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正在浏览:首页 > 职教文章 > 职教论文 > 对工科药物分析课程教材改革的几点思考

对工科药物分析课程教材改革的几点思考

日期: 2010-4-16 10:34:22 浏览: 4 来源: 学海网收集整理 作者: 佚名

对工科药物分析课程教材改革的几点思考
   【摘要】   针对药物分析教材中存在的问题,对工科药物分析课程教材改革提出了几点建议:吸收新理论完善教材内容;运用新技术成就充实教材内容;运用科技新知识、新事例更新教材内容;运用多媒体技术,提高教材的先进性。通过结合当前的科研与生产实际,把该学科的最新成果融入到教材之中,实现教材的多媒体化、电子信息化、网络化,这样来不断丰富教材内容,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学生的科研思维能力与创新意识,加深学生对教材内容的理解。
   【关键词】 工科药物分析课程 教材改革 建议
   AbstractObjectiveAimed at the questions of pharmaceutical analysis teaching materials , combined new progress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uch as the reaction rule of equivalent amount of substance , resonance light scattering spectrophotometry , double water phase extraction technology, catalyzed photometric dynamic analytical technology , microwave technology and so on, some constructive revised and supplementary suggestions are proposed on the reform of analytical chemistry teaching materials .
   Key wordsPharmaceutical analysis course; Teaching materials reform; Suggestion
   药物分析课程是新专业-制药工程专业的一门重要必修专业基础课程。药物分析是人们获得药物组成和结构信息的科学,它是解决有关药物体系问题的关键。药物分析在药物生产中的重要性表现在产品质量检查、工艺流程控制、药品流通过程中的质量检验,其中产品质量控制是质量管理的主要手段及占领商品市场的最重要因素之一,也是药品生产企业永远保持活力的基础。尤其在当今的知识经济时代,药物分析所起的作用越来越显著。因此药物分析课程教学越来越引起重视。学习药物分析的意义不仅在于掌握了药物分析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而且在于通过学习为其它药学专业课程提供基础知识和研究问题的方法及研究技能,更在于它为制药工程专业大学生在将来的工作中提供了研究的方法与思路。
   在当今的知识经济时代,科学在不断发展,新知识、新理论和新技术层出不穷,各国家之间的经济竞争日益激烈。发展经济需要人才,先进的生产需要先进的人才,培养先进的人才需要先进的教育,先进的教育要有先进的教材,因此药物分析课程教学的关键是其教材,药物分析教材改革势在必行。
   1 现行药物分析教材的滞后性表现
   目前的教材不能很好地适应制药工程专业本科生的教育任务,教材内容一般要落后于科研与生产实际,且内容不够丰富。主要表现在以下三方面:
   某些教学内容老化,反映各种类型新药分析的知识成果少。
   某些教学方法落后,对反映新思维、新观点、新方法的介绍不够。
   目前教材信息化程度低,至今未见价廉物美且适应学生需要的信息化程度高的药物分析教材出版。
   2.1 吸收新理论完善教材内容吸收新理论完善工科药物分析教材是教学之必需。如“等物质的量反应规则”在分析化学教学中已经应用[1],那么在药物分析教材中也应引入“等物质的量反应规则”。“等物质的量反应规则”是整个药物分析计算的定量依据。对于反应aA +bB =dD +eE 而言,根据该药物化学反应的计量关系选择“基本单元”,其“等物质的量反应规则”可描述为:
   n(aA) =n(bB) =n(dD) =n(eE)(1)
   根据“物质的量”与“基本单元”的关系,则(1)式可演化为(2)式:
   n(A) /a =n(B) /b =n(D)/d =n(E)/e(2)
   2.2 运用现代药物分析新技术成就充实教材内容现代药物科技发展日新月异,近年来药物分析同其它学科一样也取得了很大成就,产生了不少新技术,因此在药物分析教材编写中必须运用这些新技术成就来充实教材内容,扩大学生对现代药物分析的理解、了解其发展动态。这些新技术有共振光散射技术、均相萃取技术、微波技术和动力学分析技术。
   2.2.1 光散射技术光散射技术是一种新颖分析技术,是在普通荧光分光光度计上进行测量的光散射分析技术,其测定的基础是有机染料在蛋白质、核酸等生物大分子上进行堆积导致强烈的共振光散射增强,共振光散射的信号增强与生物大分子的浓度具有线性关系[2]。这一技术在药物分析方面也有应用,如新药雷洛昔芬的光散射测定[3]等,但在现行药物分析教材中未见任何介绍。
   2.2.2 双水相萃取技术传统溶剂萃取是药物分析中一类重要的分离技术,通常是用一种非水溶性的有机溶剂从水相中将被分离物质萃取到有机相中,其萃取所用有机溶剂(如氯仿、苯、醋酸乙酯等)挥发性大、毒性大。为了让学生了解不用有毒有机溶剂的萃取法,应该把近年来兴起的“双水相萃取技术”编入教材中,以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和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如在含有药物的水溶液中加入水溶性高聚物聚乙二醇(PEG1500)与聚乙烯吡咯烷酮(PVP30000),溶液成为一均相,如果在此体系中加入适量电解质(如硫酸铵)后经溶解振荡、静止分成两相,从而可以用于分离水杨酸和洛美沙星[4]。由于硫酸铵的水合溶剂化作用,降低了水的活度,迫使溶液中被分离的有机药物从水溶液相中析出成有机相,水相则变为盐水溶液相,显然硫酸铵的作用是盐析作用,这与经典溶剂萃取中的盐析作用相似,具有异曲同工之妙。由于双水相萃取具有均相萃取、异相分离之特点,且无溶剂挥发、毒性小、相界面清晰,因此双水相萃取技术在药物分析等方面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5]。
   2.2.3 动力学光度分析技术动力学光度分析技术,实质上是一种催化分析法,每年在国内外刊物上就有几百个催化动力学分析法体系出现,并用于超痕量物质的测定。由于其方法简便,所用仪器设备简单,灵敏度比常规光度法要高2~3 个数量级,应用范围宽而受到广泛关注。象这样优秀的实用高灵敏测试技术至今在药物分析教材中未见专门介绍。因此有必要在药物分析教材中适当介绍这方面的情况。如以维生素B1 催化KIO4 氧化苯红紫4B 褪色[6],而反应前后活性物质维生素B1 浓度不变,形态不变,所以维生素B1 在这里起了“催化作用”,实际消耗了KIO4 与苯红紫4B,借此可用来测定痕量维生素B1 。
   2.2.4 微波技术微波处理有着能快速加热、快速杀菌消毒和快速脱水、脱气之功效,因而微波炉受到人们的青睐,已成了日常家用电器。如今微波技术在药物制备、分析中也有广泛的应用[7],如微波干燥、微波溶样或微波消化样品、微波萃取、微波提取等。因此象微波技术这样一种实用技术应该在药物分析教材中加以介绍。
   2.3 运用现代药物分析新知识、新事例更新教材内容现代科学技术高速发展,教材内容应该与现代药物分析的发展更紧密地联系起来,将新的药物分析知识、药物分析方法的新事例编入教材中,这样可扩大学生的知识面,拓宽视野,更快地接触现代药物分析思想,了解其发展的动态,更能激发他们学习、研究和应用药物分析的热情。如某一类药物应用吸光光度法进行分析时,不能只介绍普通的显色反应(氧化还原显色与配位显色二类),必须介绍荷移显色反应[8]、超分子显色反应[9]等,同时还必须介绍褪色反应在药物分析中的应用[10]。
   2.4 运用多媒体技术,提高药物分析教材的先进性在21 世纪知识经济时代和信息时代,电子计算机的应用迅速普及和信息网络化进程的加快,目前的药物分析教材已不能适应信息化教育、网络化教育。为此未来的药物分析教材应该是多媒体的实用教材,应该是高度信息化、网络化的电子版教材,因此只有随时将新知识、新理论、新分析方法和新事例及时融入教材,这样才不落后,才体现教材与时俱进的先进性。
   总之,编写工科药物分析教材必须结合当前的药物分析科研与生产实际,把药物分析的最新成果融入到教材之中,实现教材的多媒体化、电子信息化、网络化。以此来不断丰富教材内容,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学生的科研思维能力与创新意识,加深学生对教材内容的理解与吃透,以便他们融会贯通。
   【参考文献】
   [1] 马卫兴,李艳辉,薛永刚.等物质的量反应规则在分析化学教学中的应用[J].淮海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4,2(3):83.
   [2] 李原芳,黄承志.共振光散射技术的原理及其在生化研究和分析中的应用.[J].分析化学,1998, 26(12):1508.
   [3] 范 莉,刘绍璞.测定新药雷洛昔芬的曲利本红共振瑞利散射法[J].分析测试学报,2003,22(1):27.
   [4] 李 蕾,薛 珺,练 萍,等.组合表面活性剂-盐-水双水相体系萃取水杨酸和洛美沙星.[J].分析化学, 2004,32(1): 96.
   [5] 卢 楠.双水相萃取技术在生物、医药方面的应用[J].河北工业科技,2006,23(3):179.
   [6] 田林芹,张爱梅.动力学光度法测定维生素B1 的研究.[J].理化检验-化学分册,2005,41:255.
   [7] 龚秀英,徐宗余.微波技术在制药方面的应用进展.[J].上海化工,2001, 26(18):20.
   [8] 李 俊,李全民,王新明.消旋山莨菪碱与水杨基荧光酮的荷移配合物生成光度法分析.[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2006,34(3): 92.
   [9] 马卫兴, 贾海红, 周伶俐,等.2 -(4 -磺基苯偶氮) -1,8 -二羟基-3,6 -萘二磺酸与蛋白质超分子显色反应的研究及应用[J].淮海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5,14(1):43.
   [10] 马卫兴.磺基水扬酸分光光度法测定药物中的抗坏血酸.[J].光谱学与光谱分析,1999,19(3):507.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