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正在浏览:首页 > 职教文章 > 职教论文 > 关于苏联模式的几点思考

关于苏联模式的几点思考

日期: 2009-8-8 5:05:52 浏览: 5 来源: 学海网收集整理 作者: 佚名

摘要:苏联在斯大林时期建立的社会主义高度集权的政治体制是苏联政治模式。文中概述了苏联模式的特点、弊端和正确认识苏联模式对我们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和兴衰的现实意义。苏联政治模式是特殊模式,基本上符合苏联国情,在历史上曾取得过成就所谓苏联政治模式就是指苏联在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推行的一种政治模式。苏联政治模式的设计师是斯大林,所以苏联政治模式又称斯大林政治模式。它是继人类有了社会主义思想和运动以来的第一个现实社会形态,是一个实践中的而非理论上的社会主义样式。它在许多方面具有不同于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特点。
   关键词:苏联政治模式,政治上的特征,弊端,意义
   一、所谓苏联政治模式,就是指苏联时期形成的社会主义政治体制。从时间的跨度上看,斯大林模式还不仅局限于斯大林时期,斯大林去世后一直到戈尔巴乔夫改革前,大体上也推行了广义上的苏联模式。因此,一般把斯大林时期的苏联政治模式称为斯大林政治模式,而把整个苏联时期的模式称为苏联政治模式。在历史上曾发挥过巨大的作用,但是它并非是一种完善的体制。苏联模式可以从经济和政治两个方面加以解释,下面我要讲的是苏联模式的政治方面。
   在政治上,苏联政治模式表现为权利的高度集中。在国内,权利集中于党中央,大部份情况从中央到地方的各级组织都是由个人意志所操纵的。这种由中央直接发布命令就造成了民主有名无实。当时国内出现干部由上级委派,领导终身制,个人崇拜也很严重,并由此衍生出个人崇拜、官僚主义和形形色色的特权现象。严重影响了人们的正常生活。民主集中制得不到很好贯彻,党的领导体制呈金字塔型,即全党组织和党代会--中央委员会--政治局和书记处--总书记,斯大林集党、政、军最高权力于一身,形成了个人集权制和终身制。从对外关系看,苏联政治模式又是严重的官僚主义,主观主义,沙文主义和专制主义。它以社会主义老大哥自称,不管别的国家的具体国情,对别国进行干涉,甚至对违反意志的国家则惩戒。
   二、苏联政治模式的权利高度集中制,树立的个人崇拜,它忽视甚至践踏了社会主义的民主和法制。苏联党的过分集权,突出表现在两个方面:(1)过分集中了属于国家机关的权力,苏联党的领导机关在各个级别上都是权力的主体,是国家机关、行政机、司法机关的直接指挥者,而国家权力机关、行政机关和司法机关则成为党的领导机关的执行机关,所以我认为苏联是以党代政的体制。(2)代为行使属于全体人民和全体党员所有的民主权利。除了党的基层组织外,区委及其以上的各级党的机关进行选举时,对候选人不进行任何讨论,许多时候变成了委任。以批判斯大林个人崇拜的赫鲁晓夫为例,实质上他是在搞新的甚至是超过斯大林的个人崇拜,比如,赫鲁晓夫曾在苏共中央主席团大会上提出,要为“曾受过斯大林迫害的人恢复荣誉”。但他培植个人崇拜、主观武断、朝令夕改,在对外政策方面迷恋大国政治,谋求美苏合作主宰世界,继续推行大党主义和大国沙文主义政策,造成了不良后果。
   总之,我们可以看出它严重损害了党和国家的正常生活,背离了共产党宣言和列宁的最初理想,更不符合广大人民的利益。
   我们来探究一下苏联政治模式的来源。苏联历史上一直没有停止过政治斗争,卫国战争是苏联为反对法西斯德国及其盟国的正义战争。它之后的时期是苏联历史上一个及其重要的时期,因为在这一时期发生的重大事件将苏联历史向前推进了几十年,这场战争的胜利大大地增强了苏联体制及军队在苏联民众和国际社会中的威望,特别是更加增强了斯大林及其领导人对苏联制度的自信。战争使他们走出国门,看到了外面的世界,战争点燃了思变的火花,战争催生了改革的愿望,当时社会广泛的流传着一种说法:即认为斯大林将会取消集体农庄,因为他想要感谢千千万万为了捍卫苏维埃政权而浴血疆场的苏联农民,所以苏联很快将要取消集体农庄。在这种背景下,党的政权不得不强调爱国主义思想的重要性,并允许恢复宗教组织,同时斯大林本着“责备胜利者”的精神发表了讲话:“人们说胜利者是不受责备的,不应该批评他们,不应该检查他们,这是不正确的。可以而且需要批评和检查他们。这不仅对事业,而且对胜利者本身都有益,因为这样做将会多一些谦虚谨慎,而少一些骄傲自满”
   苏联制度在可怕的战争中经受住了严峻的考验,因而无论是政治高层,还是城市平民--工人、知识分子和职员们,就不难得出这样一个结论:即在战争结束后必须继续贯彻执行站前的制度和政策,因为这些政策和制度经受了战争的洗礼,似乎被战争证明了是正确的。50年代初斯大林对党和国家高层领导人发动了一浩大的政治清洗运动。1952年10月在苏联共产党第19次代表大会上苏联政治高层发生了重大的人事变动,一大批来自地方的新人纷纷进入了新的中央委员主席团,党的这一最高机构--中央委员主席团的人数由第18次代表大会的9名委员和2名候补委员一下子急增到25名委员和11名候补委员,中央书记的人数也相应地从4名增加到10名,斯大林还出乎意料地成立了由9人组成的“主席团常务委员会”来“具体领导”国家。可见国家的政权的高度集中。
   下面我们来说一下苏联在政治上的特征:(1)由中央实行统一领导,以党代政,以政代企的现象十分严重。(2)普遍实行任命制和领导终身制。苏斯洛夫和克格勃主席谢列平合谋在1946年废黜了赫鲁晓夫,为避免派别之争,让权力欲望不太浓的勃列日涅夫接任第一书记,没想到勃列日涅夫一当就是18年。(3)官僚主义和腐败现象屡禁不止。(4)严重的个人崇拜。据一般统计,报纸刊登斯大林的照片,每年无非几十张,而赫鲁晓夫却年逾五百,可见。制造和利用个人崇拜,正是苏联领导人用以指挥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的法宝。
   任何事物都有利有弊,它能在较短的时间完成资本主义国家几十年上百年才能完成的任务。建设初期发挥过巨大的作用,在发展到一定阶段,它就突显出后劲不足。其弊端表现为一下几个方面:
   (1)理论上缺乏创新,教条主义盛行。苏联共产党建党初期,列宁强调以先进理论为指导思想的党才是先进的,才能发挥先进战士的作用,所以要重视理论创新。后来未能继承列宁这一思想,反而将列宁主义教条化。一切方针政策都要从列宁、斯大林的著作中寻找理论依据,缺乏创新和应变能力,进而丧失了对错误的识别和批判能力。
   (2)实行中央集权专政,官僚腐败。产生于斯大林时期,最终形成于勃列日涅夫时期。勃列日涅夫赋予各级干部程度不等的特权直接诱发了特权阶层的产生,最终导致的腐败成为苏联社会的毒瘤。
   (3)执政党建设乏力,组织松散。
   三、苏联政治模式不是一开始就完全不好的。它只是在早期已含有严重的缺陷和偏差,染上不轻的疾患,面对时代主题转换和社会发展要求的变化,没有及时得到相应的改革,致使缺陷、偏差和疾患不仅未能消除,反而越来越严重。这是社会主义指导思想和路线长期过“左”。苏联政治模式的种种弊端其实是一种国际现象,所以,深刻认识社会主义苏联政治模式失败的历史教训,对现存社会主义国家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从中国改革伊始,邓小平就以他对苏联和中国以往体制模式的深刻认识,从体制模式的层次上,高屋建瓴地思考和设计中国改革。他深刻认识到,体制模式对党和国家的发展和兴衰具有决定性的意义。
   我个人认为我们从苏联政治模式可以得到以下结论:
   首先,社会主义国家改革必须坚持并发展科学社会主义理论。这就要求执政党在建设的时候,以面临的实际问题,着眼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运用,着眼于新的实践和理论,要勇于承认并纠正错误。
   其次,适应本国国情的需要,建设由本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国家。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对不适应生产力的生产关系进行改革。
   再次,加强执政党的建设。认真采取改进和完善的措施,使党的战斗力、凝聚力、领导和执政能力。为此无产阶级政党要勇敢的面对挑战。
   最后,“和平演变”使西方颠覆社会主义国家的一项长期战略。从苏联演变的过程看,在苏联内部,苏联共产党有些人主张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内应力量,他们配合了敌对势力的需要,从而促进了演变的事实。因而,社会主义国家在正确对待马克思主义的同时,也应警惕西方国家“和平演变”战略,不留可乘之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