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正在浏览:首页 > 职教文章 > 职教论文 > 中医各家心力衰竭之病因病机粗探

中医各家心力衰竭之病因病机粗探

日期: 2010-5-25 6:05:45 浏览: 19 来源: 学海网收集整理 作者: 佚名

【关键词】 心力衰竭;病因病机;心血管系统
   心力衰竭(HF)是临床较常见的心血管系统疾病,也是多数器质性心脏病不可避免的结局。心力衰竭是由于心循环血量绝对或相对减少,不能维持足够的心输出量以满足机体对代谢的需要,是各种心脏疾病发展晚期阶段的一组临床综合征。
   中医古籍无心力衰竭之病名,中医著述中“心衰”一词最早见于宋代的《圣济总录•心脏门》中“心衰则健忘,不足则胸腹胁下与腰背引痛,惊悸,恍惚,少颜色,舌本强”,《医参》中亦有“心主脉,爪甲不华,则心衰矣”。其所述“心衰”与现代医学之心力衰竭明显无关。《黄帝内经•灵枢•水胀》“水始起也,目窠上微肿,如新卧起之状,其颈脉动,时咳,阴股间寒,足胫肿,腹乃大,其水也成矣。以手按其腹,随手而起,如裹水之状”。《内经•灵枢•胀论》“夫胀者,烦心短气,卧不安”。《素问•逆调论》曰:“夫不得卧,卧则喘者,是水气之客也”。《内经》“诸水病者,故不得卧,卧则惊,惊则咳甚也”。《内经•素问平人气象论篇》“颈脉动,喘疾咳,曰水”。《内经•素问逆调论篇》“人有逆气不得卧,而息有音者;有不得卧而息无音者;有起居如故而息有音者,有得卧行而喘者,有不得卧不能行而喘者,有不得卧卧而喘者。”这和现代医学心功能分级描述较为类似。《金匮要略》曰:“心水者,其人身重而少气,不得卧,烦而躁,其人阴肿”,“咳逆倚息,短气不得卧,其形如肿,谓之支饮”,“水在心,心下坚筑,短气,恶水不欲饮”,“视夫之目窠上微肿,如蚕新卧起之状,其颈脉动,时时咳,按其手足上,陷而不起者,风水”。《诸病源候论•痰饮病诸候》“水入肠胃动作有声,体重多唾短气,好眠,胸背痛,甚则上气颏逆至,短气不得卧,其形如肿”。《华佗中藏经•论心脏虚实寒热生死逆顺脉证之法》曰:“心有水气则痹,气滞,身肿不得卧,烦而躁。”《景岳全书》“……似胀非胀,似短非短,微劳则喘甚,多言亦喘甚”。与心力衰竭病证临床表现相关或相类似的病名如心痹、心水、惊悸、怔忡、水肿、喘证、支饮、积聚等散见于诸多医学著作中。而1997年10月实施由国家技术监督局发布的国家标准关于“中医临床诊疗术语”中,再次明确了“心衰”的病名。
   1 病因病机
   祖国医学认为心衰主要是心脏自病或它脏病引起,病位在于心,涉及肾、脾、肺诸脏。先天禀赋不足,外感六淫、内伤情志、体劳过度、药物失宜、饮食不节以及妊娠、分娩等耗损气血津液,久患心悸、心痹、胸痹、真心痛、肺胀等致使阴阳虚衰,脏腑功能失调,心失营运,易发生心力衰竭。《内经》云:“心者,五脏六腑之大主也,精神之所舍也”,“心主身之血脉”。表明心的主要功能是推动血液在全身运行以营养濡润周身,并强调了这一功能对于人体的重要意义。心气是运行血液的原动力,气为血之帅,气能生血,又能行血、摄血;心居胸中,为阳中之阳,心主血脉,血脉运行全赖心中阳气的推动,阳气亏虚,无力推动血行,则血脉瘀阻,血液不得输布周身从而出现心衰之症。心衰虽病位在心,但与肺、肾关系密切。肺为气之主,肾为气之根,心气虚每可累及肺、肾,肺肾气虚又加重前者病情;心病日久,损伤心阳,心阳不足,心火不能下交于肾,水火失济,则出现水肿、惊悸等症;心气、心阳亏虚则血行不畅,肺气宣发肃降功能失常,则出现咳嗽、气促等症;心病不愈,可使脾阳不振,火不生土,脾失健运,则出现心悸、乏力、体倦等症;心行血,肝藏血,心阳亏虚则心行血的功能异常,肝藏血功能也随之异常,血郁于肝,可瘀结胁下,发为积聚瘀黄。
   感受风寒湿热后,邪气壅滞肺道,致肺失条达,无力祛邪,风寒湿热进而搏于血脉,内犯于心,以致心脉痹阻,营血运行不畅,瘀血阻络,水湿不化而发为心衰,《内经》所谓“脉痹不已,复感于邪,内舍于心,而为心痹”。临床上常见于心肌炎、风心病所致的心衰。许多心脏疾病出现心衰时为多脏合病,如肺心病、高心病、冠心病等。
   一般认为,水肿形成主要与肺、脾、肾三脏有关。所谓其标在肺,其本在肾,其制在脾。肺为水之上源,肾为主水之脏。但就心衰而言,水饮停积的根本原因在于心气阳虚,日久累及于肾。肾主水,有温化水液的作用,肾阳在水液代谢过程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正常状态下的心阳、肾阳相温相助,相互制约,相互影响,心阴肾阴相滋相煦,从而达到心肾相交、水火互济的协调生理状态,在病理状态下心病及肾、肾病及心,最终导致心肾俱病。水溢肌肤则水肿,小便不利。上凌心肺则心悸、喘咳,肾失温煦水饮停积,与临床所见大多数心力衰竭患者有尿少、肢肿、心悸、喘咳、畏寒肢冷、舌苔白滑等症状是相符的。
   周仲瑛等[1]认为“阴阳两虚,心脉瘀滞”是充血性心力衰竭的基本病机,且尤以心阳(气)亏虚、心脏鼓动减弱、营运无力为其病理变化的主要方面。气虚血滞是导致体内水液潴留的始动因素;气血阴阳之虚与瘀血、水饮之实的标本虚实之间,表现为因果错杂的转化关系。田芬兰[2]教授认为心衰为本虚标实之候,病机关键心气阳虚,瘀血内停。心气虚是心力衰竭的最初发展阶段,心气亏虚则血液循环障碍,临床表现为心悸、气短、倦怠乏力、动则尤甚等一系列心气虚症状,心阳虚是心力衰竭在心气虚的基础上的进一步发展。唐蜀华[3]认为心之气阳亏虚为本,血瘀、水饮为标,心衰主要沿循气阳亏虚←→瘀血阻滞←→水饮停蓄←→气阴亏虚。蔡辉等[4]认为本病病机为本虚标实,虚实夹杂之证,以心之气阳虚衰为本,血脉瘀滞、水饮内停、痰浊不化为标。郭维琴[5]认为气虚血瘀、阳虚水泛是心衰最主要的病机,心气虚、心阳虚是其病理基础,血脉瘀滞为其中心环节。吴勉华[6]提出本病病机以正虚为本,瘀血为标,标本虚实,因果错杂,正虚表现为阴阳并损,阳虚为主,五脏皆虚,首在心肾;标证由心气失运,血滞脉中,气血虚滞,饮邪潴留而成。基本病理变化是本虚引起标实,反过来,标实又可加剧本虚,心气阳虚为本,血瘀水停为标。毛春燕[7]认为本病心、肺、脾、肾虚衰是本,湿浊瘀血内停为标,外邪引动为诱因。曹雪滨等[8]认为心衰是在正虚的基础上兼有标实,气虚血瘀为最常见的证候,其他证候可由此演变而成。气虚血瘀进一步发展可致气阳两虚、阳气虚脱、水湿内停、痰浊内蕴等一系列虚实夹杂的证候群。张国伦[9]认为慢性心衰为本虚标实之证,心气心阳亏虚是其病理基础,血脉瘀滞为其病理中心环节,血瘀、痰阻、水饮则乃标实之候;在心衰发展过程中先有心气不足,日久则产生心肾阳虚衰。气虚血运无力,阳虚则气化不利,出现血瘀、痰阻、水饮标实之候。陈可冀[10]认为其最根本病机为内虚,早期主要为心气心阳亏虚,可兼肺气亏虚,随病情发展及病机变化,心气心阳亏虚致血运无力,瘀血内停;中期脾阳受损,脾虚失运,复加肺气亏虚,水道失其通调,水湿内停;后期肾阳虚衰,膀胱气化不利,水饮泛滥。因此,心力衰竭的病机可用虚、瘀、水三者概括。邓铁涛[11]认为心衰病机可以概括为本虚标实之证,以心之阳气(或兼心阴)亏虚为本,瘀血水饮停聚为标,以本虚为急,应治本为先。
   2 结语
   祖国医学源远流长,强调治病求本、标本兼治及未病先防,既病防变。心衰病因复杂,五脏均可被涉及,临床症状也表现轻重不一,但中医各家大多认为该病为本虚标实、虚实夹杂之证,心气、心阳及正气亏虚是发病基础,瘀血、水饮、痰浊为发病的重要病理因素。积极探讨心力衰竭发病机制,紧跟医疗科学技术发展步伐,与时俱进,不断提高对该病的认识,充实和丰富治疗心衰的方法手段,最终目的是为减轻患者病痛,提高和改善患者生存、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 周仲瑛,金妙文,吴勉华,等.益阴助阳活血通脉法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研究.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00,16(1):13.
   2 刘梅,宋和文.田芬兰教授中药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体会.天津中医药,2005,44(7):25.
   3 唐蜀华.中医药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临床体会.上海中医药杂志,2003,37(1):13.
   4 蔡辉,胡婉英.中医药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的理论研究概况.河北中医药学报,2000,15(3): 41-44.
   5 谭璐芸,郭维琴.治疗心力衰竭经验介绍.云南中医学院学报,2000,23(2):43-45.
   6 吴勉华.充血性心力衰竭中医病机探讨.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01,(17):4.
   7 毛春燕.中医对充血性心力衰竭的认识及治疗对策.河北中医,2002,24(11):823-824.
   8 曹雪滨.充血衰竭中医证治规律研究的思路及意义.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4,13(3):415-416.
   9 王佳涛,王丹.张国伦教授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辨证经验.陕西中医,2005, 26(2):146-147.
   10 李立志,陈可冀.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经验.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06,4(2):136-138.
   11 邓铁涛,邓铁涛.临床经验辑要.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1998,23.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