有企业,导致中小企业既无力投资于产品的研究开发,又无力聘用优秀的科研人员,更加难以保证新产品的生产和市场推广费用。资本市场对中小企业的开放刚刚起步,仅靠政府拨款和民间融资对于解决创新资金投入问题显得严重不足。有的企业由于负债沉重,甚至资不抵债还要超负荷运行,无力筹措技术创新,这种资金匮乏、融资渠道不畅所导致的技术创新投入不足,制约了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提高,使得中小企业很难进行深入的技术创新和市场开拓。
2.人才问题
二十一世纪的国际竞争归根到底是科技和人才的竞争。人才是企业的第一资源,是企业技术创新的重要保证。由于体制的影响,中国大量的科技人力资源集中在政府、研究所和高等院校,而企业内部没有足够的一流科技人才,由于研究所和高等院校与企业界的联系与合作不够紧密,使这些部门的科技人才不能很好地为企业界服务。另外,由于中小企业的工资水平、福利待遇、社会地位、发展预期以及技术创新的层次与大企业无法相提并论,因而很难吸引和挽留更多的技术人才,人才流失和紧缺现象严重。现阶段,我国中小企业人员主要来自农村剩余劳动力和城镇新增劳动力,文化水平普遍较低,大部分缺乏工作所需的技能,且素质较差,科技人才和管理人员严重不足,这些已成为制约其技术创新的主要障碍。3.机制问题
由于体制上的原因,多数中小企业尚未形成有效的技术创新激励机制和科技成果转化机制。由于企业创新激励机制的不足使得在体制转换过程中不少中小企业仍存在着政企不分、产权不清、权责不明的情况。另外,中小企业还存在创新意愿普遍不强,创新动力不足的情况,更重要的是缺乏具有创新意识的企业家,许多中小企业领导比较关心企业的短期经营业绩,而对企业通过技术进步来谋求长远发展却没有予以足够的发展和重视。有的企业领导对技术创新和技术进步的重要作用认识不够,对研究开发和科技成果转化积极性不高,没有建立起鼓励科技人员积极从事技术创新的分配制度,对科研成果的发明和应用缺乏相应的、有力度的奖励制度和措施。
4.政策问题
2003 年我国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小企业促进法》,标志中小企业发展走上了法制化轨道。但是,从总体上说,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外部环境仍不够理想,它的发展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尚未引起一些地方政府的高度重视。与国有大中型企业相比,中小企业在融资技术引进、对外贸易信息、获取社会服务方面仍处于劣势地位,不公平的政策环境严重挫伤了它们技术创新的积极性。而国外中小企业之所以能在技术创新上取得佳绩,与政府全方位的支持是分不开的。我国曾出台了一系列有利于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经济政策。但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这些优惠政策有的贯彻落实不够,有的甚至逐渐被取消,因而政府的一系列扶持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政策并没有真正到位和发挥功效。同时各级政府因为资金有限,只能把有限的财力首先支持国有大型企业,而对中小企业只是给予象征性的表示,而且政府资助往往带有严格的资格审查,因而最终能得到资助的中小企业屈指可数。由此可见国家一些政策的未落实阻碍着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开展。
四、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对策及建议
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对我国经济的发展起着很大的促进作用,所以我们应该高度重视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活动的开展。面对我国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水平低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必须从内外两方面入手,采取多种措施来提高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一方面要广大中小企业自身要做出不懈的努力来提高自己的创新能力,另一方面还要国家和政府的大力支持,加快相关法规政策的制定和实施,创造有利于企业技术创新的外部环境,这样企业才能提高技术创新能力,更好的开展技术创新活动。
(一)企业采取有利于自身创新能力提高的措施
1.中小企业要重视并加强内部的培训工作
针对企业内部员工素质低下,专业技能缺乏的情况,企业应通过公司制度安排定期和不定期的对在职员工进行培训,同时还要注意对经营管理人员的培训。
2.建立有效的人才激励机制
人才是企业技术创新、竞争取胜之本。企业要想更好的进行技术创新活动就要注重吸引培养科技人才。企业的创新力量除了企业家的创新精神之外,还源于企业职工队伍整体科技素质,整体的创新激情,因此建立企业技术创新的激励机制,特别是对创新关键人员的激励机制就显得尤为重要。为使专业技术人员全身心地投入到科研和技术开发工作中去,企业还可以将技术资本化、人格化,使技术作为一种资本参与分配,通过发放技术股、技术贡献股等形式留住核心技术人员。
4.建立完善的中小企业融资渠道
解决资金不足的问题是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当务之急。中小企业可以通过民间集资、发行债券来筹集技术创新所需的资金,也可以通过实现内部资金的良性循环来解决融资困难的问题。中小企业资金短缺的根源在于承贷主体不良,企业还债能力差,所以提高企业效益也就成为增加信贷投入、缓解资金供求矛盾的关键。当前中小企业资金紧张的原因主要在于企业,其关键又在于企业产品市场效益的高低。如果中小企业产品技术进行更新换代的速度跟不上日益变化的市场,信用危机的加剧就会使中小企业生存发展的空间萎缩,堵塞各方面的融资渠道。因此中小企业走出资金困难的根本出路在于生产出有市场的产品,加强内部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率,这样企业既有内源资金的支撑,又有一些外源资金的支持,因此也有财力去进行技术创新的投入。
(二)创造有利于企业技术创新的外部环境
企业除了自身采取一些措施来解决技术创新存在的问题外,还需要外界力量的支持。在这里国家和政府应努力构造良好的创新环境,加强对企业技术创新的宏观指导,依据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考虑到我国科技的现实水平,借鉴国内外成功的经验,对技术创新提出整体战略和实施的方针原则。主动规范、引导、激励企业的技术创新和技术改造活动,为企业营造良好的创新氛围,引导企业技术创新的方向。
1.研究制定以中小企业为主要执行主体的科技计划
以往一些科技计划的执行主体绝大多数是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等部门,以中小企业作为主体的就极少。在这里,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提高除了需要在市场竞争中得到锤炼外,也必须通过承担相应水平的研究开发项目而得到提高。为此,除了在现有的国家级、地方级科技计划中努力提高中小企业承担项目的比重外,还应积极主动研究制定以中小企业为主要执行者的新的国家级、地方级科技计划,其中包括一些中小企业联合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共同承担的计划等。近十几年来,我国已陆续推出了一系列科技支持计划,如星火计划、火炬计划、成果推广计划、新产品计划及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基金等,这些计划对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产生了巨大的促进作用。但由中小企业来实施这些计划是存在一些风险的,政府应给予一些支持,既有利于降低风险,又有利于企业持久创新能力的提高。
2.完善法律体系
健全的立法,是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基本保障。我国虽然在2003年颁布了《中小企业促进法》,但这部法律只是关于中小企业创新和发展的一部框架性法律,具体执行起来还需要有很多配套性文件和政策。中小企业在课题申请、融资贷款、税收优惠等方面仍然面临很多困难,国家应该抓紧制定与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有关的具体法规,如《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法》、《中小企业融资法》、《科研机构法》、《知识产权保护法》等等,用法律手段规范技术创新过程中行为主体的权利和义务,以法律规范和鼓励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行为,为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创造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
3.建立专门机构对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进行宏观指导
我国虽然设立了中小企业局来指导中小企业的发展和创新工作,但并不是遍布各个地方,只有部分省设立了,各基层市却没有相应的机构对中小企业进行宏观管理和指导扶持,这使中小企业局的作用难以充分发挥,制约了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活动。所以建立一个专门机构某种意义上也能提高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
4.充分发挥政府的引导和职能作用
政府不仅要为企业提供资金、服务、技术、管理、信息等方面的支持。更要在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过程中,注意引导中小企业向专业化方向发展,使同一产品实行地区的社会化分工和专业化生产,鼓励中小企业走“高、新、精”的道路,从而降低成本、改进质量、提高工艺水平、提高中小企业的竞争能力。政府还要鼓励中小企业跨国合作,通过牵线搭桥,鼓励我国中小企业走出国门,与西方发达国家中小企业合作,吸收他们先进的管理方式,学习他们先进的科学技术和引进先进的技术设备等。
创新环境是国家政策与法规、管理体制、市场和服务的统称,这些环境因素对激励企业和有关机构对创新进行投资有很大的影响。为了营造鼓励从事创新和投资创新的环境,政府首先要建立和完善与之相适应的政策和规章,比如在税收和出口贸易方面继续给予优惠政策等;其次,要对高新技术企业的创新活动出台新的扶持政策,引导企业进行产业结构调整;此外面对自身创新能力较弱的企业,政府还须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对企业从事的技术创新和高新技术的前期研究与开发项目给予一定的资金支持,可采取政府与企业建立成本分摊、风险共担的合作伙伴关系。同时,要尽快建立和完善风险资金(又可称为创业资金)机制,以便吸引全社会的资金投入。
技术创新能力是中小企业从事技术创新活动的基础,其创新能力水平的高低,对企业技术创新成效和进一步成长将起到决定性作用。创新环境是企业开展技术创新活动的关键因素,其创新环境的好坏直接影响着企业创新活动开展的成败。所以中小企业要通过自身不懈的努力来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勇于创新,提高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国家政府则要通过制定相关的法律政策来鼓励、帮助中小企业进行技术创新,为其营造良好的创新环境,这样中小企业才能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获得竞争优势,得到更好的发展,为国家做出更多的贡献。

参考文献:
[1]孙学敏.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研究[M].郑州:郑州大学出版社,2003.8-13.
[2]俞仁龙,郭玉华.适者生存—中小企业技术创新[M].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2001.24-29.
[3]万兴亚.中小企业技术创新与政府政策[M].人民出版社,2001.
[4]刘东,杜占元.中小企业与技术创新[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
[5]傅家骥.技术创新学[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1.
[6]孙海涛.技术创新: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J].经济师,2002,(7).
[7]厉敏萍,尹佳.中小企业技术创新中的政府扶持行为探析[J].集团经济研究,2006,(2).
[8]于淑艳.中小企业创新现状与对策分析[J].辽宁工学院学报,2003,(5).
[9]王桂荣,韩丽.中国中小企业技术创新问题与对策[J].中国统计,2001,(11).
[10]中国企业家调查系统.企业创新:现状、问题及对策[J].北京:管理世界,2001,(4).
[11]樊增强.国有企业技术创新面临的障碍因素及其对策[J].经济问题,2002,(3),51.
[12]曲盛思,毕克新.论中小企业技术创新[N].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200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