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正在浏览:首页 > 职教文章 > 职教论文 > 中职学校文化课分层次教学与教材改革的思考

中职学校文化课分层次教学与教材改革的思考

日期: 2012-5-28 23:15:06 浏览: 0 来源: 学海网收集整理 作者: 佚名

众所周知,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生源质量下降,水平参差不齐(中职学生入学成绩相差二、三百分),学生的认知水平、知识基础,学习态度、动机、兴趣、习惯、能力等方面都存在较大的个性差异。升入中职以后,学生专业不同,需求不同,思想不同,他们的层次不是整齐划一,而是具有较大差异。一部分学生能努力学习文化课知识,上进心较强,希望在中职有所发展,有所收益;而也有一部分学生,由于学习基础薄弱,产生厌学的情绪,对学习采取排斥的态度。面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面对中职学生的差异,不同专业和不同走向的毕业生对文化课教学及教材有不同的需求。转变教育观念,正确对待学生的差异,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在教学中实施分层次教学,成为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
   分层次教学是教师根据学生现有的知识、能力水平和潜力倾向把学生科学地分成水平相近的群体,并区别对待,从而使这些群体得到最好的发展和提高。分层次教学对中职文化基础课程教材提出了新的挑战和新的要求。目前的教材不能适应分层次教学的实践,中职迫切需要与分层次教学实践配套的新的课程教材。
   一、分层次教学的依据
   1. 素质教育理论
   2. 因材施教思想
   3.多元智能结构理论
   4. 最近发展区理论
   (二)现实需求
   1.中职学校学生的个体差异
   2. 中等职业教育的特性
   二、分层次教学的实践特点和文化课教材的使用模式
   常德市中职的分层次教学实验,大多从从新生入学第一年开始,在文化课的全部学科中进行分层,多以行政班为单位授课与管理。分层一般分为二或三层,一般依据学生入学后摸底考试成绩确定层次,有些学校(如仪器仪表学校)是在一段时间(如一学期)的观察考核后,对学生做出学习态度、学习基础和学习潜能等较全面的综合考查后确定分层的。
   (一)中职学校分层次教学的实践特点
   1.确定目标,教学分层
   (1)教学目标分层。
   (2)教学内容分层。
   (3)教学方法分层。
   (4)作业、考试分层。
   2.根据成绩,分层组班
   3.定期互动,动态管理
   (二)中职文化课教材现行使用模式
   目前,常德市中职学校分层次教学主要有两种模式:
   第一种模式:教育行政部门管理模式。
   第二种模式:学校自主管理模式。
   三、分层次教学的优势和问题分析
   通过分层次教学实验,学校普遍感到确实收到了成效,体会到了分层次教学的好处,但同时也遇到一些需要解决的问题。
   (一)分层次教学的优势
   1. 有利于实现“因材施教” 的教育思想
   2.有利于体现人性化教育的理念
   3.有利于增强教学针对性
   4.有利于激发学生的上进心
   (二)需要解决的问题
   1.教材适用问题
   2.师资水平问题
   3.组织管理问题
   4.学生学习注意力转移问题
   四、中职文化基础课教材改革思路与修编建议
   (一)研制常德市中职文化基础课课程标准
   (二)文化基础课教材改革建议
   1.教材改革思路
   (1)奠定扎实基础。(2)注重实用性。(3)合理确定起点。
   (4)体现知识层次。(5)联系职业和岗位需求。
   (6)加强“立体化”建设。
   2.教材修编建议
   教材规定了课程的内容,是课程标准的具体体现。中职文化课教材应在新课程标准下,突出职教特点,根据生源情况、专业性质和分层次教学的需要,构建文化课教材体系。
   (1)实行一纲多本,
   (2)在教材内部构建能体现多层级平台的结构体系,明确各个层级的教学目标与教学内容,便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分层制定教学标准和要求,分层把握知识目标和能力目标。
   (3)根据不同专业对人才素质的不同要求,对教材内容作 “加减法”。(4)在修编新的适用于分层次教学的文化课教材之前,为了方便广大教师分层次教学实践,可将现行统编文化课教材做分层处理,对知识、能力目标到教学内容及课堂、课后练习做分层使用建议,让学校目前的分层次教学有书可用。
   (三)改革文化基础课考核办法
   为了加强中职学校文化基础课程管理,推动文化基础课的教与学,调动教与学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检查教与学的效果,应当对文化基础课程进行评价。
   1.加强形成性评价
   2. 增加试题的实用性。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