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正在浏览:首页 > 职教文章 > 职教论文 > “工学结合、校企合作”课程与教学模式的研究

“工学结合、校企合作”课程与教学模式的研究

日期: 2007-10-20 6:42:07 浏览: 112 来源: 学海网收集整理 作者: 江阴商业职业高级中学 张兆国

内容提要:通过对“工学结合、校企合作”课程与教学模式的动因分析,并在中等职业教育教学中尝试“工学结合、校企合作”课程与教学模式,提出“工学结合、校企合作” 教学模式是为职业中学教学注入活力,彰显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整体办学水平与特色的创新模式。
关键词:工学结合 校企合作 课程与教学模式
一、课程与教学模式的动因分析
1、 国家教育部的政策推动。
《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提出要依靠行业企业发展职业教育;要逐步建立和完善半工半读、校企合作的培养制度,实现新时期我国职业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新突破。《关于职业院校试行工学结合、半工半读的意见》提出:坚持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方针,大力推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培养模式,逐步建立和完善半工半读制度。
2、 国内外职业教育的借鉴。
德国的 “双元制”模式,美国和日本的 “产学合作”模式以及韩国的 “订单培养”模式,共同特点之是实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校企合作在我国教育发展历程中是有传统的,近代的实业教育也强调工学并进。
二、课程与教学模式实施的行动研究
  其实中等职业教育存在着两种偏向:一种是忽视应用能力的培养,追求理论的系统性和完整性;另一种是不注重专业理论的教学,培养简单操作型工人。
(一) 与企业合作是加强职业教育专业运用性的捷径。
要提高中等职业教育与社会经济的相关度,加强专业的适用性,必须了解不断发展的市场经济对于特定职业岗位群的知识、素质、技术、能力的需求,并以此为基础进行有针对性的专业配套设置和课程、教材调整,建立以职业能力为中心的教学体系。而企业最了解职业岗位群的职业需求。
(二)与企业合作能够有效地促进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
与企业合作能够确立以职业能力为中心的课程设计思想,改变以学科为中心的课程设计,确立以职业能力为中心的思想。参与企业的教学能随时反馈技术的发展变化,及时调整和更新内容,注重课程的实用性和前瞻性。密切联系实际的职业教育具有了随时进行调整的条件,人才培养模式必然发生明显变化。
三、课程与教学模式的实施体会
(一)工学结合、校企合作是造就高素质技能人才队伍的重要途径
技能型人才是推动企业发展,保证产品质量的重要力量。加快技能型人才的培养是职业教育面临的紧迫任务,也是企业保持持续稳定发展的长期战略。对企业来讲,“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有利于提升企业的内涵,缩短技能型人才到企业后的适应期。
(二)校企合作是实现工学结合的基本保障
与企业共同建立教学实践基地,推动了校企紧密结合。使学生在企业实践中了解到企业管理理念,结合实际训练,强化操作能力,丰富了实践与理论教学相结合的教学体系,为学校教学改革,培养高素质的生产和管理队伍找到了方向。平时可以通过参观、跟线、上线等实习方式为实践教学开辟空间,实现学校、企业、学生 “三赢”。
(三)工学结合、校企合作是打造双师型教师队伍的重要条件
根据国家行业标准,结合岗位要求与特点,必须考虑培养 “双师型”教师,让专业教师有足够的技能受训时间,让教师到企业中去,提高教师的实践操作能力。教师不仅提高了专业技能,而且熟悉了企业生产与管理及岗位要求。
四、课程与教学模式的思考
1、在政策导向与制度安排方面
这种模式是职业教育发展的方向,已经成为教育主管行政部门、学校的共识,有宏观的政策导向。目前主要靠学校自身寻找企业去摸索,一些企业并非都有校企合作的积极性。如何使中小企业认识到工学结合、校企合作是企业自身发展的需要并积极主动参与到发展职业教育的工作当中来,需要政策和制度引导。
2、理论创新方面
国际上“工学结合,产教结合”的模式很多,但我们必须立足中国的国情,尤其是中国职业教育的发展实践,进行理论创新,推出具有中国特色的工学结合,校企合作模式,以指导学校与企业的合作,推动职业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提升教育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服务能力和水平。
3.机制创新
“订单培养”是企业与学校合作培养的重要机制,但全面推进 “订单培养”关键在于取得企业的共识,要有名师、名专业,要有强大的实训基地和良好的实训条件,要有适应企业、行业所需要人才培养目标的教学体制和具有特色的课程体系,否则“订单培养”目标就落不到实处。
4.观念冲突
实习期间,公司已按照员工进行管理,学生没有做好就业的心理准备,进入不了实际工作状态,而学校还要附加给学生一些课程,学生也没有意识到自己角色的转换。因此观念突围对于“工学结合,校企合作”能否顺利进行至关重要。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关于职业院校试行工学结合、半工半读的意见》2006年3月
2、《校企合作:育人模式的时代创新》马斌 《职教通讯》2006年第八期
3、《对“订单培养”模式的初步探索》 杨广斌 《职教通讯》2006年第六期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