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正在浏览:首页 > 职教文章 > 职教论文 > 网络媒体在突发性事件报道上的主流化趋势——以汶川地震中的网络传播为例

网络媒体在突发性事件报道上的主流化趋势——以汶川地震中的网络传播为例

日期: 2010-2-27 9:20:50 浏览: 6 来源: 学海网收集整理 作者: 佚名

网络媒体在突发性事件报道上的主流化趋势——以汶川地震中的网络传播为例
   【论文关键词】:网络媒体 突发性事件 主流化趋势
   【论文摘要】:在2008年5月的汶川地震新闻报道中,网络媒体以其超越传统媒体的第一速度做出了及时反应,在随后的信息传播上以全面、深入、丰富的表现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关注,网络媒体还利用自身的技术特点及传播优势实现了新媒体资源的优化重组、个人信息及情感需求的满足,从而走上了成为中国社会主流媒体的道路。
   近年来,随着新媒体的迅速崛起和井喷式发展,以网络媒体为标杆的web2.0时代已逐渐到来。双向、互动、海量储存、即时检索、同步沟通与异步交流等技术特性,使得依托网络的各种新媒体在传播机制上迥异于传统媒体。[1]而新媒体自身所具备的优势和特点在特定情景下更为深入的满足了受众的信息需求,有效的弥补了传统媒体功能上的空白,使其展现出更为成熟更为丰富的优势。
   在2008年5月12日汶川大地震事件中,网络媒体的新闻报道和信息传播被定义为“标志着网络媒体(新媒体)正在成为当今中国社会的主流媒体”[2]的里程碑。
   本文将以汶川地震报道的个案为例,分析网络媒体在突发性事件报道上的主流化趋势。
   一、超越传统媒体的第一速度
   媒体报道突发性事件,时效性成为第一诉求。网络媒体作为反应速度最为敏锐的信息发布者,在此次汶川地震中表现卓越。
   据英国《每日电讯报》报道,被全世界广为所知的最早一条有关此次地震的信息出现在5月12日14:35:33,由中国网友发布在美国微型博客网站Twitter上,显示北京地区有轻微震感,并且数亿网民是通过互联网得知——四川汶川发生里氏7.8级(后被专家证实是里氏8.0级)强烈地震这一准确消息的。[3]
   中国国内则出现了民间信息发布与官方网站公布的赛跑。
   14:32:24,湖南在线网站,标题“长沙发生疑似地震持续20秒”; 14:32:50,博客1-1-1,标题“地震了!”,内容:“摇的厉害!晕楼了!”[4];14:42:11,天涯社区发布第一批来自全国各地网友的地震贴,迅速将震中锁定在我国西南方; 14:55:22,土豆网发布第一个地震现场视频,获得“疯狂”点击;
   14:46:14,新华网发布快讯,称四川汶川发生强烈地震;随后,新华网相继报道:总参谋部立即启动应急预案,成都军区派人前往震中;温家宝总理赶赴灾区;民政部从西安调拨救灾物资支援灾区……[5]14:56:41,凤凰网已获得来自地震检测部门的讯息,并在首页推出深度新闻;由于地震破坏了灾区通信设施,在救援队伍和记者一时无法到达灾区的情况下,阿坝州政府网站发布的汶川等地的受灾信息成为唯一的信息来源。[6]
   而最快的电视新闻为新闻频道15:00:00“整点新闻”中以头条形式播出地震消息,15:20:17中央一套与新闻频道正式启动并机直播,比网络报道晚了近半个小时。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等纸媒更是于次日才做出地震信息报道。
   网络媒体站在了此次地震事件报道的最前沿,第一时间的震感信息发布、官方权威认证、深度分析报道、多媒体视频再现都无一缺漏的来源于网络。网络媒体经历了漫长的储蓄期,积累了广为社会认知的新的传播理念(每个人都可以传播,每个人都应该传播),成熟而丰富的话语集合载体(网站,论坛,QQ,博客,播客、多媒体等),难以计数的庞大传播者和受众群体(并且传播者与受众角色极易自由互换),这些资源在这次地震事件报道中厚积而薄发,形成一股另所有媒体刮目相看的强大力量,使贯有优越感的传统媒体切实感受到了新媒体冲击的阵痛。
   二、补充传统媒体的海量信息
   1、网络媒体报道的内容最全面、形式最丰富
   2008年5月1日生效的《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从法规上打造了公开透明的阳光政府的要求和“公开是原则,不公开是例外”的信息发布准则。在此次汶川地震报道中,以官方网站为代表的主流媒体成为下情上传、上情下达的重要沟通渠道,承载了引导舆论、避辟谣言的政府职能。
   截至19日晚10点,人民网、央视网站、中华网共发布抗震救灾新闻(含图片、文字、音视频)约123000条。以人民网为例,从5月12日到26日,人民网先后推出“5·12”抗震救灾大型专题、中国抗震救灾网(www.512.org.cn)、24个相关新闻专题以及25个互动活动,文字报道近5万篇,图片报道近2万篇,视频新闻1000多条,并推出24小时实时图文直播,制作灾区FLASH地图,在YOUTUBE网站建立汶川地震视频群“Strong Earthquake Hits SW China”。[7]
   网络媒体还利用其自身“去中心化”的优势,最大限度的降低了门槛限制,实现了最大范围内的社会力量总动员。在这样一场全国乃至全世界普遍关注的重大事件中,通过网络所展现出的民间力量和民间智慧彰显了现代化公民社会的新气象。
   “用户参与制造内容”作为web2.0的核心概念,在以开放交流、淡化权威的知识建构模式为代表的维基百科中,网友自发建立了“2008 Sichuan earthquake”词条。[8]新浪、搜狐、网易三大门户网站关于抗震救灾的博客文章总数超过233万篇,点击量超过23.6亿次,回帖超过1260万条。博客、论坛等成为最为广泛的意见自由市场和观点集合地,在这里亲历者的叙述、现场图片的发布、这是任何一个电视媒体和报纸媒体所无法比拟的。
   2、新媒体技术的首次大规模应用。
   新媒体指的是新的技术支撑体系下出现的媒体形态,如:网络媒体、数字媒体、手机媒体、移动电视等。网络媒体通过高端服务器技术的整合,进行了多媒体信息的链接,从而达到传播范围的无限延伸和传播形式的多元。
   从传统媒体转型(或依托传统媒体)的新媒体网站,如人民网、新华网、央视网、中国网等相继发布音视频新闻报道4830条,播客1500多条。而以新媒体技术起家的新浪、搜狐、网易、腾讯截止2008年5月20日发布音视频新闻报道6113条,播客3827条。[9]
   512地震后,GOOGLE、口碑网等在第一时间赶制出地震影响区域图,并利用超链接技术将新闻、救援信息、方位图等资源进行串接,为受众了解地震区域、救援进展和本地安全提供了全貌式的平台。
   在全国哀悼日的三天中各大门户网站,腾讯QQ对话框、MSN、校内网等聊天工具,Google、百度、搜狗等搜索引擎的主体颜色设置基调均为黑白色,减少或取消了广告的发布,主要网站的游戏服务器停机三日,建立网络公祭、祈福主页,举行爱心传递接力。[10]
   网络媒体通过其显著的议程设置功能,在无形的政府议程中与传统媒体相配合共同营造全国哀悼和祈福的“拟态环境”,填补传统媒体报道的空白,对加强信息的透明和公共监督起到了推动作用,[11]将众志成城、抗震救灾的号召和精神传遍祖国的大江南北,将政府议程设置过程中的人性化工作发挥到最大极致。
   3、搭建优质的信息整合平台
   互联网作为无限扩展的存储空间,已经对受众的媒介消费习惯产生了影响,使得“存储-重放(提取)”模式正逐渐取代“实时”“线性”的既有内容消费模式。互联网凭借其海量的存储空间和模块化的新媒体特质,有利于各种资讯在短时间内的整合与发布,为一站式的资讯整合提供了技术基础。[12]
   新浪、搜狐、网易、腾讯四大门户网站均在一小时内推出了“地震专题”,最新的灾情和救灾消息被详细的分门别类滚动勃发,并将来自网友的记录文字、图片、视频等整合在一起,在第一时间发出,使得网络空间成为各种资讯集纳、汇聚的中心。
   在512灾难中网络动员的力量尤为受人关注,普通受众通过QQ群,论坛和博客等新媒体技术在短时间内直接促成了大量的网络动员(cyber-mobilization)和集体行动(collective action)的发生,将对信息的运用直接推至行动层面。[13]大量网络社群成为了寻亲、救助、捐款、哀悼等社会支持的主阵地。
   网络资源的海量并不等同于无序,反之,以网站为代表的信息互动平台将所有话语集中编辑并板块化分类,实现了信息的优化重组,在表达和搜索上实现了人性化的突破。传统媒体的传播模式多以大众传播为主,而网络媒体则实现了大众传播与人际传播的结合,通过“点—面”和“点—点”的双重传播,集体动员成为可能。
   在突发性灾难面前,网络媒体所表现出的职业化技能和社会动员力量证实了新媒体正逐步走向成熟,发挥出愈加显著的社会影响力。
   4、辟谣新举措的开发
   互联网的发展和普及,也使得危机事件的传播速度和范围呈现出病毒式扩散的典型特征,尤其是突发性事件中仅凭权利压制媒体的做法反而会加大信息传播中的噪音,使真实的信息传播受阻,为危机爆发埋下祸根。[14]
   汶川大地震后,针对社会信息混乱,民心动乱的情况,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人民网、中国网等20多家网站倡议发起“不造谣、不传谣、不信谣,杜绝虚假信息,共建诚信网络”的自律行动,活动上线第一天,相应的网站就超过了200家。
   网络媒体首先以行业自律的形式实现话语空间的净化和规范,保证信息的准确性、真实性和可靠性,从而提高信息质量,提升行业地位。
   以人民网、新华网为代表的官方网站也利用自身的权威优势和政府资源,即时采访专家学者、政府官员针对网络谣言和网民提问在线引导震后慌乱情绪,悉数交流和解答热点敏感问题,平息质疑和动荡,安抚民心。
   正常的信息传播渠道不畅、发布不够及时全面是流言扩散、危机加剧的主要原因。网络媒体全面、细致、公开的信息报道使灾难和救灾工作最大程度的透明化,增强了媒体报道的真实性和传播效果,对于维护社会稳定、形成社会合力、提升政府形象具有不可磨灭的作用。
   三、突破传统媒体的个人信息诉求
   突发性灾害由于受灾人数众多、灾情变化迅猛,传统媒体的首要任务是进行整体环境的监测,而单独个体的生存状况则成为覆盖盲区。(传统媒体在版面资源、播出时限等压力下只能满足部分受众的需求,在时效性和覆盖面上都效果甚微。)然而,无控制中心的网络化的基础设施架构链接了任何可能的受众,实现了大众传播和人际传播的双向集合,使个人信息诉求成为可能。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