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正在浏览:首页 > 职教文章 > 职教论文 > 我的学生应彩凤论文:西部旅游业发展的障碍分析

我的学生应彩凤论文:西部旅游业发展的障碍分析

日期: 2009-8-7 17:10:24 浏览: 5 来源: 学海网收集整理 作者: 应彩凤

摘要:西部大开发为西部带来了机遇,旅游业能够成为促进西部大开发的一个经济增长点.本文通过分析我国西部大开发背景下的西部旅游业,以具体的事例分析了其发展面临的机遇,挑战,优势和困难,并提出了一系列改进措施和发展模式.试图通过论述为西部旅游业发展提供有价值的理论参考.
   关键词:西部大开发 旅游业 发展障碍 发展模式
   西部要发展,必须找到新的经济增长点,培育出带动经济发展的先导产业。旅游业是西部的理想选择,而西部大开发也为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遇。跨越式发展是西部旅游业发展的模式选择,其含义主要是指发展速度快,要大步前进,而不是小步跟进,短时间内,确立旅游产业的主导产业地位。
   西部的旅游资源非常丰富,而且具有独特性,旅游产业是西部真正的优势之所在。从自然旅游资源来看,目前西部拥有国家自然保护区34个,占全国总数的34.3%;拥有国家风景名胜区40个,占总数的33.6%;拥有国家森林公园40个,占总数的17.7%。从人文旅游资源来看,西部有31座历史文化名城,占全国总数的31.3%;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38个,占总数的27.6%[2]。同时,西部是我国最主要的少数民族聚居区,拥有丰富多彩的民族风情。西部的旅游资源品位高、种类全、有特色,为发展旅游业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西部大开发的实施给西部旅游业的发展带来了发展契机,促进了旅游业在西部经济中战略地位的形成,但是,西部旅游业要实现跨越式增长必须首先克服制约具增长起步的障碍因素,为此需要政府采取具有针对性的战略举措。
   一.西部旅游业所面临的障碍
   (一)观念滞后
   在市场经济的背景下,实现西部旅游业的发展必然要先进行观念的创新。
   西部旅游业目前高成本低效率的开发模式是与陈旧的旅游业发展观、资源观密切相联的。目前西部地区旅游业发展仍在走与东部地区旅游业“同构化”的道路,照搬东部的经验,尚未挖掘西部特色,走出一条新路子。
   西部旅游业观念陈旧的原因在于,西部经济发展落后,西部地区国有经济改革进程普遍慢于东部沿海地区,国有经济比重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西部旅游业发展必然要求观念和思想的大解放,摒弃传统的思维定势,突破传统的观念障碍。
   (二)专业人才结构性短缺
   目前西部地区旅游业发展已经初具规模,并形成了一批较为成熟、具有国际影响的经典旅游线路,但总的来说全行业的总体发展水平还较低。要从根本上改变这种状况,应当引进一批熟悉国际国内旅游市场、能熟练运用现代经营手段和管理技术的专业适用型人才,以及金融运作人才、旅游产品设计包装和宣传人才、旅游规划和项目策划人才、旅游教育人才和大量有经验的服务人员及导游人员。
   为了最大限度地发挥引进人才的作用,政府应着重研究如何创立高效率的用人机制,如何加快外来人才和本土企业间的磨合,如何通过人才的引进达到引进先进管理模式和经营理念的目的,从而确保企业能在更高的起点上参与竞争。
   (三) 有存在不合理的价格竞争趋势
   由于西部地区地域宽广,景点高度分散,加之长期以来各地各企业间缺乏协作和维护本区域利益的观念,致使各旅行社纷纷采取低价策略抢占市场份额,从根本上降低了产品的综合经济效益,并造成了再度压低报价的恶性循环。在很大程度上,这也是西部地区旅游业缺乏发展后劲的重要原因。
   杜绝这个怪圈,必须依靠政府部门的协调和引导。要树立大区域观念,利用现代通信技术建立一致对外的旅游网络体系,把所有景区都纳入到旅游环线中来,共同推出各具特色的综合旅游产品,加快旅游企业集团的建设进程,形成一批市场领先企业,实行旅游连锁经营,从根本上建立大旅游市场的格局。
   (四)部分人工景点收费率低
   开发西部旅游业,资金是关键,在资金短缺的巨大压力下,西部地区纷纷出台优惠政策,招商引资。然而,优惠待遇只是外地企业考察项目前景的一个方面,并不是投资者决策的唯一依据。各地政府部门更应踏踏实实地搞好本地区的项目规划和论证,抓紧基础设施建设和管理运行机制的改革,将有限的资金和精力投入到建立公共服务体系、改善治安等软环境的建设上来,更多地运用经济规律,为资金的进入创造可以信赖的利润空间。
   西部地区在旅游资源的原始性和垄断性方面有自身的优势,所以应该走以深度挖掘文化内涵和展示独特地貌为特色的旅游开发路子。目前西部地区的资源整体开发水平还较低,依然停留在初级产业化的阶段,许多世界级的知名景点或文化内涵挖掘不够,从而导致部分人工景点收益较低。
   解决问题的出路在于调整经营思路,加强对人文景点内涵的研究和产业化设计,充分发挥企业的市场化主体作用,创造更符合顾客需求的赢利模式,而不是简单的上项目、建景点。
   (五)缺少面向国内游客的经济档线路
   旅游业作为西部地区的支柱产业,在整体规划上自然应该是本着高起点和着眼国际市场的原则,但就目前市场形势而言,我们应该优先发展国内旅游市场。
   针对国内游客人均消费额低、西部缺少经济档旅游线路的状况,西部地区应注重设计一些经济档的旅游线路,修建一批适合国内旅客消费水平的饭店和餐饮娱乐场所,同时加强与东部地区旅行社之间的合作,树立一批在全国有影响力的旅游景点和旅游企业品牌。
   (六)生态系统非常脆弱一旦破坏恢复很难
   西部地区的旅游资源以其原始性见长,长期以来封闭落后的经济客观上为我们保留了大量的原始地貌,但总体来说,西部地区的生态系统非常脆弱,生态平衡一旦遭到破坏,重建恢复的难度相当大。所以坚决不能以破坏生态环境为代价来发展经济。
   目前,西部地区开发旅游业一定不能忽视了比经济利益更重要的环境效益。所有的项目论证都必须经过严格的环保鉴定,项目建成后都必须有科学的环保配套设施和措施。
   综上所述,西部地区旅游产业的发展必须克服上述6个主要障碍,克服这些障碍,并非一蹴而就。因此,一方面我们必须防止在发展规划中对旅游产业的发展速度.模式及作用的过高预期,避免因为盲目而造成资源的浪费;另一方面,应充分认识到旅游产业对西部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充分认识旅游业发展在西部中的重要地位,克服障碍积极促进西部地区社会经济的全面发展。
   二.西部旅游业发展的新模式
   西部地区是我国旅游资源富集而旅游业开发与发展相对起步比较晚、水平比较低的区域。近年来,西部地区的省区市和全国旅游行业逐步形成了“西部大开发、旅游要先行”的共识,并采取政策措施加强对西部地区旅游发展的战略研究、规划指导、投资支持和市场培育,取得了显著成效。
   西部大开发是人心所向,并且早在1998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就已经把旅游业列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西部旅游业的发展面临着历史性的机遇。西部一些地区已经把旅游业列为优先发展的产业。但要真正实现旅游业增长点的功能,发挥其拉动效益,西部旅游业的大发展必须有新思路,决不能回到盲目投资,单纯追求产值增长的外延扩张式的老路上去。西部旅游业新的发展模式是以效益为中心,包括宏观、中观、微观,即国家、地方、企业三个层面共同发展旅游业的新模式。新模式的核心是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生态效益是西部旅游业发展的前提,经济效益是西部旅游业发展的目标,两者的关系是相互促进,相互依存的,在三个不同的层面上又各有侧重,但最终的结果是实现良好效益保证下的西部旅游业大发展。
   国家应该集中精力于解决西部旅游业发展过程中可能存在的外部成本问题,以及为旅游业的发展提供公共产品方面。所谓旅游业发展的外部成本主要是指发展旅游业有可能带来的对生态环境的破坏,而旅游业发展所需的公共产品主要是指发展旅游业所必须的基础设施,尤其是交通设施和信息服务。这两方面是制约西部旅游业发展效益的最关键的外部因素。
   另外,西部开发还要高度重视生态环境的建设和保护。西部是我国境内主要河流的发源地,是我国的生态屏障,但是生态形势很严峻。国家已提出了“退耕还林(草),封山绿化,以粮代赈,个体承包”的十六字生态建设方针和措施。目前主要要防止边建设边破坏现象的发生,应该加强和落实有关环保的法律、法规,有条件的话可以制订专门的西部生态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市场经济是有效的资源配置手段,但是在存在外部经济效果时,市场本身并不能加以解决。如果没有法律、法规的约束,一个旅游企业因自身的需要而破坏了生态环境,就有可能不需要为此付出代价,而由社会来承担责任。法律、法规的作用就是把这种隐性的社会成本转化为企业实际的负担和约束,使保护生态环境成为旅游企业的自觉行动。
   旅游产业是典型的特色经济,西部地区应当随着国内旅游需求的逐渐成熟,个性化、多元化趋势的逐渐形成,针对不同细分市场,根据自身资源条件,设计、开发和销售具备比较优势、自身特色鲜明的旅游产品,在体现特色中实现产品多元化,在体现特色中实现与东部地区的互补效应,为实现跨地区旅游经济体系的“点线”联合、客源分享、联合促销等创造条件。实现产品的多元化的同时,要努力提高旅游产品的科技含量和附加值,实现产品的绿色化、精品化,优化西部旅游产品结构并提高西部旅游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努力再开发出具有世界影响的旅游绝品来,铸造出21世纪西部旅游业辉煌发展的灿烂明天。

返回顶部